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城乡结合部的年味儿像一杯老白干(散文)
我与三妹妹已经五年没有见面了。我居住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她居住在乌兰察布市的城乡结合部。我们相距确实很遥远,但是她却是我最关心的那个人。有中通快递的年报为证,2020年中通快递公众号给我的年报资料分析说:“她是您最牵挂的那个人,这一年中您用中通快递给她寄了10个快件。”我都有点吃惊了,全年12个月,寄出10个快件,这个频率也是有点高啊,那么我为啥对三妹妹这样情有独钟呢,要知道我有四个妹妹两个弟弟呢。
这话说起来,可能您不信,三妹妹做了一辈子铁路工人,家却一直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房子是自己捡来的碎石烂瓦凑乎着盖的,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风扇。工作的地方是城市最繁华的火车站,生活的地方是远离城区的城乡结合部。还好,最近被市政府列入必须在计划内拆迁的小区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可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三妹妹这个知青嫁给了当地农民,而这个农民丈夫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没有城市户口,没有退休工资。为此,我总是给他们夫妻寄快递,大部分是服装,也有一点茶叶什么的。三妹妹他们很实在,有的衣服我穿过一次,他们也不在乎,只要穿着合适,都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从不挑三拣四。腊月初十,我寄出去一个快递,里面是过年的衣服,顺便在微信上问候了他们。我说:“忙啥呢?”就是一句问候的话,没想到三妹妹回答的很实在:“忙着准备过年呢!这几天粉刷了房子,一年365天,天天在屋里做饭,熏得墙壁黑乎乎的,像娘娘庙似的,哈哈哈哈……”
是啊,三妹家没有专门的厨房,卫生间也是公共的,她家的房子里有一盘火炕,灶台紧挨着火炕,做了一年饭,能不把墙壁熏黑了吗?快过年了粉刷房子是应该的。三妹在微信上说:“刷了墙壁,弄脏了玻璃,接下来还要擦玻璃呢!”我“哦”了一句,算是回应。三妹妹又说:“屈老五(三妹夫)户口在农村,村里的土地租给邻居耕种,人家给了十斤淀粉,没法子,只好压粉条了,过年吃哩!”
“压粉条”,一句话触发了我的灵感,突然间脑海里出现了母亲年轻时压粉条的形象,想起童年时候,母亲压粉条的场景。心里想“为什么不写篇散文,描写一下母亲压粉条的事情呢?”于是就有了江山文学网上那篇回忆母亲“忙年”的散文,没想到居然还获得了精品推荐!真是喜出望外啊!
心情一激动,我点开来视频聊天,看见三妹妹正在喂兔子呢。我问:“你们还养了兔子?”三妹妹回答说:“一时半会搬不走,补贴款没有发,新房子钥匙没有交,往哪里搬家啊,先过了春节再说吧。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最后一个春节,好好过一把。养了一年的兔子也不要了,宰了它,过年时一道好菜。这兔子肉,低脂肪,高蛋白,以后就吃不到了。”
我无不羡慕地说:“你们家的年味浓烈啊,还真是忙着过年呢。”三妹妹接着说:“宰杀了兔子,就该蒸馒头了。做点莲子,面娃娃,面鱼,送给小妹妹吃,她们都不会做。”如今弟弟妹妹家都不做过年的饽饽了,只有三妹妹还像一个真正的农妇一样坚持着做饽饽的古老传统。我不由地感慨道:“知识青年嫁给农民,只要不离婚,一辈子都是村妇,农民的媳妇。”三妹呵呵笑着说:“农民媳妇有什么不好,我感觉,我们这个三不管的城乡结合部,年味儿更浓。你听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已经响起来了……”
三妹妹自从当了农民的媳妇,生活非常接地气,现在人们都说年味儿淡了,那是因为市场经济发达了,什么都能买得到,不用自己忙乎着做了,可是三妹妹住在城乡结合部,去市中心买东西不方便,许多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都是从农村集市上购买,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仍然坚持着“忙年”的习惯。这不由地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候,我家也住在城乡结合部,那时的母亲像如今的三妹妹一样忙着刷房子,压粉条,做年糕,蒸饽饽……
想着想着,我沉默了,眼前似乎出现了母亲熟悉的身影。三妹问:“姐姐,你怎么不说话了?”我有点哽咽,说:“我想咱妈啦。”于是相隔着三千里地的姐妹两个,在微信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唏嘘不已、眼泪婆娑、感慨万千。三妹妹说:“姐姐,想咱妈啦,就回来住几天吧,去咱妈的坟上看看,现在不让烧纸了,给咱们献上一束鲜花,表表心意吧。”我说,咱妈走了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回去过,其实很想念故乡,可以儿子家离不开我,我住在这里帮不上大忙,总能帮助做饭、买菜、接送孩子,看着儿子这么累,自从生二胎以后,儿媳妇的白头发都长出来了,我怎么能丢下他们不管呢?三妹妹说:“是啊,咱们女人这一生,过日子都是考虑孩子,我为什么打扫家呢?过年的时候儿子,孙女都回来,我想给他们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家。儿子家居住条件好,害怕孙女不适应着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环境……”
是啊,现如今,大部分家庭的生活好了,天天吃喝穿戴和以前过年一样,所以感觉到年味淡了,而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家庭,过年的时候才舍得破费一把,相比之下,他们那里的年味比起城里人更浓了。这正是:城乡结合部,年味儿更浓烈啊!
放下电话,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凭着自己的想象,根据童年时期的朦胧记忆,还有三妹妹的谈话内容,挥笔泼墨画了一幅城乡结合部的年画,胖乎乎的婴儿,大大的莲子和鲤鱼,门前的对联和低矮的平房,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红彤彤的“福”字,这些画面放在我心里好久了,今年末终于一口气画出来了,画出来迎接牛年的到来,以解我三十多年的思乡之苦。我把年画贴在墙壁上,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总有一天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步伐,会消灭城乡差别,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也会富裕起来,但是,我想留住那浓厚的年味儿而消灭贫困和物资短缺。要是能那样,该多好啊!”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了,窗外已经是万家灯火暖春风,我在北阳台上,遥望着正北方,轻轻呼唤:啊,三妹妹家的年味儿像一杯甘甜浓烈老白干,它象征着城乡结合粗老百姓的生活,初次品尝有些辣嗓子,细细品味浓厚甘甜。虽然我与三妹妹居住的城乡结合部相隔着三千里地,但是由于我们是一奶同袍、更由于我们都是当年的知青,所以我深深理解妹妹的难处和幸福,于是千里之外的我已经闻到了故乡美酒醇厚而醉人的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