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我这鸡零狗碎的日子(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我这鸡零狗碎的日子(随笔)


作者:停云落月 白丁,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8发表时间:2021-04-07 21:50:12
摘要:一个70后的生活经历……

【看点】我这鸡零狗碎的日子(随笔)
   序言
   赋闲在家这几年,我彻底清理了朋友圈。除了定期看望爸妈,生活过得很有规律。每天早晨步行5公里,下午抽空收听有声小说或追影视剧。即便毫无睡意,也坚持22点前上床。
   迟迟没有结束的疫情,暂时打消了外出旅游度假的念头。大春对我说:“你写篇小说吧。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即便没有读者,就当写篇回忆录也挺好。”
   从我着手写目录的那一刻,曾经的过往如电影回放,历历往事浮上心头……
  
   第一章:父母
   家是什么?是一个人累了的栖息地,心灵的庇护所。
   可对孩子来说,对家的理解就简单直接。父母在哪,家就在哪。
   从我记事起,父母总是那么忙,不是忙着工作,就是忙着家务,还有无穷无尽的争吵。曾经在外公家谈起轰动一时的连续剧《金婚》,三姨父说:“现实生活中哪有两口子吵架那么频繁的?”我听后悄悄笑了。我的父母在家吵架的频率比剧中的男女主角有过之而无不及。买东西不满意要吵、做家务要吵、吃饭太晚要吵、起床不同步也要吵,一句话不和也是吵吵吵……父母的争吵仿佛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也从开始的惴惴不安到后来的习以为常。
   爸爸生于40年代,家中弟妹多。爷爷常年驻外地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几次。他作为长子,从小看着奶奶艰难地做豆腐维持生计,拉扯大6个弟妹。小学毕业后他被分到一所会计学校,仅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就偷偷找了份工作,成了一名打铁学徒工。奶奶管不了这个“逆子”,等爷爷回家发现一切已成定局,对爸爸的行为也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妈妈娘家祖上做的是膏药小买卖,到了外公这一代,改行成了一名鞋厂的工人。和外婆结婚后,生育了7个子女,妈妈排行老二,从小就担负着做家务和带弟妹的责任。初中毕业之后本可以继续读书的她,因为家里经济实在困难,就被外婆送去纱厂成了一名学徒工。
   爸妈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据说两人都是厂里的义务宣传员,两个厂都属于手工业联社,宣传员也经常在一起搞文艺活动。爸爸拉二胡,妈妈说数来宝。一来二去不知什么时候就互相对上眼了。虽然两人确定关系前各自都有异性朋友。爸爸身边有一个比他大3岁的女同事,妈妈经人介绍了一个奔忙在铁路线上的火车司机。经过反复权衡,爸爸和妈妈最终还是选择了彼此。我想:如果恋爱是源于爱情荷尔蒙,那婚姻一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妈妈比起爸爸身边那个女同事,外在优势自然不言而喻,否则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逻辑分析,他们早就喜结连理了。而妈妈,她选中爸爸的原因有二:一是家庭成分好(贫农),二是爸爸当年是副厂长,前途还有无限可能。相比火车司机,他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婚后俩人先后孕育了姐姐和我。过起了柴米油盐的小日子。
   爸爸作为一家之长,虽然性情急躁、我行我素。但他热爱生活,喜欢新鲜事物,家里的物品采买都由他负责。他耳根子软,经受不住小摊贩软磨硬泡的攒叨。不时地会买些不实用、劣质甚至是假冒的商品,包括:“名牌手表”、手动缝纫机、“不粘锅”“跌打药品”、变质的肉菜和鱼虾等等,而他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骗局,真不知是骗子手段高还是爸爸不长记性。每遭遇一次这样的事,妈妈免不了就要跟爸爸唇枪舌剑几个小时。另外,爸爸还有一个业余爱好:下象棋,小区院子里经常看见他和左邻右舍棋友对弈的身影。我也因此多了一份任务,给他把晚饭送到现场。看着他狼吞虎咽地把饭吃完,我再把碗收走。当然对我这个身体孱弱的孩子,他还是给予特殊的照顾的。每次生病,他会对我说“老三句”1、吃药了吗?2、前一晚睡觉蹬被子冷到了!3、想吃什么?我去买!第1句和第3句对我很受用,但第2句话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每次生病都是蹬被子造成的吗?”但凡他有机会进城,就会用自己的大水杯给我买最爱吃的豆花米线,虽然搁置太久,米线凉了,颜色也变了,可这的确是我记忆中最好的味道!
   妈妈作为家庭主妇,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厨房,可她内心却是一个强势,自尊心超强的女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回家又有做不完的家务,对孩子或许就缺乏点耐心。记忆中她每次给我梳头,抓在我头发上的手总是那么重,每梳一下都钻心地疼。耳畔还响着她各种抱怨:“你的头发真差,又绒又少!你姐姐的头发可比你多……”当然,因为她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耐烦让我迅速学会生活自理。包括:梳头、洗澡、洗衣服。妈妈从一名工人升任车间主任之后,她似乎更喜欢做有成就感的事情。厂长的表扬,下属的恭维,都令她一整天心情愉悦。而家务和孩子,或许就是她甩不开的牵绊和烦恼。即便在托儿所,我永远是那个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是期盼着父母准点出现,可奇迹从未发生过。我生病躺在家,总是盼着妈妈能按时下班,即使我已经提前吃了药,可她的嘘寒问暖能让我安然入梦,勇敢面对病痛。但事情却不尽如人意,妈妈总在我需要的时候被车间的各种事情耽误,回家后又忙着做饭,爸爸见我生病,免不了又要跟妈妈理论一番……随着后来生活的改善,我们从厂里宿舍,搬到一室一厅,再到两室一厅,父母也从学徒、工人、骨干,领导最后走向退休。我和姐姐也先后离开家单独生活,没有子女的牵绊,原想他们的晚年生活应该回归简单平和,可事实并非如此。妈妈爱心满满地照料上了小区流浪猫狗。不但自费购买鸡鸭内脏,还捡拾别人抛弃的食品给它们加餐。妈妈并不擅长做家务,可为流浪猫狗忙活却乐此不疲。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受路边发小广告的人蛊惑。走进了所谓的“老年人健康保健”集会。每听一次“讲座”,总收到些“礼品”。还有所谓的“保健品”试用装。如:“蜂胶”“松花粉”“羊奶粉”……每次妈妈都要跟我宣传试用效果如何如何好,甚至还要让我用。我说:“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依然置若罔闻。商家的赠品质量也堪忧(“纳米垫”、布鞋、电子手表、手串、充电收音机、围巾),有的东西拿回家不久就坏了。他们依旧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种“推广会”。既然劝说无效,我只好把网络上的骗局摘抄下来,电视新闻也记录下来向他们传达,终于收到些效果。他们不再购买所谓保健品了。有一次五姑向爸爸推荐智能手机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让爸爸着实动心了。虽然我知道爸爸连键盘手机的许多基本功能都学不会,但当他告诉我,他想带着新手机去日本旅游拍照片……我当即就给父亲买一个智能手机。并打算教他基本功能的操作。我从开关机、调音量、接听(拨打)电话开始,然后拍照、浏览网页、微信聊天、发朋友圈逐一给他讲解并让他练习,讲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发现,爸爸即便当时能操作,可过一会儿又忘得一干二净。没办法,我只好把步骤写在本子上,图文并茂,让他抽空自学。可我依然没等到爸爸发朋友圈。无奈,我想到最后一个办法:把妈妈教会,让他们共同提高。然后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讲解,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他们只会使用电话功能,拍照效果全靠运气。微信则根本学不会。我也从之前的耐心、急躁,到最后的平和。他们这一代人连拼音都没学过,面对如今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学不会”也不足为奇。
   爸妈现如今越来越老,性格也变得更加执拗,俩人在一起,吵架拌嘴依然是家常便饭。唯一不变的是,无论怎么争吵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心情。我曾问过妈妈:“你们吵架不烦吗?”妈妈回答:“所有争吵都源于你爸,他跟我没完,我也跟他没完……”虽然近在咫尺,我却感觉越来越不了解他们。
   既然改变不了,我只能面对现实。今后只要他们愿意做的事,我都尊重他们的选择。
  
   第二章朋友
   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也不能免俗。自打懂事之日起,我结交了无数伙伴,有的只陪我走了一段,然后永远退出了我的朋友圈。有的虽与我远隔他乡,却依然时常想念。
   6岁那年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叫萍萍的小姐姐来敲门,我从睡梦中听到她低声呼唤我的名字,我迷迷糊糊地下床一脚踩空,跌落的那一瞬间,下巴磕在水泥地板上,爸爸当时出差不在家,妈妈听到哭声,打开灯的那一刻,看见我伤口上的血哗哗往下流,她抱着我就往厂部医务室跑。幸好那个年代工厂是轮班制,医务室也有人值守。医生立即给我在撕裂的伤口上缝了6针,血才慢慢止住。后来,萍萍再没有找过我,我去过她家几次,她都没在。几年后的一天,我放学回家路上,听到身后有人叫我名字,原来是萍萍。她外貌变化很大,化了妆还烫了头发,她说:“初中毕业后就去打零工了。”途中还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述工作中的遭遇,我默默地听着,竟然不知道怎么接她的话茬。
   读小学时,班里有一个同学叫晓俊。她家离我家不远。我俩经常约着一起上学、回家。她和她妈妈住在厂里分的宿舍里。那是老式的木质筒子楼。每当有人走过,地板都会震得咚咚响。晓俊妈妈肢体残疾,走路不太稳当,晓俊每次和她妈妈出门,她总是走得很慢,这样她妈妈的手可以搭在她肩上保持平衡。每天早晨,晓俊还要走150米外的公厕倒马桶,清洗完后才能去上学。记得第一次她来我家玩,见到我家里的厕所,羡慕地说:“如果我家有个厕所该多好,我就不用跑那么远倒马桶了。”每个月她还会让我陪她到2公里外的专卖店里买煤油。这是她家做晚饭的燃料,一个小小的煤油炉是她们家唯一的燃具。妈妈经常对我说:“晓俊是个乖孩子,她妈带着她不容易,你要对晓俊好点。”我们的学校附近有农田还有火车经过,如果放学早,我们就跑到田里玩摆家家,偶尔我还会带上两个洋芋烤着吃。小学毕业后,我们顺利考入同一所中学,我和她同级不同班。起初,我们约好上学放学的碰头地点。在路上她总是滔滔不绝地跟我分享班里同学和老师的趣闻。跟她在一起,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暑假,我俩会跑到离家不远的医院家属区玩耍,那里有一片长满三叶草的绿色大草坪。我俩喜欢躺在草地上谈天说地,把变幻莫测的白云想象成我们心中的样子,然后伴着和煦的阳光昏昏欲睡。初二下学期,她爸爸回家了。她从小是妈妈带大的,她爸在她出生前就坐牢了。在那么一个狭小的生活空间突然增加了一个“陌生人”,起初她对这个家庭成员充满了好奇,时常跟我说:“前一晚他炒的什么菜,他给晓俊买了什么礼物……”慢慢的,晓俊不再提起那男人,偶尔我问起,她一脸烦闷的样子。仿佛那个男人的存在影响了她和她妈妈的生活。初三之后,爸爸给我买了自行车,由于下课时间的差异,我俩取消了一起回家的约定。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我升入高中没多久,竟然听到一个信息:“晓俊失踪了!”我立即跑去她家,只为证实听到的是“流言”。
   她妈妈悲伤地对我说:“晓俊已经失踪一段时间了。失踪前跟她爸爸关系一直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偷偷在外打零工,有一段时间还住她同学家里,偶尔回家一趟又匆匆离开。失踪后连她的同学都找不到她,虽然报了警,却只能等消息……”我听后内心非常纠结。有一段日子我甚至在想:如果初三我们没有分开,及时帮她排解家庭的烦闷,她的命运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后来每次在路上遇到晓俊妈妈,我都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两年之后,晓俊的妈妈在小区遇到我,神色黯然地说:“收到晓俊的来信了,从安徽寄来的。当年她是被人贩子借找工作之名骗到安徽农村,卖给了一个村民当媳妇。刚开始那家人怕她跑,对她看得严,现在才同意她写信回家。”我问:“报警了没?”她说:“晓俊说她丈夫比她大两岁,对她还不错,刚生了孩子,等孩子大点,她丈夫愿意陪他回家探亲。”跟她妈妈告别之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虽然这个迟来的消息让亲人揪着的心可以暂时放下,可一个花季少女的命运也为此被改变了……10多年后,我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悄悄问我:“我是晓俊的初中同学。前些日子我在街上遇到她,她跟我打听你的消息。刚巧这次聚会,我能不能把你的联系方式告诉她?”我说:“可以呀,我也想念她,我们多年没见啦!”就这样,我们分开近20年之后又相聚了。因为之前看过她的照片,所以我一眼就把她从人群中认了出来。她画了妆,穿着灰色的高领毛衣,黑色的长裙,脚蹬一双高筒靴。虽然离她不到两米的距离,依然闻到她身上的香水味。我叫她的名字,她愣了两秒,然后回复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她和我说了这些年的近况。虽然生了三胎,只有大女儿和二儿子和她们生活在一起。三女儿属于超生,由于害怕罚款,生下来就过继给了夫家一个不能生育的远房亲戚。为了挣钱,她和丈夫先后去过福建、浙江打工。如今,老家也建了新房,丈夫在杭州给建筑工程队打工。先后买了一辆代步轿车和一辆渣土车。女儿和儿子也在杭州打工,女儿早已嫁为人妇,她也晋升外婆。说起曾经在安徽务农的日子,她的眼神暗淡了不少。可以想象,当年乡下的日子对一个城市女孩来说不只是一个“苦”字可以形容。她对我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妈妈还没过上好日子就去世了。”当年她妈妈下楼时不慎一脚踏空摔了下来。邻居把她送到医院,已经回天乏力了。她和丈夫连夜坐火车赶回家也没见到最后一面……她妈妈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没想到最后却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人世……最终她和她爸爸还是和解了。这些年她留在娘家也是因为她爸爸身体不好。年初他爸爸突发心梗过世了。她等着办完房子过户手续就回杭州和家人团聚……目送她离开的背影,我想:她最终还是与曾经的痛苦握手言和了,或许是源于对家的责任和对亡母的愧疚吧!

共 17041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录作者人生经历的随笔作品。作者几乎是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五十余年人生历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物,其中包括父母、姐姐、邻居、丈夫和事业等等。文章写的还算是比较生动,也是最最原始的生活记录,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痕迹。对于作者来说,可以算作是一次人生总结,对于读者来说,可以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经验教训。因而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04-07 22:12:21
  一段鸡零狗碎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女性形象。欣赏了,问候停云落月老师。
   建议:作者应当学习标点的应用,以免在以后的写作中再出现省略号后面还有句号和感叹号的错误,从而闹出写作的笑话。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停云落月        2021-04-08 16:03:22
  感谢@湖北武戈 老师的中肯点评。今后我会在细节上多注意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