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清风朗日伴行程(散文)

精品 【暗香】清风朗日伴行程(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20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95发表时间:2021-01-17 14:39:46

尽管入冬了,可一直难忘那次赣中南之旅。那是秋意正浓的时节,气宇澄明,山岭葱茏,稻穗金黄。驱车在山间公路,或乡间小道,游古村古迹和逛景区,访革命根据地,丰富的行程,回味无穷。
   ——题记
  
   一、西阳宫里瞻阡表
   几年前去滁州,登琅琊山,观醉翁亭,就想着一定要到家乡庐陵的欧阳修故里寻访。
   那日自驾先到永丰县城,然后一个半小时弯绕的山间公路,来到沙溪镇,欧阳修的祖居地。欧阳修中学院内的西阳宫,是沙溪,乃至永丰最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古迹。
   山区的阳光,似乎格外的明媚,蓝天下絮云飘荡。西阳宫的门坊,虽网上浏览了多次,来到它的面前,内心还是有几分激动,静立凝视,一种如愿以偿的释怀,一份对文宗的崇仰,还有一股庐陵故里的自豪,交混在心田。门坊重檐三间式,粉白的墙,红沙石的门框,说不上气势宏伟,但极为素雅。门楣上苍劲的“西阳宫”,传为康熙帝亲书;背面刻“柱国冢宰”,也是刚劲有力,是文天祥所书。
   欧阳文忠公祠正对着门坊,是纪念欧阳修及其父母的祠堂,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门前一对狮子,不雍华却极为精神。祠堂两进一天井,飞檐流翠,典型的庐陵祠堂特点。厅堂正中是欧阳修的素白雕像,一幅对联“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高度概括了他的历史地位。正面两侧供奉欧阳氏祖先灵位,侧墙上是家族及其重要人物介绍。欧阳修母亲郑夫人,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其“画荻教子”为千古佳话。
   祠堂西侧是泷冈书院,东侧是阡表碑亭。碑亭是二层封闭式建筑,著名的泷冈阡表碑,就竖立在一楼的正中央。碑正面刻着欧阳修的《泷冈阡表》文,背面是欧阳氏世系表。有幸来此,亲睹千年名碑,际会千古至文,自然想细读碑文,但石碑被玻璃罩保护起来,玻璃反光,文字依稀,难以细读,略感遗憾。还好,后墙上挂有阡表原文。在这样的地方,读这样的名篇,有多少文学人梦寐以求?
   《泷冈阡表》共1116字,为欧阳修亲自撰文手书,是他任青州太守时,护送母亲灵柩归葬故里所立的墓碑。文中叙述其家世,缅怀父母恩德,是一篇蕴含宽简治政、严谨治学、仁爱处世的范式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著名祭文之一。文及其碑刻在中国文学史、书法史上影响深远,引得无数人慕名而至。
   西阳宫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有两座合墓,一是欧阳修父母的,另一是欧阳修夫人胥氏与杨氏的。欧阳修父母墓向东,两侧柏树葱茏,配以石像生,望碑高立,墓联“阡表不磨崇国范,古墳犹带荻花香。”因子而荣,欧阳修的父亲封崇国公,母亲封魏国夫人。
   “为善无不报”,“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欧阳修《泷冈阡表》)我想,记住这几句话,文化古迹西阳宫之旅,当足矣。
  
   二、红色东固景英名
   一小时的车程,青山苍翠着绿意,毛竹摇曳着轻快的心情,从西阳宫,直奔东固,一个畲族民族乡,一块红色根据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独具民族风情的建筑。白色的墙体,粉红色的沟边,包括墙角、层界和窗框等,乡道两侧的房舍都是这样,尽管纹饰简单、简洁,却给人耳目一新的冲击力。
   东固在吉安青原区的最南端,崇山峻岭,绵延百里。镇府坐落在一片群山环绕的平谷,地形良好,且直线距井冈山不过150公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另一个中心,被毛泽东赞为“李文林式”的根据地样板,被陈毅誉为“东井冈”。
   进入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院内翠柏茂盛,门廊上五颗红五角星十分醒目。步入展览厅,正中是一幅东固全景照,上面有段文字:“谈到东固时,他(毛泽东)无限深情地说:如果当年没有东固的一个星期休整,红四军将被拖垮,更不可能开创赣南革命根据地了。”(肖显社《统帅毛泽东》)
   让时空回溯到1929年,为解井冈山之困,毛泽东、朱德1月率红四军下井冈山,挺进赣南。可一路失利,处境极为险恶。2月3日召开寻乌会议,决定向东固进军,争取与红二、四团,即李文林部会师。2月17日,红四军顺利到达东固。
   中国革命,有过几次伟大的会师,其中“朱毛井冈会师”,无疑是红军时期最重要的会师。可是,细翻史册,“东井冈会师”,尽管不是那么地闻名,但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当事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如毛泽东所言,又如陈毅即兴赋诗:“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博物馆的展览,包括东固根据地的创建、形成等四部分,有重要文物和文件200余件。一块木板黝黑的匾,虽置于展台低处,却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匾上“公略臺”3个大字苍劲雄浑,右边一段竖写的小字,介绍黄公略牺牲的过程,左书挽歌一首、挽联一副并落款。
   黄公略是红军的杰出将领。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平江起义,并上了井冈山,曾任第3军军长,是当年朱毛麾下的“三骁将”之一,在三次反“围剿”中,战功卓越。可惜,1931年9月,在第三次反“围剿”即将结束时,在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他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毛泽东极为悲痛,撰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为纪念他,中华苏维埃将吉安这一带的部分红色区域建立公略县,毛泽覃是第一任县委书记。在瑞金,修建有公略纪念亭,并将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2009年,他被中宣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51年,东固人民在当年红军召开祝捷大会的河坝上,建了一座戏台,命名为“公略台”,并精心制作了“公略臺”匾额,深情地缅怀英烈。2002年6月底,东固连日暴雨,河堤决口,公略台被冲塌。幸运这块珍贵的匾,被抢捞上来,存到了博物馆。
   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历史事件,一幕幕战斗场景,仿佛置身那硝烟弥漫的岁月,“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红军队伍的气势磅礴,生动地影现在眼前。东固根据地,配合井冈山斗争,成就了“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的史话,铭刻在红色史册。
   观展览,看旧址,在东固景仰革命先烈,熏陶革命精神。这一抹靓丽的红色,穿越历史的时空,辉耀在青山翠岭,格外地绮丽,传颂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气概。这一抹靓丽的红色,亦如一道彩霞,映照了我的行程。
  
   三、快阁东西倚晓晴
   从古诗《登快阁》,知道泰和有座千年楼阁叫快阁,知道黄庭坚曾任泰和县令。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黄庭坚的诗很美,天宇晚晴,落日余晖,他倚栏远眺,感慨万千,还思绪着“万里归船弄长笛”。其实,他家乡的修水河与赣江主流,同在吴城镇汇入鄱阳湖,地理上的“归船”很方便。只是他“此心吾与白鸥盟”的境界,不是地理距离可以刻度。
   泰和县与青原区相邻,快阁是定要来瞧瞧的。夜宿县城,次日晨起,赶在日出前,来到快阁下。晨光熹微,快阁高耸,飞檐翘角,挂着一轮明月。绕其四周,仰其飞檐三层,气势恢宏,似欲展翅翱翔。
   快阁不止是个景观,现在还是文化体育公园。在我到江边观赏日出返回后,一群老年人正在阁前的小广场上太极,还有一些人在步道上健足,人们惬意地享受这里的晨清。
   快阁曾矗江岸,可现在到赣江边有约一里的步程。从快阁,赶到江边等待日出。沿江大道上,早有晨起的人们在临江步道上跑步或健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更早的还有江中的捕鱼人。一江平阔,一条小船,两位渔夫,一位摇撸,一位收网,摇荡着渔者的悠悠,收获着一条条早市上的活鲜。
   红日从对岸朦胧的远山升起,披着山雾的面纱,把红霞喷撒在江面,绘出一道光粼粼的彩带。我随着渔船的移动,有时将船放在彩带中,有时将它置于彩带侧,霞蔚与渔船,景色美与劳动美,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尽情地捕捉。我想,唯有早勤才有这样的获得。
   江风清凉,迎日远望,想找一找黄庭坚登快阁时的感受,尽管不是在快阁上,尽管不是晚晴,而是晓晴,但也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其实那东向不足五十公里的距离,是青原区的富田镇,文天祥的家乡。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庐陵人的骄傲,他的肝胆义节人人皆知,他的《正气歌》气贯长虹,他也为快阁留下了一首颇负盛名的诗篇。
   1278年10月,文天祥兵败广东,被元人所擒,在囚船解往大都时,经过泰和。他望见快阁,想起父老乡亲,直抒胸怀:“丹心不改君臣义,清泪难忘父母邦。惟恐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文天祥《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大义凛然,浩然正气和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快阁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初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政通人和。他常登阁远眺,心情愉悦,改阁为“快阁”,意“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随着江岸的迁移和江边楼宇的竖起,快阁离开了江的视野,有渐行渐远之失落,但它作为泰和的一座历史文化建筑,因名人及其诗篇,始终是一块靓丽的名片。
   观赏快阁,品读诗篇,与历史的邂逅,向名人的致敬,景致美与诗意美,让一次普通的旅程意味深长。
  
   四、梅冈本仁润古风
   梅冈古村在万和镇的塘边村,有千年村史,是王姓家族的一个人丁兴旺的聚居地。专程绕道这里,要亲身感受这里的古色古香。
   翻开王氏族谱,有这样的记述:南唐端明殿大学士佥枢密院主事王休文之四子王徽,官居吉洲法曹,生二子。次子经智,一日冬游到西昌梅树坪,惊羡此地“冈峦起势,东接富水,西临赣江,紫瑶华盖,拱翠列屏,芗山奎潭,远掖近映,梅树千株,含蕾竞放,清新幽雅”,于是迁居这里,定名梅冈,并尊休文公为始祖。
   本仁堂,是梅冈王氏的总祠,砖木结构,碧瓦朱檐,飞檐滴翠,堂饰油漆粉画,彩绘琳琅。祠堂历史久远,建筑精奇,保存完好。本仁堂有四个门簪,村内其他祠堂都只有两个,这说明它具有更高的身份与地位。
   历经艰辛,王氏于元、明、清朝繁衍发达,先后分脉35个王氏村42堂,遍布周边县区。据说这些王氏自然村,围绕宗祠本仁堂,梅花瓣般分布。
   清俭堂在本仁堂西百米处,面南背北,前有长方形的池塘,后是几排依岭坡而建的老宅。
   清俭堂,也是三复公祠,是座分支祠。门前台阶高筑,两株古柏直插云霄,鹊巢顶的牌坊,掩映在古柏下,匾书“风清气正”,一个个圆形的巢孔上,缕空刻着花草鸟兽,还有“梅冠冈辉”、“正清俭德”、“孝悌忠信”等希望与冀盼的词语。堂是小规模的两进式,一方狭小的天井,与清俭的风格吻合。享堂横梁雕有一对龙首,绘有一对彩凤,几副对联渲染着这里的人文气氛,其中一副“梅开冈上清风古,槐植门前俭德昌”,我想能够刻划此堂的本意。
   堂正中的“清俭堂”匾,黑框白底黑字,显得素雅又厚重。堂匾下,八块木板书写着《清俭堂记》。木板的上边刻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其他几边雕刻着花草鸟兽或人物,都是鎏金的,把这篇堂记华丽渲染。堂记是洪武丁丑年榜眼尹昌隆所写,他是梅冈王氏的女婿。文章记述梅冈王氏诸君子“隐逸鸣高”,“惟以清俭为本”,“在野有洁白之操,在朝心无贪墨之行,伏处有简约之素”,为弘扬“清慎俭勤之训”,而名堂为清俭,并题记。
   清俭堂后面的几排老宅,都是民房,每排三栋,前后之间的巷道很窄,显得极为地幽深,应是村民珍惜土地的表现。由于绝大多数没人居住,巷道里苔藓的斑驳,门钹铁锈,门匾脱落。多数大门紧闭,走进几栋大门敞开的,屋内闲置着老旧的生活家什,依稀能够映射房人生活的场景。有的老屋已经坍塌,有的长满杂草,有的变成了菜园,种上了蔬菜,那南瓜、胡瓜爬藤在墙上,吊着一朵朵花、一颗颗果,为残垣破损增添了几分蓬勃的绿意。
   时光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川流不息,流淌进静静的深巷,留在一栋栋老宅和一座座古朴的祠堂。梅冈人恪守以仁为本的祖训,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古祠堂的一块块匾额,记载着梅冈曾经的辉煌,无论是“祖孙科甲”,还是“父子进士”,无论是“叔侄柱史”,还是“一门节义”,都是古村先人创造的辉煌。
   一代代梅冈人,爱梅之素洁淡雅,悟梅之傲骨寒霜,将苦读勤习,将祖德与祖荣发扬光大。那天在清俭堂,眼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带着妻子,来烧香扣礼,让人颇有感触。现今,每当高考揭榜时,古祠堂里总是接连响起入祠报喜的鞭炮声。
   庐陵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而著称于世。如梅冈古村一样,许多的古村落,如渼陂、钓源、陂下、燕坊等,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中大地上,承载着曾经的文明与辉煌,被时光精心雕饰,繁星般闪烁。

共 622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这次先来到欧阳修的故里。自驾来到永丰县城,绕着蜿蜒的山间,寻访历史文化古迹。这里的阳光明媚,刚到西阳宫门坊,那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先是纪念欧阳修和父母的祠堂,还有典型的祠堂特色祠堂西侧是泷冈书院,有雕刻着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而《泷冈阡表》也有其故事,在往南一公里便是欧阳修及其父母的坟墓。再继续往前,来到一个畲族民族乡,崇山峻岭,却在这里呈现了抗战时期的历史印记,中国革命在这里留下了厚重的脚印,这里也成了红色印章……再来到快阁,这里是黄庭坚任泰和县令的地方。对这里感慨万分,跟着作者的文字,不禁感叹到其气势恢宏,但不失惬意,也充满了历史的岁月之感!再写到梅冈古村,有着千年的村史,以王姓为始祖,本仁堂是这里王氏的总祠堂,祠堂历史悠久,建筑奇特,如今在梅冈也分了许多支祠……梅冈人,是梅花素洁淡雅,但又不失傲骨的习性,而这里也依旧如此!最后来到寨九坳,这里是景区,环境优美,溪流纵横,与大自然相得映彰!这里也流传着一个将军寨的历史故事,还有建于宋朝的寺庙,明朝重修……寨九坳这处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相互结合,不失景色也不失古迹,又是一处田园风光,让人向往啊!行文细腻,文笔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景色之美难溢于言表,历史之情又一一回眸,自然风光是最好欣赏的画面,品读好文,读来让人幻如身临其境,不仅让人心之向往!问好老师,感谢分享,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力荐欣赏!【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17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1-01-17 14:42:40
  品读老师好文,一眼一眸皆是景色,读来画面感油然而生,一篇精彩好文!点赞!好文推荐文友共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1-01-17 17:11:12
  感谢易辞老师的辛勤编辑!老师说得好:“一眼一眸皆是景色”。只要善于发现和善于欣赏,旅途中都是美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都在路上。
2 楼        文友:青瓷碗盛雪        2021-01-19 10:56:56
  文笔流畅,意随心走,等琅琊,访醉翁亭,感叹于老练得笔法喝情感表达,怀想也很干净,无冗句,情景如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行走之间皆成文,开阔的不仅是读者的眼目,还有开阔内心得作用,学习了
青瓷碗盛雪,白玉炉燃香。
回复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1-01-19 11:50:46
  谢谢墨墨老师来访,谢谢鼓励!老熟人都叫你墨墨,我也这样叫了。墨墨老师的文笔神采飞扬,洒脱肆意,细细品觉,味深意浓,向你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