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我的童年(随笔)
在我小学年代,我家穷的叮当响,什么也没有,每天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我家是农村的,一家七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每年挣不回工分,粮食加土豆,一共二百斤。为了防止饿死,我母亲把大妹妹给卖了,换回一斗高粱。家里就让我上小学,我也坚持要上学。我每天不带干粮,饿着肚子听课,骨瘦如柴,我母亲经常饿昏死过去,我们一家干等着眼睛,不知道怎么救助。我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一边上学,一边给生产队放牛。为了有烧火柴,我把牛圈在一起,让它们拉屎,再把牛粪挑在筐子里,我又沉重地把它挑回家里,再把它晾干,就这样解决了烧柴问题。到了冬天,我要给家里挑水,冰冻的很厚,我经常被摔倒。
终于熬到上初中了,大队知道我们家很穷,让我到小学教书,这是为了照顾我们家。我父亲母亲坚决同意。可我就是不同意,我要上高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我的坚持下,家里最终同意了。我心里非常高兴,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大展宏图的时候到来了。许多北京来的知识青年给我们当老师,我的眼见开阔了,我决心要向他们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个有用的人才。那时候选拔人才靠推荐,只要你人缘好,懂得吃苦劳动,在村干部面前你会周旋,你就可以上大学了。
我也心灰意冷了,为什么不读书也能上大学,靠推荐上大学能轮到我吗?那就等于白日做梦。我想上吊自杀,又舍不得家里的亲人,自己死了什么也不知道,可是家里的亲人会怎么想念我呢?我不能死,我要活着,正在这个时候,村里时兴办高中教育,我被推荐当了民办教师。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由于校长重视开门办学,所以我们念到高二就毕业了,缺了一年高三教育,这是我特别遗憾的。我在当民办教师那年,由于我的知识量储存不够,我就勤奋地读书,使劲地备课,虚心地向其他老师学习,和同学们打成一片,随时地和同学们交心。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不辞劳苦,向周边的同学交谈,向他们请教问题。辛苦不负有心人,我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我读了很多名著,在读毛主席语录的年代,我读名著是很危险的。这是大家知道的,可是村里人很支持我,他们听说我的课讲得很生动,又带幽默,家长们放心地把他们的子女交给我,让我放心地教育,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道路。人民群众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有了这样的靠山,什么样的事都能做出来,我个人的事是微小的,人民群众的事是伟大的。尽管学区召开的会议上点名批评我,说我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专家,我也低头认罪了,但是他们不放过我,一有时间就开批判大会。校长蒋永亮找到我的父亲,要我的父亲把我领回家,这是迟早的问题。
我回家以后,一面劳动改造,一面认真读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在恢复高考以后,我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了,又当了教师,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我的弟子们许多考上了师范学院,我的梦想完全实现了,这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人在做天在看,大家提起精神来,遇到这么样的好时代,该显示你们的勇气来!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