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人间值得】想修“破窗”的女人(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人间值得】想修“破窗”的女人(征文·小说)


作者:风逝 探花,1835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5发表时间:2021-03-07 09:51:41

【流年·人间值得】想修“破窗”的女人(征文·小说) 五点四十,谢云清起床,像往常一样。窗外飘着大雪,哎,雪再大,也得去上班。她打开煤气,熥饭,翻了翻手机工作群,很期盼有取消上班的通知。距离单位足足九华里,平时好天气骑着电动车上班,要求七点半到岗,她提前二十分钟出发就差不多。窗外,马路盖着厚厚的雪,一辆车在爬坡,半天也没能上得去。公交车肯定停了,只能步行去上班。那怎么也得提前一个多小时走吧,况且雪厚走得慢,更得再早点。调到这个单位不到一年,她一直准时上班,可不能给单位留个不好的印象。
   群里没有消息,谢云清轻轻叹了口气。最近单位有一批活紧着要发货,厂长恨不得大家天天加班才好。临走前装了两个苹果,一袋饼干,还拿了一小包芝麻糊。中午烧点开水泡一下,糊弄一顿算了。今天这么大的雪,中午餐厅吃饭的人肯定多,她不想去凑那份热闹。
   路上人少,铲雪车忙碌不停,终于在主干道中间铲出很窄的一条通道。
   还好,正点到单位。对桌的王大姐笑笑,说:“小谢,你踩着点来呀。”谢云清笑笑回应:“冷死我了,大姐,你还笑我。”两人说完忙起来。
   大雪继续忙着铺天盖地,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小谢,到点了,走吧,去餐厅吃点热饭去。”王大姐热情地招呼。办公室的男同胞也闻声站了起来。
   一上午忙碌着过得真快,放下手里的事情,看看手机,快十二点了。
   “大姐,我带饭了,不去餐厅了。”她轻言细语。
   “去吧,天这么冷,吃凉的肚子也不舒服,况且最近单位饭也挺不错的。新厂长大约喜欢吃农家饭菜,中午增加了煮玉米,蒸南瓜,地瓜,还有芋头呢。”王大姐丈夫在乡镇工作,儿子上了大学,中午她一个人在家,午饭基本在单位搞定。
   “要不去吃吧。”犹疑了一下,她做了决定。听王大姐一说,她也有点想吃煮玉米。大冬天的竟然有煮玉米,单位还真是人性化。
   雪停了,风冷飕飕的,吹得谢云清睁不开眼,脸冻得猫咬狗挠似的。她戴上羽绒服的帽子,一阵疾风,又被吹落了。只好紧紧拽住下巴处的帽子下沿。风卷起树枝上的雪,钻进袖口,飞进衣领,凉冰冰的。天阴沉沉的,似乎还要下大雪。要不是有王大姐作伴,她真的想转身回办公室。
   刚来单位时,一次大会上,听后勤主任说,中午晚上值班的领导与职工吃饭需要签上名字,最后后勤统计时不需要交钱。不值班的单独签名,半年一统计,一顿饭六元钱,上交给后勤。并且说,这个钱连材料成本也不够,单位贴上人工费,煤气与电费等。单位大约有一百四五十号人,平时在这儿吃饭的也就是四五十人吧。有当日值班的二十多人,有带班领导五六人,再是距离家远的职工。剩下的不值班时回自己家吃饭。都知道单位伙食有补贴,但家里有上学孩子要吃饭,有的有老人需要照顾,在这儿吃是划算,但心里不妥帖。
   不管什么季节,谢云清几乎不在单位吃饭,也不是耍什么清高,不去占单位便宜,实在是因双方的父母都在农村,周末回家带回了各种菜蔬,大包小包的,不吃就黄了,蔫了。父母年纪大了,种点菜也不容易,丢了舍不得。谢云清也知道,很多科室人员在单位吃了饭再回家,毕竟单位有补贴,一顿饭炒菜有一荤一素,还有各类小咸菜,像腌黄瓜,拌洋葱,或者煮花生豆拌芹菜等,稀饭有大米的、小米的、玉米面的或者疙瘩汤、紫菜鸡蛋汤,每顿一样,轮换着做。主食是米饭,馒头唱大戏,偶尔有花卷或者红糖包。菜自己随意舀,主食也是管饱。想一下,上班时间紧,谁回家能急忙急火做这么多?女儿朵朵上初中时,孩子回家了,她饭还未熥透,炒个菜也撵得一溜溜。孩子去了一百里远的省重点高中,她做饭再不用那么急呼呼的。夏季倒是有午休时间,但回到家热汗百流的,黏糊得不行,只想洗澡凉快一下,懒得做。冬天中午时间短,刨去来回路上,仅仅来得及熥点饭,急三火四吃完就走。谢云清懒饭食,即使这样,也不愿在单位吃,不习惯那么多人拥挤一起。值班时没办法,坏天了不得已。除此之外,都是回家。好长时间不去餐厅,她不知道现在吃饭是怎样的规矩。上半年统计,她仅在单位吃了四顿饭,科室主任照着群里后勤主任的统计报表,让她上缴了二十四元。
   一步一滑,她和王大姐终于快挪到餐厅大门口。人挤挤挨挨的,尽管戴着口罩,仿佛忘记了还是疫情期间,摩肩接踵,间距哪里有一米?餐厅里面也人头攒动,几排餐桌坐得满满的,还有的人没座位,把餐盘挤在餐桌一隅站着吃,有的挤不到菜饭前,端着碗,先在人少的稀饭盆前咕咕噜噜喝着稀饭。陆陆续续赶来一拨拨人,打饭的队伍一路逶迤,直排到了餐厅大门口外一二十米。今天吃饭的人特别多,似乎所有职工倾巢而出。
   站在风雪中,冷得牙齿“得得得”响,人还在增加,不到五分钟,谢云清和王大姐身后站了二三十人。
   谢云清松下一直紧拽着帽子的手,搓了一下,尽管戴着手套,手也冻僵了。
   门口,排着两队人马。一队是往里进的,另一队是打好饭菜要带回科室或车间吃的。餐厅里面人太满,几乎无处插脚。有经验的拿着自己的保温餐具,不能用单位的餐盘带回,何况餐盘敞着口,回到办公室,恐怕就结冰了。这么窄窄的门,加上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又怕出门时端着的汤啊水的,沾污了衣服,进去与出来的人,都使劲侧着身子。
   进门处,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两个表格夹。一个夹子夹着的表格的眉头印着“值班吃饭签名表”几个粗黑的大字,另一个印着的是“职工吃饭签名表”。前面的人都熟视无睹,脖子梗着,目不斜视,径直走进去。或者走到那桌子前,歪头和后面的说着什么,过了签名表,直奔消毒柜拿餐具,去案台摆放的菜盆一一挖菜。眼神在几排餐桌飞速扫过,在密集的人头中搜寻个合适的位置,放下挖好的菜,再去拿碗舀稀饭,拿馒头或者挖米饭。那几个盛着地瓜芋头玉米的小盆,分外受青睐,围满了人。挤不到跟前的吆喝着熟悉的人:“王师傅,给我带块苞米。”“李大姐,帮我拿两块地瓜。”……那些已经把自己想吃的东西拿齐了的,便埋头在锃光瓦亮的铝合金餐桌前大快朵颐。仿佛在热闹的农贸市场,喧闹声,勺与碗、餐盘撞击声,吃饭咀嚼声,喝汤吧唧声,相互熟悉的一边吃一边交谈声,汇成闹哄哄一片,吵得人只觉得头涨得老大,真想堵着耳朵。
   等一个要出去的人过去,王大姐连忙离开排着的队伍,往左侧一步到桌前,低头,拾笔,在职工吃饭签名表上签了名,还好心说:“小谢,我替你一起签上得了。你去橱柜拿餐具,给我捎个餐盘。勺子在柜子上面的抽屉。碗在西边的桌子上。”一边签名,一边指点好久不来吃饭的谢云清。
   谢云清答应着,忙去找各种餐具。刚找全,王大姐也签完名过来了。“走,先过去盛菜。”王大姐拉着欲去拿馒头的谢云清。
   硕大的不锈钢菜盆,比谢云清家洗床单被套的塑料盆还大。一盆是炸蘑菇,一盆是肉炒大头菜,边上还有咸菜疙瘩丝。只是来得晚了些,炸蘑菇只剩了盆底,大头菜盆里,菜被挖的差不多了,汤倒不少。王大姐放餐盘到案板,给谢云清和自己一人挖了一勺蘑菇,炸蘑菇用勺子不太好使,挖起来就掉进了盆,所以,放到餐盘没有几块。王大姐准备再挖点,看到有一个吃了半饱的,过来挖菜,忙把菜勺给了他。然后到另一个盆前,抬起盆沿,在剩下的汤里捞了点菜叶,倒进谢云清餐盘。
   “不,不,王大姐,你先舀给自己。”谢云清连连推辞。
   “实领着吧。我再捞。”两人把餐盘放到窗台上,去拿主食。大米剩了半大铁盘,谢云清不爱吃大米,从笼屉拿了两只馒头,看向奔到杂样农家饭的王大姐,也给她捎了两个搁到餐盘边上。几只盛杂样饭食的小盆空荡荡的,玉米,地瓜,南瓜都一扫而光,只有几只不成样子的芋头孤零零地躺在一只饭盆里。
   每次洗芋头,手便猫抓狗咬般痒得难受,谢云清对芋头很不喜欢。拒绝了王大姐的好意,王大姐只好抓了两只稍稍像样的给自己。
   有两个吃完的人准备离开,王大姐忙喊谢云清过去。坐下吃了不久,司务长和一个伙房师傅,又抬来热气腾腾的一大盆菜,是顶替炸蘑菇的,不过这次是炒的蘑菇,一会儿又有两个师傅抬来一盆炖土豆,是顶替炒的大头菜。
   看到新上的菜,王大姐冲谢云清说:“下次来吃饭,稍微晚点,吃第二批的菜,还热乎些。”她们坐的位子偏里面,菜量太少,想要出去再挖点刚上的热菜,得侧着身挤着经过好多人,太不方便,也就算了,凑合吃吧。
   陆陆续续还有人进来,谢云清的视线正好对着那个门口,她注意到,进来的人几乎没有谁在搁签名表的桌那儿停留。好像大家的视线目标都是正前方。
   吃完饭,出门时,谢云清随意瞟了一眼桌子上的签名表,值班的上面倒是有两行名字,但是“职工吃饭签名表”上只有七八个人的模样。
   出了餐厅,谢云清不解地问王大姐:“王大姐,今天吃饭的除了值班的,也不止一百人,怎么签名表上就七八个人的签名?”
   “签名啊,就是谁自觉,谁就签了。”王大姐呵呵一笑。
   “怎么会这样?不是说不值班的领导和职工都得签名交饭钱吗?”
   “话是这么说,但是有的中层领导常年中午在单位不回家,去吃饭时,他们不签名。可能领导觉得,即使不轮到他值班,他也到处巡视,是在为单位服务。而有的职工,一看不值班的领导都不签,也跟着不签。这时,谁签名,反而显得另类了。”
   “那——大姐你怎么坚持签名呢?”
   “我就是这样的原则,有规则,就得遵守。不该自己得的便宜,就不能去得。单位要求签名,我只要去吃饭就签。一年里我一般在单位吃的顿数最多,应该和咱单位质检科那个老宋头差不多吧,他老婆去上海哄孙子,他一个人在家不爱做饭,基本在这儿吃。去年年底结算,我半年扣了七百多块,他也是。除了周末中午我在家,一个月在单位吃也不止二十顿,他和我差不多,只要去就可以看见他在餐厅吃。”之后,王大姐叹了口气,“今年上半年,我还是七百多块,人家老宋头交的吃饭费才六十块,几乎只有我的十分之一。”
   看着谢云清疑惑的眼神,王大姐又说:“老宋头我和他在一起共事也有二十年,他本来不是个爱占便宜的的人,人挺正直,就是看不得不公平的事。他心肠也好,谁家遇了难,就热心帮扶。记得有一年他科室小刘的老婆突然脑溢血,好几个月醒不过来,成了植物人。单位发动捐款,一般都是五十或一百的,再多也就是二百,可他捐了两千,那时我们的工资一个月才六百多呐。可是去年年底收饭费时,他看到就几个人上缴的多,大部分人只交三五十,看不惯去找后勤主任,人家刘主任甩给他一叠表格,说,你自己签的名,按着名字统计的,你看看,你的有错吗?他挨着张数名字,自己的是那么多,但是,在那些表格上,好多长期在餐厅吃饭的,他没看见签名。他憋着气交了钱。从那以后,他也基本不签名了。偶尔爱动弹,就写上。有一次,他对我说,老王,不用那么傻,去吃也不用签,那么多人都白吃,也不差你一个。我说,我做不到。我要是省了这个钱,会难受死的。”
   说话间,已经到了办公室门口。开了门,谢云清拿起暖壶,恭敬地给王大姐倒了一杯水。
   王大姐说了声谢谢,又继续着这个话题。“传达室值班的几位师傅,他们一天两班倒,在这儿时间长,去餐厅吃饭就盯着他们的领导。你认识那个管安全生产的张科长吧,几乎每天都在单位,从早到晚,他可以说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下班呢,即使不轮到他值班,他也比正常白班工人不止晚走一两小时,所以,早晨来了到饭点他就去吃,中午也是,吃饭从来不签名。他觉得在单位就是忙活工作,到处检查安全隐患,应该吃工作餐。他不签名,受他领导的传达室的师傅也不签。管车间的正副主任,本来也是轮值,但是有时赶上活忙,不让机器停,大家都盯在岗位上,排班表倒是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确实是在忙活公事,所以他们也不签。慢慢产生了破窗效应,大家去吃饭都自觉不签了。”
   喝了口热水,王大姐又慢慢说着:“有一天下雨,唔,就是你请假去喝你侄子喜酒那次,那天在单位吃饭的人也很多,八九十人不止吧,宣传科的蔡明明,看到有厂领导去吃饭,这时一大盆菜没了,餐厅师傅又抬来一大盆,他故意拿起那个签名表,啧啧感叹,又大声对着他科里的小刘说:‘看来今天吃饭的人真的不多哈,你看,签名表才十个人。’明明满餐厅都是人,他睁着眼说谎,显然是在讽刺领导眼睛瞎。其实领导也心知肚明。那天后,管餐厅的后勤刘副主任就刻意把签名表拿到门口,让进来的人一眼就看到……”
   谢云清有些想知道蔡明明敲山震虎效果怎样,打断王大姐:“有用吗?以后签名多了吗?”王大姐白了她一眼:“你今天也看到了,有多少写名字的?我知道你这个人和我一样,要脸要面的,公家的便宜私人的便宜都不肯占,所以我也就主动帮你签上了名。”
   “是啊,王大姐,即使你今天不给我签,我也会自己签上,要是让我装着不看见签名表走过去,就和做贼一样,心里很虚,我会想,别人都看到我没签名,别人眼里我就是爱占便宜的人,这样看我,和当众打我一巴掌一样,让我羞愧,觉得丢人。”

共 650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把故事置于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的一个大雪天,人人可见的不正之风熟视无睹,更是雪上加霜,更比疫情还更可怕。这样的渲染,意味深,疫情可以防堵,人心坏了,这个世界真坏了。小说剥开人性的外衣,仿佛作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解剖师,把人性剖析得淋漓尽致。描写人性的作品有力量,这篇小说立起来了,向丑恶亮起手术刀。小说描写细腻,以一个小人物谢云清为主角来看世界,这个世界怎么了,人心怎么了?道貌岸然的背后,衣冠楚楚的背后到底藏着了什么,作品的主旨呼之欲出。然而,读者低沉郁闷的心情被作者领到岸上,看到希望,小人物的眼睛是雪亮的,小人物也是勇敢的,敢于向社会诟病说不!我们这个社会车轮滚滚,不正是有了像谢云清这样的一个个小人物吗?构思精致,叙事不急不缓,语言朴实有力,思想通亮,实为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31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3-07 09:58:32
  我们歌颂美好,是为了美好。我们揭示丑陋,同样是为了美好。
   作品挖掘了人性,鞭挞了丑陋,让灰蒙蒙的天气有了温暖的阳光。
回复1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7 20:39:17
  首先感谢山哥辛苦编写,删掉赘言,让语言简洁了很多,而且将小说结构重新安排,使得行文合理很多。
   更要好好感谢的是山地巧妙地借助环境暗喻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提升了文章的立意。
   衷心感谢山哥——感谢你一直以来的有力支持、无私帮助与热情鼓励!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3-07 10:00:51
  小说写得很好的,我很喜欢。
   不管从构架、叙事、人物的刻画、伏笔、结尾的高潮到达,可圈可点。
   向风逝妹子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7 20:41:35
  很不好意思,结尾的高潮是山哥精心设计的。
   我总是原版生活,往往忘记了文学应该高于生活。谢谢山哥倾心指点!
3 楼        文友:清鸟        2021-03-07 11:34:05
  由一场雪为切入点,打开故事,值班,扫雪,吃饭。营造了一个场景,铺陈了一个个画面。画面中的人带给我们的是喧嚣和热闹。在这热闹的背后才是值得人深思的,吃饭不交钱,说到底就是一个“利”字作祟,它在你我的效仿中沦为心安理得,由此窥探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诟病。谢远清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她看到了希望,不是所有人都已丧失做人的原则,还有王大姐几个这样坚持自我的存在,一点点去感染身边的人,相信破窗终能修好。好文,拜读!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7 20:45:06
  谢谢小鸟儿来支持俺,并留下精辟的见解。
   现实生活中,随波逐流的太多,面对利益,以至于好多人忘记了是非与原则。
4 楼        文友:夏云泥        2021-03-07 20:47:52
  该篇小说以小见大,产生了良好的放大效应。从某单位一个小食堂破窗吃饭引申到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是目前的软肋,继而引申到破窗党纪国法的大有人在。文中暴露了人云亦云的潜规则,但在小说结尾注入了正义的力量。正义的人大有人在,正义的火苗不会熄灭。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4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7 22:42:00
  云泥好,结尾是山哥加的。我原来写的是主人公还在犹豫,因为大大小小的领导都那样不守规则,普通人有胆量去“补窗”吗?谢谢你的鼓励!写小说,得好好跟你学习。
5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21-03-08 00:27:16
  作者通过塑造单位食堂就餐这件事情来肢解人性,通过塑造谢云清这个人物性格来挖掘生活。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谢云清是随波逐流呢?还是行正不怕影子歪,不管不问,明哲保身?还是通过正当途径来揭发,遏制这不良的现象?引发深思,让人思考。
   作者塑造小小的故事,将修“破窗”的女人,四两拨千斤的举起,弘扬一种生命品格的亮光。
   作品威逼人心,分泌出正能量,浓缩大生活,以收纲举目张之效。
回复5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8 08:36:32
  不管写得多么糟糕,洞天君一直不吝鼓励,
   真心感谢码字路上一直有您给呐喊助威!
   祝福您和家人!
   期待您的大作!
6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1-03-08 12:53:54
  本文以小见大,从小处入手,通过看是平常的生活情节,解释了“破窗效应”下的从众心理,又塑造了两个自觉屏弃“恶小而从之”的善良人。构思独特,而又引起读者深思的好小说。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6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8 13:46:12
  轻舟老师好,谢谢您的鼓励!
   写小说俺一直写不好,语言拖沓,情节平淡,只是在努力写罢了。
   再次感谢您!您努力给找出的优点激励着俺继续写下去。
   祝福您佳作不断,开心每天!
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3-09 00:42:15
  悉读风姐细腻小说,以平凡小人物的市井生活,反应社会大视角,人性弱点体现的淋漓尽致。有小恩小惠,贪小便宜表里不一的人。也有为他人着想,处处为别人行方便。却不露声色心怀大爱的人。谢云芳就是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单位就是一个社会,人生百态,美好与丑陋尽在风姐笔下展现。小说中几个人物个性塑型很成功,语境看似平缓却,实则笔锋铿锵犀利,深邃有力度。满满正能量小说,学习了!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7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9 05:16:16
  素心小才女,看到你洋洋洒洒的评析,很感动,只是看到你发出的时间,很不过意,你睡觉太晚了,白天还要上班,熬夜这么晚不好。要爱惜自己哟!
8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3-09 02:18:51
  “破窗理论"是一条著名的管理学定律,我曾经以此分析过青少年犯罪问题。一个好的环境,能使坏人变好,反之亦然。风在作品里,通过单位管理一一食堂吃饭这样一个视角,揭示了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许多人在这种环境的濡染下,发生了变化。宋如此,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亦如此。主人公难得在单位食堂用餐,这样的乱象完全通过王大姐之口娓娓道来,并揭示出在那样的环境中,坚持底线和做人原则是需要勇气的。王大姐将主人公当做品性上的知音,只要有人坚持,就会有希望,就有可能遏性像疫情一样泛滥的人性堕落。构思精巧,说理深刻,发人深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8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9 05:27:16
  子青美少女分析得是。其实每个个体本质都不错,但是,在整体环境都那样下,坚持本真真的很难。一直想写一下,找不到突破口,恰好看到大学同学群发的消息,潍坊市委大地震,一干官员纷纷落马,跳楼的,入狱的,很是不堪。就想到这个破窗理论了。子青才女,对你提出批评,半夜做夜猫子,对身体不好哈。我们这个年纪,爱自己,有个好身体,不给孩子添麻烦,就是爱孩子了。
9 楼        文友:伊蘭        2021-03-09 11:35:43
  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读来受益。人物的善与恶在风姐姐笔下,一目了然。作者在对谢云清与王姐两个人物塑造中,让人物性格品质逐渐突出,歌颂向善美好。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9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9 13:02:49
  伊蘭妹妹好,也不算是到了善与恶的程度吧,就是想表达一下:不良现象大家都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了,错竟然成了对的。不随波逐流者不容易。
   谢谢妹妹来读拙文。祝福你!
10 楼        文友:石语        2021-03-09 12:23:14
  很赞同编辑和留言所言,尤其是梅姐姐对故事的梳理概括与解读。风姐这个选材极好,以小见大,既揭示了人性,又很有现实意义。大赞!
回复10 楼        文友:风逝        2021-03-09 13:05:35
  懒惰的花,不愿用脑子,反而借用人家山哥和子青的劳动。浪费墨痕喊你思想家了。坏蛋。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