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莫使金樽空对月(随笔)

编辑推荐 【山河】莫使金樽空对月(随笔) ——趣谈酒文化之一


作者:自咏诗 童生,65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41发表时间:2021-03-17 03:50:03
摘要:既然本组杂文冠以“趣谈酒文化”,那就离不开酒,离不开文学艺术,当然更离不开与酒有关的趣闻逸事。趣谈区别于漫谈,更不是漫无边际的随便侃,必须要围绕“酒文化”这三个字来谈。故此,少不得先要上两篇古代文人与酒的逸事,才算得上是酒文化。

一、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开众多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月亮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叹过她、赞美过她。每当玉兔中天、清流泻地的夜晚,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在月下对酒当歌,排遣无尽的烦恼,抒发豪逸的心情,憧憬美好的未来,遥祝亲友的幸福。
   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有着无穷无尽的星辰,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太阳和月亮了,古代的人们称她们一个为“金乌”,一个为“玉兔”,赋予她们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人们说月亮上面有一座宫殿叫广寒宫,里面住着美丽的嫦娥和一只小白兔,广寒宫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还有一个叫吴刚的青年,用树上的桂花来酿酒。《楚辞·东君》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诗句,意思是说用天上的北斗七星做勺来舀桂花酒。这当然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是古代人们在科学极端落后时代的美好向往。月亮上是没有生命的万古洪荒之地,已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所证实。但是,现代科学研究又给人们带来新的无尽的向往,外国科学家用射电望远镜观察分析,发现在银河系银心方向的人马座B2星际云中有大量的酒精。初步计算,那里酒的总量远远超过地球上几千年的酿酒总和。这真是惊人的、令人不敢相信的发现,只是这个发现此后再无下文。
   古人对月亮有深厚的感情,月亮代表着纯洁无瑕,又代表着虚无缥缈,对月饮酒,便能寄托人们的欢乐、惆怅和追求的情绪。南北朝的谢譓说:“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快哉斯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八月十五中秋夜,面对即将离去的友人,慨叹:“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宋代词人辛弃疾在告别友人时也唱道:“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以画兰花不画土,寄寓祖国山河被外族占领的悲愤心情的宋末画家郑所南,他的“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的诗句,不正渗透出清纯的爱国之心吗?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作了一首《月下传杯》诗,非常精彩,连他自己都禁不住赞道:“老夫此作,自谓仿佛李太白。”诗如次: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倂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诗人的心情该是多么豪迈!假如待月饮酒,而月亮又偏偏不出来,该是何等扫兴。唐皇甫枚《三水小牍》记载一个天柱峰玩月的故事。赵知微是九华山道士,中秋夜与众弟子相聚,连日来阴雨不断,一弟子叹道:“良宵苦雨,甚是可惜。”赵听后忽命侍童说:“准备酒果”,又对众弟子说:“谁能跟我上天柱峰玩月?”众人虽然勉强答应,但都认为冒雨上山一定会弄湿衣裳、弄坏鞋子。一会儿,赵知微拄杖出屋,众人随后,忽见长天空阔,皓月当空,众人欢欣雀跃,瞬时登上峰颠。于是芳草为席,举觞对月,有唱的、有跳的、有弹琴的,直到月斜远山,才回到山下的房舍。到了山下,一时天空中又是凄风苦雨,晦暗如前。此虽近乎神话,然而众人的心情却通过月亮的出没而表达得生动、形象。
   苏东坡贬密州时,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诗人向着茫茫的宇宙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热爱生活,又厌倦了黑暗的官场生涯,产生厌世的消极情绪,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但他毕竟是豪放洒脱之人,他把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触通过这首《水调歌头》表达出来,它让人类朴素的情感升华为万众人的理想和期望,抒发了人类共同的心愿。吟唱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又都和他人有同感。
   诗人在他著名的《前赤壁赋》中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在《后赤壁赋》中进一步歌颂了月夜饮酒、寻幽探胜的乐趣。“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东坡在《西江月》词中将酒与月并提:“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感叹世道险恶,人生寥落,想到自己因被诬入狱,而发出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他还有“劝君且吸杯中月”的诗句,《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全诗如次:
   杏花飞簾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蹈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棲残红。
   苏轼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的词豪迈奔放,极尽浪漫主义色彩。与他风格相反的另一位北宋词人柳永,所作词纤丽婉约。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青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经常出入花街柳巷,认识了许多歌女,并为她们填词作曲。柳永填的词好听易唱,深得广大歌女乐工的追捧,他成为万千歌女疯狂追逐的偶像。他的词唱遍祖国大地,以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的名气引起士大夫的妒嫉,他的词作冲击了封建礼教,士大夫抨击他是“风流浪子”。有人在仁宗皇帝面前上表推荐他,仁宗头脑里已经先入为主,草草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意思是:你呀,当官干什么?还是填你的词去吧。这无疑断绝了柳永的仕宦之路,他在受此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只得以玩笑人间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填词中去,终于成为著名词人。人生落魄不得意,江湖流落的感受经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其代表作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靄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一词的成功说明一个道理,人生若总是一帆风顺,没有突如其来的棒击,没有压倒人生的变故,又怎能在思想境界上得到升华?又怎能在人生的某一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柳永正是在人生道路突临断崖深渊,万念俱灰之下,才有了惊人的感悟和灵光一现。当然,这种感悟不是凭空出现的,有他长期积累的文学素质这一坚实的基础。
   这首词自它问世以后,千百年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凡夫俗子各种各样人的赞美、追求和吹捧,人们与词中的意境深有同感,喜爱那朴实无华而又感人的词句。在宋词最辉煌的巅峰时代,它便被列入宋金十大金曲,可谓实至名归,足见它的魅力和影响,它的感染力已远超时代的局限。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飘泊江湖的感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中最有名的句子当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经久不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千古名句。
   细想起来,这一句词无论是辞藻和场景,都是那样的平凡和平淡无奇,均是最常见、最常听到的事物和语汇,却吸引了世间各色人等的钟爱,它打破了阶级、阶层、时间、空间的界限,表达了一种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千古之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情同此景。
   相传苏轼作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说:“我词何如柳七?”有幕僚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柳词和苏词截然不同的风格。
   柳永还填过一首《望海潮》,尤其著名,由此还引出一段故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
   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
   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人罗大经在他所著的《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关于这首《望海潮》的。据说金国的统治者完颜亮既是马上皇帝,又颇懂汉族文化,他读了柳永这首《望海潮》后,心中羡慕江南山水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便兴起“投鞭渡江之志”。他在派往南宋朝廷的特使里安插了画工,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画临安山水,回来后又补画上自己的像,画上题“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题词,表达了他踌躇满志,意欲吞併南宋的野心。此事虽不可靠,但却可以想见该词的社会影响有多么大。而已经死去多年的柳永也因南宋朝廷的迁怒,险些被刨坟掘墓。
   完颜亮也曾于中秋赏月,举杯待月,月亮被乌云遮住,于是赋《鹊桥仙》一词: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
   做许大,通天障碍。虬髯撚断,星眸睁烈,惟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出语铿锵,表现出一代豪主的雄风。只是这位雄图大略的完颜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便被部下刺杀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得以苟延残喘。
   白居易诗道:“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文人爱酒、爱月又爱花,这样的诗句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俯拾皆是,“卖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提葫芦,趣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几乎各种花儿都入得诗中,入得画里,蓄含着浓郁的、清淡的酒香。
   被誉为“诗仙”的李白,也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对月独酌,飞羽觞而醉月,歌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河汉。
   诗人徜徉在花丛中,沐着清辉,喝着闷酒,排遣着怀才不遇的无尽愁思。人、酒、花、月溶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给人以清新、隽秀的享受。有人统计,李白诗歌中对明月的吟咏竟达268处之多,可见他对明月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
   李白这首《月下独酌》诗流传久远、影响很大。但是明代那位风流才子唐伯虎却对李白有不服之气,主要是对李白追求功名,“登天子船”、“长安市上眠”的作法不满,他自己则蔑视权贵、甘居茅屋、游戏人间。他作一首《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唯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唐寅诗作得好与坏我们不作评论,但其白眼傲王侯、潇洒临风月的精神是可嘉的。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郭沫若说他是生于酒而死于酒。他为诗仙,当之无愧;酒仙之冠冕,同样受之无愧。历代哪位诗人更比李白豪放?他“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他和友人为了能多喝些酒,而要“刬却君山”,该是何等的张狂!
   诗圣杜甫评价李白说:“醉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正是诗仙李白的写照。“醉酒狂歌”,歌者,诗也。“飞扬跋扈”,非是诗人人品轻狂,而是诗之豪放。诗与酒造就了这一风流千古的伟大人物。旧时乡村酒店,爱在灯笼或酒帘上写“太白世家”“太白遗风”等字样,这是李白好饮对民间的广泛影响。李白的诗中,充满了饮酒、美女、游仙等题材,也因此遭到后代文学批评家的非议,如王安石就说:“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言妇人与酒耳。”
   李白一生好远游,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而特别偏爱安徽省境内的敬亭山。敬亭山在安徽宣州,这里有李白最欣赏的诗人谢眺的遗迹。李白曾七过宣州府,七上敬亭山,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由于李白的厚爱,历代文人雅士追随诗仙的脚印,纷至沓来,留下千首诗词,敬亭山因此成为江南诗山。
   李白何以这样喜爱敬亭山?除风光绮丽的山川景色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酒很美。宣州附近盛产佳酿,唐代已很有名,当地有个叫纪叟的老人酿造的老春酒,李白非常爱喝。纪叟去世后,他作《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谁人?”
   宣城西去,是宣纸之乡泾县,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记载了李白与泾州豪士汪伦的一段交往。汪伦闻李白到宣州,持函邀请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李白欣然前往,才发现十里桃花指的是十里桃花渡的地方,万家酒楼指的是万家楼酒店。但是李白并不后悔,泾州人的深情厚意使李白流连忘返,临走时他留下了动人诗章:“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一生不得意,62岁死于被赦途中,临终时赋《临终歌》一首: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不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兮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他至死仍自比为大鹏,自负之心昭然可见。“后人得之兮传此”,后人的确没有辜负他,他的诗歌保存下来一千多首,被传诵了一千余年。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还编织了李白酒醉捞月的动人传说。马鞍山采石矶,位于浩浩长江岸边,这里山石峥嵘、兀立江流。一块巨石嵌在陡峭的绝壁上,凌空欲飞,叫做“捉月台”,相传李白在此醉酒,跳江捉月,最后被水中神鲸驮载升天。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道:
   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露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

共 54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莫使金樽空对月》这篇关于月亮和酒的随笔,作者自吟诗老师洋洋洒洒,自由驰骋,历数古代文人墨客的月、酒文章。既风雅,又有趣。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和追求。更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于诗酒文化的追捧。衍生的一些美好的传说,体现了人们对于诗人的拥戴。随笔,自吟诗老师写得真是下了功夫。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段段精彩的诗酒文化,串联起来,像一部精彩的诗酒文化解说词。棒极了!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1-03-17 03:53:35
  感谢自吟诗老师赐稿山河如画!(;一_一)
  
   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自由驰骋。却有序,有条理。可见老师用了心思。(?ò ∀ ó?)
  
   酒和月亮,都是美好的象征。在您的笔下,更是美妙绝伦。(?ò ∀ ó?)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极冰
2 楼        文友:自咏诗        2021-03-19 23:10:04
  感谢江山如画社的采纳拙稿,感谢极冰社长的精彩编按!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应该大力弘扬,这对提倡社会文明和进步是有益的,我会继续努力。谢谢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