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追】故乡的痕迹(散文)

精品 【东篱•追】故乡的痕迹(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14发表时间:2021-04-01 00:04:43
摘要:我记忆里的故乡,属于我的心头温暖,和别人心中的故乡不一样,留住那些打上烙印的痕迹,即使是失去,也不会把最美的记忆夺走。

【东篱•追】故乡的痕迹(散文)
   我要忘记那些关于故乡的伤感的话——到达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我要颠覆某些人回乡的感觉——近乡情更怯。我不想造作,更不能矫情,我要和阔别的故乡做一次促膝交谈,哪怕是静静地让我再读读她。
   我特别相信,无论什么样斑斓的世界,都无法收住游子的一颗心。
   掐指算来,我离开故乡已经近半个世纪了,这种长度,并非可以扯断我与故乡的联系,反而心中生一种无形的弹性,或者说是一种反作用力,越发思念故乡了。我距离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不到百里,工作期间,几乎很少回村,父母不在,回去,勾起的往往是伤感的情绪。退休之后,我发现,这种伤感是需要释放的,只有故乡那些曾经在记忆里留下的痕迹,才可唤起曾经的记忆,记忆的美好,可以稀释不良的情绪。如果故意忘记那些画面,情绪就会有了违背主观的硬伤。
   我确信,这是乡愁。习总书记说,“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是的,五十年了,还在想。“记得住乡愁”,就是不忘赤脚玩耍的那条小溪,捉过鱼的弯弯小河,老街上从窗户露出的乡邻笑脸,咬着“死艮”(方言,吃着劲道)的熟瓜干,母亲风风火火煮熟的一锅杂面汤(方言,杂面条)……
   故乡,对远离家乡的人而言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对于我,却是一个有时不敢触碰的梦。我生怕岁月打磨的故乡也老了。清澈的小河,鱼儿还悠闲地游着?那时我的伙伴说鱼有点傻,我们得意忘形。苔痕斑驳的石桥,走上去还要控制好脚板的摩擦力?幽深的小巷,那些磨得滑溜溜的石板上画过的游戏痕迹谁给擦去了吗?屋左那丛翠竹,已经将老屋包围了吧?刘家大院的屋后拴马桩上牛马的叫声重新响彻,桩子上的铁环应该是锈迹斑斑了。这些闪现在夜梦里,却无法惊醒我。往昔的画面,色调总是温馨,不愿引来那些失落的故事,一齐讨好我的回忆,弄醉梦中的我。
   故乡对任何人,都是蹒跚的脚步迈出的起点,是一个无形而可以让人沉睡的摇篮,记忆里的温馨,画面的甜蜜,对远离她的人,就是苦涩的情节。仿佛看见款款走来的母亲,所有的烦恼,母亲以怀包揽,和伙伴玩哭了,母亲搂住半个头,说,大哥哥是喜欢你,不然早就开除你游戏的权利。这些故事,轻易就被唤出了,故事可以写在书本上,可以印在脑海里,我有关故乡的故事是渗透在山水之间,躲在石墙青瓦的屋舍,安放于石子遍地的老街,躺在一个被岁月尘封五十年的魔盒里。
  
   二
   暌别故乡的时日太久了,一心想拿出点时间,重踏故乡的每一条街,抚摸每一堵石墙,拍拍每一座老屋,但很怕这些会让我有不忍的悲痛。我的故乡已经没有我的亲人了,而且我最怕时过境迁,我认不出家乡的容貌。从小读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诗句,觉得好美,不解“儿童相见不相识”,可如今回乡踏遍几条街,不见一个儿童,这种既熟络又陌生的矛盾状态,令我窒息。摇摇头,无奈;拍拍胸,抱憾。时光不光淘洗了曾经的痕迹和记忆,而且连故乡人的生存状态也改变得让我无法寻找到脉络了,果真看到一个曾经认识的同辈人,叙叙旧,问一下孩子都到了什么地方,却又怕伤感起来,我知道,他们的子女早就改变了生存方式,在一个个城里谋生,他们也和我一样,成为一个游子,是崭新的游子,他们将来思乡的情感,一点不会比我寡淡肤浅。尽管梦中频频光顾的美妙记忆荡然无存,但没有那些曾经的画面,我的梦还会如此惬意么?我感谢故乡为我五十年后准备了好梦的素材。
   对于故乡,我不是一个还债的人,因为当年走出故乡,我深情地回眸过好多遍,故乡是我的情人,不然怎么会在梦中呢!就是当年在故乡留下的那些落寞,苦痛,卑微,故乡都一一收在怀中,包容着,只字不提,只微笑着待我高兴地再踏足。当年并非因为憎恨而离开,是带着故乡的期盼和无言的祝福而闯荡世界的,我始终未忘属于我的故乡世界。曾经心中装着大海和天空,扬过帆,摘过云,如今回到故乡的怀抱,什么也不要了,就想打捞曾经深藏在故乡怀抱里的童心童趣。谢谢一个人的提醒,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从哪里出发。是的,一生就是一个圈,回到出发地,无限感慨也好,唤起当年的情调也好,起码是给平静如水的日子,带来一段心动的时光,哦,是久别重逢的兴奋啊。
   一定去寻找故乡在记忆里的那些尚在的痕迹,就像一个被拐走的孩子,长大之后更想找到亲生的父母。夕阳真好,斜斜地铺设在处于山窝间的故乡,尤其是那条承载着我快乐童年少年的老街,似乎是一块磁铁,将金黄的阳光悉数揽入怀中,不肯放走。哦,是的,那盘老的石磨还在,只是已经被油漆过(村民告诉我,这是“保护古迹”),就像怕见风雨的侵蚀,似乎是等我回来再看,不至于满目疮痍,只是没有了生动,静静地卧在圆圆的磨盘上,哦,那是一个垂落的圆月,很圆满,石碾才不想离开啊。石碾可知,与你“厮磨”无数圈圈之后的我,为了梦想,终于告别你,离开了。石碾说,不想拴住任何一个孩子的未来。哦,这种情感,是无言的,我却读出了一种放怀而去的温暖,多少父母希望和孩子永远团聚,却又不得不含泪让孩子去寻找新的未来。母亲总是扭着小脚,跑到石碾边上,双手做喇叭状,呼喊着我的乳名,唱着“回家吃饭”的曲子,拉长的腔调,就像歌唱,我嘲弄妈妈是安在石碾上的高音喇叭,妈妈说,喊到嗓子眼疼,儿就开心?我马上搂住妈妈的脖颈,摇着妈妈,不要她疼。
  
   三
   那个不大的石臼让在我家老屋的前面,我离家五十年,而石臼去不因我不再监督而依然坚守着,我伸手抚摸石臼的外沿,似乎还有着母亲“捣米”时的体温。我清除石臼里注满的雨水,省得母亲还要费力,舀啊,擦啊。那时,我们这些孩子也懂得疼爱妈妈,接过锤头,双脚踏在石臼边上,猛捣几下,气喘吁吁,大人们笑我们“青蛙撒尿一杆子劲”,意思是缺乏耐力。在故乡,各种感觉都可以调动起来,从这个石臼里捣出的食粮,我还可以回味出那个滋味。地瓜干捣碎之后,在锅里一煮,舌尖先在碗边舔舔,然后呼噜呼噜发声地喝。紫红色的高粱米,捣去了皮壳,用米玉叶包住,在蒸笼里一烀,香气四溢,就像拥有了一大片高粱地。石臼是是香甜的加工器,是生活滋味的储存器。
   母亲是一个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颇有特色的人,她说,石臼捣过的食物都是滑滑的,入口“趋溜”(象声词,极快)一下,儿读书背书也像这样就好了,“趋溜”“滑溜”的,不打顿。这些期待,一一变成了真实,若没有母亲这样激励,难说自己不偷懒,不耍滑。
   散文家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这话多么像我的母亲曾经跟我说过的,儿啊,如果来家,妈妈不在,那就在门前的石臼上坐一会,妈妈很快就回来的。但这一次我无法欺骗自己了,无论坐到什么时候,妈妈也不能回来的,徒生无限惆怅和深切的怀念啊。
   南河边的那座看瓜的石屋还在,风雨飘摇两百年啊。我听父亲说,我们一姓百年前从烟台福山逃荒至此,就住在那个石屋,村民送饭送水,才安顿下来,赶上土改分房,才真正有了落脚之地。这里是我的先祖落叶生根、繁衍生息的地方,不见史册,口传至今,是我们家族的一段佳话,我想,这个“佳”字应该给村落的土著先民。
  
   四
   我的故乡是一个很偏僻的山沟子,平缓的地块很少。我沿着北山根转转,那些曾经被村民开垦的山麓地块已经荒芜了,那曾经是自留地,村民戏称“自开地”,我们家的那块“月牙地”,也长满了杂草,如果父亲还在,那得多长的工夫才可以清理干净啊。父亲总说,耕樵本来就是我们的看家本事,不愁不愁!真的,正是父亲对耕樵的理解,才使得我在读书上,有着难得的发奋,耕与读,樵与书,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字眼啊,记得那句好美的对联: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真正的教育是隐匿于劳作之中的,就像诗歌的前身是劳动号子,来自劳动一线的读书人,才懂得如何吃苦,理解苦和甜的逻辑转换关系。
   故乡在惊人的巨变中,依然顽强地保留着古老的风采,尽管这些风采相比今天的成就,太逊色,但对于游子而言,是丰厚与苍白的区别。老街那些海草房,显出的是岁月的沧桑之色,海草覆盖的屋顶爬满了多肉和青苔。当年我们一群孩子曾举着竹竿敲打那些多肉,惹得国盛大哥不满,现在想想,国盛哥已经是耄耋老人了,他看到我回来,一定邀约我来摘下那些爬满屋顶的多肉吧,听说,海草房已经没有人住了,不过爱房子的主人时不时回来在屋内是烧烧柴火,赶走阴气。他们对烟火人家这个字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饭食,还是抗拒沧桑岁月的必须温度。
   村口的那眼井,依然敞着口,笑对时光,流云从此过,落雨沉其间,不改本色的甜。18岁之前,我就是喝着这眼井的水长大的,我曾经将这眼井比作我的乳娘,因为我没有吃过亲亲母亲一口奶,所以我更加奢望,更加贪婪,甚至从井中汲取出一桶水,先饱饱地喝个够。擦擦嘴角,却擦不掉嘴角的笑。光滑的井台石,每至寒冬打水,得小心了再小心,故去的金顺叔,总是起早放一条米包,打水的人踩踏着不打滑。
   一眼井,让我想起有关的人,他们是守护乡井的人,曾经和我的同学谈及“乡井”这个词,他说,那眼井,从来没有人去投井,因为温暖可以拒绝死亡。他的见解,让我惊讶,也让我想起我的人生识字史了。
   一年级,学到的汉字是:日月山石田土屋园乡井……老师说,对这些字的记忆可以想到那些东西的样子,特别说到“井”字,他说,是把我们用方框裹住,不让我们逃离,这就是“井”,搭建的井字架,盛着的岂止是饮水。我们问,盛得住什么?老师留下作业,而且不了了之。如今我可以回答了,盛得住的是我们深恋故乡的情感。
  
   五
   记得一段有趣的话:你知道太阳为何会转动吗?因为地球的引力?不是啊,是因为每个人心底有向日的希望。仿照这个推论,我觉得,故乡为何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梦?因为曾经的梦在故乡,不管游子跑多远,她都要深情地期待。
   故乡是可以分泌出让人无限缠绵的韵味,令人魂不守舍;是可以发酵出悠长的情愫的,令人心醉。一个人可以在故乡的怀抱里老去,尤其是打拼了青春以后,把人的两头(童年和老年)交到故乡的手中,那是多么美好的归宿啊。
   老街一角,一丛鸢尾花自顾自地开放着。童年时,就不曾让这些野花有灼放的日子,被我们掐去赠人了,赠给女孩,赠给母亲,赠给邻居的婶子和伯母。
   如今,不舍得掐一朵,我真想端坐于花丛,醉卧花的身边。我想让这季花记住我曾来过,曾与花对语,留下了我来过的痕迹,想找到我的音容笑貌,就去我的故乡,找到那丛鸢尾花。
   抹不掉的痕迹,已经镂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2021年4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是一个特殊的名称,以多种形式在人们的心目中呈现着。她是有情感,有温度,有模样的,不管过去多年,她的形象都会铭刻在游子的心头,并牢牢地占据在那个位置上。她以多角度,多方位,多色彩的形式而存在,她能让人思绪异常的灵活,让人遐想万千。她所释放出的东西,让人不能自己,让人欲罢不能。她在心中的位置特殊,不容替代,在人们的心目中,她只能是她,再没有第二个形象。她啊,牵动心肠,让人不能不为之心动,为之泪流。故乡所具有特殊的功能,又是那么的让人难以割舍。因为她,让人多了一份情感,那份情感是专为她而滋生着,喜怒哀乐,都由它操纵。故乡所特有的基因,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继承她的血脉。她的性情,她的一颦一笑,都将与她一般无二。我在猜想着,怀才老师写这篇文之前,是以怎样的心境去码这段文字的?思乡思乡思乡,像火山一样,从心中喷发而出,是那么的深重,把一缕缕的思念,转化为无边无际的倾述。倾述啊,他想找一个合适的倾听者,来接受这份厚重的情感。思乡的人,这份情感就像一座山。这座山可以飘来飘去,一旦坐落到哪里,哪里都无法承受。情感又如同一条河,源源不断地流去,在那条平坦的心路上,便拉出了一条深深的沟壑,才能容得下,那份汹涌澎湃。故乡啊,在游子的眼里是永恒不变的,才让他一直都藏有永恒不变的情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样的人生感慨,是一种累积,是一种积淀,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岁月流逝去青春年华,却流不去对故乡最初的爱恋。五十年的离别,把对故乡的思念,绾结在心头,不敢去触碰,那种痛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乡愁是人生最原始的情感啊,乡愁啊放到心中,这颗心就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反而会让这颗心焕发出勃勃生机。乡愁是一段心路,看似短,却很长,长到要用一生的精力去行走。而且要风雨兼程,要日夜不停,还要历经坎坷!感谢怀才老师坦露心怀,把这样一篇情感凝聚的文章分享给我们,感谢他的这番真情流露,让人感受到的人间真情是那么的温暖。问候春暖,祝愿老师文丰笔健,佳作叠出!【东篱编辑:孤独小男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0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4-01 00:12:56
  这是怀才老师的一篇思乡之作,满满的深情,满满的泪光,读来让人心动啊!我见过思乡的人,也读过思乡的文,有谁如他这般炽热?这般滚烫?这般多情?只有少小离家的游子才能有这样的感情宣泄。品读老师的好文,推荐阅读!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08:09:30
  谢谢孤独老师精美编按。辛苦了。故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温暖得不能再温暖的窝,无论游子在外的成就有还是没有,故乡从不会挑剔,也不会给划上等次,一概包容,年老了,思念故乡的情绪更重了,有些感悟是年轻时没有的,所以,写的时候就泪目,仿佛扑在故乡的怀抱大哭了一场。孤独老师对小文不吝赞词,鼓励之情不忘,继续加油。问候孤独老师春好。遥握!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4-01 06:04:53
  痕迹,我以为是还没有完全抹掉的曾经的真实。但毕竟不是原来清晰的模样。如果是脚踏过的足迹也许并没多么在意。如果说到故乡,说到一个离家半个多世纪的游子,曾经在故乡度过美好童年少年来说,能够还有清晰的痕迹,那改是怎样的一种感触和深情。我读怀才老师的故乡痕迹,我明白了老师心里有一团火,在燃烧,那就是几十年割舍不断的乡愁,海草房,老街,石碾,石臼,小河,母亲的微笑,街坊相邻的交往生活,像金丝银线,缠绕在老师的心头,那就是最温暖的乡愁。老师的乡愁让我感动,让我也想起了我的故乡,只是很遗憾都拆迁了,已经用眼睛永远看不到的痕迹。但这看不到的痕迹却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了。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08:26:01
  乡愁,是拆迁也不能抹掉拆掉的情感。我相信这一点。我家居住的老街,房屋剩下的不多了,多半了老年人居住,但我越发感觉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存在着我的童年和少年的时光。记住乡愁,懂得自己从哪里出发。谢谢习之社长精美点评,因为,谨祝快乐。也祝福你从京城赶回泰山的路很顺当。
3 楼        文友:篱边小筑        2021-04-01 07:14:59
  读怀才老师故乡的痕迹,乡愁渐浓。正如余光中的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候读到这首诗至今,无法忘怀了。今天读着老师您的乡愁,我更感动,有热泪盈眶。也理解老师为何念念不忘,多么美好又似曾相识的感觉。很欣赏、很喜欢老师笔下的每一个文字,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08:27:59
  谢谢小筑老师美言。乡愁是一个最让人泪目的词儿,因为她包含的东西太多,尤其是那份情感,无法随着时光老去而淡漠,所以,一遍一遍地抚摸故乡,还是觉得烫手了啊。谢谢小筑老师鼓励,遥握,问候春好,谨祝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4-01 07:36:27
  故乡是封存的记忆,是人生的圆点,石碾、石臼、水井,桥上石苔、屋顶肉肉,院边的花,都认识怀才老师,都有母亲沧桑的记忆和呼唤乳名的声音。因爱得太深,伤感太多,不敢触碰。这是我读到的最为经典的怀乡文,乡愁中是赤子滚烫的心。文笔有了灵魂感人至深!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08:29:39
  把爱付给养育自己的故乡是无悔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未成熟的足迹就在故乡,蹒跚恰恰是步履坚定的开始,记住那个开始,我们就走得更自信了。谢谢鸿雁老师点评,期待你的佳作,遥握!
5 楼        文友:东辰        2021-04-01 09:04:05
  乡愁是一本总不倦怠的书,如歌似画会在你的面前横铺竖展。杯才老师笔下故乡,有痕或无迹都是梦里梦外的故事。好一篇思乡之作。文美意广,每一条余音无不荡漾着回忆时那种大美,只有在梦里终能寻见,不用干百度,只要你结了故乡之愁,琴瑟之音,有你还有故乡。好文欣赏。早上好怀才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16:36:01
  故乡的梦,温暖着晚年的夜,我很喜欢,梦里没有惊惧,也不说梦魇,有的是润心的温暖,文学就是要叙述这些梦,捧着这些恶温度。谢谢东辰老师美评,遥握,期待你的佳作。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4-01 09:12:56
  我知道,怀才老师又在想家了,想妈妈了!是呀,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家园,那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有快乐,有欢笑,当然也有苦痛和辛酸。但对故土家园的爱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是无法割舍的,那怕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屋旁的菜畦,庭院的花草……都让人魂牵梦绕啊!怀才老师的此篇文章写法独特,打破常规的“思乡”写法,另辟溪径,在文学艺术上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可谓匠心独运!此篇作品不知让多少游子读罢得思乡垂泪!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安好,愿老师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16:37:34
  是游子,也就应该给故乡一份抒情。想的,想妈妈,无论多大年龄,妈妈始终是一个离不开的温暖的屋舍一样,我喜欢走进去,暖着曾经的往事,暖着自己的心。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遥握!
7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4-01 13:02:27
  故乡是天边的月,无边的温柔,照耀每一寸时光。亲人的面容,故乡的风物在时光里鲜活。怀才老师的乡愁很优美,很温情。一段与众不同的乡愁!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16:38:55
  不能抹掉的乡愁,一辈子在游子的心中,发酵,冲撞,都是最丑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们更想家了,最不能拒绝的就是故乡的温暖,所以我们就好好写故乡,写温暖。谢谢梅花老师美评,期待你的佳作。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04-01 20:17:05
  怀才老师的乡愁是浓郁而黏稠的,缠绵缭绕于心中,于梦中。多么厚重的情怀需要抒发,多么深沉的情感需要倾诉,而故乡会完全地接纳,静静地聆听。故乡之所以让游子魂牵梦萦,是因为亲情比海阔,比井深;乡情炽烈似火,醇厚如酒。怀才老师回忆母亲时最是动人心弦,让人泪眼朦胧,叫儿乳名的声音宛如天籁,日常生活的细节让人感动,母爱已融入骨髓,令人动容。厚重的文字,勾勒着故乡沧桑而温暖的底色,“一草一木总关情”,“此情绵绵无绝期”!好文拜读,问候怀才老师春祥体安!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1 20:21:48
  感动一下自己,真的,每每想起母亲,想起故乡的那些事,历历在目,情不自禁。一辈子把故乡放在心上,才是不负故乡。学习罗老师的美评,看到你留言最近教学工作忙,那真得注意一下身体,劳逸结合啊,谨祝工作快乐。
9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1-04-02 13:26:25
  乡愁是一粒种子,在岁月里发芽,越长越大,
   乡愁是一片叶子,从青翠到枯黄,都离不开根,
   乡愁是一枚书签,在发黄的记忆里,不停地翻动。
   光阴越走越远,故乡越来越浓,故乡的痕迹是生育的地方,不管时间多久,距离远,永远都会记得最美的时光。问好怀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2 13:52:54
  蓝色老师的关于乡愁的排比句非常棒,喜欢,谢谢美评。
10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21-04-02 23:32:25
  年龄越大。越思念故乡。曾经的美好往事,一一回忆起来。故乡,就是永远走不出的那个地方。好文。拜读学习。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07:38:59
  西鋂铃铂 老师的点评直入我的心,是的,年龄大了,故乡老了,这样的韵味,是否只是适合我们?真的是,年轻人把故乡放在身后,我们跌入其中了。问候西鋂铃铂老师春好。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