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韵】永远的青纱帐(散文)

精品 【书香·韵】永远的青纱帐(散文) ——彩色的田野之二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2发表时间:2021-01-08 11:09:04
摘要:田野是农民的天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色彩缤纷的大地,远看近观,春夏秋冬,入目即是彩色的田野。青纱帐更是一道风景,生命之绿,养眼、养心,有情怀,金色之黄,醉人、醉心有欢喜,彩色田野,多彩人生,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星球,就是这么美丽。


   一.
   高粱和玉米都是高杆农作物,祖国北方年年都会大面积种植。它们长高后,碧海千顷,绿涛阵阵,组成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农民们的村屯庄院就隐在绿海之中,远远近近,绿荫土路相连,显得隐秘而又悠远。
   儿时的我每当走进田间,走进高粱玉米地,就感觉遮天蔽日。偌大的田野只有脚下方寸之地和头顶的散碎蓝天,周围密密的带状长叶,似帘似幕,遮挡视野,遮挡心情,不自觉地感到孤寂和胆怯。耳边只有风吹叶摇的“沙沙”声,猜不出前进一步是惊喜,还是恐怖。没走多远,即分不清东西南北,找不到归路。若不是预先了解地块大小和地垄走向,任你左突右冲,也不易走出这青绿迷宫。
   这样的田野,这样高大农作物组成的绿森海洋,农村人形象又诗意地赋予她个名字,叫做“青纱帐”。像用青纱织成的大帐一样,朦胧着神秘,朦胧着诗意,朦胧着幽梦。
   战争年代,日本侵略军最怕青纱帐。青纱帐村村相连,绵延无尽头,隐在其中的道路,曲折狭窄,弯转回环。路两边的绿墙后,似隐藏着千军万马,幽深的青纱帐里,不知何时游击队就如神兵天降,一顿枪弹打得他们晕头转向。待醒过神来,人早已不见踪影,只有青纱帐“沙沙”的笑声与倒地的一片尸体。
   青纱帐啊,淹没了多少鬼子和汉奸?掩护了多少八路军和游击队员?又为祖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多少贡献?莫言大家的《红高粱》写出了青纱帐的家国情怀,诗人郭小川一首《甘蔗林--青纱帐》,体现了乐观向上的革命豪情和精神,更有很多革命老前辈始终念念不忘过去的青纱帐。
   青纱帐是立体的,多元的,是有朝气蓬勃生命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去,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站在高处或者从空中俯看,那是一幅生命的画卷,在这幅铺展于大地上的锦绣前,不由得让人叹服劳动的伟大,造化的神奇。正是一双双勤劳的手,从“春种一粒粟”,到“戴月荷锄归”,才有了青纱帐,才有了秋的辉煌,才有了历史的厚重和诗情的篇章。
   农民们喜欢青纱帐,也了解青纱帐,他们永远不会迷失在青纱帐里。青绿色的海洋中,有几垄几行,哪里缺苗断垄,几步可以丈量到地头,他们一清二楚,都刻印在心里,忘不了,抹不去。
  
   二.
   老辈人称做的青纱帐,一般是指高粱地。高粱一身都是宝,农村人吃饭、生活都离不开它,每年都大力种植。首先,它抗旱、抗涝,耐盐碱、耐贫瘠土地,是北方农民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千百年来与人类休戚与共,一同创造了华夏文明的辉煌。
   黄河中下游地区,高粱一般在麦收后立即播种,待长到尺余高时,进行间苗,一尺左右保留一棵。太疏,浪费土地资源不划算,太密,长得弱小,减产不说,高粱秆也不成材,难以利用。
   间苗时拔掉的高粱苗,别看新鲜娇嫩,千万不可以拿去喂猪羊牛马,因为它有很大的毒性,猪羊吃后很快会中毒死亡,得不偿失。若晒干或长大后,它又没了毒性,并是猪羊牛马的良好饲料,这点十分神奇。农民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经验给了他们常识,祖辈相传,人人都会避免牲畜中毒的事情发生。
   夏天酷热多雨,正是高粱所喜欢的,间苗后长得也特别快,不多久就高至过人,郁郁葱葱,迎风摇曳,把黄土地遮蔽得严严实实,把人的视野局限根前,几米之外,只能凭想象。这是初步的青纱帐。
   待高粱出穗,更是拔高亮节,颗颗高及树冠,亭亭玉立,修长俊秀。顶上的高粱穗披红挂彩,摇曳出惹眼的风景,展现出婀娜的风姿。阵风吹来,绿浪红波,涛声起伏。这时的青纱帐最美,最为壮观。清代张玉纶赋诗赞曰:“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影全迷渭竹,色欲艳江枫”。红彤彤的高粱穗,像农民汉子的脸膛,健康厚实,看着觉得亲切可信有温度。
   金风送爽意,秋染绿叶黄。秋时高粱变黄的叶身,衬托得高粱穗子更靓、更红。夕霞映天高粱似云,太阳照耀渡金生辉,于是,整个原野都有了金的富丽,秋的实惠,农民们眉间爬满笑,心里乐开了花,青纱帐也变色成为金纱帐。金秋送来一地的财富和欢喜,迷了人的眼,醉了人心魂。
   高粱虽不是美食,但它与黄豆、玉米掺和一块磨成粉,蒸出黑红的窝窝头,别看模样欠佳,吃时特别筋道和甜香。俗话说:“高粱豆,吃不够”,困难时代能吃上这样的窝头,感到特别高兴和满足。干体力活的汉子们感觉抗饿,不像一肚子地瓜,没到中午就变为气体溜掉,身上没了力气。
   不单单是吃饭,农村人生活中也离不开高粱,床上的席子,房上的顶盖,储粮的仓囤,厨房的用具,处处都有高粱杆的身影。特别是各种盛具,如篮、筐、盖、帘、篓,笼、筛、箱、箕、盒等,都可以用高粱秆制作,故乡人民也喜欢使用高粱秆制作的物品。农人们最是智慧,廉价的材料,简单的制作,非常经济实用,也创造出一些艺术之美。千百年来,代代传承,发展成一门手艺,创造出实用的民间艺术。
   高粱用来造酒最好,酿造美酒都少不了红高粱。美酒升华了高粱之魂,聚有仙灵之气,一碗红高粱酒,可喝出豪情,喝出胆量,喝出侠肝义气,但也醉人,有时惹祸端。有一付对联写的好:“地上五谷,以金木水火土,酿成春夏秋冬酒;天下众生,品香甜苦辣酸,饮醉东西南北人”。酒的发明,丰富了高粱文化,丰富了华夏历史,一茬又一茬的红高粱渲染着中华大文明。
   高高的红高粱,自始至终书写下很多传奇,有神话传说,有风月韵事,有慷慨悲歌,有腥风血雨。茫茫的青纱帐,从古至今隐藏着很多故事,是时间流淌的岁月河滩,是爱情滋生的甜蜜湾港,是农民期盼的美好希望,是野生动物的快乐天堂。黄土恩泽给人们美丽的青纱帐,农民洒下汗水滋润它装饰原野,阳光秋风渡它一层金,黄土大地变成彩色的田野。一片艳红就是新娘头上的火红盖头,一地金黄能裁出新郎最美最酷的金装。
   青纱帐围拢的村庄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抚育一代又一代新人,风云在雪月中变幻,历史在流年中斑驳,不变的是青纱帐,黄了又绿,绿了再黄。人们有它而繁衍昌盛,历史有它而传承发展,田野因它而精彩,故事因它而丰富。青纱帐是农民的大手笔,描绘江山如画。青纱帐是黄土地上不老的风光,装点万里河山。
  
   三.
   时代发展到现在,高粱无奈出局,在天地岁月间,显得不足轻重,似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出田野的舞台。高粱青纱帐也成为记忆,在历史的画卷中渐渐苍黄。好在玉米继承了它的衣钵,继续在黄土大地上演绎传奇,演绎春秋。夏秋时节,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依然是青绿遍野,青纱帐经天。它以勃勃的绿色生机,承接着万里风雨和云月,为农民继续谱写不朽的史诗。
   玉米较之高粱青纱帐更浓、更密,更具现实意义。玉米粗杆大叶,大棒槌插腰,头顶嫩黄色的天缨,腰垂颜红花白的穗须,迎风飘摆,遇雨颜笑,更彰显生机无限,田野多彩多姿。到秋时玉米成熟,仍然送来一地金黄,一地金纱大帐。
   秋天,金黄依然统治着玉米的青纱帐,燃烧过激情的玉米,出现精疲力尽,无精打采地矗立在田野上。只有腰间的大棒子耍开威风,彰显威武,显示成熟,频频向人们邀功。
   成熟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它是以青春流逝为代价,绽放一生的辉煌。成熟就是孕育,当青春逝去,短暂的痛苦,犹如分娩,接踵而来的是成熟的丰美和韵味。成熟后的玉米,灵魂依附在种子中,等待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曾经的青春燃烧尽青绿,披上金黄,化结的硕果。扒掉层层还没黄透的外衣,或金黄,或玉白,或掺杂紫的红的颗粒点缀,一行行,一排排,整齐紧密地挤在一起,十分抢眼,招人喜爱。或上锅蒸煮或炭火烘烤,吃起来特别香甜,可以没有菜,不添加任何油盐调料,也能吃个大饱,吃得肚大腰圆。
   秋收后的农家小院,有的玉米堆积如山,如满院堆金,暴露在天地中,任凭鸡鸭鸟雀啄食。丰收的喜悦,使农民体现出宽宏大度,恩惠一下家禽和野鸟,农民们舍得,不会心疼。这些也是生命,权当是它们也过一回大年,分享一下丰收的快乐。每到这时,也是小东西们最快乐的日子,鸡鸭欢唱,鸟雀争鸣,喜气洋洋,一派田园风光。
   有的家庭,把玉米棒子的几片里衣扯开来,两两系对,一串串挂在房沿下,果树上。这样,房子挂一溜金,果树穿一身金,地上铺一片金,农民们住在金的世界里,整个冬天就不觉得寒冷。金的光辉暖人、暖心,暖家庭,日子过的滋润并踏实。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青纱帐也同火凤凰一样,一年一涅槃,它的躯壳化为灰烬尘土,化为炊烟清风,把最后的一点能量,贡献给人类。它的灵魂暂时休眠,封存在金黄的种子里沉睡。夏雨一到,黄土地召唤它苏醒,农民们用汗水润开它沉睡的大门,太阳指给它前进的方向,很快,又是一轮映天绿地的青纱帐,伴着热雨金风,伴着杨柳梧桐,装饰出彩色的田野,装点祖国的万里江山。青纱帐,美丽的青纱帐!青纱帐,永远的青纱帐,青纱帐就是一篇永远读不完,永远不朽的辉宏壮丽的史诗。
   2020.1.07

共 34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农作物中,高粱玉米最为常见,也最具特点。盛夏时节,高粱织就的青纱帐遮天蔽日,在农民期盼的目光中拔节生长。秋收时节,青纱帐化作金纱帐,帮农民果腹的同时,还提供桔杆作为动物饲料以及筐、篓等生活用品,为农民所喜爱。闲时为粮,战时为场,高粱在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为青纱帐为屏障,躲避袭击,伏击日军,为抗日战争描就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粱渐渐退出舞台,玉米大量种植,用两季生长,一季收获为大地换装,为农民增收。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从春到冬,从种到收,从古至今,从他人之言到自身感悟,每一幅画卷都是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不忘对生命的探讨和生活的哲思,有思想,有温度的文字,力荐文友阅读欣赏。【编辑:倦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11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倦鸟        2021-01-08 11:13:53
  天马老师这篇青纱帐写得大气磅礴啊。有质感的文字,喜欢。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8 18:43:02
  编辑辛苦,感谢精彩编按,对本文有了更深层的解读。青纱帐是永远的,是劳动人民在田野上绘出的水彩大画,年年不同,岁岁更新,变化的是色彩斑斓,不变的是永远的青纱帐。青纱帐里有故事,有梦想,有家国情怀,有历史史诗。彩色的田野,大美的的农村,我们必须赞美和歌颂她。青纱帐,人类生命的源泉。谢谢编辑,祝安。
2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1-01-08 12:57:11
  青纱帐,想起了曾经的课文里有过这样的句子,老师的文章越发有气势了,期待后续的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8 18:46:22
  能得到为人师表的老师,赞肯,非常欣慰,敬茶,致敬。
3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8 14:30:20
  天马老师这篇散文写得厚,非常有味道,有厚度,是一篇很难得的好散文!!极力给大家推荐!问候!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8 18:48:55
  谢谢鼓励,感谢江山,感谢书香,感谢同志朋友,祝安。
4 楼        文友:海心        2021-01-08 14:31:44
  天马老师好文章,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8 18:51:08
  一句话暖在心,朋友的鼓励就是最大的支持,祝冬安笔健。
5 楼        文友:丑女人        2021-01-11 06:23:06
  青纱帐写得很美,身临其境。0881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11 18:19:39
  谢谢阅读留玉,祝冬安康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