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火 苗【微型电视剧】 ——谨以此影视剧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
【时代背景及本片主题】
字幕徐徐推出
1927年7月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后,陈潭秋、董必武回到武汉,向鄂西发展党的组织,在恩施建立“施鹤留省学会。”(对外称同乡会),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5月,湖北省委指派雍文涛担任特派员,带领谢文轩、邱绪金进入利川,先后发展冉甸方,李英华、冉雪樵、胡维中、张碧仲、向良才等入党。1940年建立起黄泥坡区委,下属箐口支部,土桥支部,团堡支部、丰庄支部,党员达到百余人。在黄泥坡区委的领导下,各个支部积极开展党活动,支援抗日救亡,壮大党的组织、领导农村革命。本片运用场景记录的方式,再现了当年团堡党组织的部分活动。
【场景一】
时间:冬季农闲季节。
地点:支部书记胡维中家。
活动内容:培训入党积极分子。
支部书记胡维中给十几个入党积极分子读党章,进行入党动机教育。
胡维中:(白)大家志愿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说明思想进步,对局势有清醒的认识。但是我们入党要有真心,有个人目的的不要来,想当官发财的到别处去,为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我们欢迎。大家相好以后,就报名登记。
积极分子甲:(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是一心为公的,我们一定遵守党章。
积极分子乙:(白)我要求入党,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听从党的指挥。
积极分子丙:(白)反对封建,打击地主恶霸,我们就跟着共产党干!
胡维中:(白)好!入党就是要有这个态度,这就是我们的初心。下边我们学习一篇毛委员写的文章,题目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胡维中打开一个红皮小册子,对着积极分子们解读起来。)
【场景二】
时间:夏季夜间。
地点:水井湾岩洞里。
活动内容:入党宣誓。
岩洞里小方桌上点着油灯,上面放着文件和书籍。石壁上悬挂党旗。
四个入党人面对党旗举起右手,支部书记向良才领着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努力工作,严守秘密,交纳党费,绝不背叛。”
向良才:(白)大家是正是党员了。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两个:一是继续寻找积极分子,壮大组织力量。二是向人民宣讲目前的形势,动员民众支援抗日前线。
众党员:我们一定把工作做好。(分散下。)
【场景三】
时间:午夜。
地点:黄泥坡关庙一间密室里。
(灯影里,支部书记张碧仲正在和党员们一起学习。)
张碧仲:(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每个党员都务必要明白,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是建成共产主义,而目前的任务就是团结起来,把日本赶出中国,还要继续做好对推翻剥削,打倒地主阶级,给农民分田地。大家肩头责任很重。
众党员:(陆续表示)我们一定深入宣传,让广大的人民都知道有共产党再为他们谋利益。我还要去动员我的侄子去报名参军,上前线去打日本。我去宣传支援前线抗日,尽量实现有人带头捐款捐粮。
张碧仲:(白)好!大家各自努力,注意自己安全。(党员们散会。)
【场景四】
时间:春季开学时节。
地点:团堡小学内。
(学校举行开学典礼。一二百学生齐聚小礼堂。校长冉甸方正在讲话。)
冉甸方:(白)同学们,我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做一个富有良心的中国人,把学校办成走进抗日征途的学校。今年我给你们带“政治”课,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压迫,什么是剥削?成为有理想的人。(学生鼓掌。)
(冉甸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白)这是我给学校写的校歌,大家从今天就开始唱。下面我来教唱第一段。(学生鼓掌。冉甸方教唱校歌。)
冉甸方:(白)大家跟着我唱:“团小,团小,团小是建设祖国的后备军,我们讲诚信,尚勇敢,准备为人类正义去牺牲……”(歌声激越,飘上校园天空。)
(镜头转换。教室里。女教师李英华也正教唱歌曲。)
李英华:(白)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会了唱《大刀进行曲》,今天来学唱《我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下面先听我唱一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李老师唱完后。开始教唱……)
【场景五】
时间:夜间。
地点:团堡小学后边一间仓库里。
(冉甸方、李英华和几个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忙碌着。)
(冉甸方刻完一张蜡纸,交给李英华,轻声说。)
冉甸方:(白)“英华,这是我们的第十二期小刊,你和大老王连夜印出来,明早分发出去。”
李英华:(接过蜡纸)(白)好的!(接着说)老冉,还有我们党员学习的刊物《火苗》第九期也编辑好了,今夜也要印出来。
冉甸方:(白)很好!英华辛苦了。这段我们宣传工作很有效果。党员叶培华和谭海涛还募捐了一千大洋,准备在城里开办《同益书店》,经销进步书报,还是我们的秘密联络点。
李英华:(白)你真能干,我们得努力呀!(转回身,对老王说)
李英华:(白)老王,你加快印制,要保证印好。我去安排送发刊物的人员。
老王:(白)你放心。(老王继续印刷,冉甸方继续刻写蜡纸。李英华下。)
【场景六】
时间:秋日一个中午。
地点:石龙寺下银杏树下。
(箐口,黄泥坡、团堡,丰庄等几个支部书记先后到来,聚集,碰头。他们表面是游玩寺庙,实际是交流情况。开展联合行动。对话简明扼要。)
“张书记,我们支部进来学习了《新华日报》文章,党员们活动积极,动员了十几个青年准备去黄埔军校学习。”
“张书记,我们箐口支部对那些欺压贫民的地主,进行了打击。党员们还帮助贫苦农民种地,宣传抗日。”
“根据特委指示,我们决定下个月十五日在冉雪樵家举办一次培训班,主要学习《论持久战》,商议如何开展支前工作。”
(碰头后,散去。)
【场景七】
时间:一个冬日上午的团堡逢集日子。
地点:团堡集镇东街头。
沙地沟村党员万恒寿带着一个女青年进入集镇。那女青年身材高大,一副男儿气慨。她身穿黄布军装,腰里扎着五寸宽的皮带,斜背一个大挎包,雄赳赳走进大街。
万恒寿:(对赶场的大声说)乡亲们,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个人物,就是我身边的这个女青年。她叫范小凤,是辛亥革命元勋范腾霄的侄女。她昨天从省立学校回来,她今天给大家宣传抗日,发放抗日传单。大家注意听着。
范小凤:(站上台阶,对着赶场的人。)(白)“乡亲们,我们中国人不能愚昧,不能受人宰割,我们要团结起来,把东洋人赶出去……”(赶场的群众凝听着,鼓掌:这个女娃子还行呢?)
范小凤打开挎包,向人群抛撒抗日传单!(群众争着看传单。)
【场景八】
时间:1936年底。
地点:团堡街关庙前。
关庙下的巷道墙上,几个党员正在张贴墙报。墙报上有党员们写的诗歌,有画的漫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吸引人们观看。
关庙里戏台上。团堡支部和黄泥坡支部正联合演出自编的话剧的节目《放下你的鞭子》。台下观众百十人观看。旁边的海报上写着:明日演出歌剧《王二小》。
【场景九】
时间:1937年春天。
地点:团堡街小学操场。
来自团堡各村的青年十余人齐聚一起,准备出发去参加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学习。冉甸方,张碧仲给这些青年登记名册。写着:文利光、肖一章、李白纯、覃成侯、罗建平……
(青年们对话):“甘继书,你也去参加学习呀?”
“是的,我就是最恨人本人来中国捣乱,我这次去黄埔,学习后就上前线杀敌!”
“甘伯侯,你也去呀。”
“我去,和继书一起有伴。”
冉甸方继续登记名册,写着:张永锡、肖特生、李胜谷、赵光祥……
团堡民众一起欢送这些热血青年出发。
【场景十】
时间:1939年年底。
地点:团堡石龙寺大殿。
团堡区委书记给党员民众宣讲本地抗日英雄肖特生事迹。肖特生。1912年出生于湖北利川团堡镇安乐坪村农家庭。后迁至利川县凉雾乡土地坡居住。1922年考入国民党豫鄂皖三省干部训练团学习,结业后回到原籍利川。1937年参加国军36师独立任特务连连长。部队奉命扼守鸡公山,他率部死守阵地,使日寇未得前进一步,后来日军恼羞成怒,调集飞机、大炮,向肖部阵地发起狂轰乱炸疯狂,阵地上空飞机扫射,地面上弹片横飞,守敌官兵伤亡惨重,肖特生沉着指挥全连官兵,坚守阵地,不让敌人前进一步。日军炮弹落在阵地前沿,肖特生脑部被弹片击伤,幸抢救及时方保全性命,伤愈后回到利川老家。1938年冬,肖特生在齐岳山境内组建起万余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肖特生自任总司令。由四川石柱开赴长江,由长江东下,进入敌占区,开展抗日游击作战,可惜肖特生遭到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时年28岁……
张书记的宣讲,激发起团堡青年的激情,纷纷学习本地英雄,有的走上前线,有的积极捐粮捐物捐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红色火苗燃烧起来,越烧越旺。)
字幕推出:
据历史资料记载:1937年-----1948年期间,团堡向抗日前线输送兵员1484人,训练民兵4200人,捐款38万元,捐粮3000担,捐献衣物5000多件。团堡地下共产党组织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不朽奉献。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