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玉】陕西游记(散文)
乘坐飞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终于结束了头悬梁锥刺股的高考锻炼。光阴似箭,遥想当年的懵懂少年,却已束发成年。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十三个朝代的辉煌。丰厚的历史底蕴,让我欣然向往,计划已久的旅程由此开始。
文明古城所蕴含的底蕴,在所有保存完好的古迹中展现。西安城墙便是这一典范的代表。
抵达西安已是深夜,办理好酒店入住便精疲力尽了,兄弟一行四人,收拾好行装,静夜至使感到胃寂,吃点当地特色再去睡觉。酒店对面就有家面馆,四人步入,面馆老板热情似火,西安人好客初现。最记得老板的一句话就是“小兄弟,吃辣嘛!吃得辣子才好找媳妇呀!”回荡在小面馆的笑声也让疲惫的身躯,从调侃的话语中以及他那碗面中得到放松。
早上起床,精神饱满,一同去到西安有名的回民街,品尝当地美食。酒店离回民街不远,穿行在古老的巷子里,却有着熟悉的影子,让人联想,思绪波动。回民街,西安著名小吃街,南北走向,路两旁的仿明清建筑,让小吃街充满了古香古色的味道。清真特色,回族美食,回汉两族的文化交合,在这里产生了不一样的风俗人情,不一样的风味。进入回民街,百年老店老孙家泡馍的确非常亮眼,点一碗羊肉泡馍,感受到了泡馍与汤的精奇。泡馍的精在于面团的劲道,口感微妙。泡馍浸入汤中,软化带来了酥软软的口感,汤融入其中,带来了汤的鲜。汤是羊肉熬制,鲜香融入泡馍,不带一点羊的膻味,鲜汤遇泡馍冲击着味蕾,带给了舌尖上的滋润与享受。我们从回民街出来,骑着共享单车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不巧的是,到达历史博物馆早上门票却已卖完,那就决定去华山吧。
四人一同前往华山,到达华山脚下的玉泉院,临时选择四人间宾馆住下,睡上一觉,养精蓄锐。
夜晚十一点整,华山脚下门庭若市,夜虽已深寂,但人声鼎沸。初进华山,即闻得溪流湍急声,水声呜呜,如钟如鼓,如风如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水声无从入耳时,便到达进入华山的险道,也就是进入石阶路段,带上手套,有时得抓住旁边铁链得以节省体力。华山自古一条道,夜间爬山也是如此,道路险峻,华山陡峭,沿途的路灯照亮行进的道路,我们四人相互照应,避免登山时受伤,十二年深厚友情,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和分离时,这段情我们终究未改变。有说有笑的行程,不会因为夜晚的宁静而感到孤寂,却在这份夜色中多了那份兄弟间不用言说的情感。
当我们爬到峭壁绝崖上凿出来的千尺幢,百尺峡,已是汗流浃背。看着将近九十度的千尺幢,与变化莫测的灯光呼应,登山中的喜悦和一种刺激感迸发。进入千尺幢,道路很窄,只能一人直行,脚下石梯犹如笔直的通天塔,高高在上,看不见尽头。两边有铁链垂直而下,双手紧握,拉住铁链爬上通天塔。道路会有一些湿滑,小心慢行,一个人挨着一个,慢慢行走着。却不断听着喊着,小心啊!抓稳了!大家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到达了百尺峡。百尺峡高高耸立,穿越过百尺峡,让我感觉到什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中求胜方为人间精英。百尺峡过完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北峰,到达北峰后才能前往观看日出的东峰。
到达北峰,凌晨气温下降,感觉到有一丝凉意。休息片刻开始继续向前走,只要走过金锁关,也就完成了攀登到北峰的路程。这一路确实劳累,红牛补充能量,面包充饥,让我们充满力气,擦掉汗水继续向前。夜晚的华山,灯光的衬映下显得格外峻耸。风在呼啸,钻进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贴近我的肌肤,冰凉感嗦满全身。我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提醒大家添加衣物,进军东峰。
终于抵达东峰观日台,但观日台上已是人满为患,等候多时的人们脸上泛起疲乏感。我们穿过一些脸上泛着蒙蒙睡意的人们,在一个狭窄口坐下。半小时过去,天边开始微微发亮,人们消散困倦,望着天边琉璃蓝紫,景色让我如痴如醉。天空在一丝光束下有着青出去蓝而胜于蓝的色调,天边逐渐展开藏青色的墨韵天际,天边缝隙中的蛋黄与包裹着的青蓝色蛋清,恰是一张水墨图,凌墨伏笔,华中之画。大笔勾勒出的线条,空灵而又有厚实的线条力度,将这幅画映入眼帘,无法自拔。
天边开始发红,渐渐绚丽夺目。太阳还没升起,但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赤红色云海,照耀着,绚丽着,耀眼着。云朵的变换,就像翻起一阵阵赤红海浪。太阳终于冒出尖,金光照耀,光芒四射,慢悠悠地向上移动着。从那天边的鱼肚白,到红赤果,再与金黄融为一体,变幻莫测。我仿佛翱翔于天际,伸手便能飞入赤海。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是一生无憾、无缺的记忆。
欣赏完日出,感受到征服华山的自豪,征服华山,一生平安,不惧艰险,勇攀于山间之上,登顶于云渺之间。且与山水为乐,在乎于山水之间,这似乎是醉,是在沉浸过后得到的心灵净化,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站在山巅,我已忘乎所以,甚是优哉游哉。
我仿佛还沉浸在那美轮美奂的世界中,却已不知日出将尽。它似东方红胜火,它似东方红艳果。这是山间的初日焰火,普照大地,万物复醒,又是新一天的开始。
回程之前,我们决定再去品尝一下西安的名小吃。
进入回民街,在询问了当地人有什么特色后,我们选定了去品尝西安名小吃—小笼包。随路直行慢慢到达店面前,名曰:“西安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铺。”步入,就坐,点单。一份牛肉灌汤包和一份羊肉灌汤包,加上羊杂汤和烤羊排。牛肉灌汤包,牛肉与汤汁的完美结合,带来的是牛肉的嫩,入口滑软,加上鲜香的汤,滋养心头。羊肉灌汤包,是鲜味贯穿与口中,舌尖上的淡淡膻味,加上蘸水的沁润,辣子在口中盖过了所有膻味,多次的咀嚼感受肉质纤维,美妙至极。
羊杂汤带着淡淡膻味,确是清香无比,第一过舌,感受到的是羊杂汤浓郁,第二过口,是感受到羊杂汤的清香,第三过胃,是羊杂汤的滋润。让你沉浸在汤头滋养中,无法自拔。
烤羊排,外酥里嫩,羊肉入口即化,鲜嫩肥美。用大量的葱蒜来去掉了羊的膻味,带来的是味蕾的冲击。吃上几块羊排,喝上一口羊杂汤,去掉了羊肉的肥腻,带来的是唇齿间丰富的味觉撞击。
食物千般变化,是人类为了追求更多味觉体验,带来味觉享受。
“关中平原、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此乃书中所记长安。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尽管人山人海,还是挤进一号坑欣赏兵马俑。用望远镜看像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古代匠人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将这兵马俑造就得活灵活现。能感受到当时的秦国统一天下有多少热血男儿在战场厮杀,纷乱战争、伏尸百万。始皇帝的强盛,他那战争中洗礼的过往,见过无数次流血漂橹。他希望和平,但又害怕再度的战争,他是聪慧的,他是绝情的,而他的心里总是孤独的。兵马俑是他在地下的希望,也是守护他陵寝最后屏障。我前往皇陵鞠上一躬,触击心灵,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秦始皇的确有值得我们敬重的地方。
旅程终归,火车上望着窗外的西安城,我将离去,耳机里传来这几天屡屡听到的歌曲“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西安大厦高楼是连的一座一座,在西安人的心中这是西安人的歌......”
西安之行归入我的成年之旅,感受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感受中华民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朝暮初弱冠,生死如一夜事,铭记自然法则,则敬,则爱,则挑战,方才与之共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