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哥哥人生的华丽转身(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哥哥人生的华丽转身(散文)


作者:汉字很奇妙 童生,62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6发表时间:2021-03-18 18:53:57
摘要:哥哥因受惠于下山脱贫,生活渐渐富裕,儿子读了名校研究生

现在年轻一代读大学,读研究生,已经显得有些平常了。但对于困难或曾是困难家庭的子女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当中,如果考取名牌大学,那定会迎来更多赞许、羡慕、钦佩的目光,家长也会倍感荣耀。哥哥嫂嫂的儿子,现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读医学研究生,不但为自己争了气,也为父母争了光。哥哥嫂嫂虽不善言词,但讲起儿子来,总能打开话匣子,娓娓道来。那种喜悦和自豪是由内而外溢于言表的。
   每当看到她们的时候,特别是体会到她们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时,我不由想到哥哥艰难困苦的过去,想到他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上世纪五十年代,哥哥出生于一个山高坞深交通闭塞的自然村落。此地只有五六户人家,都是本家爷辈繁衍分户而来,实质上就是一个分灶吃饭的大家庭。改革开放前,这里作为一个生产队,人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勉强度日,粮食要靠国家的供应粮才能弥补青黄不接,辛苦一年,也没有什么积蓄。尽管如此,比起解放前吃不饱穿不暖还频遭土匪抢劫的日子,那已是今非昔比苦尽甘来“换了人间”。那时虽粗茶淡饭,但哥哥却长得身强力壮,是山区劳作的一把好手。他憨厚勤劳,朴实善良,但凭一己之力也难以让家庭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已好几年,因为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局限,这里仍给人“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依旧未能摆脱一个“穷”字。那时已有外出打工赚钱的了,但哥哥因为要照顾年老生病的父母,只能待在这穷山沟沟里。令父母揪心的是,这时他已是大龄晚婚青年了,对于一个山里青年,已经错过了婚配大好时机。也是呀,哪个姑娘愿意嫁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呢?与以前相比,这个地方不是变得有前(钱)途了,相反劣势凸现变得更无望了。虽然凭着我们纯朴厚重的家风名声和哥哥的相貌为人,也有红娘多次牵线搭桥,但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老话说,婚姻是要讲缘分的,哥哥的婚姻似乎就是这个印证,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近乎绝望之时,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希望——未来的嫂嫂经过慎重考虑,看中了哥哥的忠诚和勤劳,愿意与哥哥结为连理枝,同甘共苦人生路。
   三十一岁,过了人生而立之年的哥哥终于在俭朴的婚礼中成了亲,了却了父母多年的心愿,一年后有了可爱的女儿……
   几年后,父母先后病逝。小村落还是“山河依旧”,唯独人口越来越少,老的去世,姑娘出嫁,越来越少了生机。待孩子稍大了些,哥哥嫂嫂为了改变家庭境况,把女儿托付给外嫁的姐姐——孩子姑姑带养,双双也赶了潮流外出打工。他们勤劳节俭,几年过去,积累了些许资金,决定把父母留下的破老房子拆了新建。他们起早贪黑,含辛茹苦。一年后,新房子建好——还是泥墙木柱土瓦房。此时,女儿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夫妻合计,哥哥在家一边“靠山吃山”赚些小钱,一边照顾孩子到离家几里地的村所在地小学读书,嫂嫂仍外出打工拼搏。
   又过了些年,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小村落终于通了电,彻底告别了晚上点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但通公路几无可能,出门就要翻山越岭肩挑背驮的状况无法改变。走动的人越来越少,这里几乎变成了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了。而此时,哥哥嫂嫂的儿子又来到了这个世上。虽然那个时候,养大孩子已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怎么样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成了一个挂在心头的最现实的问题。如果,一家人还是长期生活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孩子从小到大接触的只有高高的山、青青的树、清清的水、蓝蓝的天,虽然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亦有益处,但除此之外,还能见识到什么呢?这方天地真的太小了!这样的“坐井观天”,孩子会成为没见过世面的“山猴子”。因为学龄儿童减少,村小学只好停办,小学也要到十里路以外的学校去读了。一眨眼功夫,儿子又到学龄期,怎么解决儿子读小学的问题就摆在眼前。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不是让他从一开始就落后于其他的孩子吗?自己苦也就罢了,而让孩子因缺乏教育还像父辈一样穷下去,于心何忍?女儿已初中毕业缀学在家,儿子难道也是这样的结局?想想这些,真是烦心操心揪心!
   因为这样的心病,那时候,哥哥嫂嫂常常忧心忡忡、愁眉苦脸,但也只能唉声叹气无计可施。我等局外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权宜之计,只能再由姐姐伸出援手,把儿子寄托在她家,在附近学校上学。
   党和政府最能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民之所望就是政之所向。像哥哥家这种情况虽然只占人口少数,但也绝不会被党和政府遗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几年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根据上级的精神,一个振奋人心的扶贫政策在当地出台了——偏僻山区贫困农户可以全村整体搬迁也可以零星搬迁下山脱贫——解决一方山水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政府在县城或重要乡镇中心周边选择土地让下山农户建房,建设脱贫安置小区,政府并给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如久旱遇甘霖,雪中送炭火,哥哥嫂嫂与其他受惠于这一政策的山民一样欣喜无比——真想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庆祝一番。
   机会难得,怎能放弃。这个偏僻自然村的人们当然的选择是整体搬迁。各家各户,各显神通,恨不得快点到又大又好的地方去。哥哥嫂嫂自是不例外,由于她们一贯勤俭持家,家中还有点积蓄,加上亲戚朋友的支持,很快地,与所有下山脱贫移民户一样,他们一座统一标准的二层半联体楼房在移民安置地落成并入住了。这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别具特色的小洋楼;他们从原来的深山老林单家独户一步跨入了交通便捷统一规划的现代化小区——“清泉”小区,一个多好听的名儿;他们从大山区山民一转身就变成了城郊居民;他们可以不出远门就可在当地就业赚钱——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打工理家两不误,开辟了勤劳致富建设家园的新天地;而最让他们称心的是儿子读书的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附近就有小学、初中,孩子上学完全可以不要大人接送而自行早出晚归,只要孩子用心学习就好,原有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一去不复返了。下山后,一家人日子越来越红火,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渐渐富裕起来又感到前程灿烂的他们,喜滋滋的笑颜成为了面部表情的常态。
   有了新家,哥哥嫂嫂少不了嘱咐孩子要珍惜机会努力读书,争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更做一个会报恩的人。孩子也真懂事,知道这样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他刻苦学习、进步很大,从小学三年级转到这边读书后,学习成绩由差到好,并一路攀升,考取了城区一所好高中,又考取了云南的一所好大学——立志学医服务病患,本科毕业后更是被直接保送到上海一所名校读研究生——最近又说还准备读博士了。认识哥哥嫂嫂的人都会说,你们好人有好报,老实人终不亏,大山里飞出了金凤凰,苦日子终于要熬出头了。哥哥嫂嫂听了当然地乐开了花,也不由衷地夸起自己的儿子来……但,每每这样的时候,他们总少不了说这样的话,是政府政策好,要不然,我们一家人还在大山里过着孤零零的生活呀,儿子可能早就没读书了,真的感谢党和政府。二人识不了几个字,说出这样的话,这难道不是肺腑之言吗!
   是呀,饮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全靠共产党,哥哥嫂嫂心知肚明,今天的幸福生活,孩子的出息是哪里来的。每年春节,他们家的春联从不帖其它内容的,主旋律就是歌颂党恩不忘党情跟着党走,上下联各年有不同,横披却年年都一样:共产党好。这是她们发自内心的感慨!
   哥哥嫂嫂有这样的感慨,我怎能没有呢,我们——所有沐浴党的阳光雨露的人们,又怎能没有呢!
  
  

共 29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哥哥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山高坞深交通闭塞的自然村落。那里只有五六户人家,都是爷辈分户繁衍而来。由于是穷乡僻壤,哥哥到三十一岁才成了亲。为了改变家庭状况,哥嫂都很努力。虽然外出打工在山里盖了泥墙瓦房,但山高水远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无法解决。可喜的是,国家没有把他们遗忘,在政府的关怀下他们不但全村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使他们从山民一步变为城郊居民。他们的孩子更是喜人,从研究生到读博士,哥嫂心里乐开了花。是党的好政策为他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慨!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哥哥一家生活的变化,文章由远到近,由穷到富,真实反映出党的政策下人们的幸福生活!文笔优美,叙述流畅,给读者留下了真实、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问候作者!热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梦中楼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汉字很奇妙        2021-03-19 11:28:56
  谢谢梦中楼兰老师的编辑,祝老师好!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3-19 14:14:28
  欣赏佳作,祝哥哥一家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汉字很奇妙        2021-03-26 16:50:36
  谢谢社长的肯定和对我哥哥的祝福,也祝社长家庭美满,万事顺利。因事情多,迟复为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