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林炜然:学界名士 乡里硕望(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林炜然:学界名士 乡里硕望(散文)


作者:木鱼 举人,488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68发表时间:2021-03-03 16:07:32

林炜然先生出身清寒家庭,读中学时曾因学费无着落而停学一年。自幼品性聪慧,喜好读书,手不释卷,过目不忘。1918年秋在瑞中旧制毕业后坚持刻苦自学,清晨卖两个烧饼、一根油条,钻进图书馆不出来,专读古书,天天如此。日积月累,学问渐长,颇有文名。曾任《杭报》《瓯海公报》记者、编辑。
   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先后在文成群益小学、瑞安中学、省立水产学校、严州中学、处州中学、浙东第三临中、温州师范等学校担任历史,国文、公民教员,教学之名驰于各地。1949年再次返回瑞中执教,直至1962年退休,长达四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乐此不倦,教泽流芳,桃李盈门。
   林炜然思想进步,素具家国情怀,爱憎分明,敢于抨击黑恶势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已从瑞中毕业的他毅然回到母校,带领青年学生组织宣传队、演讲队,上街宣传演讲,揭露“二十一条”的危害,掀起抵制日货的热潮。翌年8月20日,他与周予同、金嵘轩、李笠等瑞中校友和瑞籍青年,发起成立了瑞安第一个进步社团——知行社,组织青年知识分子举办平民夜校,设立平民阅报所,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传播革命思想。作为平民夜校的主要教师,他总是风雨无阻,寒暑不辍。
   1926年7月,瑞安的中山主义研究会和宏文会合并为瑞安民社,他是该社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同时他又组织建立“商界青年励志会”作为民社的外围组织。
   1927年1月,以共产党员为核心并会同国民党左派组成的国民党瑞安党部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他慷慨激昂首先发言,痛骂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欺凌,抨击军阀暴行、封建势力的横行霸道以及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话语铿锵有力,让听者热血沸腾。他被选入国民党县党部执委会,任委员兼商民部长,组织县商民协会,领导当地群众,投身反对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提高学徒和职工地位,解散“洋货号”的斗争中。
   “四·一二”事变后,他在瑞中执教历史。瑞中1929届毕业生、中科院编审黄宗甄在《怀念炜然老师》中回忆:“林炜然退出了国民党瑞安党部的领导岗位,并没有颓唐和消沉,没有和国民党右派同流合污,没有愁眉苦脸,依然和敌人作韧性斗争,来到瑞安中学当教师。当时我在初中二年级,他讲授的历史课,并不是单单介绍朝代更换和帝王将相的‘功业’,而是通过历史事件之发生,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政治的变化,指出历史是前进的。于历朝农民革命,民族战争,外国侵略等都有新的见解,开风气之先,听来打开心扉。有一次讲到岳飞抗金,他把《满江红》词章背诵出来,写在黑板上,带着慷慨、悲愤、豪放的口气,逐句解释,显现了岳飞的英雄气概。又如讲到南宋的文天祥,便介绍了其《正气歌》,还有明末史可法的抗清事迹。这样的历史课,学来大有增益。”
   瑞中1941年春季毕业的周臣孚在回忆中说:“回想1938至1940年,我在瑞中学习时期,林老师教我们初中二、三年级两年的语文课。林老师学识渊博、口齿流利、语音清晰、又很风趣,讲课时谈笑风生,似讲故事,又似说书。他把课程内容不知不觉地融化在谈笑之中,使同学们听之入神,经常陷于欣赏和遐想境界,直到铃声响时,才如梦初醒,不觉已到下课时间了。这种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的教学,不能不引起学生们喜爱,所以每逢林老师上语文课时,全班同学总是早早鸦雀无声,静静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翘首盼望着林老师腋挟教案,慢条斯理、翩翩风度地在教室门口出现。”
   抗战期间,他在瑞中大峃分部任公民教员。其时的公民课程旨在培养忠诚“党国”的公民,他却全然不受课本的束缚,引经据典,旁敲侧击,左右逢源,谈笑风生,要求学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做“顺民”,而要做“国家栋梁”“民族先锋”,并借题发挥,讲述太平天国故事,高声朗读《石达开答曾国藩诗》,满怀激情地逐字逐句地解释全诗,以多变的神态和手势,赞颂石达开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学生聚精会神、屏息聆听去领会消化这首诗,直至现在,当年的学生还能流利地背诵: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雔不为恩……
   1945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他愤而脱离国民党,拒绝党员总登记,并对反动派痛加谴责。在温州师范任教时,担任进步学生读书会的顾问,每次学潮都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在学校当局要开除“闹事”学生时,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毅然为学生辩护,勇敢保护学生。
   他毕生唯书为乐,嗜书如命。1952年春,他和董朴垞、陈仲坚老师发现申明亭巷一座楼房存放着一批古籍,立即向学校及县领导汇报,最后经温州地委和瑞安县委决定,这批古籍除复本给温州图书馆外,其余三万多册全部划归瑞中,为瑞中日后成为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奠定了基础。
   作为语文、历史教师,他治学态度严谨,学识敦厚渊博,曾任瑞中语文教研组首任组长,擅长古典文学与诗词的讲解,教学独具特色。为人忠厚耿直,古道热肠,光明磊落,德高望重,深受师生的崇敬。1956年当选为政协瑞安县第一届委员、常委并兼教育组长、文史委副主任,连任第二至第六届委员、常委,文史负责人。积极参政议政,献计谋策,坦陈己见,耿直进言。不顾大会小会,也不分风雨寒暑,逢会必临;每逢发言,必肃然起立,慷慨陈词,滔滔不绝。
   他精通古代文学与诗词及乡邦文史,见多识广,记性超人,人称“活字典”。多年从事汉字语音与瑞安方言对照研究,编写过扫盲教材。平时勤于著述,孜孜不倦,遗作有《瑞安方言特殊语法与语调》《常用字(广韵)与瑞安读音对照表》《俗字编补正》《〈国学用书撰要〉增补》及供学校教学参考的《修学良导》《汉字书法初阶》等数种,但惜未刊行。在《瑞安文史资料》发表《九十年来》《辛亥革命在瑞安》《改良派重要人物陈虬轶事》等文章,鉴古知今,激励后人。《瑞安市志》有传。
   他毕生尽心尽职,无私奉献,正如曾联松、沈士奇、胡今虚、许世铮合撰的悼诗所述:“巍巍师表,瓯越景崇;扬新矫俗,桑梓先锋;创编文史,著述伟功;高山仰止,普沐遗风。”
  
   【人物简介】林炜然(1900—1993),名熹,瑞安县城人。1918年瑞中旧制毕业。瑞安民社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20世纪20、30、40年代在瑞中担任过历史、公民、国文教员,并先后在省立水产学校、严州中学、处州中学、温州师范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瑞中任教,曾任语文教研组长,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瑞安教育界德高望重,当选为瑞安政协第一届至第六届常委。《瑞安市志》有传。

共 25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材料处理详略得当,语言平实简劲,内容含蓄深沉,传主林炜然从进步知识青年到教育界德高望重“活字典”,他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始终如风中之竹,挺拔正直,充满人格魅力。作者是以时间为经,人格为纬,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给我们真实地勾勒出传主颇为传奇的一生,如闻其慷慨之言,如睹其飞扬之神采。一篇典型的人物小传,推荐阅读!【编辑:赤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赤云        2021-03-03 16:08:21
  欢迎老师常来投稿,春茶一杯敬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回复1 楼        文友:木鱼        2021-03-04 19:57:06
  谢谢老师,辛苦你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