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其他及《一知半解》

  其他及《一知半解》


作者:枫叶零花 布衣,16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50发表时间:2008-09-16 21:37:25

早些日,吾友西苏以《一知半解》为题写了篇读书随笔,文笔之精妙凡认识他的朋友无不知晓,读罢叹为观止者更是无从统计。
   对于他,有文必读者除在他文章后留以评论与叹服声外,如我这般只读不语应更为多数吧。
   西苏的文章,在我看来,每句单读,似平淡无奇,既无华美之词藻,又无煽情之话语。可一旦句句相连,便字字珠玑,语精文妙,余味无穷了。再加上其博览杂读,文之底蕴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提到老友,相识多年未置一语,故在此忍不住说上两句,现在还是回到温源宁老先生与其《一知半解》上去。如若再多说,怕老友打将上门,那样,该小文大概只能闭门自览了。
   读西苏的《一知半解》让我有耳目一新又似曾相识之感。便凭着脑中残留的片段记忆在书柜里翻找,终于从张中行老先生的《负暄琐话》中找到了蛛丝马迹。确如我记忆没错,最早知晓温先生和他的《一知半解》并不是从西苏那里,而是来至于此。
   张老取晒太阳时谈闲话之义,以行云流水般自然之笔描画了许多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并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陆续出版。关于温源宁一文便收录于《负暄琐话》之中。
   关于温先生,还是学习张老介绍其人“谈的不多,抄的不少”之笔法,也抄上张老文中几小段:
   其一:是洋绅士。身材中等,不很瘦,穿着整洁而考究的西服,年岁虽然不很大,却因为态度严肃而显得成熟老练。
   其二:中国人,英语学得这样好,使人惊诧。
   其三:说他有时候确是怪,比如他的夫人是个华侨阔小姐,有汽车,他却从来不坐,遇见风雨天气,夫人让,他总是说谢谢,还是坐自己的人力车到学校。
   其四:十七篇(收录在一知半解中的),篇幅都不长,主要写自己的感触和认识,很少记事实,这也是英国散文大家的传统。评论各式各样的人物,他都能够透过表面,深入内心,一针见血。
   张老的文字看似如散步般,悠悠而行,却简练典重,散淡中见真性情。可惜本人很久前过目,如今快忘尽了,更是对于他大幅文字评述的《一知半解》不识个中趣味。现再提起,便勾起了心中那蠢蠢的好奇心。加上有需之书,便想使出浑身解数淘而得之。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居然被我觅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南星译本《一知半解及其他》。
   书虽只有薄薄百十页,分量却不轻。除收录温先生写的“对于我有缘结识的几位人士的一知半解”共十七篇,另外收集到了温源宁三十年代英文评论的中译,还有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译《吴宓先生》《胡适之》两篇,以及钟书先生以中书君为笔名的书评《不够知己》、张中行作岳麓版《一知半解》序和香港书话家黄俊东的《不完全的了解》。
   书购得后,很快便读,温先生的“一知半解”读后印象似乎除了一个“好”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好在西苏友与张老的文中都有详实的描述,大家如若有兴趣倒可以找来细读,在此便不再赘述。
   不过,“及其他”还是可以和大家说上几句的。
   通过其他,知晓了温先生的英文版的ImperfectUnderstanding曾被译为“一知半解”、“不够知己”、“不完全的了解”三种书目。这本英文小册子问世后,有很多人从中选其几篇,译成中文,其中不乏如“林语堂”这样的大家,只是始终没有人把全书翻译出版。
   张中行老先生四十年代得到英文版的《一知半解》,他读后便爱不释手,便有了“像这样一本精炼的散文,多年以来,我总以为应该译成中文,让不熟悉英语的人也有机会欣赏一下”这样的想法。
   这个想法直到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才得以实现。用时之久除了张老序中所说“许多方面都表明,翻译,有了选题,想完成任务,既不辜负原作者,又对得起读者,实在大不易”之原因,应该还有一些不能为外人道的苦衷吧!
   好在大不易,并非不可能,书在张老的积极联系,借南星先生之手,终于全书翻译出来,并由岳麓书社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份初版了,书名定为《一知半解》。张老对南星先生所译之文更是赞不绝口,他在文中写道:“总之,原文出于温源宁之手,译文出于南星之手,如容许用文言的熟语形容,那就真是珠联璧合了。”
   《一知半解》译本能得见天日,让更多的人知道温先生,张老功不可没。而我能有幸读到此书,西苏友其功居首,随文附录西苏之文《一知半解》片段,让我的朋友们可以欣赏到文中之妙趣。
   附录:一知半解
   文/西苏
   要吴宓先生说这般激动的言语,自然是因为温先生的文字有其绝妙处,不妨读出来大家听听:
   吴宓先生,举世无双,见过一次,永生难忘。有些人,需要别人介绍一百次,到了第一百零一次,还有必要再经介绍。因为他们的相貌平常,没有一点特色,“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副张三李四都可能的平常相貌。吴先生的相貌却价值连城,怪异得就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形态像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可能爆炸。憔悴,苍白,头发好像就要披散下来,亏得每天早上都要剃须,还保持着一张脸面清晰的边界,脸上多皱,颧骨高耸,两颊下陷,盯着人看得一双眼睛像是烧红的两粒煤球——这一切都支撑在比常人长一半的脖颈上,瘦削的身躯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
   温先生只是对吴宓的相貌幽默了一把,对吴先生的学问和为人还是很肯定的,而在写知堂时,这样的幽默便不是停留在相貌上了。他书中这样写道:
   周先生,动作像一只老鼠那样悄无声息,说话的嗓音从不高于耳语,行走的姿态几乎像老妪,却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气质,是冷漠呢还是有礼貌的轻蔑?已足以拒人千里之外,容他自得其乐的从旁观赏。

共 21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随笔宏大细密,语言风格流畅优美,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文字从古博今,以更远的视野把读者引向一种妙趣的境意。推荐加精。一一林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渡        2008-09-17 08:04:01
  观沧海而晓天地之大,读此文而知自己学积之浅,此等好书,吾辈竟无缘一会,惭愧。
2 楼        文友:鲁迅        2015-09-12 15:26:07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蓬滋烂        2015-09-12 17:06:42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