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随笔)
◎《黑人白话》
喜欢看朋友转发的帖子,喜欢看有关朋友的帖子,喜欢看朋友跟我的帖子,一喜欢就忍不住狗尾续貂,于是便成为《黑人白话》的内容之一,这样的文字当然肤浅,却也真实和及时。
◎《黑人白话》
喜欢和孩子玩的老人,喜欢逗小动物的老人,喜欢养花遛鸟的老人,都不容易老。童心、爱心,好奇心,不老心。
◎《黑人白话》
当摄影越来越艺术化、商业化的时候,其新闻性、人文性的价值更为突出。黑人特别喜欢这些获得普利策摄影奖的有故事、有感情、有观点而稍纵即逝、不可复制的精彩瞬间。几乎每一张图片的前面都是人性的爆炸,而在每一架相机的后面都是职业的精髓。
◎《黑人白话》
台湾人以自己的体制为骄傲,大陆人以自己的精神为自豪。
体制的优劣是相对的短暂的,精神的兴衰是绝对的长久的。
尤其当战争或者灾难来临时,一个民族的精神才是护身符。
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中华,所以中国抗疫能够众志成城。
◎《黑人白话》
感谢康老师,二十年多前介绍黑人加入辽宁省作协。愧对康大姐,十多年前送来的申请加入中国作协的登记表和推荐信至今还在黑人手里。对于作家协会,黑人二十年多前的想法与十多年前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其实,文学与作协毫无关系,但是在中国,要想成为作家乃至文学家,进入体制内的作协还是很有必要的。可是,黑人只是想写自己喜欢的字,给喜欢自己的人看,根本没有成名成家的动力和压力,也就无所谓体制内外了。比较喜欢苏曼殊的两句话:笼鸡有食刀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如今有些作协领导很难受,原因之一就是夹在体制与良知、作协与作文中间的尴尬。
◎《黑人白话》
医疗卫生即国家卫生:要是医生都坏了,这个国家就没有好人;要是医院都脏了,这个国家就不会干净。
◎《黑人白话》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黑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血统论观点:没钱,贵族可以沦落成为平民甚至流氓家庭;有钱,平民甚至流氓的后代也可以变成贵族,因为不同的教育环境和生活品质。一个土豪,把子女送到国外或者国内的贵族学校接受隔离式的教育培养,待他们长大成人后,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太土太俗太土鳖。
◎《黑人白话》
相遇是地缘,相合是天缘;相遇是眼缘,相合是心缘;相遇是机缘,相合是人缘。
◎《黑水白沙》
小区的温泉再次开放,与其说是养生会馆,不如说是儿童世界。蝈蝈们如鱼得水,尽情撒欢。黑人在戏水池边做水疗,一大群小鸭子就在我头上飞来飞去,乱七八糟,溅起的水花呛人。于是黑人便说:我当裁判,你们比赛跳水吧,看谁跳的最远。小鸭子们积极响应,一个接一个从我头顶飞跃过去……比赛结果是:一个最瘦小的男孩获得“最远跳水奖”,竟然越过一个游泳的大人从脚跳到了头;一个最乖巧的小女孩获得“最美奖跳水”,是这些孩子们中间唯一敢扎猛子、头先进水的;一个北京腔的男孩子获得“最强跳水奖”,是顽强,不服输,一遍又一遍的跳,直到将他并列第一名,这才罢休,嘴里还说:“并列第一好,比较公平。其实我也敢扎猛子,就不是不愿意和女孩较劲,男人嘛,总要让着点女人,我爸就让着我妈”。这群小鸭子,不仅乱跳,而且乱叫,每次跳下水都来问我成绩如何,有叫我爷爷的,有叫我姥爷的,有叫我大大的,还有叫我老大的(就是那个北京男孩)。与之相比,蝈蝈他们一帮稍大一点的男孩子更像是海豚或者海豹,他们不屑和小鸭子们玩,他们更愿意去游泳池劈波斩浪,而且不愿意被大人或老人看着。蓝天白云,碧波雪浪,绿树红花,黑人欢畅。
◎《黑人白话》
骗子、傻子、面子、票子。
◎《黑人白话》
在这二十二条健康知识中,竟有十八条与“口”相关,所谓病从口入,这么记比较容易,也比较实用。
◎《黑人白话》
有些烦心的事,的确不想对任何人说,后来玩着乐着就忘的差不多了。由不想坦白到想不起来,玩乐还是很重要的。
◎《黑人白话》
近日多次回答朋友,黑人的基本立场是“三中派”:对内是“中间派”,是左派里的右派,右派里的左派;对外是“中国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高无上;始终是“中文派”,热爱中华文明、文化、文学、文字。
◎《黑人白话》
肯•海曼及其镜头告诉我们:一流摄影师拍的是灵魂,二流摄影师拍的是故事,三流摄影师拍的是风景。黑人依次喜欢有灵魂的人物,有故事的画面,有诗意的风景。
◎《黑人白话》
丁哥说我们吃的肉都是动物的尸体;蓉妹说所有的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罗大伦说吃素不是宗教而是医学结论。由此看来,素食主义者不仅善良,而且智慧。
◎《黑人白话》
少年的理想是天性自由,青年的理想是爱情自由,中年的理想是财务自由,老年的理想是行动自由。不自由,毋宁死。自由是上线,尊严是底线。即便没自由,也要有尊严。
◎《黑人白话》
敬天信报应,敬地信报偿,敬人信报答。可是现在有人啥也不信,只是敬财敬权敬名利,结果不是祸害自己,就是殃及后代。正是:
天灾人祸皆有源,
早早晚晚来人间。
敬天敬地敬自己,
保山保水保平安。
◎《黑人白话》
纪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仅是一百年,还应当追溯到一百一十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仅是工农革命和武装斗争,还应当包括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上海和嘉兴南湖,还应当有北京,特别是北京大学;不仅仅是毛泽东、李达、董必武、张国焘,还应当包括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觉醒年代》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觉醒,是正在昏睡就要闷死在铁房子里的国人中间最先醒来嘶声呐喊“我要出去”的狂人们。为此,我们要向上个世纪初的北京大学致敬,那里才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黑人白话》
在黑人眼里大概有两种诗人:一种是苦吟诗人,坚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一种是乐活诗人,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黑人更喜欢后一种更加内容化、生活化、平民化的诗人——作者嬉笑怒骂,读者喜闻乐见。当然,对于真正的阳春白雪者(不是那种勉强的吭哧瘪肚的甚至伪装的东施效颦的“苦吟诗人”),黑人还是满怀敬意的。
◎《黑水白沙》
在海南岛上,以地处北纬十八度的牛岭为分界线,牛岭以北是亚热带,低温潮湿;牛岭以南以南是热带,高温干燥。于是来海南过冬的候鸟也分为两群,南方来的候鸟多住在牛岭以北,北方来的候鸟多住在牛岭以南——比如三亚,比如陵水,比如保亭……在保亭的候鸟中,大都是东北人,最多的是黑龙江人,最最多的是哈尔滨人、大庆人、齐齐哈尔人、佳木斯人。而这“东北十八怪”对于他们来说是熟悉而亲切的,那也是黑人儿时在爷爷家时常看到的风土人情、民俗年画。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