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故乡畅想曲(散文)

精品 【风恋】故乡畅想曲(散文)


作者:文绮 举人,410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99发表时间:2021-01-11 15:24: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且是唯一。
   故乡离我并不遥远,从家里出发,直通车半个小就可以到达。可就是不知为啥,大约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回去好好住一晚上;更没有连续多待几日。忘记了吗?没有,心里时时都在牵挂。
  
   一
   前几天父亲看病,大弟要我送一下,我说:“送回去。”索性决定:在老爸家里住一晚上。一来照顾老爸吃药,二来看看家乡一个完整的白昼。回访那些留存的记忆,也是我一直的愿望。
   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时分。为老爸生炉子煨药,一会儿,二妹送汤来了。蛮好,老爸喝汤后,就可以吃药了。大约一点钟,小妹也送鸡汤来了。我说:“一顿吃不完,分着吃。”每次老爸生病,几姊妹都是牵肠挂肚,不是陪,就是看望,做人,做下辈人,能做到这个份上,应该是上上品。弟妹们这样做了,我也这样鼓励大家,让他们都有信心。自然,我这个老大不光要带头照顾父亲,还肩负着精神鼓励的责任。
   小妹来了,她最大的兴趣就是刁地菜。一般冬腊月间,很少见。许是如今气候变暖,田边地角,稀稀疏疏地长了些。她二话不说,拿着菜刀就往田里去,二妹也跟着去了。我把手头的事做完,也去了。
   那片田靠老屋的北面。这是母亲在世经常说的:“北上。”这个北上,也是我们家人进出村庄的主要方向与道路。
   这天的阳光特别明媚,如春秋一般。不刺眼,也没火辣辣,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四野泛着红黄色光晕,暖和的气息随着微风奔流。飕飕地划过脸庞,和煦温暖,令人心旷神怡。眺眼望去,广袤的田野,大山,湖泊映入眼帘。平常回去也看到,怎么那天格外给人以莫名奇妙的温厚,是不是和妹妹们在一起的缘故?心情好,天气也暖和了。眼里哪块田,什么称呼,全浮现脑际。那块叫“二葫芦”“遥塝”的田,就是我们家里的。后来母亲去世,家人陆陆续外出工作,田被别人耕种了。
   那一田一田紫红色的菜薹、碧绿色的萝卜樱子、深绿色的大蒜、莴笋、大白菜、麦子,还有那一田红叶石兰,也有叫红樱的,说是夜晚交藤,此时全是农田的宠儿。阳光下,五颜六色的辉光,交替照耀,美不胜收。特别是刚刚冒出嫩芽的红菜苔,水灵灵,翠生生,嫩油油的,干净得一尘不染,更不会有药物污染,是绝对的绿色食品。难怪乡亲们晴耕雨作,从不放弃。就他们自己说的:“种点原生态的菜,自己吃也是好的。”不错,这是本色,是地道的农家人的愿望。他们没有过多复杂的想法,就在耕耘中寻求一种乐趣。
   趴在地上刁地菜的二妹,小妹,虽然都是50岁朝上走的人,顷刻一看,她们的举手投足,与儿时趴在地上玩耍一模一样。一点也看不出老态。一门心思刁地菜,许是那一刻,她们的心情也走进了儿时那般的光阴里,刁起一颗,哈哈大笑一声,再挪步继续刁。我知道小妹最喜欢吃地菜包饺子。她经常说:“吃点本土野菜,尝尝鲜,是城里人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她很会抓住机会。在她俩细心边找边刁下,一会儿就刁了一筛子。不多,但也足够吃一餐了。
   两人满载收获,带着战利品,打道回府。父亲送得老远。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总感觉与昨天一样。不曾改变的就是她们之间说笑时的神态,看不出因为中年而迟钝。许是亲情的使唤,血脉在一起流淌,全部浸染在那份愉悦的心情里。
   老屋北侧樟树上,槐树上,松枝上,杉林间,歇满了群鸟。它们与阳光一起荡漾,乐生,群起,群飞,群落,羽翼翱翔。此时,唯它们的世界,就是光,热,暖,惬意。多美的鸟儿们,于风而不顾,于累而不肖。纵情诠释着最完美的婵意。我每次观赏,总会融进它们漫无边际、魂飞魄散的境地。为他们羡慕过,向往过,然,最终还是人类与它们不能比拟。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下午四点。太阳渐渐偏西,此时,正中地照进堂屋。以大门的宽度,不折不扣地从屋檐下,慢慢走近神龛边,一直照到中堂上,它让我找回了记忆,是一层不变的模样。看着它,心中涌出一阵阵祈祷,平安吉祥是家人最好的运势。这个样子,只有在老屋里才能看到,那么熟悉。它一直是父亲最踏实的归宿,也是家里唯一给父亲的寄托。因为看到太阳照进屋子,吉祥又喜气。就好像他的子女们都在阳光大道上前行一样,给予他无比的精神安慰。人老了,别无他求,只求家人健康幸福。
  
   二
   说起老屋,掐指一算,47年了。47年不算长,也不算短。它是父亲,母亲正壮年的时候修的。修这幢房子,父母吃了不少苦。70年代中期,家里姊妹们都只半大,正是吃喝拉撒消耗最大的时候。那时,我在乡镇企业上班,每月的收入跟村里同等劳力记公分,没有现钱。一点收入,都是靠年底生产队预算。那时的分值高的一分预一角,低的一分预七八分。含辛茹苦一年到头,最多只能算到二三百元。加上过年的开销。年一过完,手头所剩无几。
   面对姊妹们一天天长大,一大家子还挤在一间土砖屋里,父母每天都操心如何改善住房问题。操心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每天一家人省吃俭用。最苦的是母亲,父亲时常出门做水利工程,可以在外面沾点油荤。母亲在家里,带着我们姊妹六个,每天都望着没油没盐的饭菜,乎弄乎弄地混一餐。母亲还说:“只要把肚子填饱就行,往日连一口饭都吃不上。”母亲总用她最朴实最简单的道理,安慰我们。母亲穿的衣服更不用说,一件稍微好点的,总是出门穿一下,回家马上换下。一双她亲手做的黑平绒布鞋,一直穿得打补丁,还舍不得丢。
   为了修房子,母亲没少找人家借债,往往都是满怀信心出门,两手空空而归。她找小舅舅借到了700元钱。那时候的700元钱,得几年才能攒到。后来听舅舅说:“你母亲拿到这笔钱时,颤抖得说不出话来。”她颤颤巍巍地说:女儿大了,没个房子,家里没看相,不好说婆家。儿子大了,没个好家势,找不到好媳妇。母亲为她的儿女们操碎了心,从小抚养大,大了又要建设家底。这些苦愁都是父母默默无闻地扛着。母亲心里知心话,只能对她娘家人说,帮她的也是她娘家人。在婆家,总是打肿脸充胖子。原本家里穷得叮当响,还顾脸面,来客人,总要想方设法,从牙缝里刮些好吃的端上桌子,让客人满意。这是我从小到大都看到的。
   为了筹建房子,父亲在一个建设工地托人买了些废旧砖瓦。这样也减少一些费用。我们家住在离队里最后面的一个地方。交通极不方便。买回的砖瓦,要通过人工一担一担往家里挑。
   记得那是1974年秋的一个夜晚,我家买的砖瓦,全缷在前面湾子的稻场边。队里人知道后,自发地齐齐出动,自带扁担箢箕,帮我们家挑砖,挑瓦。中午还各自回家吃饭,不吃我们家一口饭。一整天,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看起来路程不远,前后湾。其实要穿过一个村子,一道岭子,一道陇田,再上一个坡,一路蜿蜒曲折,才到我们家。来回也得二十多分钟。那次,全湾人的恩情,我永世难忘。修房子的时候,又来好多叔叔伯伯婶婶嫂嫂们。他们齐齐动手,传砖,拌灰挑灰的。记得就二天时间,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大功告成。看得出母亲,父亲心里像落下一块石头般的轻松。往后,就是室内修整。
   房子修好之后,一大家子,几乎每天晚上都围着母亲坐在厨房和一间房的交汇处,有说有笑地度过每个不平凡而又非常平常的晚上。因为那时家里舍不得用电。一盏15瓦的电灯挂在那里,可以照三方;一个房间,一间厨房,加上堂屋。尽管那样,家人只要和母亲在一起,再苦,都是其乐融融。母亲的温暖传递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小弟可以奶在母亲怀里,我可以倚在母亲的肩膀上,几个姊妹脚前身后,跟着母亲形影不离。晚上的时分是那样的快乐,幸福,又那么宝贵。就连透过窗子看到我们的邻居都说:“每天晚上看着你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多热闹哦。”我们粘着母亲,日复一日地度过多少个晚上,走过无数春夏秋冬。
   如今,再看看这屋子,物是人非。没有了母亲,格外单调孤苦。尽管父亲一直没离开过,尽管我们也都是做爷爷奶奶级的人,怎么思念起母亲来,还像昨天一样,感情一点没变,情分一点没变,思念日日加重。偌大的屋子,父亲一个人出出进进,亏得老人会忍受多少难平的孤独,忍受多少不为人知的相思。
   我们一个个立家以后,这座屋子成为父亲一个人的屋。47年的房子,斑驳的墙上,时时露出灰沙。门框,窗子依旧。整个屋子,除了父亲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以外,再没有新样子了。
   那张吃饭的大方桌,听父亲说上二百多年了。那张桌子,是曾祖父的父母留给他的。尊祖父在1962年去世,都是82岁高龄,到如今,那张桌子完好无损,成色依旧。它伴随烟尘岁月走过了祖祖辈辈几代人。朴实无华的它,是一家人度过无数个新春与年末团聚的写照。
  
   三
   晚上,大约4点余,给父亲做了简单的晚餐吃后,他就洗脚上床睡觉了。我一个人待在屋里,时而出门转转。心里一直在想,一定要好好观赏村庄美丽的晚景,不能错过。我拿着手机,时而看看时间,在时间转动里,记录特殊异样。大好晴天,给观摩天相带来极好的机会。
   时间是农历冬月初十。一般满月是十五,十六。这时一轮半圆的白色月亮,高高地挂在屋顶上空。在太阳还没完全下山,它就早早爬上来了。寒气也渐渐浓厚起来。
   那轮红日渐渐偏西,落入前面湾子的树林里,旖旎着树影的一坨坨黑影。看不清的树枝,在红色的映衬下,一簇簇枝丫高傲地指天为是。一幅典型的红底黑枝,素净有佳。
   周围边际,红霞漫天。如黛,如翠,如烟,如墨。半空红晕烘托着村庄。老屋点缀在那片红色的霞光里。红色砖墙反射着殷红光芒,亮亮堂堂。整个老屋凸显出古香古色的味儿。
   落霞从橙红,胭脂红,又转为深红。晚景透尽了乡村之美,它是城市根本无法看到的。它的整个颜色是清一色的红,没有像城市那样灯红酒绿,夹杂不清。
   对面坡岭上的田畴及整个村庄的周围,一片静寂。在晚霞的映照下,无声无息。如果是春夏,会是一片吐凉的露水顶在根根草尖上,或者沾在菜叶上,更有沾在禾梗上。此刻,那些田间的蔬菜,会在寒瑟的气温里过夜,等待它们是一片凝寒白霜。
   那轮红日一直持续到五点十八分,还没有完全落下。悬挂的它,像及了架在树杈上,又红又圆,透明清澈,一点也不刺眼。没有风尘飘忽,无论凝视,还是遥望,都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喜爱。六点十一分,再看看那轮月儿,由于太阳光的反照,完全透亮了。半轮月亮,清澈透明,小巧玲珑,光亮照人。一个活脱脱的日月同辉闪耀眼前。我即兴一首:“日月同辉村庄中,不惧寒霜与冷风,潇潇暮色融老宅,万物斐然露峥嵘。”青花瓷,砍树老人收藏在月儿深处。站在老屋门口,仿佛站在莫大的空间站里,回旋在日月交替的时分。通红的半空,神奇的天地间,融村庄于一体。这时,天际渐渐腾升起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伴随晚霞仙露,轻纱般缥缈。六点十八分,天色完全黑下来。半空仍然泛红。红得格外自然。静寂的村庄坐卧在红色的夜空下,肃穆,庄重。六点三十分,晚霞渐渐走向夜幕。站在那块平实的土地上,我凝神静气地观摩,认真品读,欣赏,多美的晚霞,它是旖旎,是缱绻,是融和。又好像小时候,父亲有力的双手托举着我,那么亲切,温暖。
  
   四
   路灯,把大门口照得通亮。分不清哪是月色,哪是灯光。心里一直想看看纯月色之美。因为过去年代,有太多关于月色的记忆。它是乡亲们不可缺少的劳作之光。多少年代过去。他们趁着月光干活。那些故事,纯美,明澈,清晰。
   我寻觅着走进老屋南侧的一道里巷。这里原来是门口场地,后来挨着前面修了一幢房子,才成为一道巷子。没有灯光照射。正好是我要看的月光之地。明净的月光,照得里巷通亮,清辉如洗。这是城市高大建筑遮挡后和五颜六色灯光照射时无法显露的纯净明辉。心存渴望,心心念念,这下,我竭力好好欣赏。抬头仰望,无垠的苍穹浓缩在里巷不宽的上空。月儿也好像注视着我,特别是它周围几颗明亮的星斗,小时候看到是这样,如今还是如此。这样左右相伴,毫无彼此,如此圣洁与醇厚,才能长久依存。从而悟出一个道理:“君子之交淡如水”莫过如此!道与佛,都在潜意识里存在。
   朗月清辉,从古至今,耐人寻味。“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月出中天,共照一光辉。”读不完的月儿情深,赏不完的月儿静美。我何尝不借此吟古诵今。
   一桩桩往事浮现眼前。多少次月光下,母亲在生产队干活回来,还要抓紧时间到自留地去种菜;多少次月光下,听到母亲坐在小凳子上纳鞋底抽线索的梭梭声;还有母亲唱着自编的“摇篮曲”哄着弟妹们睡觉的沉吟声。可让母亲生气的是,不懂事的我们,趁着月光,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疯得满头大汗,没少让母亲赶快脱下汗湿的衣服,换上一身干净的,没少被惹烦的母亲责骂。不懂事的我,还顶撞过母亲,到如今心里还在忏悔。再大一点,和村里姐妹们在月光下想入非非,谈什么能有机会跳出农门该多好,走出村庄到繁华的大都市去。你看城里人多洋气,八小时,有规律的上下班,那时,连做梦都想远走高飞。如今老了,又时时想回去。就如白岩松说的:“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渴望逃离的地方;是年老时天天想要回去的地方。”是啊,它是我的根,是我血脉相连的手足之缘。我何以不青睐,不去怀念。难得的月色之夜,此刻,她像母亲温暖的双手抚摸着我,信任的眼光看着我。我有千言万语要向她倾诉。

共 80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每个人心里都有抹不去的丝丝情结和依恋,作者亦然。长大的儿女如飞鸟,飞出窝就再难回老宅居宿,因工作,或出嫁离开老家,除了偶尔回去探望父母,就会很少回去住宿。因为照顾老父亲,作者回了老家,想在老家住一夜,了却多年夙愿,再看看老家的夜景,找回儿时的记忆。虽然离开故乡几十年,而许多往事还历历在目,仿若昨天,和妹妹们挑野菜、月色、朝阳、晨雾、山水湖泊,父母建造老屋的情景,依偎在母亲身旁的温馨画面等等,多是记忆中儿时的样子。只是母亲已不在,家里只有老父亲的孤独守候,想起未免有些凄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家乡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路变成了条条宽敞道路,穿过村庄地下的在建地铁,不久的将来,人们坐着地铁出行会更加方便。过去的贫困乡花山乡,在国家扶贫政策推动下,城乡一体化已建成花山新城,与老家所在村庄一湖相隔。美景美食,亲情乡情,运用对比的手法和发散思维,从不变和变化的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深切之情,同时展现出任何事物在历史发展的滚滚车轮中,都会有不可逆转的变化,只有顺应而无法抗拒,包括家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必须接受现实,更要坦然而欣喜地迎接未来。讴歌了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欣欣向荣。文章语言清丽,娓娓道来,一腔浓浓的故土情怀,真挚且令人感动!主题立意明确,内蕴深厚,共鸣性强,能勾起读者同样的回忆。佳作拜读!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好作者!【编辑:碧潭飘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1-11 15:26:13
  感谢文绮社长辛苦创作支持社团!文章构思合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如。佳作拜读!问好文绮社长冬安吉祥,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1 楼        文友:文绮        2021-01-18 14:04:46
  问好飘雪社长,拙作让你辛苦,让你劳累,敬茶。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1-11 15:30:04
  以家乡的不变和变化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深切之情。同时展现和讴歌了伟大祖国以迅猛不可阻挡之势的建设和发展欣欣向荣,令人欣喜而激奋,为我们的祖国自豪。
碧潭飘雪
回复2 楼        文友:文绮        2021-01-18 14:06:07
  飘雪社长你好,多谢鼓励,多谢问候,由于家父仙逝,心情不振,近来少有上线,多原谅。再问社长好。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1-11 15:31:14
  期待文绮社长精彩继续呈现!因为时间关系,编发稍晚。请见谅!遥祝编写愉快,佳作丰硕!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1-01-12 05:46:18
  平淡的故乡不平淡的情。好文耐品
回复4 楼        文友:文绮        2021-01-18 14:06:40
  问好文友老师,多谢鼓励,遥握。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1-12 12:04:48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6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1-13 20:40:21
  恭喜祝贺文绮老师的散文佳作获得精品!祝贺社团!期待文绮老师更多佳作呈现!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老师关照支持!辛苦了!问好祝福各位老师冬安吉祥,创作丰硕!
碧潭飘雪
7 楼        文友:东辰        2021-01-16 08:36:50
  欣赏姐姐美篇,跟着您诗一样文字心也好美,再贺姐姐精品文章。
   姐姐早上好。
回复7 楼        文友:文绮        2021-01-18 14:07:23
  问好东辰君,看到你多高兴,多谢妹妹一直不离不弃的相伴。再感谢。
8 楼        文友:东辰        2021-01-16 08:50:47
  温馨回味,不一样感觉。好文是走进人心,点线相环,温暖缠绕,那点点滳都流淌着甜蜜。这就是故乡,故乡结梦的瑰丽。
   再赞好文,许久没读文章了,此文如骄阳,犹似美酒……
回复8 楼        文友:文绮        2021-01-18 14:08:17
  东辰君好,由于家父仙逝,没心思上线。迟迟回复,请原谅。
9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1-19 12:43:41
  大姐不客气!对老父亲仙逝表示深切哀悼!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早登极乐!大姐节哀!多保重身体!【合掌】
碧潭飘雪
回复9 楼        文友:文绮        2021-01-20 16:17:12
  问好飘雪社长,您太客气了。作为社长,你不光在尽心尽力管理社团,还在真情实意地带领全社团文友们走在爱好文学的路上,呕心沥血地为社团无私奉献。奉献精力,奉献时间。跟着这样优秀的社长一起学习,太幸运。祝贺社长万事如意。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