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故乡是冬(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故乡是冬(散文)


作者:清粥小菜 秀才,196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3发表时间:2021-04-08 11:23:24


   听说春天来了!
   从何处听说的我已经分不清了,或许春天的讯号更多来源于社交平台,从他们在各处传来的照片,以粉色和白色的花朵,宣告着春的回归。至于身边,更多的是对年味的留念,以新年的鞭炮声,唤醒沉睡了一季的春。
   而我,对季节的变换显得有些木讷,或许城市本身就没有明显的季节交替,有的是长青的绿化带,和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朵。至于这些花朵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季节?我说不上来,唯一说得清楚的便是他们属于城市,与我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我要忙着生活,忙着一日三餐,一种不需要看天气变化而忙着播种的生活。
   爷爷奶奶总是在打给我的电话中告知这是什么季节,以及他们在忙着播种或者收割,亦或是在锄草、引水。而这一切对我来说都非常陌生,因为我已经离开他们脚下那片土地十九年了。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是莫名的难受,是深夜里的无眠,以及一种长时间的回想。
   儿时,故乡是春。从蝌蚪团聚于稻田开始,便总是在早晨沿着田埂一路寻找,看到蝌蚪围成黑压压的一片,一群一群,而后随着日头的上升逐渐扩散。或许,那也是他们的童年,犹如田埂上的孩童一般,搜索着属于自己记忆的春。
   陈年的稻草随着波纹被带到了堤口处,有体弱的稻草紧紧地攀附于堤口,身子弯曲着堵在堤口之间。有蝌蚪被带到了下一阶稻田里,细看,许多的小蝌蚪跌得肚子朝天,他们努力地挣扎着,以期能重新跃入水里,但逐渐体力不支,干涸在了泥土之上。孩童们慌乱的扒开堤口,让水流变得急了,希望冲走那些在泥土之上挣扎的小生命。于是,那些逐渐散开来的蝌蚪便更多的被带到了下一阶稻田里。慌乱起身一看,原来地下的稻田里竟也是密密麻麻的黑影,再流下去会不会太拥挤了?孩童们便嬉闹着堵上堤口,一溜烟儿的不见了,只留下一串串欢笑声。
   逐渐长大的日子就如同渐渐炎热的夏天。我总央求爷爷从崖上摘刺泡,他将红红的刺泡连藤折断,像插花一样一枝枝摆弄整齐,然后扯几片青绿色的茅草叶子,扎成一把小“花束”。总能看到最红的刺泡都在最顶端,不太熟的泛着黄,有些酸。爷爷还在崖上,紧紧地抓着一根小树,他扔给我的东西还有很多,拇指般大小的地瓜和刺泡一样红,爷爷寻到几颗,便在衣角一擦,然后扔给我。我和那条小狗争先恐后的在草里找寻,它找寻什么我不知道,或许,它也不懂我找寻什么。爷爷笑得很欢,我也是,想必狗子也在笑,因为它望着我们里俩,在草地里打滚。
   蝉声聒噪,搅扰着午后的安宁。头发散乱的女孩们也和小子一样撒野,上树掏鸟,暴露出的皮肤黝黑,汗水像油一样滚落,在他们脸上形成了一圈光环。大人们谩骂着,扬言要把他们胳膊腿掰折,孩子们便没了声响,只剩下蝉的聒噪。当然,这种安静只是暂时的,如那逐渐高涨的日头一般,转眼间便见到田里有三五个人影晃动。这次,大人们不再追赶,暂且让他们撒野吧,只祈求别踩翻了摇曳的稻谷。
   只有土地才能让人们感受一年的付出带来的喜悦。爷爷会在中秋节那天煮新米饭,然后摆在院子里,献给天神。这是一项庄重的仪式,亦或是一种信仰,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他把刚晒干的稻谷打成米,然后过筛,挑选出来整粒的大米,上屉锅,蒸熟之后先端出来,口中念念有词,说要请先人们品尝这季的成果。我们都不敢造次,怕冒犯了先人,其实更多的是怕冒犯爷爷,因为要等他进行了这项神圣的仪式之后,我们才能尝新。
   月下私语,大人摇着蒲扇,成群的孩子在你追我赶,幼时,总觉得那几十户人家的院落像极了一个大迷宫,怎么也玩不够,怎么也数不清楚。谁家屋顶结了几个果子,便有胆大的孩子趁纳凉的时候偷偷爬上房顶,坐在房顶哭的也不在少数。院落旁边的大池塘种满了莲藕,荷花凋谢,硕大的莲蓬树立于池塘中间。男人们在讨论着今冬又能出多少莲藕,当然,也咒骂着刨莲藕的塘水刺骨。
   成年后便渐渐远离了那片土地,生活是突然抽离了熟悉的一切,而记忆却是慢慢疏远,慢慢地侧重于生计,关于故土便成了一种总结。
   我曾细细的梳理过,在我离开故乡的这十九年中,我在夏天回去过一次,为期一周,在春天回去过一次,看了三天花。当一切都变得规律而忙碌,与故乡的交融便是年。
   爷爷总说,那座叫神柏树的山头有很多野鸡,长满了绿草,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开着。我便爬上了山头,除了密密麻麻的柏树透露着生命的迹象,再也寻不到任何活着的迹象。于是心里最初荡漾的那份欣喜变成了沮丧,一种压抑的伤感。
   熟悉的依旧是那些地方,可关于那些土地的感情渐渐变成了枯草,只有翻新的泥土正在等待一种新生。年岁渐长,关于那里的记忆一点点模糊,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萧条的肃静。
   成年后,故乡仿佛是一种终点,我们总是无数次的从这里出发,可每一次,都不是最初的起点。渐渐地,我开始念叨故乡的生机勃勃,只有那时的四季交替才能给人以希望,从春到夏,见证生命的喷薄,从夏到秋,见证沉甸甸的收获,从秋到冬,见证再一次的回归。
   我和孩子讨论过一个话题,他问我:“为什么大人都爱吃那些熏得黑糊糊的肉?”我想了很久,想回忆自己是从哪天开始爱吃的。
   “长大后就开始喜欢吃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慎重,像一种虔诚的忏悔。幼时总爱新鲜,离家越久,越渴望熟悉的感觉。记得家里有种说法,说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要捎带一抔泥土,放在水井里,这样便不会有过渡期的水土不服。最初听到这个说法我们都一笑置之,那时候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离开过,后来出门的时候我们也开始遵从,悄悄地捎一抔泥土,放置于自己的行李之中,落脚后,悄悄地安放于属于城市的树下。因为城里没有水井。
   懂事以后,便开始能安静下来,夜越深,记忆越清楚,将童年点点拉近,才发现怀念的并不是逝去的时光,而是在那些时光里的事件。只是我们始终在奔波,与故乡的疏离就好比从春到冬,贯穿我们一生的是从初现到蓬勃,再到沉淀,最后变成了一种肃静。
   而冬是什么?是经历之后的沉稳,是历练过后的不悲不喜,是每一次崭新的出发。于是,成熟便是冬,是怀念一种生活,是随着年岁渐长的思念,是无数次的想念一种最初的情感。
   而故乡,便是只有过年才能抵达的冬。
  

共 24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全球变暖,社会高度文明,冬天也不下雪了,鲜花开满了每一季。少了孩童的嬉戏,爷爷奶奶也记不清是什么季节。想起小时候,从春天玩到冬天,就如人生经历一样,也走向了冬天。是的,每一个人都会长大,会远离故土,忙于生计,故乡就成了记忆里的冬。也许只有冬才能回到故乡。那些在记忆里刺泡,土地的收获,在田间的奔跑,嬉戏,撒野,也在大人的谩骂声中渐渐远离,渐渐长大,故乡也就成了终点,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周而复始,回忆起那四季交替,四季里和爷爷奶奶的生活。随着年岁的渐长,渐长的思念,回归本初的情感,一眼望去,故乡便只有过年才能抵达的冬。精彩好文,文章生动精彩,描写细致细腻,颇有人生哲理感,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千骑卷平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09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1-04-08 11:24:51
  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祝春安。
2 楼        文友:何叶        2021-04-10 07:17:45
  恭喜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