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书香绿洲(散文)

精品 【暗香】书香绿洲(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20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4发表时间:2021-01-05 15:32:56
摘要:一个绿意盎然的江洲,自然风光旖旎,又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暗香】书香绿洲(散文) 一、绿意
   山岭绵延,赣水滔滔。江西的母亲河——赣江,积蓄了章水与贡水的灵秀,接受着大小支流源源不断地汇入;虽然九曲十八弯,但内心始终坚守一往无前、一路向北的执着,灵动地贯穿赣鄱大地,把这片沃野千里的土地,滋润得钟灵毓秀。
   赣江的千古脉动,孕育了不少江中的洲岛,它们犹如一条条大鱼,激浪在江水中。赣水来到泰和,与源自井冈山的蜀水邂逅,也创造了一个神奇,诞生了一座秀洲,孕育了一个名村。
   洲为蜀口洲,因在蜀水与赣江会合口而名。村是蜀江古村,就是大江村,为庐陵八大文化古村之一。
   蜀水穿山绕岭、碧波荡漾地投奔赣江,满怀深情也很热情,张开双臂,送给赣水一份厚重的见面礼。这份礼物沉甸甸的,似璞玉般珍贵,它就是蜀口洲。千万年来,这两流臂挽的江水,潺潺不息,日夜吟唱着古老又清丽的歌谣,把蜀口洲作为自己的孩子,温柔地拥抱着,哺育着它成长,滋助着它生机盎然,看着它繁荣昌盛。但凡有名的古村,尤其是旅游的热点,我所见过的,往往是古建鳞次栉比,老宅村巷深幽,村貌古色古香,本想蜀江古村应该也是这样。
   在那个明媚的十月天,怀着一睹蜀口洲独特风采的急切,怀着一探大江村精彩传奇的渴望,远程来到蜀口,踏上了这座被无数人赞誉的江洲。
   初登洲上,但见村道两侧,没有什么特别,地里的庄稼,农家的菜园地,自然生长的草木,或者栽种的果树,尤其是板栗树,当然还有樟树,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更没见到鳞次栉比的翘角飞檐。一时摸不到方向,茫然不知古村在哪?
   经过一个路口,有“一江春水,千户绿洲”石碑,落款“蜀口洲”,才让人稍微心定。车子拐上江边的沥青路,这是环岛公路,远远看见坡岸上一片粉黛乱子草,增了一些游兴。可是,走过去后,稀稀拉拉的,不成气候,让人倍感失望。一艘飞速而来的快艇,一座新建的码头,还有几栋旅游服务的房子,看有些年轻人挺开心地在那里,可我的心思只是古村。
   这是洲的西边,蜀水缓缓地流淌,江面并不开阔,江水倒映着翠木,清澈碧绿。江堤就是路,只是比堤内的庄稼地略高。从堤上,能够隐约见到一些村落,房舍掩映在葱郁的树木中。洲上有13个自然村,曾经分属大江、蜀口、大洲三个村,现在合并为蜀口村。
   乡村游玩,自然是要去感受乡土味。绿草如茵的江岸,数头黄牛散系着吃草,很是悠闲。一头毛色黑亮的公牛和一只白鹭肯定是好朋友,在我距离并不远的观察过程中,它们无视我的“惊扰”,那白鹭有时翘首立于牛背,有时陪着牛儿吃草,有时甚至与牛对视,看上去真是有点相亲相爱的样子,多么自然、娴静与和谐!在蜀水的入口,一只小船静静地系在岸边,应该是条渔船,不过我猜它也有时摆渡,因为对岸有个小小的码头。
   似乎一切都在渐入佳境时,一株樟树赫然挺拔在前方,立于岸边,一块巨石上刻着“千年古樟”。樟树旁,一棵叶片差不多掉光的板栗树,尽管它算是板栗树里面的粗壮者,但长在这里,只能映衬古樟的茕茕孑立和翠绿葱茂。这株古樟,树围估计要十人才能合抱,树荫上百平方米。
   据说,在明永乐年间,蜀口每日千帆进出,人稠物穰,官商云集,而这株已有几百树龄的樟树,曾是一根特殊的“缆木桩”,只有当日头号的官、商船,才可系缆于它。原来,它曾经有过这么“高贵”的身份,仰看它魁梧健硕的身姿,好似能看到它那时的骄傲。这株吹着唐风的古樟,经历了无数河岸的凛冽风雨,见证了多少码头的纷繁人事,铭记了蜀口人的繁衍与世昌。它恰好从树围分叉三枝,似是齐头并进的三兄弟,蓬勃着日新的朝气,像是示意蜀口洲上曾经的三个村,只有紧紧抱团聚力,才能欣欣向荣。
   如今古樟被打造为一个景点,靠江边建了驿站,“一棵老树,半间驿站”,意境不错。四围的薰衣草开得正艳,一位老农戴着草帽,扛着锄头,从树下走过,被我摄入镜头,好一幅田园荷归图。
   往前走,还是被高大的樟树所吸引,却是成林的。车到村口,“蜀江古村”牌,立在路口的一棵老板栗树下。这个村的前后,都有成片的樟树。把车停在村后的樟树林下,开始古村的游览。
   这片林子的樟树,树围虽然远不及那千年古樟,但它们葱郁的是群体的簇拥与气势,遮天蔽日,气韵幽静,虬劲的枝干,茂密的樟叶,营造了一片清凉的世界。樟林下修建了悬空的木步道,侧旁有个砖墙黛瓦的休闲客栈,樟林、客栈、步道,还有一口池塘,搭配得相当谐美。池塘显然人工修整了,呈圆形,水盈盈的,倒映了树的绿云,翡翠般碧绿,一群麻鸭和一群白鹅,各自在池塘里相安无事地悠游,真是:“见说林居好”、“开池养鹅鸭”(陈麟《题张甘白乐圃林馆(二首)》),增添了古村的乡土韵味。
   蜀口的田园风光与绿意盎然,是人们登洲游览的悠闲自在。
  
   二、书香
   进入村子,有些现代的新楼房,也有些是老旧的砖瓦房,并不是曾以为的鳞次栉比、高墙深巷,古色古香并未一眼望见,需去寻找。向村民打听祠堂在哪?说,拐过这里,往前走就是。
   两株高大的柏树后面,是散发着凝厚书香的复亨堂,高墙黛瓦,门前檐廊,木柱石墩,三开大门,面板漆黑,看上去是那么的古典与深沉。这里也被誉称为进士书院,木柱上,挂着对联“春诵夏耕秋礼冬书四时周孔,仁人义士忠臣孝子一家唐虞”,笔墨间彰显了古村崇文重教的风尚,也张扬着古村代不乏吏的自豪。
   可惜,大门铁锁。据说,这复亨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上下栋、天井组成,内设读书楼、进士楼。堂内无木不雕,艺术精湛。王阳明、解缙等曾在此讲学,堂扁“复亨堂”,就是王阳明亲书。在《复亨堂祭簿》上,记载有《读书歌》和《进士鼓祝鼓词》,这里当年日日响起“昼读书……夜读书……要心清”的训诫;这里多次鼓唱起“一祝鼓……二祝鼓……三祝鼓……铭钟勒鼎称贤辅”的赞颂声。明清两朝,这里的欧阳家族,走出了21位进士,官居尚书、知府等190多人。如此蜀江古村,除了敬佩,更添好奇,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古村的辉煌?
   复亨堂前,有个垂柳依依的小池塘,绿波荡漾,却被称为“墨钵”。一池清水,缘何称“墨”?原是当年文风鼎盛,学子们在此洗笔洗砚,把水染成了黑色。这是个传说吧?但我相信是真的,因为这里人好读书,不是虚言。
   耕读传家,是中国无数家族的发家宝典。“盘箕晒谷,教崽读书”,“山间茅屋书声琅,放下扁担考一场”,这些庐陵书香文化的优良传统,在蜀江古村得到完美地践行。
   撸起袖子干农活,掸下袖管读圣书,好读书,会读书,让这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晨起,宅院里传出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夕阳西下时,老樟树下,刚干完农活的老者,擦去汗水,手捧茶杯,闭目端坐,听着一旁孩童摇头晃脑的背诵。
   复亨堂门上高悬的三块白底黑字的匾额,是古村崇文尚德结出的硕果,是族人至高的荣耀,“三世宪台”、“兄弟尚书”、“父子进士”,被传为佳话。还有“五经科第”、“朝天八龙”、“鸣阳三凤”和“奕世翰林”等彰显古村人显赫成就的匾额,挂在崇德堂。
   走过一条鹅卵石的村巷,砖墙根部是翠绿的苔藓,把古朴清幽,延展到崇德堂,这里是古村人的最高圣地。
   崇德堂是蜀江古村的宗祠,纪念始祖欧阳德祖。欧阳德祖在南宋曾任礼部尚书,任满后家居万安。后来见蜀口洲这里,四面环水,土地肥沃,绿树成荫,景色幽绝,便举家迁居于此。斩荆棘,垦荒地,兴土木,遍种甘蔗与绿茶,白日荷锄犁耕,闲暇读书吟诗,生活悠哉乐哉。这是南宋建炎年间的事,距今近九百年,欧阳德祖的墓,就在村子西北角。
   肇基后的二百七十来年,一江江的赣水与蜀水从家门口流过,一群群的鸟儿飞过,一株株樟木长大,见证了蜀口欧阳家族的人丁兴旺,却没有见到祖宗的书香基因被发扬,一直未见勤读而出人头地者。
   据能查到的资料,他们的书香基因,还可再上溯。欧阳德祖的父亲欧阳献,字元老,在哲宗元祐时,曾做楚州宝应县知县。他与文学家黄庭坚交往密切,唱词和诗。能在网上找到他的两首诗,其中一首被黄庭坚在《跋欧阳元老诗》中评说:“此诗入渊明格律,格律颇雍容”,又说:“欧阳元老好学几于智,笃行几于仁。”
   随着这里炊烟袅袅,儿孙满堂的长者们,似乎梦起了祖先的身世,忆起了祖上诗书的爱好,要将其发扬光大。书香伴着饭香,诗书就着茗茶,公鸡的鸣晨唤醒歇夜的书声,努力定有回报。公元1404年,官差传来第一道报喜声:“蜀口洲欧阳俊高中永乐甲申进士榜!”榜样的力量无穷,似乎优良的基因被完全激活,孩童们被家人期望着也能金榜题名,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加执着,更加勤奋,闻鸡起舞,寒窗苦读。
   果然,八年后,官差的马蹄又欢快地奔跑在蜀口的村道上,这次是永乐壬辰年,欧阳和高中进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进士的喜报声在这个小小洲岛,此起彼伏地响起,这里弥漫的书香就更加浓荫。
  
   三、尚德
   傲立江头的蜀江古村,承接着一个个从天子那里传来的喜报,送走一个个满怀雄心壮志、欲要大展宏图的子弟。欧阳家族的成就,辉耀着这个“千里赣江第一岛”。
   九泉之下的老祖宗,一定乐开了怀。始祖德祖公,定是捋髯,点头,呵呵赞叹;而四祖国辅公,他应是不仅高兴,而且释怀。他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安葬自己,并在墓前建了个皇冠形的石台,就是盼望子孙能够辉煌腾达。
   要去深切感受蜀江古村浓烈的文化韵味,还是进崇德堂。崇德堂建于明永乐九年,那是欧阳俊高中进士的第7年,村子已经繁荣起来,正如解缙赠联赞美的“日映赣江千帆过,夜看蜀口万盏灯”,且文风渐盛,族人为感念祖宗的德泽,而修建了崇德堂。
   堂院的南端是印台,两侧立有探花和解元石碑。站在印台观望,门廊巍然屹立,十分华丽,精美的顶部榫卯似鹊巢,故称鹊巢宫,亦似官帽,“探花欧阳衢及第”的竖匾挂在正中。鹊巢下部是“五经科第”匾,表彰欧阳哲五兄弟以五经登科的佳绩。廊门是红色的木板,门匾是金字的“朝天八龙”,四个大红灯笼高挂着喜庆,门廊内侧书有“宫保尚书”匾。
   祠堂正门,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进士”门匾极为显眼,上书21位进士姓名、登科年号和官职,两侧还有当今的硕士、博士匾,把古村人崇文之心,勤读之硕,宣告世人。祠堂内的匾额,更是琳琅满目,蔚为壮观,除了“鸣阳三凤”等老匾,还有一些从蜀口迁出的欧阳族人的赠匾,说明他们的后人,遍及大江南北。
   祠堂内梁柱都没有雕花,简朴却更显庄重。正中端坐始祖的塑像,21位进士的简介依次布展在侧墙。他们中欧阳德官居从一品、礼部尚书、授太子少保。他是王阳明的得意门生,著名理学家。欧阳铎官居正二品,为官30余年,公正廉洁正直,岸芷汀兰,《明史》称“铎有文学,内外修洁,仕虽通显,家具萧然。”欧阳诰、欧阳塾为父子进士。“朝天八龙”的绝版,是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欧阳云兄弟八人高中进士的人文盛况。古村的荣耀中有几个“三”,铭记在他们的村史里。“鸣阳三凤”是三兄弟登科的精彩;欧阳汤,他的儿子和两个曾孙子都是进士,是一门三代进士的出彩;而欧阳铎、欧阳席兄弟正德三年同科,欧阳衢与欧阳塾嘉靖五年同科,欧阳嵩、欧阳昆兄弟正德六年同科,这三次“双子”同科,多么地光彩。那报喜的官差,有时三进一个家门,有时一年到几家报喜,这蜀口的乡道,都熟门熟路了。
   这一次次的喜临门,一个个的家族荣耀,书写在宗祠的匾额上,铭刻在族人的心中,流动在家族的血液里。崇德堂,不仅为了纪念,也为了诫勉,告诫族人要以德为本,要重德崇文。
   崇德堂西侧,也是彩灯高挂,新建了进士长廊和仿古戏台。戏台上部的翘檐和木梁,雕刻繁复,鎏金绘彩,让人眼花缭乱。
   当今的蜀口人,把祖先们的德行,概括为:“以学立身,以民为本,以俸兴教,以廉为吏,以孝为先,以乡为根,以宗为乐。”纵揽蜀口欧阳家族史,这一条条都是用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来佐证的。蜀口的村史馆,还有一幅对联:“蜀口一等人,出忠臣入孝子;洲上两件事,非读书即耕田。”蜀口人处处显示着氏族的自豪,时时寄语着殷切的期望。
   江水悠悠,流淌着欢歌;树影婆娑,摇曳着丰硕,蜀口既人丁兴旺,又尚德重学、人文翡翠,虽没有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但浓浓的文化氛围,厚重的尚德精神,是更弥足珍贵的。
  
   四、农耕
   蜀口洲土地肥沃,但蜀口人不种水田,只耕旱地,主要种茶、种蔗。这里的油沙地,种出的甘蔗甜度很高。这里的茶,也很有名,汤色碧绿清亮,茶味浓郁醇香,明朝时曾为贡品。
   “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郑樵《采茶行》)可这里并没有山,那一块块的茶园,或分布在村前村后,或栽种在江岸,有时在乡间小路边有一片茶林,有时在大树遮掩下的洼凹地里有几行茶树。没有山坡上成片茶园的盛况,但在采茶季,“紫芽嫩绿敢轻掷”,也是“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高启《采茶词》)

共 641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风景宜人、墨香酣畅的优美散文。我们从“绿意”出发,领略赣江九曲十八弯的激荡与豪迈;穿过蜀水越过山脉登上蜀口洲,农家菜园子郁郁葱葱,那一树树板栗树,樟树,像张开臂膀拥抱游人的老者。绿草如茵的江岸,黄牛悠闲地吃着青草,白鹭有时会立于牛背,好不有趣。蜀口的田园风光尽入眼底。进入村子,并没有想象中鳞次栉比的高墙深巷,沿着村民的指引,来到了古朴庄重的“复亨堂”。这里曾是王阳明和解缙将学的地方,明清两代曾出过21位进士,官居尚书、知府190多人,创造了古村的辉煌。傲立江头的蜀江古村,传承了耕读传家的古训,其中,欧阳家族的成就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岛”。他家的“崇德堂”刻有“探花欧阳衢及第”的竖匾以及“五经科第”匾额,21位进士姓名挂在两侧。欧阳家族历代为官廉政、学文读书的事迹在祠堂都有见证。蜀口洲土地肥沃,以种茶。种甘蔗为多。一块块的茶园分布在村前村后,还有结满果实的板栗树,赶上栗子成熟,就能看见成群结队打栗子的场景。只要走近蜀江古洲,敦厚的民风,翰墨的书香,让人顿生惬意,留恋而往返之感滋滋蔓延。在亦趋亦的赣江古村或祠堂农田中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实是一篇上乘之作。推荐阅读欣赏【编辑:冷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0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冷眉        2021-01-05 15:48:44
  很高兴,又一次看到老师文采飞扬的文字,即刻带我们走近赣江两岸景色宜人的茶园田庄,还有那古朴典雅,庄重的彰显人文历史的耕读世家祠堂和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祝您创作愉快,精彩不断!冬祺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1-01-05 16:52:39
  谢谢冷眉老师的辛勤编辑!祝您2021年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易辞        2021-01-17 15:03:49
  不得不惊叹老师越来越精湛的文笔了,前段时候繁忙,最近得空,再来仔细品读赏析好文!好文推荐阅读!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回复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1-01-17 17:17:38
  谢谢鼓励!确实,在江山网成长,在暗香里进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努力把文字写好。所以,一点点的进步,都是大家帮助的结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