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正府街66号(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正府街66号(小说)


作者:夕照青山 布衣,271.1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4发表时间:2021-01-08 20:31:03


  
   背着书包,李天亮跑出内院,他看见头发已有点花白的沈大爷正在前院清扫地上的落叶。
   李天亮放慢脚步:“沈大爷,您好!”
   见是每天早上都会招呼自己的这个小男孩,虽然他家搬来不久,沈大爷已经认识他了。他微眯起眼睛,脸上有了点笑容:“亮亮,去上学了?好。”
   “再见。”李天亮朝沈大爷招了下手,跑出正府街66号院子。
   望着李天亮出了院门,沈大爷回过头,看见站在自家屋门口的儿子,叹了口气,继续扫地,那些干枯的落叶,他要拿回家当柴火用。
  
   一九五三年,已经是十二月中旬,还有十多天就到新年了。这几天,天上总是阴云密布,灰蒙蒙的空中像是堆积着厚厚的旧棉絮。北方的冷空气袭来,气温越来越低,时不时刮起的寒风刺骨,冷飕飕地吹到人的脸上、无孔不入地往你衣服里钻,仿佛想要掠走你身上的所有的温暖。
   街上的行人大多缩着脖子,双手揣在衣兜或裤兜里。大人小孩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尽量待在家里不出门。有火盆的人家,把家中的火盆里烧上些炭,关上门窗,燃起的炭火使屋内温度升起来,一家人围在一起烤火取暖。没有火盆的家庭,老年人怕冷,会双手抱着个竹编的烘笼,烘笼里面的瓦罐装着些烧红的炭渣,再把一层锯木面加在炭上,散发的热度至少有二三十度,正好暖手。这样,老人们就可以抱起烘笼待在屋内,或走出屋,去户外活动,与邻居们一起家长里短的说闲话。
   那些有事必须出门的人,虽然冷,多穿点衣服,还是得走出去。一些很怕冷的人要出门,头上帽子、手上手套、脖颈上再围着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大人们说,大雪了,今年这天气,一天天只会更冷的。
   大雪?李天亮有点弄不明白,他一路想,怎么自己没有看到雪呢?
   李天亮真的没有见过雪。他长到要八岁了,都还没能遇到这座城市冬天下雪呢。雪,究竟是啥样子?他不知道。在他脑壳里,只记得,去年开始上小学时,冬天不像今年这样冷。妈妈曾给他讲过下雪的情景。他妈告诉他,如果下雪,会有数不清的白色的雪从天上落下,雪就像花儿一样,一片片飞落到树枝上、房顶上、地面上。下雪时,你去屋外面,雪花会飞到你头上脸上身上。
   昨天,李天亮问妈妈,今年这冬天这么冷,他都没有见下雪呢?
   妈妈说:“今年天气是很冷,只是,我们这个城市,是个冬天也难得下雪的地方。”
   李天亮小小的脑壳里想象着下雪,他多想亲眼看看天上下雪呀。
  
   二
  
   读二年级的李天亮好奇心强,记性好。上学前,爸爸妈妈教会他认识好些字。上一年级时,很快,他能够轻松地背诵老师教的语文书里的好多课文。读一年级没有多久,他爸叫他背课文,他马上开口大声地接着背起来:“第一课,上学,我们上学;第二课,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第三课,放学,放学了,老师说,再见,我们说再见、再见。”
   上二年级后,他爸规定他每周背熟一首古诗。经常为工作去外地出差的他爸,每次走的时候,就会写上一首放在家里,出差回来叫他背。他已经能背好些诗,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背的头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还有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看到李天亮能背那么多诗了,妈妈很是高兴,就会给他买好吃的零食,或是给二百元让他去街上连环图店铺,看连环图小人书。
  
   李天亮很喜欢学校。
   在学校他能认识很多差不多大小的同学,与这些小伙伴们上课下课一起玩,多欢乐啊!
   一次,有几个与他合得来耍得好的同学问他:
   “李天亮。为啥你爸给你取这个名字呢?”
   “因为,我是早上生的,天亮了!”他有点骄傲地回答。
  
   李天亮知道他自己早晨出生是他爸对他说的。上小学的第一天,他爸送他去学校,路上他爸对他说:
   “亮亮,你要开始读书了,你知道十月八号是你的生日。爸再告诉你一件事,你是早晨六点三十六分生的。”
   爸爸边走边讲。李天亮出生的那晚上,半夜三更,怀孕快十个月的妈妈,肚子开始阵痛,是他在妈妈肚子里躁动,把他妈折腾得够呛。他爸见他妈疼得厉害,着急。好在离家不远,有家两夫妇开的诊所,他爸急匆匆去请女医生,赶回家后,他爸先按照女医生的安排,马上去烧了一大盆水,把五斗柜上放的两个保温瓶也装满开水,帮女医生递这样拿那样,酒精、草纸、床单,忙这忙那的。也难怪,爸爸妈妈他们生头个孩子,没经历过。女医生不断地安慰,叫爸爸妈妈他们放心,快准备接生时,她让他爸去外面屋休息等待。
   他爸坐在外面屋抽烟,听到内屋“哇”的一声婴儿哭声,几乎通宵未睡一直守候着的他爸,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五斗柜上的小闹钟,把时间记得清清楚楚的。
   心中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他爸起身推开了内屋门。
   女医生回头说了一句:“恭喜,李先生,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过了几天,他妈和他爸商量给孩子取名字,看着睡在婴儿床上的他,他爸想了想,说:
   “儿子生出来时,天快亮了,就取个天亮,李天亮,怎么样?”
   背后垫着两个枕头斜躺在床上的他妈脸上露出笑容:
   “李天亮,这名字好,叫起响亮,小名就叫亮亮,好叫好听。
  
   三
  
   天气虽然冷,上班的上学的,早上还是得走出家门。
   “亮亮。快起来,上学了。”
   六点半钟,还在睡觉的李天亮被妈妈叫醒,“多穿点衣服,今天,外面真的下雪了。”站在床前的妈妈轻轻地说,伸手抚摸一下他的脸。
   躺在暖暖的铺盖里,李天亮真不想起床。他心想,还是没有上学读书的弟弟安逸。他望一眼睡在床那头,刚四岁的弟弟李天明,还是睡着的。听说下雪了,他忙钻出铺盖,拿过放在床边小桌子上的衣服裤子穿起来,边穿边走到窗前向外张望。呀,渐渐开始亮的天上,他看到是有些白色的小点点在飞。雪,就是这个样子?
   “穿好衣服,快进来冼脸。”在厨房里的妈妈催他。
   李天亮走进厨房,见妈妈坐在灶门前烧火,把柴往灶膛里面放,跳动的火光把妈妈的脸映得红红的。铁锅里冒着热气,他知道,是在蒸馒头煮鸡蛋。他从灶旁边木架子上的脸盆里拿起热水里的毛巾,拧了拧水,很快洗了脸,又刷完牙,走到方桌边,端起桌上的碗,喝妈妈准备好的一碗白糖稀饭,吃鸡蛋和馒头,吃完他用手抹了下嘴巴。
   这时,他爸也起床了。
   妈妈拿过来小书包,把背带斜挎在他肩上。
   李天亮用手拍了拍书包:“妈,文具盒放进去没有?”
   “放好了。”母亲右手摸了下他的头,将一顶毛线帽子给他戴在头上,“快走了,上学,不能迟到的。”
   打开房门,李天亮转身一下子跑了出去。
   妈妈喊了一声:“伞,拿把伞,下雪。”
   “不用。下雪,我不怕。”李天亮头也不回一溜烟朝院子外跑去,他抬头仰望,真的下雪了。数不清的白色的细细的小点点雪花,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舞,飞到了他的头上、脸上、身上,有的还飞落进他的脖子里面,那冷冰冰的感觉,他一点也不怕,反而觉得有趣。第一次亲眼看见下雪的他,心里感到的是新奇好玩。
  
   四
  
   李天亮上学是在提督街小学,读二年级两个多月时,他家从署袜北一街搬到了正府街66号。他能记事起,家,已经搬了四次,白丝街、王家塘街、西御街、署袜北一街。如今,又搬到了正府街。家在署袜北一街时,他走去上学很近。从家里出门左拐就能望见前面那座高耸的欧式邮政局大楼,走过大楼,就是百多米长的署袜北二街,走到拢街口右拐,就是提督街小学了。家里到学校最多不过二百米远。
   谁晓得才读了不久,听爸爸妈妈说,要搬家了。李天亮问过爸爸,为啥又要搬家呢?他爸告诉他,正府街66号院子里有个与爸爸一个单位的同事,帮忙找的房子。这个房子要宽大些,最主要的是房屋外面连着有个不小的厨房,关上窗户,冬天都可以在厨房里烧水洗澡。在署袜北一街住的小院子,一个厨房里几个炉子,几家人共用厨房,洗澡不方便。夏天可以在家站在大木盆里洗,冬天只能跟着爸爸去街上澡堂洗澡。院子里又没有厕所,家家户户在家中用马桶子解手。每天一大早,外面专门收尿水的来了,妈妈都要去街边倒马桶。正府街66号,院子里有一个厕所,供院里住户使用,搬到那里,免得妈妈大清早就必须出去倒马桶。
  
   十一月初,李天亮他家搬到了正府街。现在,他上学每天从正府街走路去提督街小学。从66号院子出来,走完半条正府街,倒拐穿过线香街、顺城街,再拐进提督街。走到提督街有一半的地方,临街有个卖文具用品的小铺面,铺面旁边,留了一条窄窄的过道,从过道走进去才是学校。
   上午八点半上课,为了不迟到,搬了家,每天上学,他妈都要他早一点出发。周一到周五,早上去上学,中午回家吃饭后,又去学校,一去一回,每天走四趟。他听妈妈说:“亮亮,你现在上学确实有点远,爸爸每天要忙上班,他也正在联系让你转学的事。”
   不过,李天亮自己倒不觉得上学有好远,小小年纪的他心里还有点乐意。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回家,他顺着街沿走。一路上,做生意卖东西的铺面很多,有吃的有用的,他可以边走边看。出学校不远,提督街上就有一家杂货店,挂了很多小洋画和连环图小人书卖,他总要看会儿。走到顺城街上,在一家名叫“司胖子”的炒货店门前,他也会看一眼。有时还会停住脚步,站在铺面前,看店里摆的花生、瓜子、红苕片等等,各种好吃的零食对他很有吸引力。他爸曾经买过“司胖子”的花生米和红苕片回家,他吃过,那花生米又香又脆,好吃又没有壳壳,红苕片脆脆的甜甜的很好吃。站在那里看着大人买,他咽了咽口水,依依不舍地离开,心中想的是,上班的爸爸回来,是不是会来这里买花生米回家呢?
  
   五
  
   这天下午放学,天上飞起毛毛雨,很冷。李天亮一路脚步不停朝家里走,走的速度快些,不知不觉就拐进正府街,走了一会,他已经看得见前面66号的院门了。
   正府街66号是整条街上少有的宅院,这是个大院子。李天亮听爸爸讲过,解放以前,这个院子住的是个恶霸袍哥舵把子。国民党跑了,共产党解放军进了这座古老的城市,成立了人民政府,后来开展“清匪反霸”枪毙了这个恶霸。他的私有房产这个院子,被人民政府没收,归政府的部门房管所管理,房子租给城里的普通居民住家。
   站在66号院门前,两扇高大的黑漆大门,门上面雕刻着彩绘的两个古代的武将门神,一边叫秦叔宝,一边叫尉迟恭。搬家来那天,爸爸指着门神,告诉李天亮的。尽管上面的彩漆有点脱落了,门神仍显得威风凛凛的。门前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个石雕狮子蹲在那里。
   跨过门槛,走进院子,左边靠墙有两间瓦房,右边是一个不小的院坝,院墙边上角落里有个公共厕所,周围稀稀落落长着低矮的灌木和小草。院坝中间有一棵高高的枣树,三棵银杏树,旁边不远处有一口井,红砂石的井台,井很深,水很清亮,站在井边,往井里看,看得到自己,像照镜子。院里的住户人家都是用竹竿上的铁钩,吊起木桶,在井里提水,煮饭洗衣日常生活全靠这口井。
   再往里走,就是内院,中间有一个天井,很宽,四周都是连着的一间间房屋,合围成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坝。整个66号院,前前后后,一共住了八家人。前院一家人,姓沈,两夫妇五十多岁,只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子,没有上学,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晚上,他们专门看守、开关大门。内院共住了七户人家。李天亮他家搬进院子,住在内院最前面的一间大房子,紧连着有一间他家独自使用的厨房。
   搬进院子里住了一个多月,李天亮已知道从他家数过去,内院里的住户们依次是向家、王家、林家、赵家、鲁家,潘家。这几家人的孩子,年龄比他大的比他小的和他差不多的,他都认识了。王家的王安军和他姐王安娜是双胞胎,读三年级;林家的林素华、林素清两姊妺,姐姐十九岁上班挣钱了,妹妹十六岁读高中;赵家十一岁的男孩赵少东,上五年级;还有鲁家五岁的女孩子鲁小兰。姓潘的是一对中年人,没有小孩,每天早出晚归。
   离李天亮他家最近的是两隔壁的向家。向家有个女孩和李天亮同年,小他一个月,名叫向世蓉,也是刚上二年级,她家里还有个三岁的小妹妹向世芬,她们的爸爸就是李天亮他爸爸的同事。平日两家的爸爸出去上班,两家的妈妈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
   走拢66号院门口,李天亮看到了对面不远,背着书包,正在走过来的向世蓉,他停下脚步,没有进院子。
   “向妹,你也放学了?”向世蓉快走到门口时,李天亮问她。
   看见李天亮,向世蓉笑了一下,点头:“放学了。头一次在门口碰到你,亮亮。”
   说着话,两个人一起走进院子。
  
   六
  
   出差好几天的爸爸,这天晚上回家了。
   正在做作业写字的李天亮看到爸爸走进屋,高兴地喊了一声:“爸爸!”从板凳上站起来。
   爸爸问:“亮亮,你妈呢?”
   李天亮说:“妈妈带着弟弟和向世蓉她妈摆龙门阵,在她们家里。”
   “亮亮,你看,爸爸买的啥?”李天亮看见他爸打开帆布包,从包里拿出一个个红红的橘子,还有核桃,“去,喊你妈回来。”

共 1407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时间跨度长发生的事件多。小学生亮亮把他从八岁上学一直写到考上初中后,其间有好多细节,记述得十分详尽。对母亲的慈祥,父亲的老成坚韧,尤其是对自己居住过的正府街66号院内的情形,描述的十分详细。邻居向家姐妹和她们的父亲遭到批右运动冲击、抓特务的情形、傻子的死、自己和向家两个女孩以及父母和向家大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一一写来日记般滴水不漏。作品最后写了大跃进中大炼钢铁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了那一历史面貌,客观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现状。作品采用顺叙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叙述有条不紊。虽没有惊险的情节,但生活气息浓郁,充溢着人间烟火味;语言平和亲切,如一幅世俗生活图,使人恍如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时代,勾起了不少难忘的回忆。儿童文学语言要求朴实自然,无矫揉不艰涩,情节应该没有暴力刺激,应适应儿童的心理承受,适合儿童智力水平。本文在内容选材和表现形式上均做到了这些。作品内容健康形式平稳,以少年儿童的口吻,以讲故事的方法,如淅沥春雨润物无声般渗入到小读者心田中,使之受到美的陶冶善的熏染,从而达到作品预期的社会效果。感谢老师佳作!为之点赞并推出大家欣赏!【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01-08 20:51:54
  夕照青山老师文笔平和娴熟,叙事轻松自如,语言亲切自然,思想健康深邃。艺术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意义深远余味悠长。希望看到老师更多力作推出!顺祝冬祺笔丰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1-08 20:59:32
  学习平实富有生活的好小说。环境特别,人物丰满。好文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夕照青山        2021-01-09 19:48:30
  感谢刘银科总编和黄金山老师精彩编按点评。此短篇投送菊韵时得到叶雨社长指点帮助,深表谢意。在此,敬奉香茶,祝老师们冬祺,祝江山菊韵佳作频出。
4 楼        文友:叶雨        2021-01-09 22:17:00
  读着这样的小说,了解下以前的旧时光,很有时代意义。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