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乡镇企业的命运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原L乡的乡镇企业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倒闭了呢?有的企业出生不久便倒闭了,有的企业没有到改制就倒闭了,有的企业在改制时虽没有倒闭,然而已是奄奄一息。是产品没有销路,是经营不当,还是资金出了问题?主要是内部问题,还是外部问题?最近有一位知情明事的老人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即三个案例,虽不尽然,但也说出了个大概。
一
水库旁边有一座厂房,记得办过羽绒厂、安全帽厂、养鸡场。那个养鸡场,一开始办得非常好,效益很好,后来还是停了。原因是,上面领导经常来视察、参观,离开时都会带些鸡走,而且带走的都是最好的鸡,时间一长,能不倒闭吗?
二
水库里养鱼,利用鸡粪喂养,养的鱼又多又大,大的有几十斤重。这个水库养鱼的事,后来还是歇了。原因和前面相同。
三
看来搞养殖是行不通的,最后的命运都差不多。有两位能人受命在水库旁边办起了采石厂,又叫石片厂、石子厂。这个石子石片不是吃的,应该没人来拿带了吧。其中一个人住在采石厂里,一边管理,一边参与生产,那时的石子石片也很好卖,很快就有了效益。到了年底厂子的帐上有了四五千元的盈余。另一个人家住在县城里,主要负责厂子外务,什么办证、工商税收什么的,很少到厂里来。见厂子的帐上有钱了,就隔三差五地来厂里看看。刚开始,留守厂子的人挺开心的,可时间不长就觉得不对劲。他每次来,就会在乡镇的街上饭店里招待一些领导,一顿千把块就没了。算下来,一年下来的收益也经不起这样几顿啊,为此两人干了一架,后来就不欢而散,厂子也就倒闭了。
说起来,这三个案例我也不陌生,因为我偶尔走那个方向,什么鸡啊,划船喂鱼啊,车子运石子啊,都见过。至于,这里面的故事是不知道的。如今,因自来水厂的水源问题,已禁止在水库里人工养鱼;厂房里不再养鸡,改为别的厂了;采石厂也因环境治理的大势早已关停。
所幸的是,因政策的好转,原L乡的地界上,如今是绿水青山,又兴办起了许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公司企业,服装等加工业也欣欣向荣,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更主要的是解决了人们就近就业问题,也缓解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2021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