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水之想

  水之想


作者:亦妙 秀才,137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7发表时间:2010-02-20 21:35:29

说到水,自然想起词坛泰斗乔羽老先生撰写的颂扬水的歌词。大意是:“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水,也可以成为人的榜样。”乔老传神优美的表达和极富哲思哲理的语句,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遐想。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出了水的晶莹剔透和娇嫩柔韧。“洪水无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表明了水的刚柔相济和任性倔强。是啊,水,无色无味,无形无状,随着器皿和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模样,或圆、或方、或液、或汽、或冰,随时变化,形无定规。既有小鸟依人、可心可爱的品格,又备矢志不渝、桀骜不驯的秉性。水,顺从避让,不择细流,百川归海,以柔克刚。
   雨露滋润禾苗壮。水是万物之灵,大地有了水,才拥有了绿色,拥有了青春,拥有了生命。倘若地球上失去了水,万物必将随之枯萎,生命必将随之毁灭,地球亦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一定意义上说,水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是崇尚山水自然美的民族,无怪乎人们把长江、黄河喻其为母亲河而大加颂扬,歌而咏之。因为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纵观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关于水的观念与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洞察,对生命基本原则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理解等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可以说,水是中华文化命脉中最普遍、最具创造力的意象符号,水永远律动着昂扬奋进、勇往直前的新乐章。
   水,随方亦圆。水之精神,博大精深。人应该修炼心性,效仿水之所为,弘扬水之精神,顺从压力,适时变形。做到顺境淡然,逆境坦然。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去适应环境,调适自己,以水之道,与人相处,开创事业,有所作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生或事业是不进则退的。水经过不断流动而生发能量,人经过不断学习而摆脱愚昧。人那,应该从水之道中悟出要义,做一个水性十足的人未尝不可。
  
  

共 7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智慧的象征。性若水者,能得至刚之气。文章在内容上还可以再充实饱满一些。【编辑:邬海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10-02-20 21:35:55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智慧的象征。性若水者,能得至刚之气。文章在内容上还可以再充实饱满一些。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