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伟人·睿智·墨宝(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伟人·睿智·墨宝(随笔)


作者:严真 秀才,100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8发表时间:2021-04-03 15:53:33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徐徐降落在中国北京首都机场,走下机舱舷梯的尼克松趋步向前,大手伸过浩瀚的太平洋,和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的大手,联袂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历史性握手,嗣后,新华社发布历史性摄影照片,周恩来选用的是,两国首脑,似握非握住手的瞬间,记者定格的那一帧。据记者(杜修贤)回忆,这是他因抢镜头,不成功的一帧。当时总理的选择他大惑不解。总统下榻,席不暇暖,大病初愈的毛泽东置年迈体弱于不顾,竟打破外交常规礼仪,立即与尼克松开始了历史性的会晤。
   一周之后,总统结束了他对自己心中,神秘国度的世纪之旅,告别中国最大的城市,东方之珠上海回国。尼克松自谓中国之行,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中国是礼仪之邦,两国首脑礼尚往来,握别时,周恩来、尼克松互赠礼品,美方的礼品是:1克月球岩石,弥足珍贵;美国卫星窥拍的中国核基地罗布泊的影像;二战中,美击沉日本战舰沉没地点图。中方回赠是:湘绣《嫦娥奔月》、大熊猫等国礼,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毛泽东应尼克松的请求,书写的墨宝条幅诗句:
   老叟坐凳
   嫦娥奔月
   走马观花
   毛泽东
   书法笔走龙蛇,从容不迫、谋篇布局,错落有致。而那汪洋恣肆,挥洒自如的“毛体”狂草,中国人民再熟悉、再亲切不过了。但是,如果仔细欣赏,你会发现这一幅书法,和毛主席以往的题字,似乎同中有异,不仅豪放磅礴,而且线条灵动,瑰丽柔婉,确是墨宝珍品。
   据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里写道,得到这幅墨宝,“我云山雾罩,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毛是世纪伟人,虽不知何意,一定价值连城,收下便是。”
   回国后,尼克松即命总统顾问、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以及中央情报局等,解析毛泽东条幅的寓意,但,同样一头雾水,结果:“众说纷纭”。解读不能令人信服。
   然而,毛泽东除了对条幅说过一句:“尼克松没有弄懂我写的意思”之外,再未着过一字。条幅的玄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美国无人可解,伟人逝世后,看来要成千古之谜了。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边,伟人墨宝,且书赠总统,中美关系牵一发而动世界,中国的学者、专家研读解析,远比西方人更有兴趣,更具优势,一时注家蜂起。但结果竟和美国人殊途同归:“莫衷一是”。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力所能及搜索浏览,中、美两国的解析资料,大致梳理后,有以下几类解读:“走马观花”的解释,基本形成共识,是说尼克松的首次访问,来去匆匆,浮光掠影,对中国国情浅尝辄止,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希望两国继续友好往来,欢迎总统下次来访。
   “老翁坐凳”,一种猜读是毛自谦,年事已高,步履蹒跚,历经人生风雨,端然凳上,“冷眼向洋看世界”;另一种,背道而驰,猜读是指美国,老牌超级大国,帝国主义日暮残年,苟延残喘。
   “嫦娥奔月”,象征人造卫星和人类登月的科学技术。有人认为,指的是美国,尼克松主政期间,创造了登月之旅,毛对总统祝贺赞赏;但是,另有人认为,寓指中国,因为早于美国,中国人就有奔月的美好理想,并且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人登月的愿望,也会实现,后生可畏。
   另一类解读,我认为有点情绪化,似不足为训。说尼克松赠送中方的礼品月球岩石,明显在炫耀科技实力,蔑视中国;而送给中国核基地卫星图像,有恫吓的意味。毛主席的条幅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因此,老翁坐凳寓意是,中华民族不卑不亢,以稳坐凳上的民族自尊自信姿态,接受美国总统远涉重洋的来访。提醒美国人,蔑视、威胁中国,休矣!
   毛泽东是博古通今的伟大诗人,更是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战略家,中美两个世界大国,敌对已达近30年之久,破冰之旅微妙曲折,前程未卜,变数、可塑性都很大。政治家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宜直白,隐晦委婉,留下余地,进退自如,是政治、时势之必须,条幅诗句显示出伟大战略家的策略远见。
   诗无达诂。“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像1000名观众,会有1000个莎士比亚名剧里的哈姆雷特一样,见仁见智,解读千奇百怪,当属正常。不过,我以为,毫无疑问,毛主席书赠尼克松,指点江山,着眼点绝对是中美关系,回顾过去,立足当前,同时,远瞩未来。因此,对三句诗的寓意解读,应该结合过去、当时和未来世界风云变化,两国关系走向,与时俱进解析寓意,赋予内涵,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许,这样才更符合,老人家当时所思所想和对中美关系的深远嘱望。既然条幅是毛主席深思熟虑后写下的,表意模棱两可,那么,我觉得乃是毛主席,希望留给尼克松以及中美关系的研究者,今人后人,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不予越俎代庖,若否,老人家就一矢中的,而不“钝刀子割肉”了。由此来看,集诗人、政治家于一身的伟人,浪漫却十分严谨,睿智无人望其项背。
   笔者怀着崇敬怀念之心,不揣冒昧,在当今形式下,试析伟人墨宝,谨请有识之士不吝示教。窃以为,三句隐喻诗中的“走马观花”是解读“老翁坐凳”“嫦娥奔月”密码的钥匙。
   成语“走马观花”源于唐代孟郊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屡试不中,46岁喜中,欣喜若狂,心情愉快走马观花,成语意为浮光掠影,不得要领。可惜,关于这条成语的一个民间故事往往被忽略。故事是,一个外貌英俊的才子相亲,但他腿部残疾,于是骑着马;柔媚婀娜的美女,可惜豁嘴,于是口衔鲜花。两人相见郎才女貌,成亲后才相互发觉,懊悔不已,倘当初如果下马观花,不就真相大白么!
   毛主席似乎对成语走马观花,情有独钟,倡导调查研究的一系列著作里,以及,对鲁迅艺术学院,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讲话中,多次引用,说走马观花,不如驻马观花,驻马观花不如下马观花,我希望你们都要下马观花。毛主席说,只有下马观花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迥异,国情不同,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委婉地提醒尼克松,发展中美关系,以后能够下马观花。
   同时,毛泽东对下马观花身体力行。会晤中他坦率地向尼克松表示,读过其撰的《六次危机》,称赞“写得不错”,并说“我读得太少,对美国了解得太少了,请你们派教员来,特别是地理、历史教员”,毛还说“表面现象是骗人的”。
   在毛主席看来,走马观花成语故事中,马上俊男和桃花女子,各有长短优缺,只有下马观花才可以彼此了解。毛主席诚恳欢迎尼克松访华。
   如果正确解读出“走马观花”,那么,“老叟坐凳”和“嫦娥奔月”就迎刃而解。“老叟坐凳”,指历史悠久厚重的中国也好,“嫦娥奔月”寓意中国未来终将圆梦亦罢。反之,说老牌帝国的美利坚像“老叟坐凳”,肃然端坐无妨,承认美国“嫦娥奔月”科技领先,也该点赞。此一时彼一时,寓意主体变换或互换,无关紧要。总而言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中美相互尊重,“下马观花”,取长补短,相向而行,才能互赢互利。若背道而驰,老死不相往来,或走马观花,误读对方,导致对抗,则两败俱伤。此乃条幅之真谛。
   1978年中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以后,“下马观花”,对资本主义给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提出世界多元化、多极化,不论意识形态,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全新理念。
   毛主席题赠美国总统的条幅,蕴涵的寓意,并非偈语而是箴言,依然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近来,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中国对美政策一以贯之,认为,中美关系稳定,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希望美国政府构建客观、冷静的对华认知,以对得起历史。半个世纪之前,中美刚刚接触,尼克松没有弄懂条幅的意思,情有可原,然而,半个世纪之后,现在美国政府没有读懂中国,这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共 30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讲述了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时,伟人毛泽东赠给尼克松总统的一幅礼物,从这幅字中,笔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这幅条幅的诗句为: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主席这书法,连尼克松都闹不懂字中的深刻含义,他回国后还专门让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以及中央情报局,解析毛主席这幅条幅的寓意。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探索,查找资料,大致梳理后,对这几句诗句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叙述了民间传说中另一种解读的版本,通过自己的解读,赞誉主席这幅条幅,蕴涵寓意,并非偈语而是箴言,依然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文章解析深刻,很有见识度,令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4-03 15:54:10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新的一年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4-03 15:54:42
  文章很有见识度,令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4-03 15:55:16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严真        2021-04-03 16:59:00
  感谢刘柳琴老师推荐拙作。今后努力争彩柳岸。
5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1-04-03 19:11:27
  中美友好,将会互利互惠,美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剖析有理有力!学习了。
李春胜,教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