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情】古村童谣(剧本)
剧中主要人物
(以出场先后为序)
路贺雷:男,乳名庵生。军人的后代。母亲在硝烟弥漫的战斗中生下他即殉难,且与其父失去联系。被一位老年贫苦农妇收养为孙。背负着“没爹没娘的私孩子”的精神重压与养祖母苦度童年。养祖母去世又被一家善良的乡亲收养,后参军,临退伍之际与生父奇遇。
许仁德:男。欺压良民的恶霸保长。
庵生奶:苦命的老年农妇,路贺雷(庵生)的异姓祖母。她极度贫穷,心地善良,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耗尽晚年的心血把一个烈士的遗孤抚养到十一岁。
玉竹:女,庵生(路贺雷)的童年好友,善良纯真。后成为农村革命大潮中的进步青年,与路贺雷结为夫妻。
百富:许仁德之子。
大虎:男。庵生(路贺雷)的童年好友。憨厚,具有正义感。后成为农村革命大潮中的进步青年。
留根:男。庵生(路贺雷)的童年好友。真诚、后成为农村革命大潮中的进步青年
黑牛:男,憨厚的穷苦青年农民。性格豪放,人穷骨头硬,勇于打抱不平,敢于挑战恶霸。吃饱为乐,干活为乐。
三太爷:老年农民。一颗善良心,时时以正义评述世相。
路同会:苦难农民,大虎之父(盲人)。
苦芹:路同会的女儿,大虎姐姐。因被许仁德凌辱而投河自尽。以青春的冤魂控诉着黑暗社会。
陈本草:玉竹之父,具有同情心的贫民医生。庵生奶去世后他与妻子收养了童年的庵生(路贺雷),成为庵生的养父。
玉竹娘:陈本草之妻,善良的农妇。庵生奶去世后他与丈夫收养了童年的庵生(路贺雷),成为庵生的养母。
征兵人:男,成年军人。
贺江承:军人,路贺雷(庵生)生父。在惨烈的战斗中与临产的妻子雷佳失散。后为解放军某部团长。
林瑜青:军人,路贺雷继母。解放军某部文工团团长。
雷佳:军人,路贺雷(庵生)生母。于战火中生下儿子即为国殒逝。
大凯:路贺雷长子。
二凯:路贺雷次子。
记者:女。青年。
故事梗概:
日头落,狼下坡,
鹞子叫唤鬼吆喝。
有爹的,爹背着,
有娘的,娘牵着,
没爹没娘该如何?
野狼来了谁救我?
一首凄婉、幽沉的童谣把人们带进旧中国那多灾多难的辛酸岁月。古老小村庄——路庄的苦难农民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着、挣扎着。路贺雷(乳名:庵生)在硝烟弥漫中飘落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没爹没娘的私孩子”,“瓜庵子里拾来的野孩子”,这污秽的恶称重压着他幼小的心灵。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在极度艰难中抚养着他。他为“没爹没娘”而迷茫、痛苦、忧伤。暗暗地询问,默默地寻找。十一岁那年,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悲酸病逝,善良的贫苦乡亲陈本草夫妇把他收养于家中。在这个散发着泥土味又充满了血腥味的故乡,他耳濡目染了恶霸保长许仁德的横行霸道、贫苦少女苦芹的悲惨遭遇和乡亲们的淳朴、忠厚。从而认识了世间的美、丑、善、恶,心中深深埋下了人生爱与恨的种子。同时他也与故乡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十七岁他激情参军。在二十岁就要复员之际,奇遇生父贺江承(现任团长)和继母林瑜青。同时揭秘了他生母的真情……
人生道路上的奇峰突起让他巨浪排胸。他终于抛却了“没爹没娘的私孩子”这块压在心头二十年的“恶石”。此刻,又一个人生选题摆在了他面前:生父和继母出于亲情和关照,要留他在部队;故乡的乡亲、乡情,呼唤他回乡报恩。在优越安适与艰苦报恩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古老小村庄里的首首童谣,记载着中国社会的变迁,述说着民族命运的转折,
倾吐着炎黄子孙的心声。小村庄的一段历史,是中国社会该时期历史的折射和缩影;路贺雷的一段人生经历,是军民鱼水情深的阐释和解读。
第一集
字幕:1944年深秋。
1·1
近暮/外。
旷阔而荒凉的中原大地。
一个古老、闭塞、破落的小村庄。
残阳西坠,暮云低沉。
小村庄——路庄在朦胧的暮色中显得死气沉沉。
时远时近的犬吠和偶尔几声乌鸦的哀鸣伴随着萧萧秋风,诉说着这个穷乡僻壤的凋敝和荒凉。
小村中传出声声凄婉、幽沉的男声童谣——
日头落,狼下坡,
鹞子叫唤鬼吆喝。
有爹的,爹背着,
有娘的,娘牵着,
没爹没娘该如何?
野狼来了谁救我?
飘荡的童谣声波中,镜头渐渐近移——
六岁男童庵生孤零零地站在村头,满脸恐惧,期盼地向村外远方张望着。
(特写镜头):庵生骨瘦如柴的脸、期盼而含着泪光的眼睛。
庵生:(竭力呼喊)“奶奶——!奶奶——!奶奶……”
这呼唤声从荒凉的村头飘向茫茫野外……
1·2
暮/内。
村内,保长许仁德家的祠堂里。
许仁德在给祖宗烧香,上供,磕头……
一条肥壮的大黄狗在他身后摇头摆尾。
1·3
暮/外。
朦胧的暮色,荒凉的旷野。
庵生奶奶手拄一根竹竿,身背半布袋粮食深一脚浅一脚匆匆走在荆棘丛生的荒野小路上。
远处凄婉、幽沉的童谣隐隐约约飘荡在她的耳际——
日头落,狼下坡,
鹞子叫唤鬼吆喝。
有爹的,爹背着,
有娘的,娘牵着……
庵生奶奶看看天边混混沌沌的落日余晖,一脸焦急和牵挂,加快了踉跄的脚步。
庵生奶:(下意识地念叨着)“庵生啊,奶奶一会儿就到家了,在家等着奶奶,在家等着奶奶……”
1·4
暮/内。
许家祠堂里。
香火将灭,人已不在。
饥饿的小庵生胆怯地走了进来。他一眼看见了香案上的供品,紧张地环视屋内。见无人,疾步走近香案,拿起供品中的一个馒头狼吞虎咽地吃着……
(特写镜头):庵生狼吞虎咽吃馒头的嘴。
许仁德突然出现在他的背后。
许仁德:(如狼似虎)“野狗崽子!……”
小庵生魂飞胆颤,撒腿而逃。
许仁德:“我砸断你的狗爪子!……”(骂着追去)
1·5
暮/外。
小村庄内,坎坷不平的胡同里。
小庵生惊魂失魄地奔逃……
许仁德气喘吁吁地穷追……
小庵生奔逃的脚步……
许仁德狂追的脚步……
小庵生力竭摔倒,爬起来继续奔逃……
1·6
暮/内。
庵生家。
一间破旧的茅草小屋,木板床上是破旧的衣、被,低矮的土灶台上放两个粗碗,破旧的竹篓放在墙角。
小庵生脚步踉跄地跑进了小屋,急忙关上木板钉成的屋门,用骨瘦如柴的小肩膀扛在门上。
门被一脚踢开。许仁德气势汹汹闯进。
(特写镜头)小庵生大汗淋漓的脸,惊恐的眼睛。
许仁德对小庵生拳脚交加……
小庵生哭声凄厉……
庵生奶奶惊慌跑进,向许仁德连连磕头。
庵生奶:“保长饶命!保长饶命!他是个孩子,不懂事的孩子,犯了啥错我赔罪,我赔罪……”
许仁德:(挺胸叉腰)“你们家有没有祖宗?把我家敬祖宗的供品抢走,糟蹋,良心何在?道德何在?”
庵生奶:“知罪,知罪。许保长,我替孩子赔罪。您高抬贵手,饶了他吧!饶了他吧!……”
庵生奶把小庵生紧紧搂在怀里。
许仁德:“赔罪?!怎么个陪法?”
庵生奶:“许保长,您说到哪,我就答应到哪。”
许仁德:“那……把好,下月初一,备三牲供品,到我家祠堂向我家祖宗赔礼道歉。”
庵生奶:“照办,许保长,照您说的办。只求您高抬贵手,饶了小孩子罪过。”
许仁德:“是君子说到办到。要是不照办,我家祖宗在天之灵要是怪罪了,到时候可别怪我许仁德不仁!”
许仁德说罢扬长而去。
庵生奶的视线中——许仁德出门走远了。
小庵生埋在奶奶怀里的头慢慢抬了起来。
庵生奶心疼地为孙子擦拭着脸上的泪和血。
庵生从破开的衣袋里掏出吃了一半的馒头,贪婪地啃着。
(特写镜头):庵生奶奶苍老的脸,热泪滚落在庵生血迹泪痕交融的脸上。
庵生:(睁大含着泪光的眼睛望着奶奶)“奶奶,您去俺舅老爷家,借到粮食了吗?”
庵生奶:“孩子,你看……”(指着刚才背回的半布袋东西)“这是从你舅老爷家借来的高粱,还有小米,马上奶奶给你煮米粥。”
庵生瘦小的手伸进布袋抓出一把小米,流着泪的脸上立刻露出喜悦的笑容。
庵生奶:“我去提水,等我回来咱煮米粥。啊!”(提起灶台边的水罐出了门)
六岁的女童玉竹来到门口。
庵生十分惊喜,与她互相望着。
庵生:“玉竹!快进来!”
玉竹:(进屋)“刚才我看见百富的爹追来打你。他好凶啊!”
(特写镜头):庵生切齿愤目。
玉竹:(望着庵生血迹未干的脸,伸出小手轻轻抚摸着)“疼吗?”
庵生用手捂了捂脸。
(特写镜头):庵生眼睛里闪射着仇恨的光。
玉竹:“他当保长,天天打人,前天他打了留根的爹。”
1·7
暮/外。
村头水井旁。
庵生奶吃力地提着水罐走下井台。
失目人路同会以竹竿探路来到井边。
庵生奶:“他同会叔,往这边走,小心有井。”
路同会:“噢,四婶子呀,提水的?”
庵生奶:“提水的。”
路同会:“哎,四婶子,刚才许仁德叫唤着追庵生,为啥事啊?”
庵生奶:“咳!为……小孩子,淘气。不说了,不说了。”
路同会:“他家的孩子就不淘气!孬种!不得好死!”
庵生奶:“天快黑了,回家吧。”
路同会以竹竿探路走去。
一根干枯的树枝落在了不远处,庵生奶放下水罐走过去捡起枯枝。
一条肥壮的大黄狗跑来,把嘴插进水罐喝水。
庵生奶:(回头看见大黄狗)“狗!……”(扬起手中的枯枝正要向大狗打去,定神一看,又收回了扬起的枯枝)
一根扁担正要向大黄狗打去,举着扁担的是莽撞汉子黑牛。
庵生奶:(急声)“黑牛!打不得!保长家的……”
黑牛:“狗仗人势!……”(手中的扁担已经重重地打了下去)
大黄狗大叫一声逃跑了。
庵生奶:(心有余悸地)“黑牛,你别闯祸啊!那是保长家的狗!”
黑牛:(愤愤地把扁担往地上一撴)“我就是要打他的恶霸狗爹!”
1·8
暮/内。
庵生家破旧的茅草小屋里。
庵生奶奶盛了半碗小米粥递给庵生,又盛了半碗递向玉竹。
玉竹:(刚欲接,马上又缩回了手)“我不喝。”
庵生:(立即替玉竹接住)“喝,玉竹!”(塞到她手中)
玉竹腼腆地接住了碗,大眼睛看着庵生。
二人含笑把碗捧到嘴边……
1·9
暮/外。
一轮混沌的淡月在似飘似飞的云层中若沉若浮。
暮色笼罩着古老的小村庄。
盘根苍枝的老槐树默立于朦胧的暮色中。
红石碾盘静蹲于老槐树下。
池塘里的月影在缓缓晃动。
声声童谣在小村上空飘荡——
月亮弯,月亮圆,
月亮底下小孩玩。
老槐树,石碾盘,
我唱老包你收钱。
杀羊羔,偷瓜园,
分个白馍多香甜。
一群孩子唱着童谣相继来到老槐树下。
孩子们玩着“杀羊羔”的游戏……
八岁男童百富抱一个小竹篓跑来,把竹蒌往石碾盘上一扔。
孩子们立刻围拢了过来,一双双眼睛望着小竹篓。
百富:(厉声呵斥)“不许动!一人一个!吃了我的白馍,谁也不能走,都得听我的,记住没有!”
几个孩子声音高低不等地相继道:“记住了。”
百富从竹篓里一个一个地掏出白面馍馍分发着。
孩子们一人分得一个馍馍,便大口大口地吃着。
百富把手里的一个馍馍在庵生面前晃了一晃,又收回了。
百富:(瞪着庵生)“你这一个,喂老鳖吧!”(一甩手把馍扔进了池塘)
池塘里的混沌月影即刻粉碎了。未归的睡鸭一阵惊叫。
(特写镜头)庵生愤怒的脸。
百富:(盯着庵生)“你偷吃俺爹敬祖宗的白馍!哼!还没打死你!”(向孩子们大喊)“听着!他是个私孩子,没爹没娘的私孩子,从瓜庵子里拾来的野孩子。谁都别跟他玩。谁跟他玩,白馍馍就不分给谁。叫他滚蛋!”
几个孩子随着起哄:
“私孩子!俺不跟你玩。”
“谁跟他玩就分不到白馍馍。”
“私孩子滚蛋!”
“没爹没娘的野孩子!滚蛋!滚蛋!滚蛋!”
(特写镜头)庵生滚着泪珠的双目闪出愤怒的光。
1·10
暮/外。
村中黑暗的胡同里。
庵生一个人往家走。
一个黑影从后面向他追来。
黑影:(低声)“庵生……”
庵生回头,六岁男童留根已经追到他身后。
庵生:“留根,你……?”
留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白馍馍递向庵生)“给!我给你偷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