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我的这些同学们(散文)
同学,如手足,伴随人生走过风雨,留下美好回忆。
昨天,也就是公元2021年3月6日(农历辛丑牛年正月二十三)我们行走在大山的迷雾中,再一次唤起童年时期,在春天的森林深处,沐着漫天弥漫的大雾、浓雾放牧的情景。
一九八一年,我被平和县委组织部抽调到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南湖大队当县委工作队,我和时任大队民兵营长阿衡(本地人俗称他叫鸡仔衡)就曾冒着这样的浓雾、大雾,背上两支半自动的冲锋枪,到南湖大队的海拔最高的土坑仔组,去狩猎打野猪,结果一连狩了三天,都一无所获,因为这几头野猪常来作损农作物,特别是爱啃番薯地瓜,是不可饶恕的。当时大队民兵营还存蓄很多枪支弹药。
往事如风,沐着春雾放牧狩猎,是我童年记忆深处的新闻特写,常常萦绕在脑海,记忆犹新。
或许因为生活当中也常有着大雾弥天与现实惊人相似的地方。就像今天,我的这些老同学们又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忆童年、说往事、畅叙当年的同学情谊。
那时候,我们都还很穷很穷,能吃饱饭已经是一个很不容易很了不起的事情。而今天,尽管再怎么困难,也比往日要“好过得多”,与过去相比对,如今而言简直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在回来之前,已约上老同学卢清山、朱保民、周景生、黄坤生、陈柯花,我们首先到了位于平和县霞寨镇寨北村北坑组的老同学周德生的家、而后到了联荣村福湖组的老同学曾育陈家,最后到了官峰村的上官峰组陈炳林家,受到如同贵宾的礼遇,同学们今天的发展自然不在话下,与童年相比,一个在天堂,一个可比在地狱。以同学们今天事业的成就,盛情在杯茶谈笑中喜溢于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时,我想起了明朝杨慎《临江仙》词里的一句经典话语了。
但是面临着这连续四年的平和蜜柚的销路滞销,价格低靡,同学们更多还是在说蜜柚。
在商言商,务农言农事,这也是“三句不离本行”了!
“一农败九商”,暂时的挫折,暂时的效益低下,此时,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应该如何跳出眼前这样的窘困境地,所以,我与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探讨。
站在被浓雾裹着的蜜柚树下,我们不仅陷入了深思,而且进行了近距离的意见交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各抒己见,博采众长,你一言,我一语,异常热烈。
变通、改良、嫁接新品种,是这次同学会议论的主题。特别是嫁接“葡萄柚”,嫁接“三红”的蜜柚新枝,是大家取得的一致见解。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人转我变”此时,我不禁想起了经商和种果包括种植其他农付产品及农作物的“十六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此时,我不禁吟开了曹操《短歌行》里面的名句来。
是啊,该变通了,通则不痛,通则激活,通则兴达也。
传统的耕作模式应该变一变了,单一的经营,单一的种植模式也应该变一变了。
我站在蜜柚树下,沉思良久,想起了当年我在平和县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时候,到乡下去广泛发动种植晒烟、去广泛种植烤烟、生姜、红麻籽、玫瑰茄的往事,这些农付产品,那个不是有这个“一盛俱盛、一衰俱衰”的过程和局面呢?
思往事,展望未来,静下心,我们是时候该求变通了,寻找途径,寻找新的出路。
所以这次故乡之行,同学聚会,切开的主题就是“商柚事、寻变途”重中之重的事。
老同学确实盛情之至,周德生、曾育陈、陈炳林他们家里,我们尽情地乐享到他们的盛情,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已尽到做东之慷慨,固然还加上浓浓的美好祝福,但是,我们更多还是在探讨新思路,寻变途。
“一杯盛情杯里醉,万般祝福呈上怀,浓浓春雾揣盛情,情溢高山滚滚来。”此时,我更多感受于老同学间这种比“两小无猜更两小无猜、比青梅竹马更青梅竹马”的恋情,这种恋情虽然不是诞生于花前月下、春花秋月之中,但至少这种友谊,经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雨沧桑的考验和验证,是坚如磐石的,是永恒于日月沧桑的。
下山了,我们沐着春雾,裹在身置于浓雾之中的迷茫细雨中,驾车缓行,十米之外就见不到山踪人影了,只有大自然的迷雾在尽情地拂抚着你,在安慰着你,清凉的感觉油然而生,反正,今天“微凉透心中,几许漾愁怀”是有一抔乡愁,伴随青雾浓雾,是要让我们去回想和品味的。
“迷雾之中朦胧山,朦胧山中不见天。天山连在雾海里,牧童沐雾似神仙。行走天山即如天,腰别牧笛沁歌眠。牛鞭牛行翩跹里,天在心中自然宽。”此时,我想起了童年自拟的《放牧歌谣》了,心中自然也有几许宽慰,眼看沐在春雾、浓雾的深山蜜柚树,我们只有留下一点希冀和祝福,愿嫁接好新品种的蜜柚果,能有好销路,好价格,不再像这春雾一样朦胧和迷深,因为,这些坚强的老同学们,也是平和人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拨开迷雾,去寻找新的曙光的!……
2020.3.7.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