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菊韵】不打折(小戏曲)

精品 【菊韵】不打折(小戏曲)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03.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17发表时间:2021-04-01 17:58:24
摘要: 【剧情简介】 贫困山村,一个农民打工子真情孝敬母亲的动人故事。


   【人物】
   曾成孝:男,平桥村农民,打工子。50岁左右。
   刘玉荣:女,平桥村农民,曾存孝妻子,48岁。
   母亲:女,平桥村农民,曾存孝母亲,82岁。
   曾有德:男,曾存孝小儿子,8岁。
   于秀丽:女。平桥镇华丽餐馆服务员。35岁。
   经理:男,平桥镇华丽餐馆经理。40岁左右。
   餐厅上菜员:女,20多岁。
   第一场:打工场上
   (幕启:烈日蒸腾的上午,南方一个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建筑工人紧张劳动。曾存孝推着载满水泥的小推车,歪歪扭扭的艰难行进。曾存孝把水泥袋拆开,把水泥倒入搅拌的机器里,拧开水管加水搅拌,又拿起铁锨向搅拌机里投送石子。汗流满面,气喘吁吁。曾放下铁锨,站立休息一会。)
   曾存孝:(唱)
   别母离妻整二年,
   南下打工苦流汗。
   日推水泥八百袋,
   搅拌砂石堆成山。
   餐风饮露起早晚,
   拼死累活攒工钱。
   家中茅屋待翻修,
   儿子上学费用摊。
   妻子种地卖小菜。
   伺候母亲孝心添。
   (曾成孝继续用铁锨投送石子,揩汗,继续唱。)
   两年来风雨无阻天天苦干
   纵然思乡也没时间回家看看,
   最惦记好妻子乖儿子老母平安。(向家乡眺望。)
   昨夜里暗自把这两年的工资存款细细清点,
   存折上数字才仅仅二万八千零三元。
   (叹息!唉!)
   这如今修个房子至少也要二十多万,
   看样子我还得再苦苦干它三年五年!
   (工地上那边传来工头喊声:“加快速度,不能随便歇气。”)
   (曾存孝放下铁锨,又推起小推车去搬运水泥。路上坑洼颠簸,曾存孝摔倒,他爬起来见手背擦破皮,微出血,他向伤口处吐了一口唾沫,揉揉,继续推车。边干边唱。)
   为了兴家我得多多吃苦,
   要争取找机会加班加点。
   多挣钱修间房让老母亲度好晚年。
   (不觉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曾存孝肚中咕咕,才记起自己还没有吃早餐。他从水泥边的一个胶纸提袋里,拿出两包快餐面,用纸杯接来自来水,边吃边喝。叹息说:)
   曾存孝(白):我一天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可是每日工钱不满百元。唉!不知老板可发善心,给我加点工钱。(突然腰间手机剧烈响起。曾存孝掏出老式样手机接电话。)
   (电话是妻子刘玉荣打来的)“喂!孩他爹,你赶紧请假回来一下,老妈近来的心病越来越重了。我真的有点招呼不过来了。你务必向老板说明情况,回家来我两应对一下。”
   曾存孝:“好吧!唉!这打工养家的日子真难挨呀!”(关上手机。继续劳动。)(幕落。)
   第二场:老屋情深
   (幕启:竹林掩映,一间破旧瓦房。上午的阳光下,地坝里晒着玉米等粮食。母亲独自坐在地坝一边晒太阳,不时喝口茶水,望望远方。)
   母亲:(唱)
   望望天边望望太阳
   最思念存孝儿不知咋样?
   打工去两年多不见他我心盼望。
   不知道他整日劳动累成咋样?
   不知道他是冷还是热受没受伤?
   我大儿子打工时摔死在脚手架上,
   这事儿想起来我就泪水汪汪。(擦拭泪水。)
   我如今八十开外已是夕阳。
   身无力眼昏花走路摇晃。
   关节炎风湿痛肠胃病反复发上。(摸摸脑门,摸摸胸口。蹒跚站立起来。)
   多亏了好儿媳玉荣在我身旁。
   她每日从早到晚真是繁忙也辛苦非常
   送孩子上学校步行十里,
   翻土地种蔬菜汗水流淌。
   还要招呼我老婆婆煮饭烧汤,
   那一夜我心绞痛她护守天亮,
   找医生寻医药四处急忙……(刘玉荣背着一背柴火从远处吃力的走来。在墙边放下柴火,擦汗。)
   刘玉荣:(白)妈!我回来了。您饿了吧,我去给您煮碗面汤。
   母亲:(白)玉荣你歇会吧,我还不饿也。(刘玉荣用毛巾揩汗。)玉荣,你给存孝打个电话吧,说我想他。要他回来让我看看。
   刘玉荣:(白)给他打过电话了,他说最近要请假回来的。妈,你放心吧,我给你煮面汤去了。(进屋,烧火,刷锅,煮面汤。)
   母亲:(白)看她累的。我心里好难受,一个女人家担负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不容易也。
   刘玉荣:(端着汤面上。)(白)妈,你吃汤面,我今天特地给您加了一个荷包蛋。(刘玉荣将汤面递到婆婆手里。)妈,你慢慢吃,不够我再给添。
   (刘玉荣走进里屋,自己端起面汤喝起来。)
   刘玉荣:(唱)
   端起面汤碗我心里就升起凄凉,
   家屋里屋外就一个女人操忙。
   男人打工无法探望。
   小儿子上学校也要关张。
   最难是老妈妈不能离人,
   我要时时牵挂心上。
   唉!我要咬紧牙关把家庭大事担当。
   (屋外母亲吃着汤面,暗自小声嘀咕)
   母亲:(白)哎哎哎!这天天就是吃汤面,她做的虽然不错,可是我还是想喝点鸡汤鱼汤什么的就好了……)(这话恰巧被刘玉荣听到,她出来接过婆婆的汤碗。)
   刘玉荣:(白)妈,不急,我会马上想法让你实现心愿的。(儿子曾有德独自跑上。)
   曾有德:(白)妈。我回来了。
   刘玉荣:(白)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妈是按时去接你的,路上车子多,个人走不安全的。
   曾有德:(白)妈,你听我说:
   曾有德(唱):
   今天老师对我们讲,
   说我们成绩要迅速提高,
   就得补课要加强,
   催我们把二百元补课费快点交上,
   不然就不准走进课堂。
   妈,你把钱准备好,我明天就要去结账。(曾有德进屋。)
   刘玉荣:(白)如今这学校咋这样,正课上了还要补课,我哪里去找这二百元啊?唉!(但还是大声对儿子说。)孩子,妈下午就出去给你准备钱啊,你好好读书就行。
   (刘玉荣把母亲扶起来。送进屋里。)
   刘玉荣:(白)妈,你下午就在屋里休息吧。我的去集镇做点活,给有德挣点学费。
   母亲:(白)你去吧!我自己注意就是。(刘有德也出来扶着奶奶。)祖孙三人亮相。(幕落)
  
   第三场:华丽餐馆
   (幕启:集镇中间,高大楼房,华丽餐馆,宾客出入,生意火爆。曾存孝外穿西装,随着人群走进餐馆,他特的在贵宾部看了很久。见到许多客人就餐,结账。几个客人望着曾存孝的穿着发笑:“这个人就像二百五。”西装就没有穿伸展。”“就像个要饭的”。曾存孝不理。转身走出门外。)
   曾存孝:(唱)
   连接妻子两次电话,
   说老母亲很是向我回家。
   还特别想要吃点鱼肉鸡鸭。
   孝敬母亲是天大地大,
   我应该尽责任把母亲心思兑现打发。
   让母亲快快乐乐的安度当下,
   因此上这两天特地请假。
   走遍了整个集镇唯独这个餐馆档次高雅。
   我决心在这里备一桌酒席,
   把母亲接来好好孝敬孝敬,
   让她好好享受一下。
   (主意打定,曾存孝再次走进餐馆,来到柜台前。)
   于秀丽:(于秀丽接着他)(白)客官,你要吃点什么?
   曾存孝:(白)你这里分几个规格档次?什么价格?
   于秀丽:(白)我们餐馆全镇第一流,分两个档次。散客部比较便宜,就餐50元一个人。贵宾部就比较贵一点,一般2000元一桌。
   曾存孝:(白)贵宾部餐桌上些有什么好菜?
   于秀丽:(白了曾成孝一眼,一副待理不理的样子。转到一边,心里说:别看你外表穿西装,那时虚假的,你那粗糙发裂的手一看就是干粗活的。能有钱吃高档的。但是眼前生意不放过,就搭话,你问有什么菜,那我就告诉你,你听好:
   于秀丽:(唱)
   贵宾餐桌美味不寻常,
   海陆空各样肉食任你尝。
   烧鸡烧鸭烤乳猪还有烤全羊。
   猪蹄猪筋猪耳朵猪心肺鸭儿肠,
   西红柿冬瓜汤还有猴头鱼翅膀。
   外加法兰帝茅台酒诗仙太白火腿肠。
   就看你吃那一样。
   反正名厨做的味道都是特棒棒!
   曾存孝:(白)那价格呢?
   于秀丽:(白)菜由你自己点,价格都一样,三千元一桌。
   曾存孝:(白)还能便宜点吗?
   于秀丽:(白)最低标准三千元,不讲价。(曾存孝摸摸衣袋,下定决心。)
   曾存孝:(白)你给我定一桌。(翻开菜谱,点上)上红烧肉,油炸鲤鱼,清炖全鸡,烤鸭,猪蹄,还要爆炒鹿肉,蒸扣三碗。
   于秀丽:(白)你真的要定这些菜。
   曾存孝:(白)真的,你叫厨子办,我马上去接客人来。(欲走。于秀丽马上拉住他。)
   于秀丽:(白)不行,万一你不来吃,我们就白干了。你得先交定钱。
   曾存孝:(白)我还会骗你不成。不就是定钱吗?给。(摸出一千元钱递给于秀丽)这是定金,你去办,我一个小时后来吃。(转身下。)
   曾存孝:(白)我花点钱,让母亲好好吃一顿也算是孝心,值得!钱我打工再挣就是。(急忙回家。)
   于秀丽:(拿着钱,暗笑。)土包子,有两个钱就干抛。你要吃鹿子肉,我用牛肉替代,你吃得出个屁!我起码白赚你二千五。哈哈!(于秀丽暗笑着把钱交给经理。)
   于秀丽:(对内喊)贵宾部高档菜肴一桌。
   (唱)这一桌赚得二千五,
   利润还真的不寻常。哈哈。(幕落)
   第四场:送母就餐
   (幕启:曾存孝家。曾有德见爸爸回来,高兴亲热:“爸爸!想死我了”。母亲抱着儿子:“孩子,你累坏了吧,妈妈好想你也!”妻子刘玉荣满脸含笑,倒茶端水。一家亲热。)
   曾存孝:(白)妈,您老想吃点鸡鸭和鱼肉,我今天特意在镇上宾馆订制了一桌。我们全家马上就去就餐,您准备一下吧!(对妻子)你帮妈换一件衣服。(转向曾有德)儿子,你今天要陪奶奶多吃点呀!
   曾有德(高兴)(白)爸爸真好!
   母亲:(穿上新衣。)儿子,你有这份心,妈就满足了。宾馆吃饭很贵的,不要多花钱哪!
   刘玉荣:(白)妈,您听从存孝安排就是,到时多吃点,我们就都高兴了。
   母亲:(白)你们对我这么好,我值得了。哈哈!我今天进餐馆享福啰!(高兴地想走,身体歪歪扭扭。曾存孝看到,心里一紧。)
   曾存孝:(对妻子)(白)玉荣,妈走路不大稳当,我两想法把她老人家抬着去。你说行吗?
   刘玉荣:(白)也是,妈走三四里山路到集镇有困难的。要是通公路就好了。可惜我们村就是不把我们这段山路修通。
   曾存孝:“不怕!公路不通也挡不住我们的。我两绑个轿子,把妈抬着走,我的儿子走前边开路。”
   (曾存孝和刘玉荣找来大竹竿,用麻绳捆绑上一把椅子,铺上坐垫,扶着母亲坐上。刘玉荣在前,曾存孝在后,夫妻二人抬着母亲走上山路,去集镇就餐。儿子曾有德欢快地走在前边,唱着新学的歌:喝一壶老酒啊……让我回回头……)
   母亲:(稳稳坐在轿子上,一脸笑容。)(唱)说不夸我儿子好呀!谁不夸我媳妇好啊!
   (曾存孝刘玉荣抬着母亲,一路颠破,小心安全的走着,夫妻二人对唱。)
   曾:“走过山湾又过村,”
   刘:我们给妈尽孝心啊。
   曾:老妈过去多辛苦,
   刘:我两伺候要尽心。
   曾:为人不可忘根本。
   刘:天大地大母亲恩啊……
   (进入集镇,直接来到华丽餐馆,曾存孝,刘玉荣扶着母亲进入贵宾部雅间餐桌,照护母亲坐上边。就餐宾客感到惊讶。于秀丽连忙出来接待,见是为一老母亲定的美餐,心里顿时涌起敬佩之情。)
   于秀丽:(白)想不到一个打工子还有如此孝敬母亲的好心。我真是看错人了,亏我还想赚他的钱也。我得赶紧通知厨房,全部的上菜不可替换,要做真的才行。(下。)
   于秀丽:(唱)看人家孝敬母亲这样真诚,
   我哪能为赚钱没了良心。(幕落)
   第五场:幸福就餐
   (幕启:餐厅里,曾存孝与于秀丽交涉。)
   曾存孝:(白)服务员同志,我定的菜做好叫就上上来。
   于秀丽:(白)好的,马上就好。
   曾存孝:(白)我还有个要求。
   于秀丽:(白)请讲,一定照办。
   曾存孝:(白)你们上菜时母亲要是问起菜的价格,你们不可如实的报,要减少一些。不然母亲不吃,说我们浪费钱。因为我们打工挣钱很难,母亲不愿多吃。你们帮我一下。
   于秀丽:(白)这个没有问题,你去陪你母亲就餐吧!
   曾存孝:(白)谢谢关照。(走上餐桌,坐在母亲身边。刘玉荣和有德也陪着老人。给老人递上筷子和汤匙,盛上米饭等。(餐厅上菜员来回奔走,连连上菜)
   上菜员:清炖全鸡火锅;
   红烧肉一盘;
   油炸鲤鱼一尾,
   山药炖猪蹄,
   曾存孝和刘玉荣交替给母亲夹菜:(白)“多吃点!妈!”多吃点!妈!”“奶奶多吃点!”曾有德也给奶奶夹菜。
   母亲:(白)(吃肉,喝汤。)味道好!味道好!妈真的没有想到还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
   上菜员:烤鸭一盘;
   爆炒鹿肉一盘;
   (母亲一听,心里突然想到:还有鹿子肉,天呀,这菜不知多贵!就放下筷子,问上菜员。)

共 604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个小戏主题是一个“孝”字,这也是传统戏曲中经常表现的主题,只不过在这里有了时代色彩。艰难打工收入微薄的曾存孝,在家任劳任怨安守妇道孝敬婆婆的妻子刘玉荣,他们的孝心带有戏剧性,也充分反映了现实。艺术上,这小戏很像戏,唱词的设计,情节的安排,都非常有吸引力。为了让老母亲吃一顿好菜,作者让主人翁曾存孝让老母亲坐上他自己制作的轿子。这在现实中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戏曲中却是正常的,因为戏剧必须抓住观众,不能拘泥于现实。这小戏开头部分可以说是一幅幅暗淡的图画的展示。打工者艰苦劳动而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见出一些所谓企业家心肠之黑;有些学校的教师利欲熏心,利用课外补课老钱,加重了底层民众的负担;还有饭店经营者的暴利黑心。但是这里作者注意了中国戏剧的大团圆的结尾方法,峰回路转,在曾存孝孝心的感召下,饭店老板居然良心发现,要免掉曾的几千元的餐费。这虽然在现实中可能性极小,但在强调和谐社会的今天,也只能这样写,而且也给观众心理上投去一线亮光,觉得我们的国家还是大有希望的。小戏若在布景上简化一下,可演性是很强的。黄老多才多艺,文思如泉,佳作连连,令人叹羡。无疑,这小戏是一部佳作,推荐阅读。(编辑 鲁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40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4-01 18:00:56
  很有意思的地方戏曲,思想深刻而形式民族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若配上音乐演出,观众一定座无虚席。希望大家先看看剧本。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4-01 18:30:04
  鲁老师精心精细评按,辛苦了,鲁老师指导很到位,我是学习写的,今后再努力写好。按语如包公明断!谢谢!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21-04-01 19:22:16
  黄兄是菊韵的台柱子,写文最多、编辑文最多、跟评最多、多才多艺,了不起,难得难得。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4-05 08:04:05
  谢谢!感恩多多!谢谢支持!我们是学习!
4 楼        文友:瘦马        2021-04-02 07:58:34
  黄老师是菊韵的“百科全书”,啥都会,啥都写得好,老师是老有所为的杰出代表。学习,致敬,祝好。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4-02 08:09:30
  我就是坚持学习!向瘦马大师学习!谢谢支持!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4-05 08:03:52
  谢谢!感恩多多!谢谢支持!我们是学习!
5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1-04-07 01:25:15
  老师真是多面手,凡文化文艺苋筹的作品都能胜任,欣赏学习,点赞获精,为菊韵打气助力,,敬茶!
回复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4-07 17:04:02
  谢谢一贯支持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