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面子大王(话剧剧本)
话剧面子大王
人物
马富平——农民,养羊户。
卓英兰——马富平的妻子。
马英才——马富平的儿子。
群众甲、乙、丙、丁
讨债者甲
讨债者乙
讨债者丙
白胡子老人
村长
时间、地点:2007年夏天,山东莒县某村庄
第一幕
村头。接近中午,远景是一片田野,田野上是一片绿色的庄稼,再远一点是工厂的烟囱,冒着烟。近景是一株老柳树,树荫很大。
幕启马富平和群众甲、乙、丙、丁聚集在这里闲聊。
群众甲:咱这地方风水就是好。
群众乙:是呀,老人常说,大河往西流,不出圣贤出公侯嘛。今年咱村里大学生考了二十多,研究生六七个呢。
马富平:(大方地掏出泰山牌香烟分别递给在场的人)抽烟,抽烟。
群众丙:你的烟升级了,发财了。
马富平:比发财还重要呢。
群众丁:这年头,还有比钱重要的?
马富平:你就知道钱!过去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你们都忘记了?
群众甲:富平也学得文文绉绉了。
马富平:我说的是实话。
群众丙:你说实话,你的儿子是不是也金榜题名了?
马富平:这个你们应该知道吧,我家英才早就金榜题名了。
群众丙:你说这个,俺可真不知道。
群众甲:(对群众丙)你家小虎不也学习很好吗?
群众丙:不好,才考了个研究生。
群众甲:小虎不简单呀。
马富平脸上现出不屑的表情。
群众甲:富平,你家英才怎样了?
马富平:本科毕业了。
群众乙:参加工作了?一定当了官儿了吧?
马富平:(得意地)他出国了!
众:啊呀!
群众乙:怪不得你今天换了烟呢?
群众甲:换成中华的才对。
马富平:别说笑话了。我告诉你们,他去了英国剑桥大学,也是读研究生的。
群众丁:剑桥大学?在咱这里,那可是第一个呀
群众甲:我说咱这里风水好吧?富平,你得到你老林里多烧点纸,感谢你老祖保佑,让你生了这么个好儿子。
马富平:(很得意的样子)是呀,我是得好好祭奠一下俺的老祖。
群众丙:可是,我觉得英才应该来家一趟,亲自到林上祭祖,过去凡是中了状元进士的,在外面当了官的,都是大张旗鼓地回家祭祖。英才倒好,到英国留学,临走不该回来一趟好好感谢感谢老祖吗?
马富平:他走得很急呀,剑桥大学急等着开学,那个学校很严,不像中国的大学那么松。
群众乙:说的也是。
马富平:等他毕业回国,俺一定叫他放鞭放炮祭奠俺的老祖。
群众丙:我早就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富平好样的,在咱村也算个人物,英才又是咱这村第一个出国留学的。
群众甲:听说咱村要奖励考上大学的,本科每人1000块,研究生1500块。富平,你家英才可是留学外国的,还是剑桥大学的,你得跟村委说说,不能跟他们一样,至少得奖励三千块。
群众丙:那是,奖励五千块也不多。不过,听说拿出录取通知书村里才承认。
马富平:这个……什么录取通知书,到外国留学不用那个。奖励那点钱有什么意思!
群众乙:那也是,富平才不在乎那点钱呢。
群众甲:这几天,咱村那些考上学的,家家都请客,热火朝天的很热闹。他们都夸自己的孩子行。富平,你们家的英才都留学英国了,你连个客也不请,你就不怕人家说你小气?
群众丙:是呀,富平,人家都说你是个大方人,怎么该要脸的时候不要呢?
群众乙:你们就知道说,要那面子做什么,铺张浪费的。
群众丁:也是,面子好吃还是好用!大吃二喝的,你们都知道说,搁在富平身上可是不小的压力呀。
马富平:(似乎不服气)我没有压力。好吧,今天晚上都到我家去。
后台马富平妻子卓兰英的声音:富平,回家吃饭了!
马富平:我就回去。(从一侧下)
群众乙:他说的是真的吗?
群众甲:像是真的。
群众乙:他儿子多年不来家了。那年就听他说,东北分数线低,大学好考,他就叫孩子去东北奔了亲戚。
群众丁:他说他儿子在东北考得很好,很顺利地考了个本科,进了东北大学。
群众甲:哼!
群众丙:不一定吧?他这个人咱都了解,喜欢吹牛,为了他的面子,什么谎话都能说。
群众乙:可不能那么说,不能小看人家。这个人脑子很好使,孩子也笨不了。
群众甲:你们没听说,这些年来,马富平成了出名的借钱专业户,周边的熟人,他都借遍了。
群众丁:借钱不算什么事,现在孩子上学花钱太多,就他养羊那点收入,供不起个上大学的,他不借怎么办?
群众丙:那就等着看吧,真的假不了,假的早晚会露出黄铜来。
第二幕
这是一座养殖场兼住宅混用的大院。三间平房横在中间,平房南北各一个院子,各一个大门。北面是养羊用的。
马富平家的客厅。说是客厅,其实就是一般民房的外间屋。左边偏后,墙上开一小门,那是马富平和妻子的卧室。右边墙上挂着一些很讲究的字画。一副对联很能看出马富平的追求:书香门第,贤才辈出,唯此地更显人杰地灵;诗文为友,礼仪传家,数风流还看书香门第。这幅对联显然是马富平找人写的,其内容跟他家庭的摆设极不相称。右前墙角是一个三十英寸的彩色电视。右后墙角开一小门,直通房后的院子。客人来的时候有时从前院进,有时从后院进。
客厅正面墙上开着一个较大的窗户,双扇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见后面的羊圈。不时转来羊叫声。
靠窗是一颇为时髦而价格低廉的玻璃茶几,其实是喝茶和就餐两用的。
马富平的妻子,已经拾掇好了饭菜,饭菜很一般。
卓英兰:好吃饭了,你在那大街上跟人家吹什么!
马富平:我怎么是吹?他们说咱村里今年考上二十多个大学生,研究生也考了六七个,说是村里还要奖励。
卓英兰:这不是好事吗?
马富平:可他们说话的时候,那种瞧不起人的样子,叫我听着不得劲儿。
卓英兰:你说了些什么?
马富平:我也说了些大话,叫他们馋得慌。
卓英兰:富平,你觉得英才这样下去行吗?
马富平:怎么不行?
卓英兰:为了你这张老脸,咱家庭到什么地步了!
马富平:怎么,不是好好的吗?
卓英兰:真是掉在泥坑里还觉得自己在天上!
马富平:那怎么说?
卓英兰:你想想,打那年英才去了东北他姑奶奶家,到如今四多年了,你一直不让他回家。为了维护你这个面子,咱养羊挣的钱不够,你就天天借钱,都借臭了,你知道不?
马富平:那算什么?借钱又不是不还。
卓英兰:你借了几十万了吧?你拿什么还?还谁的是?
马富平:这个,我马富平还有当上富豪的时候。
卓英兰:你就知道做梦。你看人家的孩子,有本事的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没本事的在家做生意也能挣钱吃饭。你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呀。
马富平:我?——你知道,人活着不就是讲究个名声吗?那些捡破烂的收入倒也好样的,可是叫人看不起,听说城市里还有乞丐专业户,他们倒有钱,可就是叫人看成下层人。
卓英兰:你这眼光太落后了,现在不是过去,只要能挣到钱就是人上人,没有钱,什么名声也是虚的。
马富平:可不能那么说,有个好名声人家都拿你当人待。看不着吗?人家那些孩子考上大学的,考上研究生的,一个个都高人一等。
卓英兰:可人家那是真考上的。
马富平:(低声)你可不要胡乱说!
卓英兰:就算英才真是你在外面吹的那样,可是为了供应他花费,你现在借钱都借臭了,臭了还有好名声?
马富平:那是暂时的。
敲门声。门外有人喊:在家吗?
卓英兰:在家,进来吧。
讨债者甲从右后角小门上。
马富平夫妻:表哥来了,快坐下吃饭。
讨债者甲:我吃过了。
卓英兰:表哥有事吗?
讨债者甲:(坐下)有点事。这不是嘛,你大侄子最近上了个项目,种蔬菜大棚。
马富平:蔬菜大棚很赚钱呀。
讨债者甲:这不是嘛,上蔬菜大棚要十几万,他不够,还缺八九万,跟我要。你想,我哪来那么多钱?养猪挣了几万,兄弟你明白,这会儿说是前年了,借给你两万,去年夏天又借给你两万五,我手里只剩下几千块钱了。我身体又出了问题,腰间盘,不能干重活儿了,没有进钱的路了。
马富平:这个我知道。
卓英兰:对不起了,表哥。
讨债者甲:你第一次借钱的时候说三个月就还我,可是一直没还,第二次又借钱,我觉得咱弟兄们平时关系都不错,又借给你了,你说不出半年全部换给我,可是——
马富平:表哥说的是实情,可是你知道我现在也是急用钱。孩子打那年考了大学,上了四年本科,现在上学花钱没有数呀。
讨债者甲:英才该毕业了吧?
马富平:表哥可能还不知道,你侄子又到英国留学去了。
讨债者甲:孩子有出息,好事呀。
马富平:好事也带来了困难。现在留学都是自费,一下子要了二十万。二十万按说也不多,可是一下子拿出来也有困难。
讨债者甲:那——你的意思是……
马富平:这样吧,表哥,这几万块钱我早天晚天一定还你。
卓英兰:表哥担待一点吧,丢不了你的钱。
马富平:等你侄子留学拿了学位回来,一定会找个好工作,工资高,到那时候我的经济就返过来了。
讨债者甲:那就遥遥无期了,侄子留学上几年?
马富平:三年吧。
讨债者甲:三年?那可不行,我现在急用钱。
马富平:那你说怎么办?
讨债者甲:我说不中用呀,得你想办法。
马富平:你先回去等一等,让我想一想。我会想办法还你一部分的。
讨债者甲:等到什么时候?
马富平:一个月吧。
讨债者甲:一个月?表弟,咱可都是大男人,吐口唾沫砸个窝,说一句算一句,到时候可不要再变了。
马富平:那是。
讨债者甲:我回去了。
马富平、卓英兰:表哥走啊。
讨债者甲顺小门下。
卓英兰:咱表哥这人这么实诚,咱借了人家的钱不还,实在不近人情。
马富平:我还不知道有粉搽在脸上吗?可是我有什么办法?
卓英兰:这都是你自己作的,弄了个孩子惯得不成样子。你看看谁家的孩子不是拼命干活挣钱,那么大了还叫老的养着,在外边学成什么样子了也不知道。
马富平:你知道什么!你眼光太短了!
卓英兰:你眼光长,怕是最后讨饭找不着地方。
马富平:净说些破气话!你知道一个家庭叫人看不起是最难受的。你看看,咱村里那些孩子考上大学的,一个个满面红光的,高人十八等;考不上学的,见人头都抬不起来。我这样做,起码还能维持家庭在村里的体面。
卓英兰:那什么时候是个头?
马富平:车到山前必有路。
讨债者乙气呼呼地进来。
马富平、卓英兰站起来迎接。
马富平:(有点紧张)老朋友来了,你怎么来的?
讨债者乙:怎么来的?骑自行车来的,走了五十里路,累了。
马富平:累了,也饿了吧,英兰,你抓紧到饭店买几个菜回来,我跟老朋友喝杯酒。
卓英兰:饭店不……
马富平急忙用颜色制止了妻子。
讨债者乙:可能饭店不赊账了吧?
马富平:不是那么回事,老朋友,你弟妹的意思是说饭店菜不好呢。——英兰,你抓紧炒几个鸡蛋。
讨债者乙:(发火)马富平,不要来这一套了,我也不吃你的,不喝你的。赶快还我的三万块钱,三年了!
马富平:老朋友别生气,有话好说。
讨债者乙:你还知道我是你的朋友吗?对待朋友就这样吗?朋友之间,谁有困难帮一帮是正常,可要是借钱不还,那还算什么朋友!快还钱吧,你今天说什么都不中用!
马富平:老朋友,你知道我是个讲义气的人,那年你在北山集上叫几个地头蛇打了,是我帮你解的围呀。为了给你解围,我还得罪了那几个人,每次赶集,我都很胆虚,怕遭到他们的报复。有一次,他们找我的麻烦,我陪着笑请他们喝羊肉汤,喝酒。
讨债者乙:这也是事实,可是你也别忘了,我为了报答你,给你送来了五十斤大米,二十斤花生油。这个你也可能还想着。
卓英兰:是呀,他大爷对得住你呀,富平。
马富平:这个我承认,可是我现在急用钱,英才留学花钱没有数呀。
讨债者乙:我现在也是急用钱,你知道不?欠债还钱你懂这道理不?
马富平:我当然懂。
讨债者乙:懂就还钱。我不跟你磨嘴皮子了。你说一句,这钱你还不还?
马富平:还!可是我暂时还不上。
讨债者乙: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只能到法院去起诉了。
马富平:老朋友你好意思吗?
讨债者乙:你好意思不还钱吗?
马富平:……
讨债者乙:就这样吧,你等着法院给你送传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