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韵】正月十五的灯盏(散文)
正月十五是新年后的第一笔重彩,上苍能把点灯盏放在开年的第一个月圆日,实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是机缘,是巧合,是顺应大道。给沉浸在欢乐中的人来一个明心见性的洗礼。
正月十五的点灯,是让年与日子有个分界线。进入年关后的高兴与亢奋,大吃二喝的消遣与闲适,该在一盏灯的照亮下醒来了,被年渲染的野心,要收回来。
灯盏,点的是诚意与希望。低头点灯,生出恭敬心,看灯花大小,预估一年的丰收状况。抬头望月,观月亮轮廓,洞察风向,萌生美好愿望,祈祷风调雨顺,期望人畜平安。
美好的开端,与一轮圆月结下缘,是心愿,也是见证。
过完十五、吃过灯盏,便可东奔西走了,经商的,上学的,就业的,种地的,各走各路,该干啥就干啥。
生活在城市的我,突然好怀念旧时光里的农村生活,真是老来多忘事,唯不忘故乡。
农村的正月十五以耍社火、吃暖锅、点灯盏为主,城里的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花灯为主,近几年社火比赛和放烟花成了主题。但味道和农村大庭相径。
除了年三十和初一,正月十五绝对是一年中最欢闹祥和的一个节日。俗话又说:不过十五都是年。其实年的结束止于正月二十三,一把火,燎疳后,年彻底过完了,开始收拾耕种了。
正月初十前后,有社火的村庄开始张罗耍社火,十五是社火的高潮期,也是结束日。正月十五更是耍灯盏的日子。有手艺的人从早晨开始烫荞面,烫好的荞面放在热炕上捂,等荞面团捂出甜味,巧手们便开始捏灯盏。捏灯盏绝对是一门艺术活儿,不会捏的人把荞面团拿到手里就变成了三扁四圆,成了三不像。会捏灯盏的人动作熟练麻利,花样百出,有棱有角,几月份就捏几个棱角,给属啥的人就捏啥属相,捏十二生肖难度比较大,但有心灵手巧之人捏得活灵活现。艺术品一样的灯盏,是各家各户孩子们端在手里比拼显摆的好时机。而我们小时候就缺这玩意,没得显摆,只好羡慕了。
不知为什么母亲从来不捏灯盏,或许是因为缺少荞面,或许是母亲不会做,或许是嫌麻烦,或许是怕糟蹋荞面。在七十年代,荞面是杂粮里面顶级的上好杂粮,仅次于白面。种植少,成的几率小,夏季怕旱,初秋开花时怕雨水闹,阴雨连绵时又怕蛆抢,总之不像其他杂粮好成活。
生产队分几斤荞麦当做宝物一样谨慎对待,在石磨上拉了又用筛子筛,再推磨成面,除去皮所剩无几。作为家庭主妇,对吃荞面是慎重对待,不敢浪费。那时,相比较我家算富裕人家了,母亲还那么谨小慎微,而我们庄里年年吃救济的人家还拿荞面捏灯盏供孩子们玩乐呢。看着人家的孩子端着灯盏追逐玩耍,那个羡慕嫉妒啊,就像肠子痒了没处抠一样着急。
我的记忆里我家只做过一次灯盏,八十年代初,母亲被侄儿接去转娘家了,父亲在家嘱咐我和姐姐烫一盆荞面,放在热炕上捂出甜味后开始捏灯盏,具体怎么捏,我不会,因为我是打杂的,烧锅,揽柴,做零碎活儿,只有抽空看一眼的缘分,没能亲手体验。父亲亲自上阵教姐姐,抓拳头大一疙瘩荞面团,拿在手里转着捏,将中间捏一个圆窝,边缘捏一圈棱角,用剪刀剪出花棱,这也是我第一次见父亲在家里下厨,平时在外工作时也是自己做饭蒸馍烙饼子。父亲捏灯盏的动作还是比较熟练,估计小时候见过做灯盏或亲自参与过。蒸好的灯盏放在簸箕里,用包巾扇住,以防晾干。晚上夜幕降临后,父亲开始给每个灯盏里倒一小勺清油,嘱咐我们折一把扫帚芒,缠上棉花,蘸取清油,插在灯窝中间,当捻子,点燃后按花棱分配,谁是几月生的就拿几个棱角的灯盏,让我们自己瞅着看灯花大小和灯着的时间长短,灯花大,说明运势好,身体健康。并嘱咐给牛圈窑洞里放一盏灯,那是属于牛的灯盏,如果灯花大说明牛的健壮。我想,牛也是走到鸿运里了,在黑夜里第一次莫名其妙看见亮着的灯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估计它们不会像我们那么兴奋,更不会辨别灯花的寓意,或许会吓着它们。
我们各自端着属于几月生的灯盏,心中发出强烈愿望,希望它是长明灯,永远不要熄灭,那样我们就会长命百岁。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灯盏终究经不住时间的煎熬,不到半夜,灯捻东倒西歪,灯花奄奄一息,最后隐没在一片黑暗中,我们也没有激情再去为自己的灯盏添油,呼呼大睡过去。天亮后各自拿着灯盏吃起来,原来这烫面的荞面疙瘩并不好吃,我们叫死面,不是发酵过的吃起来硬梆梆的,但还是吃的津津有味,因为那里面有深刻的寓意和神秘的诱惑,是在吃自己的长命灯,吃后自己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芝麻开花节节高。
结婚后自己学着做过一回荞面灯盏,真正做成了三不像,还是学着父亲的操作流程,倒清油,点灯,看灯花,祈祷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再后来,元宵替代了灯盏,灯笼替代了点灯,烟花爆竹替代了灯花,但总觉得失去了十五的乡土味道。
最近几年发现又流行捏灯盏,网上朋友圈晒灯盏的不少,但我却没有了捏灯盏的冲动。有些传统的东西需要传承,有些需要纪念,有些则需要祭奠。我把没动力没能力传承的传统美食、手艺每年节日跟前拿出来,祭奠一下,算是对得起逝去的流年了。
十五的灯盏,是一个节点,更是明心见性的见证。为什么要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开头点灯,为什么要用荞面做灯盏,为什么要做象征十二个月的花纹,为什么要做十二生肖,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层次的涵义,我们只有照做,无需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