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韵】旗袍女人(散文)
或许是骨子里的恋旧情结,总是喜欢岁月深处缀满光阴的东西。如,古老的青花瓷、水墨画,老旧的家俱和服饰,尤其是尽显女人风情万种的旗袍。
看到旗袍,就不由想起海涛写的《中国旗袍》。不知是身段描写了旗袍,还是旗袍叙述了身段。在滚边和收腰中,红玫瑰盛开在胸前,淑女的魅力光彩四射,每一件旗袍都有一个故事……
旗袍总是带着曼妙的风情,带着优雅的女人味。内修而外敛,欲盖而弥彰,还带着一种极致的妩媚,让女子真正成为了一个典雅、高贵的女人。
那立领,那斜襟,那盘扣。立领恰到好处地半掩着女人细长的玉颈,斜襟淋漓尽致地勾勒出女子凸凹有致的曼妙身姿,精致的盘扣或菊,或梅,或莲,如女人婉约的心事,从玉颈到修长的大腿,一溜儿娉婷着逶迤下来。长长的衩口,半开半掩又透露出极致的诱惑和性感。
这一刻,若你真正将一件旗袍穿在自己身上,就这样的感觉:旗袍是丹唇,女人是皓齿。旗袍是恰到好处的黄金分割,女人是时光里的青花瓷。那种相互灵犀,相互诠释的默契美,简直就是无以伦比!
旗袍从不单独出现,它总和一条长长披肩,一把小巧的折扇,一扇雕花的窗,一把老旧的椅连在一起。总之,它和女人秘不可宣的心事和影影绰绰的情感故事交织在一起,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美丽,又带有些许忧伤的爱情故事。
比如民国才女张爱玲,时常身着一袭赫红色旗袍。她说:“生命是一袭袍子,外表虽华美,内里则爬满了丑陋的蚤子。”有谁能真正懂她冷艳、孤傲背后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故事。她活得率性而自我,把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自己却是“低到尘埃里开出的一朵卑微的花。”把自己真正活成了今生今世的绝版。她的情感世界如同旗袍上的盘扣,是她一生都解不开的结。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的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想那集柔情和才情于一身的女子陆小曼穿一件“含露玫瑰般的旗袍”,想当初,她是怎样的艳丽,妩媚,如一枝夜来香,暗香浮动。轻尔易举地就俘获了那位风流倜傥的大才子徐志摩的心。
之后,昔日的奢华、骄纵、已不再,她守着一屋子的清寂,凋成一朵枯意的莲。仍穿着她那件被现实洞穿的千疮百孔的旗袍,专心致于水墨丹青,默默地度过了她孤独的余生。
戴望舒笔下那个手撑一把油纸伞的江南女子。袅袅婷婷走在悠长的烟雨古巷里,留下了太息一样的目光,和丁香花一样的芬芳。那一帧如梦如诗,渐渐远去的背影,永远驻留在天青色的烟雨深处。
可以想象,在旧照片泛黄的岁月里,这些曾百花争艳的国民美女,她们一笑一颦,举手投足都带着各个优雅,独特的风韵。美成了旧上海滩一道不可复制的景。如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个个丰姿绰约,婀娜着,娉婷着,摇曳着,从旧时光的画册中走来。想必她们美得那么的惊艳,摄人心魄,被时光静静的定格在那一刻!
穿旗袍的女人,魅惑而优雅,古典而时尚。带着东方女性与生俱来的隐忍,含蓄和坚韧不拔。身穿旗袍的女人,秀发高挽,巧笑倩兮。静是一幅唯美的画,动则是一首隽永的诗,更似一阙清绝的花间词。
当女人和旗袍融为一体,我莫名得想到了京剧里的青衣。那份暗香盈袖的优雅,那份梨花带雨的柔情,那份温文尔雅的清婉,美得不可方物。真正让人忘了身在人间,还是仙境。
我想,旗袍应该是女人一生永远美丽的怀想,女人一生必须要有一件旗袍。不然,那种优雅如兰的气质,如何才能淋漓尽致地完美彰显。
你瞧,张爱玲一身旗袍绝色,往那一站,骨子里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场就显露无遗。林徽因一袭旗袍裏身,全身洋溢着也只有她才具有那种自信与美丽。不就是金岳森给她“一生诗意千古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最佳写照吗?还有卞之琳《断章》里“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那个女子……
虽然,诗中未曾提及旗袍,但我偏偏以女性的细腻和敏感读到了旗袍。分明感受到了那是女人的韵和魂融入了旗袍。
此时此刻,我身处塞上江南,由着激情飞扬的思绪,放飞无尽的遐想。如把江南比作一件旗袍,那该是怎样一件风情,婉约的旗袍呢?
呵,梦中的江南!
那杏花掩映的粉墙黛瓦,苍苔老绿的青石古巷,青梅烟柳中的小桥流水,不正是旗袍的一凸一凹,一襟一袖吗?不就是一幅江南绝色的水墨丹青吗!
旗袍女人,从江南烟雨古巷中娉婷走来。摇曳的流韵,恰似风乍起,吹皱一湖温润如玉的春水,春风处,溢起涟漪朵朵,潋滟出春光无限。
旗袍更是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精神的彰显。它从民国款款深情地一路走来,虽然隔着岁月的面纱,仍楚楚风情,没有让人感到有一丝的颓样,而是历久弥新,并以它独特的魅力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旗袍,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名词,而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形容词。旗袍女人,更是女人中的佼佼者,将倾城的美,演绎成一道醉人的风景。分明是岁月深处的惊鸿一瞥!
我想,既使我老了,也要穿一件精致的旗袍。坐在小院里,守着满院的花香和草木的清气。依旧读书、写字,与文字深情,和草木清欢。骨子里的优雅如同旗袍上的盘扣,一辈子都解不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