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摆渡·春】第一人称(外六首)

编辑推荐 【摆渡·春】第一人称(外六首)


作者:阿柒 布衣,18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26发表时间:2021-02-18 21:34:58

◎第一人称
  
   11月,禁酒,捂住血和动脉,在冰层里
   雕塑偏理性的天空
   凌乱的音节
   字符
   雪中的意象,被随机发放的扑克牌
   纷纷落下
   我在词汇的多重曝光中
   供认了手铐
   脚镣
   但尚不明确的罪名,在公用词语中叛逃
   试图在一只滑翔的鸟背上
   去捕捉漏网的鱼,那些闪光的云
   黏手的天气
   在隐有咳变的呼吸道里,我并未抓住
   呼之欲出的你。而当你偶然撞见
   行星,和旧世界的——我
   又开始在词语中
   被瓦解。
  
   ◎第三人称
  
   他们无处不在。幽浮状,寄生在你的意志里
   要求你,或命令你,向部落和人格提供
   他们所需要用到的一切材料
   你被竖立成路标,在寒带的森林里
   落下松针,冻疮和盐柱
   他们调用温存、善意,让你的肢体
   在冰湖中和鱼群一起解冻
   失去辨识,并最终溶入他们
   在一具冰雕上他们又破碎成更多的你
   而我的骨质和你一样
   不是钢筋,在求存里都是被违建的
   为保住传承的经验和颜面
   我们只是被迫不能
   倒塌而已。
  
   ◎肇事者
  
   像一场车祸,他突然出现在那里,直到醒来
   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开始面目全非。
   而此前
   他并未被授权生还,他因此固执地相信
   那个肇事者。直到很多人目击过他
   他长进一段枯木里
   仍持守他的纯正,而这纯正
   源于那个逃逸的肇事者
   背叛了他。
  
   当围观者识别出他后
   他用刀雕出自己,直到众人见证
   他的现场。
  
   ◎马车上的人
  
   将断翅接好,重新编造一个翼装飞行的春天
   让命定的死者最后一次
   预演生存。在房檐下把防御拉低一寸
   在一个容易授精的位置
   让大脑悬浮
   最好把流浪的猫按死在叫春的夜里
   不做任何默哀和怜悯
   别让听觉
   ,在悬浮的念头里成像
   别让第三者嫌疑
   成为事实。
   势必抓住那些攀岩的人们,替你
   在雪山采莲,将心脏浸泡在寒冷的湖中
   以自身濒临死亡的恐惧
   做定位
   放弃领域扩张和求救的信号
   要在内心的震荡和水纹中寻找共振
   如此你要沉沦一个冬天
   在叫嚣的候鸟中分别
   自己的形象,当南方的燕子
   衔来肉体和寒带的记忆,
   在你头脑中开始回温
   你醒着,在清晨的雾气里
   被慢慢剥离出来
  
   你又看到春天,那些早起的人
   套上马车,将隔夜新鲜的尸体卸下来
   让死去的人去抬棺材。
  
   ◎嘴唇
  
   用盐接吻。在溺爱中角杀,在热带浮肿的雨季中
   潜入一声长泣后,人们在荒凉中分出性别
   从彼此的模型交错中删除
   相交后多余的部分,得到一个新模型
   用爱供养它。
   爱——不能将爱本身说出
   只需不动声色
   沉默
   就已持有足够的完整和
   存在的全部智慧
   但沉默是牺牲,是献祭,是造物主自己反锁喉咙
   让误判之外的“真相”在扼住呼吸后
   将自己慢慢吐出来。而叙述者
   是不甘牺牲的人,在临终
   为自己殉道。他们是真相的结构,但没有真理
   而试图说出真相的人们
   迟早又纷纷填进身外的虚无中
   人们又回到嘴唇。
  
   ◎引信失去
  
   预定。现在,请抓紧我——让场景
   都处在假设:空爆。蘑菇云。
   散落的城市。
   烟灰。
   蜘蛛从中心熔掉钢水
   蔓过街区。
   而我们,只悬浮在行人倒行的脑中
   像时钟损毁后
   万物从一面墙上垂下血和结局
   前一个夜晚
   我听见刀叉聚在空盘子里
   相撞的声音
   直到,挤满了一屋子人
   正发酵的厨房
   面包
   牛、咀嚼——暗色的动词,草料的听觉里
   不明死因。你走来时,回忆有被翻动的迹象
   现在,我们正在塌陷中加速穿行
   以驱使我们——与我们重合。
   而马不停蹄地活着,就成了一场持续
   逃生的想象。
  
   ◎失声者
  
   失声者在鸦群中溃散
   你行于冬日,灿烂的雪中,枯叶般
   幸存于光明而萧残的树上
   且明且暗
   你停在喉咙的深处,突然失去行走的逻辑
   失去上升的语言,在德制结构中
   失去可被机器识别的代码
   你在酒肉思维里
   用旧词汇,和力透纸背的手迹
   渴望一个臃肿而贪吃的
   后半生
   。
   而事实并不需要用一个冬天证明
   从首行句子跌下来
   你终究褪出孤独和肉体
   就在秋天深处,所有词语的疑犯都被拉到刑场
   乌鸦们因此失去远方
   ,和近代所有
   加载在诗歌身上
   相残的历史
   当英雄迟暮时,他们用尽
   年轻时的光荣。
  
   ——致张枣20年11月
  
   20年旧作首发
  

共 16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第一人称》第一节,捂住血和动脉偏理性的天空,雪的意象是被随机发放的扑克牌。词语是现代诗的关键词。它和近体诗、古体诗不一样的是古韵是子之间的碰撞,而现代诗是词语之间的碰撞。词语碰撞后才能像鸟儿一样飞翔。物与物的瓦解和词与词的瓦解重组后是现代诗的开关。而“第一人称的——我”也在词语中被结构。《第三人称》诗歌很巧妙的围绕“你”和“我”去结构“他”的存在你这种存在充满哲性的思考。《肇事者》这是什么的“肇事者”,是诗歌的“肇事”,是思想的涨高,或是自我的一种救赎。《马车上的人》用诗歌编织诗人的春天,向死而生后去重复同样的过程。诗人的一生不同于普通人群,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在外感知都比较敏感。最后一节,最能打动小编——“让死去的人去抬棺材”,让诗歌充满多重歧义,诗歌的张力打破时空隧道,成为一种精神的阶梯和桥梁。《嘴唇》这首诗在解构人的内在不确定性上很有哲思。爱,接吻,说话,都是用嘴唇来完成的。眼见的并非是真实的,语言的表白也并非是可信的,而没有信仰的人,终归会回到虚无中,回到语言的不确定性里。《引信失去》这一首我们从题目上先来解读一下,“引信”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术语,再失去“引信”的情况下,爆炸将成为空话。把这个意义延伸到诗歌的词语的引爆当中会让读者先入深层次的思索。《失声者》这个“失声者”可以是一个时代的症候,词语的失声,诗人的失声。很不错的几首诗歌,意象空间很好,词语的延伸也很好。欣赏,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赵淑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赵淑敏        2021-02-19 01:26:20
  因为篇幅限制,按语不能过多解读,望谅解。还有,如果有误读,望海涵。祝新年快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回复1 楼        文友:阿柒        2021-02-19 14:23:41
  没有,您客气了,共情本身就是个奢侈品,对我而言,诗者需要被聆听,大于被理解,何况在诗歌「现代性」这部分,我很乐于看到您自己的观点和解读方式,我甚至觉得已高于拙作本身,感谢用心编按。抱歉的是,我复制文本到正文栏里递交时排版出了问题。见谅。祝编辑们新春快乐。
2 楼        文友:太阳花儿        2021-04-03 00:06:59
  阿七,我个人感觉这个编辑是个内行。她的编按我喜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