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回忆奶奶(散文)
想起我的奶奶,亲情满满,留恋依旧,她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虽是微光,但温暖如春,照亮着我的心路。
一
奶奶已经离开我有20个年头了,可奶奶的影子常常因某一件事事儿让我看见似的,不经意就唤起了我对奶奶的怀念。奶奶优秀的品德,令我钦敬;慈祥的面庞,一直浮在我的眼前,笑盈盈,仿佛有奶奶就有阳光洒满地的感觉。走进老屋,仿佛奶奶仰面还在吆喝着我的乳名,张开双臂,想抱住奶奶,恍惚的神情,让我一次次走进奶奶的世界。
整整二十几年了,我总想写写奶奶的过去,但一提笔,我就写不下去,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位老者。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清明节马上到了,家人们回去扫墓,我就想写写奶奶小时候对我的好,用我的文字来为奶奶祭扫吧。奶奶活着的时候也说过,人死如灯灭,活着的人,想着就是,能够让活着的人想着,什么怀念的形式都用不着了。她的通达,或许根本不是从旧时代过来的人,一切都看得透。她对死亡也是恐惧的,不舍得她的儿孙,但她更是从容,她说,就像一次出门远行,不回来,但要把好的念想留给后人。奶奶这样说,我的心态一阵酸楚,仿佛是一剂催泪的针扎到了心尖,顿时让我泪流满面。
我懂事的时候,是五六岁。妈妈生了我之后,又怀上妹妹了,就让奶奶带我,调皮的我,不但没让奶奶烦,还就喜欢我闹腾,她说,小孩子不闹,那就是有毛病了,恹恹的可不好。记得小时候还骑在奶奶背上玩,奶奶说她就做我的老牛。当然,现在想来,我这样淘气,没有惹奶奶生气,还乐得干这样的角色,真的是为难了奶奶。
奶奶是个想着法子把快乐握在手心里的人,尽管她的快乐实在不多。
我常想奶奶嫁人的情境。奶奶16岁嫁给了英德镇的一个不出名的村庄的爷爷,听说,没有见面,但奶奶听说人还好,就想揭头盖的时候吓唬一下我爷爷。爷爷走近时她时,奶奶便把早就准备的花儿凑到爷爷的脸上,吓得爷爷倒退好几步。
奶奶肯受累,常担心别人做不好事。当年的她,生我父亲的时候才20岁,带孩子的事从来不用人帮忙,她说越帮越忙,不如自己带。其实,她是怕累着家人,也有不放心的份儿,磕了碰了,奶奶可舍不得的。孩子有了磕碰,她从来不数落别人,但回家就念叨,缓解心上对这件事的纠结与闹心。
奶奶是个个性非常强的人,但这样的性格,她总是收敛着,特别怕得罪了身边的人,有时候做错了,就问家人,其实她是在跟家人道歉,长此以往,家人就明白了奶奶的心思。
二
年轻时她只生了一个孩子,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但确有内情。有一天,爷爷看人家赌博,因为跑得太慢,结果给“抓赌”的人抓了。奶奶没办法,也不知到什么地方找人求情,就收拾了衣物回娘家住,和奶奶的母亲一起带孩子。奶奶说那日子很艰难,也没让孩子饿着肚子。总希望蹲几天监狱,教训一下,不要往那是非之地跑,可没想到,爷爷一去不返。县里传来消息,爷爷在监狱里被跳蚤咬死了。谁都无法证实这个死亡的原因的确切性,那时告状无门,没有说理讨说法的地方和可能,只能忍气吞声。消息传到奶奶耳边,奶奶哭得撕心裂肺,六七天都没下饭,想绝食结束生命,但看看怀中的孩子,又选择活下来。从此奶奶,带着七岁的爸爸在村庄过日子,当年的奶奶才25岁,她的青春,无法用正常来描述,生命和生活,都只能希冀老天开恩照顾。但奶奶天性乐观,能说能道,嘴皮子活泛,快言快语,风趣幽默,干脆利落。奶奶告诉我,若不是这样外向的性格,一定会郁闷而死。
我们年轻人在今天才有资格谈青春时光,有诗和远方,我的奶奶的诗和远方就是相依为命的孩子,她不可能有太多的想法,更不可能生出什么梦想,因为没有滋生梦想的土壤,更没有滋养梦想的肥沃。奶奶看着我走出故乡去闯荡,说,还女孩子,这是多少辈子没有的事,奶奶这是羡慕,从孙女辈身上看到了时代的不一样,她是快乐的,尽管她的生命从来就没有过快乐,但这点快乐的火苗,她看到了。
爷爷的死令她打击太大,和孩子相依为命,才是她不变的生活信念。随着爸爸一天天长大,奶奶似乎也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父亲长大了,日子好起来,奶奶也有了好好生活的念头,她特别喜欢看电影,酷爱听山歌和唱戏,甚至跟着人走街逛巷地看和听。奶奶说,那时也想着让人收了去,看看跟着杂耍的人混个饭吃,却未成心愿。
奶奶一生有苦也有乐,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挡住她对女性美的追求与专注。外表的风光,时髦的装扮,光鲜的衣着,一定是村里老人中最考究最时尚的,她说年轻时候没有心思美,老了赶上好日子,有条件追求美,不后悔。奶奶告诉我,她每天早起,一番照镜子打扮梳理后,问最小的孙女:为什么我的脸不如你的脸嫩?那时她“芳龄”81。我们听了笑得好开心,她从不自怨自艾,幽默和快乐的基因在她的身体里,一直活跃着。
这是多么让人无语的问话啊,就像不懂得岁月摧残人的道理,就像是未经世事沧桑,问得那么幼稚,其实,奶奶是在表达她对美的追求,尽管这个年龄是充满了遗憾,但她不会沮丧,依然用美来包裹自己的生活。
我想,在奶奶心中,81岁和倒过来的18这个数字是一样的,她的心不老,情调更年轻,甚至年轻人还没有她这个精气神。几个堂妹妹也跟着夸奖奶奶,说世上还有比我们的奶奶更会保养的人吗?奶奶才是最懂得美的女人。每逢秋冬季节,奶奶便会安闲地坐在院子中央晒太阳,随着太阳照射的角度的变化,她的凳子也会相应在方向和位置上做出细微的调整,秋冬的太阳暖融融的,和煦的阳光洒在她的衣服上、身体上,老人家一脸满足,一脸幸福。我第二次回家乡时,已是将近85高龄的奶奶,依然精神矍铄,肤色有活力,有弹性,似乎与81的年龄没有两样,我甚至怀疑,时光在奶奶身上就此打住了。奶奶的美,委实令我吃惊,面皮没有了褶皱,水分满满的,我逗奶奶说,哪家化妆品公告如果来找你,你不要拒绝。奶奶睁着眼,笑眯眯地,她在期待着。
三
奶奶活到了90岁,是高寿。按老辈人的说法就是衰老离去的,并不是得了什么病的。回忆中,她一生中上医院的机会为数不多,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因为她收衣服在凳子上滑倒,导致尾龙骨裂缝。第二次是她风湿病脚疼,医生叫她体检一下,排除一些疾病。最后一次,是临终。奶奶年迈,体力不支了,只好住院了。医生表示老人体质相当好,血稠血粘痛风心脏病等等统统与她无关,量血压,高压120,低压80,甚至令许多年轻人汗颜。奶奶说,住院三次就挺多的了,给国家多少负担,要医生围着转,要报销医疗费的。其实,奶奶也是在庆幸自己身体的好,我们也都跟着奶奶的腔调重复着奶奶表达的意思,引她开心。
爸说,是家乡的山清水秀滋润着她,朝有朗朗的晨曦沐浴,暮有流云款款的相伴。爸爸说得就像作诗。相对来说,城里的空气被污染,人为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爸又说:你的奶奶啊,这一辈子爱说爱笑的,有什么愁事都送出去了,没放在心里。
果真如此吗?我想妈说得很对,奶奶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从不藏着掖着,真正做到了爱憎分明,她爱什么,不爱什么,都很直接,看来,爱憎不仅仅是一个立场问题了,还是一个养生之道。比起大部分人为了生存、为了所谓尊严,要罩上一层虚假的面纱,她过得要轻松很多。开朗的性格,是一个人生活的快乐因子,长寿没有什么秘密,有的是难以长期做到的生活习惯,有的是不计较的心情。
奶奶给我留下很多生活的画面,这些远比呆板的教科书上高速我们的养生做人道理生动得多。可以说,奶奶的品格,影响着我们家一代代人的成长,从遗传因素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脉相承;从后天影响看,奶奶就像我们的生活老师。
有时候想,奶奶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她的精神一直没有离开我,我想活得像奶奶那样,通达,乐观,知足。
欣赏好文。蓝色妹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