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海曼(散文)
海曼是位女同志,认识海曼还是在街道工作的时候。根据上级的通知,要对辖区的家政服务进行统计。经人介绍,我和街道经贸科的同志前往,在河南东路南侧的一栋私人住宅楼里,见到了从事家政服务的她。
海曼生于1973年2月,哈萨克族,1994年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皮革集团公司工作,1997年7月入党,1998年因企业重组,海曼成为一名下岗人员。
下岗后,她先是开了小饭馆,但由于没有管理经验,不久饭馆就关闭了。科学北路社区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为她出谋划策,并鼓励她再次创业,为她提供了一间房子,她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家政服务公司。
起初发现,开家政服务公司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公司成立时,只有包括她在内的3名员工,没有资金、没有管理经验、没有业务拓展能力,许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她。由于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员工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妇女和企业下岗女工,她们受的教育都很有限,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观念也很落后,一旦出点问题就要放弃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另外,家政服务是个季节性极强的行业,淡季没活养不住那么多人,旺季活多了又一下找不到那么多人,导致有活没人干,员工思想很不稳定,留不住人,只有68平方米的家政公司,当时签约的员工不过10个人。
到2006年,海曼和她的家政公司就经营不下去了。
正当陷入绝望之时,新市区总工会领导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对她说:“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工会就是你们的娘家。”她讲述了公司当前面临的困难。得知她的困难后,工会领导当即承诺为家政企业送培训,且不收任何费用。
此后,自治区总工会领导到海曼家政公司调研,针对员工对家政行业不了解,特别是大部分是女员工,缺乏法律观念,有些员工因为是单亲家庭或者是夫妻两地分居,导致婚姻关系紧张,甚至涉及到离婚财产分配等问题,为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让员工知道如何维权,在婚姻关系中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资金跟不上,合适的场地又不好找。这时,自治区总工会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免费为她提供了40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并选树她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吸纳下岗失业女职工的民营企业女性创业带头人,在资金上获得重点扶持,先后送她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交流学习。
为实现家政服务公司员工服务的专业化,自治区商务厅培训中心为海曼家政公司培训了家政、护工、保姆、月嫂等各类人员400余人,95%的学员通过培训拿到了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及《岗前培训证》。在自治区妇联、乌鲁木齐市妇联第一届家政技能大赛中,来自海曼家政服务公司的女员工在激烈的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
今天,在各级工会、妇联等多方帮助下,乌鲁木齐海曼如家家政有限责任公司,已从简单的家政服务拓展到了育婴师的培训、日间照料管理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家政服务,业务服务项目从保洁逐渐增加到月嫂、催乳、产后修复等,海曼家政服务的能量场越来越强,公司业务已从乌鲁木齐向全疆市场铺展开来。
近年来,累计有上万人次通过海曼如家家政有限责任公司找到工作,还有约30人从公司走出去自己创业。公司先后获得“助残帮困先进企业”及“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海曼也多次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模范个体工商户及二次创业带头人,先后获得自治区自主创业带头人、“五一”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作为代表,海曼参加了新市区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协会代表大会和乌鲁木齐市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
海曼说:“自己和家政服务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离不开各级工会、妇联的帮助和支持,更离不开社区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如果离开了党组织,自己能力再大,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天,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