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清韵】红灯笼(外三首)

编辑推荐 【清韵】红灯笼(外三首)


作者:田间布衣 举人,343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0发表时间:2021-02-04 21:56:09

暖阳安坐在屋檐,用一盏盏红灯笼
   挑起孩子和老人的欢颜
  
   腾出最柔软的地方,请亲情入座
   每一句老话,饱含沉甸甸的心事
  
   除了把酒饮干再斟满,灯光照亮桃花
   在灯笼里开了
   背负一捆乡音的人,仍旧朴素的像一尊土神
  
   *生活的回音
  
   犬声稀疏,灯火陈旧
   吱呀木门里,谁的手指
   再次拨弄柴草烧出的灰烬
   薄凉时光,在一把空椅上缓缓坐下
  
   扶着农具的父亲,用粗犷吆喝声
   把庄稼催熟,把季节喊老
   操劳家务的母亲,用一双粗糙的手
   把柴米油盐的日子,一次次扶渡
  
   他们的身影,很瘦
   却能把一亩三分地举过头顶
   他们的声音,很土
   却能把生活读出铜质的回音
  
   这回音,是上苍留下来的礼物
   如他们巴掌大的天空漏下的月光
   在排列有序的瓦楞上,供手捧瓷碗的人
   喊出一粒粒粮食的乳名
  
   *新桃换旧符
  
   故乡门楣上,去年写下的心愿与祝福
   已斑驳不堪。他乡积攒一年的尘土味
   不是不归的理由。生活的绵长和劲道
   就装在爹娘备下的那瓶酒里,等你开启
  
   至于爆竹,钟声,不等也罢
   它们,会在午夜时分准时醒来
   一声接一声,护送陈年旧事离去
   迎接幸福平安到来
  
   若未尽兴,再喝一口爹娘自制的米酒
   深入骨髓的家乡味,会让你忘了
   生活的苟且,和逆来顺受的体验
  
   如果还不够,就吞一大碗娘亲手包的饺子
   满口流淌的香,让你
   想把沉寂一冬的鸟语叫醒
   使人间,到处开满红桃花
  
   *一朵莲,在玉佩上开着
  
   我的肉眼凡胎,在世间
   渡不过沧海
   借悬挂胸中的玉
   捧出莲花心
  
   沧桑阅尽。还差一记经声
   替我洗脱罪名,空出三分心田
   养水,养莲,养一池秀色
   供奉悲欢

共 6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总观布衣老师一年来的诗歌创作,基本没有追求当今的时尚写作,而是一如既往的关注原汁原味的乡里乡亲。温暖、古朴,抑或沧桑,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很强的辨识度。《红灯笼》从屋檐下老人孩子的欢颜入笔,营造出一个氤氲着浓郁亲情与乡土气息的氛围,凸显出通俗、温暖,似曾相识的乡土情结。第三节,强化红灯笼下一个捆缚乡音的朴素、慈悲之人,是诗的主眼,醉翁之意不在酒,与《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句在艺术处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生活的回音》乡土气息更浓厚,手捧磁碗的人有比别人更艰辛、更紧巴的生活。“犬声稀疏,灯火陈旧”,这样一个诗意空间里,岁月的回音就敲击在脊梁上、脑门上,让人记忆犹新。第四节,诗意递进,抽丝剥茧,回音被比作上苍的礼物,比作瓦楞上的月光,没有伤感,没有抱怨,有的是感念、感恩,有的是岁月沉淀后的淡然与从容,可是又分明让人读出了一种隐忍与内敛。好在时间是最好的理疗师,伤口愈合了,也就无憾了,这或许是上苍的另一件礼物。可以看出,布衣老师诗歌的一大亮点就是,能把乡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纳入诗歌的口袋,典雅而诗意,又不失厚重的呈现笔端。《新桃换旧符》平稳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感染力与鼓舞力,疲惫也好,劳累也罢,从这一天开始,除旧迎新,换气象,换心情,换精气神,浓浓的家的味道不正是一个人前行的动力吗?一朵莲,在玉佩上开着,祥和、美好在心间,也在人间。感谢老师赐稿清韵【编辑:春染新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染新绿        2021-02-04 22:00:59
  感谢老师赐稿,遥祝春安文顺!
2 楼        文友:如坐春风        2021-02-05 07:17:50
  好诗好评,棒极!
3 楼        文友:项梅        2021-02-05 09:07:02
  生活的压力、磨难,没有压垮诗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在百忙之中也为清韵和读者奉上最宝贵的诗篇,大赞!
项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