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韵】封门之后(散文)
东北的冬天寒冷干燥,却是病毒的温床。元旦过后,新冠疫情渐有抬头之势。县城防范一直很严密,却也未能幸免,在一月中旬,被一个确诊病例按下了暂停键。
所有楼区大门紧闭,除疫情防控人员外,不得出入。1月21日,我所在的单元则被突然封闭,单元门上贴了告示、落了锁,单元内居民自此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那之前一周,人们就传言可能要封城,老王急急出去买了米面和一大堆菜。一周过去了,也没见动静,便放松下来,想着把菜吃完再买。谁知还没等去买,单元门就被封了,家里只有一棵圆白菜,两个洋葱和两根黄瓜。不知道会封多久,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老王在另一楼区照顾生病的婆婆,只有我和女儿在家,一时真有些紧张。
封门的第二天,社区打电话,要我们单元全体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1月21日,我和女儿刚刚做过核酸,且我身体极差,几十户人同乘一部电梯下楼,实在不安全。我跟社区人员说明情况,他说,刚做一天,结果还没出来,不做也可以,我便没有下楼。过了一会,我到厨房拿东西,听见有人拿着喇叭喊:“1201,下楼做核酸!”冬天关门闭户,我家楼层又高,在客厅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喊声。
看来核酸还是要做。我赶紧穿衣下楼,跟医务人员解释情况。一个医生温和地说:“还是做一次吧,你们单元有密切接触者了,做了自己也放心。”这时,我才知道单元封闭的原因。
封门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俗话又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本就不是巧妇,自女儿读大学以来,我就没下过厨,厨艺更加生疏。如今,我和老公也只能各自为战。我为女儿洗手做羹汤,他为婆婆力尽反哺心。
女儿有些挑食,我得用有限的食材尽量做些合她胃口的饭菜。面皮、热干面、发糕、披萨,一样一样试着做,倒也还不错。这样吃了三四天,想着那颗圆白菜可以包饺子,便去拿。打开包装哭笑不得,菜已经烂了一小半。都说果蔬有一小处腐烂,霉菌就会遍布,必须扔掉。这时却已顾不上这些,我摘掉烂叶,又深扒了几层,留下半棵,做了煎饺,女儿吃得还挺香。亏得我饭量小,每次只能吃五个饺子;女儿减肥,一次吃十个。半颗圆白菜,我们娘俩吃了好几天。
核酸做完几天,还没出结果,想是做核酸的人太多,医生忙不过来。虽然知道肯定会是阴性,但还是有些小紧张,不停在手机上查询。封门的第五天,核酸结果出来了,我和女儿都是阴性,心里些许放松。
封门的第六天,我接到超市和小区值勤的通知,单位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请假,我只得跟同事串班。
县里还没有确诊病例时,我们单位已经接了一个小区的流调任务,派出十几个人,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住户的基本信息,同事们都忙到半夜。不止是我们单位,县里各个单位的公职人员都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尽管如此,面对大量的排查、守卡、组织核酸检测人员排队,人手还是严重不足。很多人主动做起志愿者,协助公职人员抗疫。
封在家中,信息只能从网上获得。朋友圈、公众号,都是我们了解外界的窗口。让我动容的是这样一条朋友圈:视频里,天已擦黑,一辆公交车旁,核酸检测人员不停地搓手、跺脚,还有医护人员借着手机的光跪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填表。那段文字也让人心生感慨:“孩子们早上六点半就在单位集结,为了不浪费隔离服,她们一天天都不敢喝水,午饭最高配只是一碗泡面。谁都有妹妹、有女儿,想想这些孩子们,请您尽快完成核酸检测!”
没有领会过的人,不会懂得大东北冬天的寒冷。我曾给南方人举例子说:“冰箱冷冻层的温度是零下18度,而东北室外零下30度。”今年是个冷冬,穿上最厚的羽绒服,不到二十分钟也会冻个透心凉。防疫人员面对的不止是寒冷,还有诸多潜在的危险,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吧。守一城一池的平安,没有想像的那么容易,他们都在负重而行。
于我而言,封门确有诸多不便。这个冬天,我身体极差,一直在吃中药。医生离我很近,她从不给我多开药,一般是三五天面诊一次,方便调药。封门的第五天,我的药吃完了,一系列症状也随之而来。首先是怕凉,穿得再多也暖不到小腹,体内寒气乱窜,继而腹泻不止。血液循环也差,坐上一小时,小腿就冰凉,只得不停走动。半夜醒来也要起床走几次,不然小腿又酸又胀,没办法入睡。睡眠质量急骤下降,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身体处于崩溃边缘。
朋友告诉我,可以给社区打电话,让他们帮忙送药。全县封了近一百多个单元,我不出门也能猜到社区工作者的忙碌状态。我不想麻烦他们,决定再忍两天,若还不解封,我再打电话。
封门的第九天,县域楼区除了单独封闭的单元,全部解封,居民凭出门证可以每天每户出门一次。这对于封闭多日的人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继续封闭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腾,毕竟不想出去和不能出去是两回事。然而,除了等待又能有什么办法?况且,跟那些在外奔走的防疫人员相比,我们已经很是清闲了。
封门的第十天,我们单元做第四次核酸检测,人们在焦灼中看到了希望。据说这次核酸检测没问题,我们单元就可以解封了。
这次的检测更人性化,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无需排队下楼,也不用担心密集传播。为了配合应检尽检的原则,楼下三个月的小宝贝也做了核酸检测。宝贝的妈妈说:“做鼻拭子时,我都没敢看宝宝,听着孩子哭,真是心疼啊。”为了尽早解封,每个人都在努力。
封门的第十一天一大早,居民们就在群里提问,“解封了没有?”“什么时候解封?”“为什么还不解封?”然而,没有答案。看得出,单元的居民们都有紧张情绪,不止是着急出去,也害怕又出了问题,因为全县封闭的单元都已解封,唯独我们单元迟迟没有接到解封通知。
在焦灼中等到中午,又等到午后,我握着手机不停看小区群的消息,相信我们单元的每个人都是如此。
下午,终于收到通知,单元解封,全县解封,小区群里一片雀跃,可以好好过年了。
我们都知道疫情终会结束,知道我们必定战胜病毒,这胜利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换来的。医务工作者、警察、战士、教师、社区工作者、门卫大爷、保洁阿姨……包括封在家中的居民,都为阻止疫情蔓延做了贡献。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赞美,每一份美好都值得期待。
我赶紧出门看医生。站在人行路上,西北风瞬间凉透肩背,特别冷。我还是停住脚步,朝着太阳的方向,努力做了几次深呼吸。寒风凛冽但空气甘甜,到处都是自由的味道。
文章很感人,作者在叙述封闭后的不便与担忧,读者好像看天书,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只是一夜间的问题,一人感染,全省遭殃。祈愿山河无恙,人民安居乐业,快快乐乐过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