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葛巾:拒绝与深情(散文)

精品 【流年】葛巾:拒绝与深情(散文)


作者:丑石 秀才,23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3发表时间:2021-03-17 09:50:15

我的秘密藏在更高的地方,需要借助门扇作为阶梯,才能爬到屋檐下方,在屋檐与土墙之间,有一个隐秘之地,那里几乎藏着我所有的童年记忆。这是与精神有关的收藏,村子本来就不大,能读的书没有几本,你你我我几个人相互传阅,到后来大多破烂不堪。我的书里,有很多是看了不还的,或者已经被在传阅的过程中丢失了主人,到我这里,就被隐藏在离天更近的地方。
   牛在老屋里吃草,我从门扇上爬下来翻开一本小人书。小人书也是书啊,有着比单纯文字更直接的阅读视野——是否近乎于现在的手机,是我突然产生的想法。手感,一只手托着,一只手翻开,就进入了另一个奇幻世界。
   那朵牡丹啵的一声开放,黄色的蕊丝颤动,像情人间柔弱的心绪,紫色的花瓣张开,一如涂了紫红色唇膏的嘴唇。在蕊丝颤动的丛林里,一个细小的身影出现,紫衣,纤细的手指,眼眸流转,随一阵轻柔的风落在泥土上,草丛间,须臾,尺余,须臾,长成一位体态曼妙的女子。这是戏剧连环画《葛巾》里的章节,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一二〇一工厂印刷,198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0.23元。洛阳书生常大用是个花痴,严格来说是个痴迷牡丹的爱花人,来到曹州,想要一睹牡丹的芳容,安顿在一个姓魏的大户人家,每天在后花园逡巡。书生,在古代相当于文化人的代称,戏剧中的书生往往有着青春姣好的面容,或孱弱,或白净,或玉树临风,断然没有张牙舞爪的张飞形状。这可能是一个误区,或者说在写作文学作品的这帮书生里,有美化这个族群的故意,才子佳人自多情,好像才更能抓住人的眼球。
   作为阅读的启蒙,我愿意相信每一个写下的汉字,这从一定程度上给我带来了误导,以至于多年之后回望,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文字营造的幻境中打转。这怨不得别人,手指轻抚,册页如美人,美人也就站在了面前。常大用爱花、惜花,在尚未开放的花丛里流连不舍,打动了姑娘葛巾。桑婆婆也是一个物化的人,在花园的一角,擎起如盖的枝叶,呵护着园子里的牡丹,时日长了也就有了精气,可以随意赋化为人形。葛巾忽然出现,让洛阳书生常大用惊诧不已,马上跪拜在石榴裙下。可见书生的尊容,不是沉湎于虚拟的字行间,便是常常为花精树妖所折服。躲开桑婆婆的视线,彼此约定,要在黑夜里相会,一架作为道具的梯子架在墙上。第一次,常书生攀爬过去,听见红窗内下棋的声音,无奈折返;第二次,又来到红窗之下,下棋的嗒嗒声更加密集,顺着窗缝看去,只见葛巾正与一位白衣女郎斗意正酣,桑婆婆也在座;第三次,已是三更时分,被桑婆婆发现,让丫环搬走了梯子,只落得怏怏而回。
   牡丹真国色,我一直心有腹诽,并非怀疑牡丹的花色,而是一旦被以固定的符号命名,就失去了自然与本真。有关牡丹的记载,更为详细的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记录真实、客观。“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看来彼时的盛景所言不虚,洛阳牡丹是集多地之大成者,汇集了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等花色品种,而洛阳人好像并不感冒,结果实的花谓之某某花,到了牡丹,则不直曰花,就叫做牡丹;且在更早时候山民多砍来作为烧柴,只是到了后来,有大户人家栽植,才慢慢形成了观赏品种。这是牡丹的羽变,从柴薪草木之流蜕变为奇花异卉,一举成为众芳之王。
   好的牡丹多在于嫁接,“接花工尤著者一人,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券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可见当时的门园子也是植物博士,只是手段有些阴险,把接头蘸上沸水,能成活才怪。洛阳至当时的京城开封,不过五六个驿站,到了徐州李相迪任留守时,才开始向京城进献牡丹,用菜叶子裹好放进竹篮,用蜡封好断口,驿马飞奔,可使花朵几日不败,所进献的无非是姚黄、魏花寥寥几朵。
   仍然是富贵之譬喻,让权贵阶层讨取欢心;而牡丹的本意肯定不是如此,只不过原本生长在山野民间,栉风沐雨,固守着植物的本元、天性。
   牡丹是一种懂得拒绝的草木。在《醒世恒言》之《灌园叟晚逢仙女》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你道因何独盛于洛阳?只为昔日唐朝有个武则天皇后,淫乱无道,宠幸两个官儿,名唤张易之、张昌宗,于冬月之间,要游后苑,写出四句诏来,道:‘来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百花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旨,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后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花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则天大怒,遂贬于洛阳。”真或假,明眼人一看便知,无非是借牡丹之意表达另一种情绪,彰显民间好恶。
   我读到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也是在八十年代的某天,字里行间,觉得某些思绪隐隐上升,那时才十几岁的年纪,也是真正读到教科书之外所谓散文这个文体的第一篇文字。这篇文字极为简单,无非是跟随一众行人到洛阳去参观牡丹,但由于倒春寒的原因,园子里的花迟迟未发,游者难免会生出各种不悦,以至于怀疑牡丹这种花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看。牡丹的拒绝,节气的拒绝,在书写之外更多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没想到的是,多年之后,我也终于拿起了笔,开始进行所谓散文的写作,借由对一场戏的描述,来审视这株生长在黄淮大地的普通植物。
   没错,在我多年的习惯中,但凡大地上生长的草木植物,有着内在的尊严与公平,而非他者施加的符号或定义,狗尾草也是一种草,稗草有着和庄稼一样的姿态和骨气,香附子在除草剂的迷雾中一次次枯萎,又一次次站起,这同样说明了野草的执拗和拒绝。
   牡丹并未拒绝我,是我离菏泽虽然近在咫尺,却到现在也没真正意义上去欣赏一场浩大的花事。倒是有几次办完手头的事情,到几个园子里随便走了走,看了看。晚了,看见落败的花瓣零落一地,牡丹铁一样的枝干擎起茂密的绿叶;早了,天香公园里有些干旱,枝干上的嫩芽和花苞一起瘦着,不急不躁,稳如泰山,哪管你是来自何方的神圣。再一次,是和多年志趣相投的人一起,从赵王河出发,一路说着陈年旧事,看河的两岸一边起了高楼,一边正在棚户区改建挖掘机打夯机隆隆作响,走到曹州牡丹园门口,门旁张贴着“正在修整,游客禁止入内”的通告,相互莞尔一笑,牡丹开在心中。
   戏曲《葛巾》取自于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故事,菏泽与临淄之间有着很远的路程,若是古代,需要走上十天半月也未可知。大概某天的黄昏,一个来自古曹州的生意人,一路疲倦来到柳泉树荫下,看见一个卖水的摊子,一位清癯的老者,笑容里藏着几分洞察世事的机敏。一碗茶换一段传说故事,那人便咕咚咚一饮而尽,讲起有关故乡牡丹的传说。至于牡丹地域观的传闻,欧阳修早已做过解释:“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他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并作出一番解释,再者曹州牡丹到了明清开始广为种植,可见并不成立。但无疑随着古都开封的没落,洛阳牡丹也随之减色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依我看来,平原确实缺少奇花异草的装点,广袤的黄土地上陡然出现如此美艳的花色,人众趋之若鹜也就不难解释了。
   常大用爱花惜花,于时间的后花园中抱得美人归,算是对爱花人的一种褒奖。盘缠花完了去典当衣物,典当衣物的钱又花完了牡丹还没开放,又去卖了马匹,这一切我们的牡丹姑娘葛巾看在眼里。怏怏而归的常大用在夜色中叹息,抚摸着顺手偷来的系着一条紫巾的如意在默默祈祷。门扇开启,一袭花香涌了进来,倾国倾城的女子果真站在面前。在所有写到牡丹的文字中,我仍喜欢冯梦龙《醒世恒言》里的书写,花妖树精,在封十三姨(风神)的召唤下出场,一个个容貌姣好,最重要的是秋公所植的那株五色牡丹。
   灌园叟,秋先,人称秋公,爱花到痴迷程度,每日扫花底落叶,汲水灌溉,烈日当头,“蘸水沃之”,狂风暴雨,“即披蓑顶笠,周行花间检视。遇有欹枝,以竹扶之。”若到了花落时节,“则累日叹息,常至堕泪。又不舍得那些落花,以椶拂轻轻拂来,置于盘中,时尝观玩。”如果有被雨水打落泥污的花片,“必以清水再四涤净,然后送入湖中,谓之‘浴花’”。且有一番高论,花一年只开一度,日晒风吹,随意折拗,于心何忍?别说旁人要来折他家的花不允,即便别家主人要取来一枝一朵送他,也会再三劝阻,若不答应,他情愿低头下拜,代花乞命;遇见被人折损的花枝,会凄然伤感,取泥土封上伤口,谓之“医花”。可见几许深情,这也就不难解释后来的结局,一帮泼皮毁坏了五色牡丹,牡丹仙子挥起一场透骨凉风,破落子弟作鸟兽散,秋公“随着众仙登云,草堂花木,一齐冉冉升起,向南而去。”
   这是东方美学的果报式完美收官,我们的蒲松龄老爷子断然不会如此落入俗套。牛屋里灯影摇曳,我在一场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启蒙中似乎看见葛巾紫和玉版白的良善与微笑。葛巾紫,有着丝绸的华贵与雍容,那女子从紫色的花蕊中缓缓走出,莲步轻移,就起了一场爱的风潮,常大用银两花完无计可施,葛巾来到老桑树下让他搬开石块,在地上用金钗画了一个圈,挖出黄灿灿的金银;若为长远计,就请娶我入门,省得在凄冷的夜风中孤单凄凉。玉版白,有着银的亮白与无暇,在与葛巾的陪伴中款款情深,大用,大器,蒲松龄起名的方式有些反讽,隐喻百无一用的书生在紧要关头往往会失去灵魂的判断,世俗与精神之间,缥缈与现实之间,常大用还是听取了别人的风言风语,暗自骑马回到曹州大户的后花园打探,看见了一幅画挂在主人家的中堂,画上一牡丹,一首诗,说的是曹国夫人,原来就是一株牡丹。枕边人,不过是一位修炼多年的牡丹精怪。
   精怪的诞生,初始于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天真,在叶芝的《凯尔特的薄暮》里,是来自于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那些奇异的精灵,有着植物的本真与友好,幻化作可爱的小仙子在夜色中飞翔,或往来于儿童的梦境,或开启一段段奇妙的旅程,或深入民间,探知人间的朴素与美好。那么,牡丹作为黄淮平原腹地的一株植物,一定也有着她真纯的一面,众花开过,这才缓缓来迟。.
   谷雨时分,麦子拔节,野牡丹一片片散落于田野,农家种牡丹,大多为油用品种,用来提取牡丹油。一场雨落,白的间或少数粉色牡丹开放,点缀在墨绿之间。白牡丹有光,用手机试着拍下几朵,花瓣上的水珠晶莹,黄色的蕊丝颤动,似乎有无数个牡丹姑娘慵懒醒来,纤纤手,淡淡眉,跳落下来就能变成一个个有乡野性情的少女。并非执拗,或许是因为几十年一直亲近乡野,我对野生的草木深爱有加。她们是大地的孩子,秉承了自然的本真与性情,自由开落,然后在一个暮春之夜消遁于大地或星空。
   《香玉》是《聊斋志异》里的另一篇故事,仍然说的是牡丹,不过地点做了变换,方位,崂山下清宫,人物,黄姓书生,白衣姑娘香玉,红衣姑娘绛雪。故事的情节前半段与《葛巾》大致相同,无非是胶州书生借宿读书,遇见了牡丹幻化的女子香玉,两人一见钟情。忽然某一天来了一位即墨姓蓝的人,看见院子里有一株白牡丹,向寺庙里的人求索,把白牡丹移到自己家里,过了几天,牡丹枯萎死去。黄姓书生又恨又痛,却无计可施,作《哭花》诗十五首,每天到牡丹穴处凭吊。
   接下来的故事有些牵强,蒲老爷子拉郎配,让绛雪经常来陪伴黄姓书生,绛雪,下清宫里的一株耐冬树,生长在牡丹旁边,化作一缕芳魂的香玉来看书生,但形体已经消散,虽款笑如前,却没有可以把握的体温。书生潸然,香玉嘱以白蔹屑稍掺硫磺,每天在花穴处浇灌一次,原来生长的地方便又萌生出一丛白牡丹。
   我对故事的流连,往往会沉浸在肤浅的情节里,或许是因为年岁尚小,并不懂得连环画中爱情的美好与深情;我沉湎于人物的幻化,娇美的牡丹姑娘仿佛在夜色中正在悄悄走近,这需要一场漫长的梦境,需要时间来成长,方可揭开与爱相关的面纱。只是亲爱的牡丹姑娘是否会拒绝,一个乡下野小子的贸然出现,是否会惊扰这自由多情的草木精灵?
   我在尝试着走近,多年以来养成的书写习惯,让我承继了乡土的笨拙与草木性情,每一株草木都值得歌颂,每一个行走在乡野的生灵都值得学习与敬仰。牡丹在生长,铁一样的枝干显得有些孤独,并不理会众多的喧嚣与杂沓的脚步,含苞,盛开,凋零,不过是十几天时间,零落成泥,复归于泥土的怀抱。我也在生长,彼时的少年与现在的自己合而为一,看到了拒绝与深情,也看到了深爱和质疑。
   常大用不顾兄弟大器的劝阻,执意要重返故地看个究竟,回来后葛巾已经明了了一切,和玉版一起将手中的孩子抛掷于土地,“堕儿处生壮丹二株,一夜径尺,当年而花,一紫一白,朵大如盘,较寻常之葛巾、玉版,瓣尤繁碎。”然后两人消遁于渺渺时空。黄姓青年深情,香玉从重生的花瓣中袅袅走出,青年指着牡丹说出一番话来:“我他日愿意寄魂在此,就在你的左边”。十年后黄姓青年病倒,嘱咐儿子不要伤心:“这是我的生期,而非死期。”又对道士说:“他日若见牡丹下有红色的根芽生出,且一放五叶,那便是我了。”
   故事的搬演是为更加通俗易懂,如此才能面对更广泛的受众,我从一本少年时的连环画里走出,竟未尽意。蒲松龄喜欢在文章的末尾稍作评论,以异史氏之名讲述对人世百态的看法:“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日‘未思’,信矣哉!”薄情如常大用,深情如黄姓青年者。未思——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是夫子的回答,你没真的思念,动了真情,如果真的想念,天涯海角也不是距离。
   我也在想念,那些清丽或芳香的花朵在时光深处盛开,恰如一个美好的约定,等你归来。

共 54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洛阳书生常大用是个牡丹花痴,在曹州一姓魏的府中,每日留恋于后花园里的牡丹丛中,感动了姑娘葛巾,几经波折,携美而归。可惜情易得,终难守,因常大用的猜疑,葛巾便重归一颗葛巾紫牡丹的形状,常大用后悔不已。这是蒲松龄聊斋里的故事,以此主题揭示牡丹的高贵品格,葛巾虽一往情深,却毅然决然拒绝常大用的猜疑,执守自我和心灵的高贵。这也是作者精神上的收藏,开篇巧妙运用葛巾故事里的一个章节和自己儿时收藏的小人书联系在一起,两者相得益彰,巧妙绝伦,为展开全文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拒绝,是为了坚守,不同流合污,展现了生命中的不俗;牡丹倾其所有,只为开放,因它也饱含深情,需要释放。文中涉猎知识面颇多,借用典故和花卉知识揭示生命的厚重与情感的真谛,不失为一篇哲思深刻的好文,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31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1-03-17 09:53:37
  若真有情,何必在乎对方是谁;若相知,何必去追根溯源,这篇散文丛中悟出太多的道理,学习了。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3-20 22:07:1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3-22 12:05:35
  读罢深为文中作者表述的广博知识所折服了。深情是真挚的,绝情是因为情重。一篇很有深度内涵的好文章,学习了。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