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年味浓稠壮溪冲(散文)

精品 【菊韵】年味浓稠壮溪冲(散文)


作者:壮溪 童生,77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09发表时间:2021-02-28 15:37:55

【菊韵】年味浓稠壮溪冲(散文) 进入腊月,壮溪冲的年味,最初从母亲们的手头沁出。
   崽伢妹子盼过年——盼什么?母亲心里最清楚。她们正在绞尽脑汁,张罗一家子过年的新鞋新衣服。
   千层底,秋天已纳成,眼下是上鞋面子。她们有空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用什么面子布。穿上蓝色或青色的灯芯绒布鞋,神气活现,会引来一片羡慕的眼光。光景一般的家庭,用卡其布,只求穿着暖和舒适。我家人口少,母亲早在秋天做好布鞋,正用木楦子紧挺着。义娘家有七口人,再加上邵阳的贵宝灵宝哥,需做九双鞋。义娘眼睛不好使,母亲晚上油灯下,帮她仔细上鞋面子。
   义父雷海林的缝纫机,卡塔卡塔,一直要忙转到除夕。壮溪冲近一半人的衣裤,出自他的手。少言寡语的义父,爱抿口酒,白脸泛红,显出几分羞涩,以至欣喜的母亲们,从他手中取衣服时,他不敢正视她们。
   年猪杀得呃呃的,糍粑打得啪啪的!腊月初十后,年味渐浓了。
   听着年猪“呃呃”的叫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壮溪冲,我心里很矛盾,既有一种甜美的渴望,又有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悸。
   天刚亮,屠夫胖子从鱼形梁团寨,赶五、六里路到我家。蓝布棉帽,猫耳油腻耷耷的,用挺杖挑一竹篮屠宰行头。他的脏毛黄狗,在后边夹尾跟着。父亲接过他的行头,他嘴里还呢哩呃嘞的唱山歌。
   灶锅里,开水翻滚翻滚的,热气氤氲。胖叔满意地点点肥头,说:“绍云,擒猪!”
   他俩穿雨靴,踏进猪圈。肥硕的宁乡猪,足有百七十斤。它意识到危险性,“嗯嗯嗯”,瞪眼发出威胁信号。胖叔一伸手,揪住双猪耳,几乎同时,父亲双手挽提猪尾。宁乡猪,四足离地,在空中不停用蛮力划动,口里呃呃尖叫,无济于事。
   畜生,被擒到门前空坪并立的两张长凳上。胖叔喝令:“钳住四只脚!”父亲板直猪后腿往侧后拉,右胯别紧猪屁股;邻居段叔双手力钳猪前腿,左胯猛顶猪腰;胖叔左手反扳住猪下颏,左胯靠住猪颈——此刻,猪身像一张拉开的肥弓,嘴冒白沫,“唔唔唔”的,花白肥肚,一张一缩。
   母亲递杀猪刀给胖叔。刀尖朝猪心窝子缓缓刺进。当刀条子全陷入时,他右手将刀柄旋几下。我鼻子一酸,跑进中堂屋,抹着眼泪,听宁乡猪低低地哼。“扑通!”猪身应该板在泥地里了。母亲端盆猪血进来,见我的样范,大声笑骂道:“哈(傻)妹几呀,哈妹几!”父亲熟悉我的性情和心思,抚摸我的头。我和母亲打猪草喂猪,宁乡猪温顺可爱,真的难舍。
   胖叔喊我出去。他正把刀上的血,抹在猪身上,摇着帽耳朵说:“毛崽,心太善,事难成;心太狠,不成人!”他叹口气接着说,“人是人命,猪是猪命。天注定的。猪死早超生,运气好,转个人身!”段叔调胖叔:“死胖子,你下辈子投猪胎,你猪婆一胎给你生十几个!”“我做人,打单身;当猪八戒,猪婆娘爱!倒是壮溪冲的人,莫有猪肉恰(吃)!”胖叔刀归竹篮,哈哈笑后说道,“哎,现在的猪恰了睡,睡了恰,比人舒服呢!”
   胖叔趁猪温,杖挺猪身。挺好煺毛。在猪两后脚外侧靠蹄处,割一小口。挺杖,乃一铁棒,小指粗,长约五尺,一端有圆环把。杖入口,捅臀部、猪背、猪肚、猪前蹄,最后直捅到猪脸猪耳背。他左右弓步,在地上随意颠翻猪身,口里念着猪身的部位名,声到杖到——挺杖头,在猪皮下,仿佛一小鼠,肆恣钻奔,所到之处, 霎时皮肉皆分。
   吹气。用麻绳捆扎一后蹄割口,防漏气。胖叔蹲抓另一后蹄,嘴紧贴割口吹气,像一充气筒,源源不断地输入,气涌身鼓。最后,在割口上方,勒紧麻绳。
   猪入腰子形大木桶,开始烫水煺毛。父亲提来两木桶开水,母亲端一盆冷水。胖叔手试温,兑少许冷水,提水倒淋,翻猪身。手沾冷水,挼脚毛,四足立净。铁刮子刮,剃毛刀削、剜、挖……白雾弥散,膻腥扑鼻。
   腰子形桶口沿,横两根杂木帮,白胖的猪体,趴卧其上。
   祭天地。父亲在一侧焚香纸,鸣百响鞭炮。香烟袅袅,如接神祇降临。
   取下猪首和颈圈,猪体悬挂于木桩子上。胖叔操刀开腔,从前腔脊椎边抓一团“活肉”,白莹莹的,冒热气,似跳动,送父亲段叔嘴边,皆拒。胖叔仰脖吞入,豪嚼,嘴角溢汁,不停地说,清甜清甜的。
   十时许,母亲把泡汤做出来了——一大盆手掌宽厚肥肉、萝卜和猪血的汤,热气腾腾,还有大蒜炒猪肝、干红椒肉片等菜。父亲不善饮,太公、段叔等人陪胖叔喝酒,划拳吆喝至中午方散。胖叔打嗝引狗,赶下趟屠事去了。
   杀年猪,毕竟是一家一家的,气氛没有打糍粑热闹。我家常与太公、段叔等家一起打,有时在我家,有时在太公碾屋里。屋檐搭屋檐,很近。
   父亲整夜不眠。上半夜选糯米,切蜂蜡,洗木甑、黄檀木棰、梨树糍粑坎(打糍粑的木槽或石臼)等器具。过子时,洗、浸、泡糯米。五时左右,合伙的几家主人齐聚分工,开始在灶屋上甑蒸米。
   打糍粑,是苗家一年的大事。上甑蒸米求吉兆,最忌犯生触霉头。父亲从来亲自上甑。木甑上锅,底铺粽叶或干爽的稻草秆,烧水来气,才上第一层米,长竹筷插气孔;气孔冒满气,再上第二层米,又插气孔……如此三番,每个细节,慎之又慎。
   天放亮,各家妇女小孩俱到场。人进人出,蹦跳呼喊,好不热闹。中堂里,陈放抹蜡的糍粑坎,两侧铺棕蓑衣;木桶水泡黄檀木棰、竹块勺;靠厢房壁双长凳上,两块宽大的枞木糍粑板,涂满了蜂蜡油;四方桌抹净涂蜡,准备码糍粑。
   我家是第一甑米。米熟开打,男女老少,各就各位。
   母亲用竹筲箕盛来热乎乎的糯米饭,慷慨献尝。各人捏一糯米饭团。我们小伙伴们惊叫着,饭团在两掌间换来换去,吹气降温,边吃边笑。
   打糍粑,既要力气,又讲技巧和配合。初打,轻棰慢打,先把饭打粘,否则饭溅一地,捡起不卫生,弃之甚浪费。再是精打——打力气,打速度,打节奏。腊月天寒,打慢饭冷起疙瘩,粑相难看。
   父亲和段叔站立糍粑坎的两端,持把撑棰,转棰挼糯米饭,饭稍黏合,即开打。他俩个头敦实,气力绵久,经验丰富。初棰落力适度,一锤跟一锤,几回合打粘,便精打。精打,最见功夫。落打跟棰,翻米饭,容易烂;起做旋棰,容易提,省气力。连打两糍粑坎,胸胆意气尚开张。两人脱留单衣,轮着七、八斤的黄檀木棰,在空中画着优美的圆弧,一仰一俯,一砸一旋,棰起棰落,锤锤定准。棰起,扯片素布;落棰,砸卷素布。粑,越打越精炼。啪!啪!糍粑坎震颤,热气翻播。声音绕缠房梁,悬挂屋檐,摔碎在木板壁上,最后落到大家心里,搅动欢快的情绪。
   一坎打完,他俩用竹片勺剔起糯米泥,扔到糍粑板上。妇女和我们小伙伴,手沾蜡油,“嗬嗬”呼叫,各扯一团,一翻一扭一坨,间距整齐,摆满糍粑板,然后像众蚂蚁抬另一块板压住。几个小伙伴爬上板背,拍手跺脚唱童谣:“腊月寒,打糍粑,打个糍粑月亮大。姆妈要我送婆婆,婆婆瞅了笑哈哈!”
   跳下来,小心翼翼地掀开板,整板白莹莹的圆糍粑,馋人极了!
   甑底米饭打的粑,叫甑脚糍粑。甑脚米饭软硬不匀,不易烂,味欠香。于是,苗民加入干白蒿或干白条肤(野生植物,茎叶白毛,纤维有韧劲,可食)成粑,绿艳艳的,烤熟极香,有筋道,很是珍贵,常用来待贵客。有的加甘蔗红糖,打成糖糍粑,切薄片,晒或烤干,油炸,香甜爽脆。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送灶神。壮溪冲苗民过得简单,在厨房装香焚纸,一家老小灶前作揖。
   除夕早晨,壮溪冲有吃年羹饭的习俗。这顿饭,都由男人来做,因为女人灶台辛苦一年。凌晨三时左右,父亲叫我一同起床,烧灶火,做年羹饭。梗米,加少许糯米及自种的花生煮。糯米有粘劲,象征一家团结;花生寓意发子发孙。菜一般五七个:一盘小炒三丝,红萝卜丝白萝卜丝加肉丝,意为事事如意;一盘猪肝炒大肠,寓意常吃常有;一盘青菜,即清醒、清白和平安……
   年羹饭,家家争吃早。凌晨两时许,壮溪冲,家家渐次灯火闪亮。凌晨三时多,就有人燃放爆竹吃饭啰。我家常常争不到头,也不落尾。
   吃年羹饭前,简单置酒,作揖祭祖。母亲常叮嘱,开吃先青菜。有时我夹他菜,她筷子头敲我腕:“脑壳想糊涂?”看我青菜落喉,母亲才舒畅一笑。
   大年三十,家家老少皆忙,欢欢喜喜。
   大扫除。腊月二十八,扫一次;否则,即日必净扫,角角落落,不放过。垃圾绝不能留入新年。
   准备祭祖祭品:一个猪首,口衔猪尾;一只已打鸣的公鸡,留尾毛;几坨猪肉牙盘等等。
   准备年夜饭。这顿饭菜,即便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各家各户,力尽所能,备足丰盛。
   粘贴年对和喜字。壮溪冲苗家,除夕贴红对联和红喜字。喜字,从乡场上买了贴在门楣上,也有贴窗户的。初中开始到参加工作,我都为塘形人家写对联。揣着墨水和毛笔,不知天高地厚,挨家挨户写去。主人待我如贵客,瓜子花生糖果和茶水,吃得口嘴木木的。我按着母亲乡场上买的历书上对联写,不外乎“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等等。家家张贴好红绯绯的对联,主人翘拇指夸好,我心也滋美。
   下午四时,接灶神。送了灶神,必须接回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他是引路神,财神、喜神和福神由其领来,自是马虎不得。厨房摆好祭品,烧香点烛鸣炮,恭请众神入门。
   稍后,壮溪冲各家各户祭祖开始。中堂神龛,烛明香烧。神龛前的四方桌子上,陈摆蒸过的猪首、雄鸡、鱼等祭品。父亲把鞭炮缠住竹篙,用香火点燃。此时,整个壮溪冲,被炮仗炸出半天的祥云和肃穆,仿佛祖宗在烟雾里,衣袂飘飘而来。全家人立桌前,打躬作揖,伏惟尚飨。
   没多久,撤去祭品。再端上丰盛的菜肴,置酒摆筷,复请祖宗享用。随后,一家子围坐团年。苗家风俗,吃年夜饭不喝汤,否则新的一年,出门遭雨淋。但一定要吃鱼,并剩饭余菜,预示年年有余。
   少时无电视机、收音机,除夕夜,伙伴们都老实待在家中。母亲在土灶上铁锅,油炸糍粑皮、散饭,炒葵花子、花生。父亲,灶前烧火;煤油灯不够亮,我就帮母亲打手电筒,照油锅。糍粑皮、散饭炸好,先堆在竹簸箕,凉后保存在化肥袋;葵花子、花生,冷却后,储藏在小土陶罐里。这都是苗家过年,必备的物品。
   一天跟着大人,忙忙碌碌,捏着父母给的压岁钱,迷迷糊糊睡觉了,父亲还要烧火守岁咧。
   朦朦胧胧被叫醒,天蒙明。已是大年初一。四近都放炮敬茶。父亲已上山扛回一把柴,寓意新年进财。母亲催促穿上新衣服,洗漱毕,来到中堂。方桌上,自有茶果糕点。烛光香雾中,又是作揖。一家子坐桌边,先吃一个烤糍粑,圆圆满满,再吃其他东西。
   天大亮,胡司令、三周等伙伴在门口喊:“拜年拜年,糍粑上前!太开太开(大方之意),越来越发!”
   我们都“太开”!连忙请他们进屋,每人发给糍粑、甘蔗和糖果等。他们喊着“越来越发”离开了,又去另一家拜年。我也加入了拜年队伍。
   壮溪冲的拜年风俗: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信到(随便)行(我们读hang)。虽然我们乡党常说,拜年拜到青草发,其实不出初十,又忙起来。
   我们伙伴们却一过初五,就觉得年渐渐远起来,又盼着下一个春节。

共 43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非常欣赏壮溪老师一篇富有家乡年味的好散文。散文用朴实流畅的语言,生动的乡风民俗画面,富有生活情趣,富有亲情美好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壮溪冲的过年图画。那些新鞋新衣服都是孩子的期盼,母亲的深情,卡塔卡塔缝纫机,饱含父亲的爱恋。那杀年猪的呃呃声,那打糍粑的啪啪声!那都是家乡浓浓的年味。这一段年味浓墨重彩,生动细腻,读来犹如亲历!父亲和段叔站立打糍粑打得多么动情,这个细节很是感人的。还有过小年送灶神,吃年羹饭,粘贴年对和喜字,接灶神送了灶神的习俗,各家各户祭祖,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年风俗等等,都带给了我们的浓烈的风俗图画,让我们也闻到了年味,享受了生活。散文主题集中,收放自然。壮溪老师文章底蕴丰厚,深得文章之妙。我们期待精彩不断,为菊韵多多拿精品绝品!我是学习的人,编的不好,请于晾见!谢谢!祝福新年!【编辑:黄金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30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2-28 15:39:08
  壮溪老师文章底蕴丰厚,深得文章之妙。我们期待精彩.谢谢!祝福新年!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壮溪        2021-03-01 22:11:18
  黄老师编按很漂亮!常有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敬茶!
2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1-02-28 15:57:11
  推荐阅读,学习老师佳作,欢迎赐稿 菊韵 致礼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壮溪        2021-03-01 22:14:55
  谢谢飞云流瀑老师鼓劲!春祺文丰!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3-01 07:56:49
  老师家乡的年俗非常的有特点啊,乡间的各式吃食制作也是生动而热烈,一个年节的到来,把家乡的亲情与乡情都浓缩到了一起,让人感觉到这个年,那么的丰厚,那么的殷实。勤劳人家的年是那么的朴实,靠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年味,非常的有意义。感受精彩,感受深情,感受老师的精湛文笔!问候春暖,谨祝老师新春快乐,文丰笔健!
回复3 楼        文友:壮溪        2021-03-01 22:17:07
  谢谢家门来捧场!你是多么努力,我的榜样!我懒得很!期待家门更多精彩!
4 楼        文友:瘦马        2021-03-01 10:03:56
  好有灵性的文字,读罢此文,那个满是烟火的年,又跃然眼前。深度好文,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壮溪        2021-03-01 22:31:47
  瘦马老师,如沐春风,诚挚鼓励!春祺文丰!
5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1-03-13 06:13:13
  读壮溪老师的精美散文,品壮溪冲浓浓的年味,让我似乎回到了童年。老师的文章语言精炼而优美,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筲箕、上甑……”等等,方言特色明显,是我辈学习之楷模!祝贺老师精品不断!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