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怀念童年(散文)

精品 【东篱】怀念童年(散文)


作者:鸿雁南飞 秀才,116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57发表时间:2021-01-17 05:47:10

【东篱】怀念童年(散文)
   抬茶哥,卖茶郎,打发囝,进学堂,学个三年书,考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做祠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壁,象牙床,锈花枕上一对好鸳鸯。这首妇孺皆知的徽州民谣,代代相传。即便是食不果腹的年代,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对下一代教育的渴望。只是我们那年代伴随“勤工俭学”蹒跚步履走得异常艰辛。
   童年有着快乐而丰满的故事,怀念童年,将那段时光镶上我情感的金边,珍藏于我的记忆里。
  
   一、我在母亲的背上长大
   我出生在大山,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买布、买米凭票供应。母亲生下我以后,日子更是捉襟见肘,常常接济不上,迫于无人照看的无奈,母亲背着还未断奶的我一道上山。她寻思着在山坡上找一席平缓之地,用绳子绑住腰,系在树桩上,以免滚下山坡,然后开始一天的辛劳耕种。母亲说到那些细节,我眼泪在眼圈打转。
   有一天,母亲正准备把我放下,只见旁边一条大毒蛇盘踞着,盘起来有头戴草帽那么大,抬着头直盯着我,吐着舌头,母亲直吓得魂飞魄散,匆忙抱起我躲避了危险。从那天开始,母亲无论多么辛苦,上山干活都一直背着我,从日出背到太阳下山,生怕一不小心给弄丢了。而母亲每每跟我讲起那种场景时,依然惊魂未定,恐惧与不安直让我泪如雨下,我深深为母亲的那份艰辛震撼着。
   若干年后,我读了鲁迅《祝福》中写的关于祥林嫂因孩子被狼叼走而变得目光呆滞的情景,就想到了我的母亲,那么相似,仿佛也有我母亲的影子。文中定格了一个母亲讲述孩子故事而人见人厌的画面,似乎没人同情,但哀伤藏在了心底,我也不厌倦,总是发挥着那个画面,将自己和母亲都代入其中。说实在的,我心中又是难以苟同那种冷漠。人生在无奈里,呐喊都显得无力,我的同情心常常弄痛了我自己。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源于母亲。”祥林嫂是一位母亲,他同样值得她的儿子骄傲,可她的儿子死掉了,骄傲变成了悲伤,有多少人能读懂一个至爱母亲的眷眷之心?每当说到母亲背驮着我上山干活,母亲不语,我一直念叨着那个情境,我也知道,这样会戳痛母亲的心,但我想用这样的回忆来温暖和感谢自己的母亲,母亲的伟大,潜藏在卑微里啊。
   每每想到我的童年,想到我的母亲,我觉得我就是在一个佝偻驼背的母亲身上长大的,母子关系定格在一个分不开的画面。
  
   二、我们在摔打中成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讲的是过去相当一个时期农村现状,孩童时代,本应天真无邪,充满童趣,而在艰苦年代,享受这份欢乐亦是一份奢侈。记得我们一帮子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并不是想着去哪玩,而是上山打猪草或赶紧烧锅灶,准备一家人的晚餐。说是晚餐,也不复杂。家门口,母亲早早种上了南瓜,让我们摘了切成片,放入熬熟的粥中;然后加入少许菜籽油,南瓜粥就熬成了。没有疏菜,更没有肉、豆腐类的奢侈品。就是这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粗饭,因为出自我们的手,而变成了美食。父母亲一天到晚干着体力活,回家时还得担一捆柴火,这种晚餐不知道营养是否足够,可父母亲吃着孩子做的粥饭,眼睛里会露出惊喜。记得母亲还拿眼瞟一下我们的吃相,眼神里充满了赞许。能够让一家人不饿肚子,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与幸福。从小,孩子们就要担负家的担子,或许就是这样,孩子就成熟得早,明白了日子应该怎样过。
   每年的暑假和礼拜天,我们与父母一道上山去干农活,徽州俗语有“摘茶拔草,不分大小”的话,意思是釆茶,地头除草之类的活,凡是体力所能及的,从小就要干,孩子也不能闲着,母亲也经常吆喝我们干这做那,我们就在劳作中成长,回头看,我们这份吃的了苦的性格,是来自母亲的培养。
   釆茶对小孩来说,除了会采,还要能背,从山底背上山顶,一条小路又陡又窄,甚至放不下我们的小脚,小小的山路因为我们的踩踏而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温暖和精彩。而我们经常因体力不支,背脊上的圆柱形背篓和我们一道滚下山坡,“洋相”百出,哈哈大笑一顿,似乎这就是在玩耍。我们把克服艰难,想象成西游记里孙行者修行,无所不能。哪儿跌倒,哪里站起来,这是人生必须的磨砺,人生课堂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谁的家长也不会问问摔了几跤,因为摸爬滚打就是一种历练,家长也习惯了这样养孩子,否则孩子大了也不成器。是否是这样的道理,我不清楚,但父母来不及心疼我们,我们也知道不能跟父母去诉苦。
   小孩上山,总是一切都很好奇,发现一窝嫩鸟也会激动半天,小溪里传来石鸡的鸣叫声,心中总是痒痒的,多么希望抓来美餐一顿,想想都流口水。一不溜神,乘着大人们不注意,便不顾一切地去抓。山水之间,总是飘着那兰花清香,寻着味儿,在山野间采兰,一簇簇,一片片,兰草的芬芳,难以拒绝的诱惑,我们采来一抱抱,回家炫耀我们的功劳。顽皮的孩子会把釆茶叶一片叶子,用两个大拇指夹住,叶子在指隙处,用嘴去吹,随着叶片震动,会奏出悦耳的声音,我们的欢乐和游戏,都来自劳动。我叔叔从小吹的笛子上的孔洞是用竹衣覆上去的,我大概是受了启发吧,孩子们都学着我的样子,我也觉得很自豪,亲手教我的同伴,有了当小老师的体验。这样说吧,无论什么事,只有孩子们凑在一起,就可以弄出欢乐的滋味,每一件事都值得现在的我们仔细回忆。
   在我的眼里,父母和大人们的爱总是严厉的,在危险面前,爱就是一声呵斥和警告。原来小孩眼中看似采茶的美景,危险无处不在。谁又能理解这种“爱之深,责之切”的良苦用心。不经意间,大茶树间可能就盘踞着一条大蛇,手伸向的瞬间,被蛇咬了,轻者受伤,若是遇到五步蛇之类,那可是要命的。大人们在釆茶时总是先用棍棒敲打,惊一惊茶树,若有蛇也会跑了,然后才敢放心去釆。我们也学着大人们用棍子敲茶树,脚底下湿滑,有时会让我们四脚朝天。更有不幸的是,脚底下不小心被毒蜈蚣咬上一口,钻心地疼,痛哭于事无补,只有等第二天鸡鸣时才会消痛。从小我们就明白了把痛苦交给时间的道理,而蜈蚣若是咬住了虎口的穴位,毒素渗透进身体会有性命之忧,绝不是儿戏,要立马去医院救冶,我们要大呼小叫地,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大人们说,大自然中物物相克是很神奇的,毒蜈蚣最怕鸡,它们不怕咬,鸡的嘴是很硬的外壳,啄了它拼命地摔,蜈蚣也就翘鞭了,然后被鸡当作美味成了美食。电视剧《西游记》里有一组毒蜈蚣与公鸡斗法的镜头,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我们想到这个画面,眼前便出现了公鸡斗蜈蚣的样子,常常呆呆地走神,直到同伴拉一把,才缓过神来。
   而憨态可掬的鸡,能降服人见人怕的毒物,真是太神奇。从这个意义上说,鸡是蜈蚣天敌,而蜈蚣恨死了鸡,当鸡被人烧成鸡肉后,便是报复的好时机。我曾经这样替蜈蚣去想,这种转换角色的把戏,直到成年了,我还喜欢,或许这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换位思考吧。
   山上的农活,让我们在敬畏自然中,也学习了规避危险的意识。那时的孩子,是从生活里学到避险的知识,是在大自然里学到人生道理,生活和自然组成了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夏日里,母亲总是吩咐我们去她种的玉米地里除草,还说“六月不晒背,冬天才后悔”,讲的是农时对收获的意义。阴历六月,一年最热的时节,我们体验了那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其实,山里的农人何止是艰辛,危险与危机也随时相伴。
   上山除草,总会突然惊搅了马蜂窝,被蛰是常事,因此得集中精力,大人们总是警惕地看着灌木丛或禾苗间的危险源。老人们常说,一窝马蜂可以叮死一头大水牛,听了就很恐怖,邻居家阿姨不小心被一窝蜂叮咬后中毒,痛得滚下山坡,面目全非,我们去看的时候,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幸好隔壁邻居叫人抬着送去医院,及时医治,才躲过一劫。
   被马蜂叮咬,大多是草木中未被人发现,而又在不经意间惊扰了它们,蜂窝里全是未孵化成蜂的虫蛹,为了保护后代,蜂会疯狂攻击人类。而山里的孩子,只要发现蜂窝,总会有办法,来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折一大把松树枝,扎在竹杆上,松针弹性,向蜂窝甩打,马蜂无奈,只能四散狂逃。松枝扎得要密而结实,几下拍打,蜂大多会被打死,蜂窝也被打掉。而剩余的蜂有时会对破坏蜂窝的人追赶攻击,如果人在打掉蜂窝的同时,迅速龟缩成一堆,一动不动,蜂就没法确定是人谁在攻击它们,而没有蜂窝这个“家”,马蜂自然会散去。做这些事,必须事先保护好头部和手的裸露部分。如果被蜂咬了,拼命摔打,则会招来更多马蜂围而攻之,马蜂的厉害处是会攻击人头部的太阳穴处,还有的会专门螫人的眼睛,如果遭遇,那可是疼痛难忍,惨不忍睹。
   小时候的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危险,我们也在危险中知道了快乐,学会了自我保护。这些,并非有什么教科书,都是孩子们自己摸索出的经验。童年啊,我们在危险里寻找快乐,这是当下的孩子们无法再找到的童趣。
  
   三、砍柴娃的往事
   夏日的凌晨,山下村庄的小孩们成群结对去山上砍柴,除了为了家里烧饭以外,再就是希望能够淘换些零钱买点学习文具。凌晨,孩子们踏着月光来了,登上山顶,天刚发白,他们没有享受酣睡的安逸,觉得自己比贪睡的之更幸运,因为可以享受到夏日清晨的那份凉爽。早上七八点,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山,而此时,一担柴已经被孩子们搬回家了。
   砍柴也是挺危险的活。刀柄与刀的结合务必紧实,最怕砍柴时,刀甩出去,飞到头顶上,那个可真叫魂飞魄散。砍柴前,有经验的人总会在水中浸泡一下镰刀,木头柄遇水膨胀,会把刀挤紧。大人们也反复叮嘱我们,砍柴时要时常看看镰刀与木柄是否有松动的迹象,一旦发现,就要找一处水湾浸湿。
   在艰苦的年代,又没有任何渠道可就业,到哪里去寻找生活的出路啊。如今我们早已走出了那个靠破坏生态而杀鸡取卵的的方式以获得生存的机会,这是时代的进步,幸好我们这些当年的孩子遇到了,时代不负我们。从历史中去看问题,我们会更多地理解和宽容,这才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今天,当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时,大山又恢复了绿郁葱葱。那个无度索取的时代早就成为了过去,如今的怀念,是为了更好地记住曾经,因为每当想到这些,我会觉得山间的一草一木都很亲切,也是那么幸运。大山对人类的这份包容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它的伟岸,尽可能地呵护它,这是我们的责任。
   有了这份磨砺的童年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大山里农人们土地刨食的艰辛,那些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年是那么粗糙,那么不堪,如今看来,我们才有了脱胎换骨完全是因为我们经历了艰辛,筚路蓝缕,就是创业的本来状态,因此,我们珍惜曾经的经历,那是财富,也是运气。而今走出大山的这一代人走南闯北,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成长为时代的骄儿,我想,在大山深处的历练,才是他们可以走远的前提,因为他们吃过苦,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于是会一往无前。
   母亲时常讲我的童年,那份远走的记忆,又被唤回,我喜欢跟母亲絮絮叨叨,仿佛一起走进了曾经的时光。她常常看着电视,因为不认得上面的字而遗憾,外公生病,让她失去了认识自己名字的权利。她说,若认得字,一定把从前的故事记下来,给她的孙辈们看看。
   童年,远去了,不是因为粗糙而我们不去挽留,而是因为时光无法还原。每当回忆起童年的杂事,那些支离破碎,都可以串联成一段丰满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里有我们提取不尽的快乐。
   怀念童年,留住童趣,不忘过往,人生就会变得丰厚了。
  
  

共 4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作品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作者以镜头式取下童年的几个“影像”,细致描绘。在“我”还末断奶时期,母亲因为要干农活,只好把“我”拴在树上,因为一次遇蛇,母亲再也不敢把“我”放下,一直背着“我”干农活,从日出到日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我”六岁时,打猪草、做饭、釆茶,那是必须要做的。釆茶遇蛇,除草遇马蜂窝那是常有的事。砍柴除家里烧饭用以外,买钢笔、书包的钱也是砍柴卖换来的。如今,走出大山的这一代人走南闯北,有从事各行各业的,都各尽其力作着贡献。那是大山的骄傲。此作品笔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有辛酸的诉说,也有温暖的回忆,更有童年的天性与趣事,也有对母亲的“赞歌”,形散神聚。文章语言质朴,读来亲切,情感真挚,引人共鸣,力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12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1-17 05:57:29
  文章生动有趣,把在农村生活的场景描绘的如情景再现,读来有如临其境之妙感,好文,推荐赏之!感谢赐稿东篱,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1-17 07:21:49
  往事如烟,却又那般的清晰,老师的苦难是那个时代的写照,现在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那样清晰。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我一直都这样认为。相信这些苦难都化为文字的时候,心中的那份期待才能更炽热!问候老师,感谢赐稿东篱,祝新春快乐,文丰笔健!
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1-17 07:47:50
  感谢李湘莉老师辛苦编辑,倾情推荐 ,初来江山,从老师们身上总能得到升华。
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1-17 07:49:59
  感谢孤独小男孩老师,东篱一文冲天,开了好头。谢老师驻足赐墨,遥祝冬日安好!
5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21-01-17 08:11:41
  童年虽远去,往事历历在目。童年虽清贫,日后却收获满满。因为这些经历,所以才值得回忆!感谢赐稿,期待下一篇大作!
回复5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1-17 12:03:33
  一支独秀老师好,感谢驻足雅评,遥祝冬日安好!
6 楼        文友:一文独秀        2021-01-17 08:29:16
  悠悠童年事,汩汩童年情。已经拜读,感谢赐稿东篱,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1-17 08:53:47
  感谢金戈老师泼墨雅评,遥祝老师冬安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01-17 11:02:10
  童年往事,历历在目。作者满怀深倩地回忆,点点滴滴,如数家珍,无论是惊险的、还是有趣的、抑或是汗泪交织的故事,如今忆起,都漫生无尽的温暖。尤其是作者写母亲背儿干活,险象环生,令人入境共鸣,伟大的母爱表现得入木三分。佳作,文字朴实厚重,富感染力。问候老师星期天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1-17 12:06:51
  我们的童年已远去,留给我们的那你记忆,却让我们一生感怀!谢老师驻足雅评!
9 楼        文友:东辰        2021-01-17 11:20:49
  字里行间有彩练在环绕,不一样的人物百态给我多少沉思,好的文章就是这样,直击魂魄,欣赏学习了,再问您好。
10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1-17 12:10:25
  罗莲香老师,感谢赐墨留香。遥祝安好!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