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喋血淞沪(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喋血淞沪(小说)


作者:颜永柏 白丁,8.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14发表时间:2021-04-08 20:46:14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军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日本海军见关东军只有二万多人打败了张学良的三十万东北军,占领中国大片领土,以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日本侵略军驻上海的海军利用“日莲宗和尚事件”,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驻上海第十九路军在第五军支援下,喋血抗战,致使日军三次增兵,三次更换指挥官,屡战屡败,伤亡惨重,被迫停战撤军。挫败了日军的侵略阴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本侵略军狡猾奸诈,历来是先制造事件,然后嫁祸于人。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八日下午四时许,日本莲宗和尚天崎启升,水上秀雄等五人,手敲佛鼓,经过马玉山路三友实业社毛巾总厂时,向正在执勤的工人义勇军投掷石块进行挑衅。工人被迫还击,互相殴打。此时日本特务川岛芳子用重金收买的几个流氓,伪称是三友实业社毛巾总厂的工人,从街边冲出,用棍棒袭击日本和尚,致使日本和尚水上秀雄死亡,其他人重伤。这就是所谓的“日莲宗和尚亊件”。日本海军驻上海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利用这个所谓的事件大作文章,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利用手中仅有的三千海军陆战队向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
   此时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第十九路军是原粤军改编而成。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久经战阵,训练严格,很有战斗力。因平时训练都是短衣草鞋,日本人称之“草鞋兵”。下辖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第七十八师。每个师两个旅六个团,共六个旅十八个团,还配属炮兵、骑兵和工兵共约三万五千人。军长蔡廷锴认为日本在上海挑起“日莲宗和尚亊件”,是故伎重演,企图借故在上海发动战争。于是召开军事会议,向众将领表示,一旦日本在上海发动战争,十九路军坚决抗战。他说:“敝人已定下决心,即令去死,也要死得其所。是以兄弟只有决死心肠,愿为雪尽国耻,与诸位同生共死,决不让十九路军步东北军后尘,亦决不允许上海成为第二个东三省。”并当即下令第七十八师进驻上海市区,担任淞沪地区第一线防务,第六十师和第六十一师进驻上海市郊区,准备接应。
   第七十八师进驻上海市区后,师长区寿年令黄固第一五五旅三个团驻守京沪铁路以北;令翁照垣第一五六旅三个团驻守京沪铁路以南。两旅又将所部各团分驻市区各要点,占领阵地,严阵以待。
   此时日军在上海的总兵力是,战舰三十八艘,其中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二艘,驱逐舰十七艘,炮舰十二瞍,辅助舰只六艘,飞杌四十架。海军陆战队七个营共三千人,武装侨民五千人。总指挥官是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
   面对三万多中国军队和数万上海军警,三千多名日军就敢发动上海战争,足见日军是多么狂妄。
   一月二十七日夜十一时三十分,上海城凄风苦雨,行人稀少。盐泽将三千日军和五千侨民编成七支军,下令七支军全部进入战斗阵地。二十八日凌晨,日军不宣而战。七支地面部队同时向闸北发起进攻,日本海军也向岸上目标射击,掩护地面部队进攻。宁静的上海城顿时枪弹横飞,炮声如雷,火光冲天,轰动世界的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了。
   驻守闸北的一五六旅早已严阵以待,当日军打响第一枪,向中国军队进攻时,毫不犹豫地举枪还击。第六团团长张君嵩正在前沿阵地通天庵路巡视,见日军进攻,怒火万丈,立即指挥部队还击。张团长还亲自抱起机枪向日军扫射,用手中的钢枪发泄心中的仇恨。日军借助黑夜无光,利用障碍物前进。张团长见枪弹难以阻止日军进攻,便指挥士兵向敌人扔手榴弹。日军被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连滚带爬地逃回本阵地。其他六路进攻的日军也被击退。
   蔡廷锴坐镇第十九路军军部,得知日军分七路进攻闸北,下令张君嵩第六团务必死守闸北三天,令宪兵第六团两千人紧急增援闸北。令第七十八师全部投入战场,令第六十一师投入第一防线,第六十师进至战区附近,为全军总预备队。又令司令部拟成通电,发往全国。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民众的支持,十九路军士气高涨,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军进攻。
   盐泽幸一本以为十九路军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草鞋兵”,不堪一击,自己统率的海军陆战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完全能以一当十,打败十九路军。未料到七支人马无一支能突破十九路军的防线,反而损失了几百人,怒不可遏,亲自上阵指挥几十辆装甲车强攻十九路军第六团阵地。装甲车外罩着钢甲,自配一挺机枪和一门火炮,用六轮驱动,速度快,能防弹,在当时算得上最具杀伤力的进攻性武器。
   张君嵩见日军装甲车轰轰隆隆地开来,战士手中的枪弾打在装甲上毫无用处。便令战士将十枚手榴弹捆在一起,埋于装甲车必经之路,待装甲车经过时,突拉导火索,将装甲车炸毁,乘机发起反冲锋,又一次打退日军进攻。
   盐泽亲临前线督战,连攻数日,三千日军和五千武装侨民损失过半,知难以取胜,只得停止进攻,向国内呼救求援。
   日本海军省和军令部收到盐泽的求援报告,急忙组编海军第三舰队。令海军中将野村吉三郎为司令官,统航空母舰二艘,各种战舰二十艘,飞机一百架,陆军一个旅团,共万余人,火速开赴上海,救援盐泽所部。
   二月初,日军野村中将率领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经与盐泽少将商议决定,盐泽统领海军陆战队继续猛攻闸北,牵制十九路军的兵力,野村亲统日军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团进攻吴淞口要塞区。
   吴淞口要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蔡廷锴令第六十师一二零旅进驻闸北,令一五六旅增援吴淞口。第一五六旅长翁照垣久经战阵,很有临阵指挥经验。他在指挥所观察到江面上近百艘日本军舰,沿江而停,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中国守军阵地,海面上三艘航空母舰上一百多架飞机进入战斗状态。翁旅长认为日军是陆军海军协同作战,陆军进攻前,必定利用飞机和舰炮狂轰滥炸。为应付日军陆海军在步兵进攻前的火力准备,翁旅长下令全旅官兵乘黑夜构筑暴露和隐蔽两种工事及战壕。第一五六旅官兵刚刚构筑好工事,野村便指挥日军所有的舰炮,陆军的野战炮和轰炸机向中国守军阵地狂轰滥怍。足足进行了四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在中国守军阵地上倾泻了成千上万颗炮弹和炸弹。野村在旗舰上见中国守军阵地防御工事被夷为平地,硝烟散尽,阵地上无声无息,心中大喜,立刻命令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团一万多人向中国守军阵地进攻。
   翁照垣命令藏身于隐蔽工事内的全旅官兵沉着冷静,等敌人进入有效射程之内才开始射击。日军向来轻视中国军队,不侦察,不讲战术队形,大摇大摆地拥向中国守军阵地。翁旅长一声令下,全旅的步枪、机枪一起开火,密如雨点般地射向日军,藏于隐蔽工事内的大炮也去掉伪装,向日军人员密集处开炮。骄横的日军穾然遭到猛烈打击,溃不成军,留下几百具尸体,大败而逃。
   野村大怒,不甘心失败,指挥飞机、大炮再次狂轰滥炸,然后组织歩兵冲锋。如此数日,均以失败告终。野村清点日军,见第二十四混成旅团死伤过半,无力再战,只得向日本国内具实禀报,请求援兵。
   日本裕仁天皇接报后大惊,没有想到中国军队抵抗如此顽强,急忙从日本本土抽调陆军第九师团一万五千余人和海军舰艇、飞机火速増援,任命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为进攻上海的日军部队第三任司令官,统一指挥在上海的日本陆海军部队,要与十九路军决战,限一周内夺占上海。
   二月九日,植田谦吉中将率领日军从日本乘坐海军军舰出发,由第十五、第二十二驱逐舰队护航,于十三日到达上海。把司令部设在上海公大第一纺织厂,整编日军在上海的军队。地面部队共三万五千人。
   植田谦吉也是一个骄傲自大的狂妄之徒,十八日以日本上海陆海军作战部队总司令官的名义,向中国第十九路军发出“哀的美敦书”,要求中国军队从速终止战斗,撤退完毕,拆除沿海炮台及其他军事防御设施,对中国军队撤退之地域,由日军派遣人员进入,如不能实行,日军将对中国军队釆取自由行动,其结果应由中方负责。
   蔡廷锴将军对所谓“哀的美敦书”不屑一顾,下令前线部队集中火炮向日军阵地猛烈轰击,作为对植田的答复。
   战争进一步扩大,张治中将军自动请缨率第五军增援十九路军。蔡廷锴和张治中把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分兵筑阵防守。十九路军仍然防守江湾、八字桥、孙家桥诸处,编为右翼军。第五军防守庙行、宝山,并长江沿岸,编为左翼军。
   植田将三万五千曰军编为六支军,佯攻闸北和吴淞口,主力部队向江湾、庙行、大场进攻。
   先说日军第九师团进攻主力在第七联队长林大八大佐率领下,向江湾镇发起猛烈进攻。连攻数阵,都被十九路军击退。林大八心急如焚,向植田建议说:“我们应该把炸弹、炮弹都集中在一个点上,为步兵冲锋打开一个突破口。”植田说:“好!我们把所有的炸弹、炮弹统统地集中在方圆一百米之内,尔后,就要看你的了。”
   二月二十一日,日军几十架轰炸机,几十门火炮,先后向江湾镇西侧阵地狂轰滥炸,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几乎把这段阵地炸为平地。轰炸和炮击刚刚停止,林大八就发疯似的喊道:“勇士们,武士们,冲啊!支那军已经炸死光了,冲啊!”率部发起冲锋。
   中国守军早已识破日军企图,在日军轰炸和炮击时,全部进入地下掩体,且做好了战斗准备。当日军自以为得计,蜂拥而至时,立刻进入战斗阵地,以密集火力扫射,用手榴弹炸,用迫击炮炮击,用强大的火力杀伤日军。
   日军轻敌冒进,死仿累累,进攻严重受挫。植田不甘心失败,指挥步乓第六旅团、第十八旅团轮番发动进攻,都无法突破第十九路军的阵地。二十三日,植田发起第三次总攻,海军航空兵反复轰炸中国守军阵地,野战炮兵也进行猛烈轰击。接着,林大八率领第七联队以及装甲车为前导,向中国守军阵地进攻。中午时分,第七联队攻到八字桥附近,遭到十九路军第六十师顽强阻击。日军组织强大的炮火轰击中国守军阵地,蔡迋锴为避免部队伤亡过大,下令缩短战线,林大八指挥日军乘势而上,抢占了八字桥。半小时后,第六十师増援部队赶到,蔡廷锴下令反攻。日军伤亡惨重,不支而退,第六十师收复了八字桥阵地。
   日军退回本阵地后,立即补充部队,于十五时发起第二次进攻。植田亲自指挥航空兵和炮兵支援,把八字桥附近炸成片焦土。蔡廷锴下令守军暂时撤出阵地,日军再度占领八字桥。十六时二十分,蔡廷锴指挥第六十师第二梯队赶到八字桥,向日军发起反攻。又以一部兵力向日军侧背迂回,短兵相接,日军炮火失去作用。中国军队猛打猛杀,日军伤亡惨重,大败而逃,十九路军第二次收复了八字桥。
   植田亲自到前线指挥,为第七联队增加兵力,命令林大八率部发起第三次进攻。蔡廷锴见日军炮火猛烈,兵力厚集,为避其锐气,下令部队佯装撤退。林大八大喜,率部再次占领八字桥。十七时二十分,蔡廷错乘日军不备,亲自指挥第六十师主力分左、中、右三路,向八字桥日军阵地迂回包围,突然冲入日军阵地,展开白刃格斗。植田马上派出八辆装甲车冲入阵中,蔡廷锴亲自指挥小钢炮轰击日军装甲车。击毁装甲车三辆,击伤四辆,日军士气大挫,中国军队乘机大反攻,杀死杀伤日军无数。联队长林大八大佐也被两名中国士兵刺伤,难以指挥战斗,下令撤退,日军残部用担架抬着林大八狼狈而逃。林大八翌日伤重而亡。
   再说植田指挥第二十四混成旅团向中国守军左翼阵地进攻。张治中统领第五军早已严阵以待,日军第二十四混早已被打残,经补充后现已满员,恢复了战力。在旅团长下元少将统领下向中国守军第五军防守的东塘桥连攻数日,无法突破中国守军阵地,下元少将心中焦躁不安。这天清晨,天降大雾,下元大喜,率领二十四混成旅主力向东唐桥中囯守军阵地进攻。一举突破了中国守军阵地,占领了东唐桥。
   下元大喜过望,一面派人向植田报功,一面率军继续向西突进。一路进展顺利,接连冲过数条堑壕线,进至中国守军第五军中央阵地庙行。下元自以为大功告成,正准备扩大战果时,突然从大雾中杀出无数中国军队。步枪、机枪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日军。榴弹炮、迫击炮等各种炮弹在日军阵中爆炸。下元大惊失色,急忙组织撤退,却发现退路已断,第二十四混成旅团已被中国军队团团包围。这是张治中将军苦思的破敌之计,他算准日军久攻中国阵地不下,心中急躁,必定利用大雾铤而走险,指挥俞济时第八十八师有意放弃东唐桥阵地,且战且退,引诱下元统军冒进。待下元主力过后,重新占领了东唐桥阵地,阻击日军的后续部队跟进,当下元所部主力进入庙行时已成孤军。张治中还指挥第八十八师乘大雾强渡蕰澡浜,向南截击。又约江湾方面第十九路军派一支部队向北进兵,包抄下元所部的退路。正面第八十八师乘势反攻,不可一世的下元就成了瓮中之鳖。
   植田得知下元所部在庙行被围,日军进攻部署全被打乱,下令停止在闸北和吴淞口要塞的进攻,集中第九师团主力部队和所有的飞机大炮、救援下元第二十四混成旅团。植田亲自督战,动用了“敢死队”、“肉弹”等野蛮战术,才冲破中国军队的包围圈,救出第二十四混成旅团的残存人员。
   日军经过八字桥和庙行之战,死伤一万余人,元气大伤,无力发动新的攻势。植田下令各部退回到黄埔江边,向东京告急求援。
   日军屡战屡败,天皇裕仁气急败坏,下令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为司令官,再统两个师团增援。即陆军第十一师团和第十四师团。还有飞机、军舰和几百辆新型坦克。至此,日军在上海的总兵力已达九万多人,航空母航三艘,飞机三百五十架,各种军舰一百余艘,坦克战车数百辆。
   白川义则大将率领日本援军于二月二十八日到达上海,立即召开军亊会议。白川在会议上大骂日军前任几名指挥官无能,战不过中国第十九路军几万草鞊兵,真是莫大的耻辱。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中国守军正面部队:一路为奇兵沿长江西上,在七丫口登陆,包抄中国守军后路。
   蔡廷锴和张治中早已将日军增援的情报电告南京,可增援部队迟迟未到。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苦战月余,尚未休整,兵力和武器弾药补充不足,形势严峻。但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仍坚守阵地,浴血奋战。
   三月一日清晨六时许,日军陆军第十一师团一万六千人在七丫口登陆成功。为不使中国军队腹背受敌,蔡廷锴和张治中果断决定在日军合围之前,迅速组织部队利用黑夜,交替掩护,撤出第一线阵地,退往第二道防线。只一天一夜,数万中国军队便跳出日军包围圈,安全转移到第二道防线。连夜构筑工事,严阵以待。
   白川义则用尽智力和兵力在七丫口登陆成功,本以为日军十万精锐之师,可以消灭区区几万中国守军。未料到中国军队在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而去,方知中国军队厉害,心情沮丧。与众将商议,认为再发动进攻,已无决胜把握。于是传令日军就地停战,向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议和。经过近两个月谈判,五月五日,中日签订了《中日上海停战及日军撤军协议》。
   五月下旬,日本侵略军从上撤退完毕,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也撤离上海,淞沪抗战落下帷幕。中国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在这次抗战中喋血奋战,前仆后继,共阵亡官兵四千二百四十七人,负伤九千八百三十人。后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两座,一座纪念十九路军阵亡将士,一座纪念第五路军阵亡将士。

共 590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你好,欢迎笔者朋友赐稿菊韵。传奇小说的处理必然是作为笔者私下空间能力的编写,通史古今的传奇小说往往是值得耐看的。《聊斋志异》这部著作在小说史上的成就是最高的,其中我们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在故事的编撰上讲求一定的思辨处理。笔者的这篇文章处理和建构上来看实时性,史实性都是传奇。在剧情转换处理方式都有一定的事实支撑,尤其是文题的处理很好。戏剧的尖锐矛盾 的处理方式是创作的基石。抗日战争是一座文学富矿。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虚构类作品还是非虚构类作品,在主题、结构的创造性、丰富性上,抗战文学改变了过往单一扁平的叙事模式和人物塑造,摈弃了过去逼仄的情节设置,抛却了狭隘的创作空间,挣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更多地采取了多维、多元、多彩、多面的立体呈现,拓宽了历史视野,丰富了书写对象,不仅正面描写了解放区战场,也客观描摹了国统区战场,不仅塑造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英雄形象,也讲述了国民党抗日部队英雄官兵的故事,力求还原整个抗战历史的战场生态和面貌。笔者在抗战题材的历史认知、战争艺术、人物范围、文化场景、文学界限等都得到了有益的拓展。以长篇小说为主体的虚构类抗战文学作品,作家们的创作已经摆脱甚至拒绝了脸谱化、漫画化、公式化的倾向,更加注重从人性的角度对战争进行思考和审视。 沉舟侧畔千帆过,铁马金戈正乾坤。“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我们有理由相信,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抗战文学作品。 再次感谢你的赐稿,其中谈到的文章处理和个人观点自行斟酌,期待你的文章更上一层楼。【编辑:静安云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04-08 20:50:01
  沉舟侧畔千帆过,铁马金戈正乾坤。“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我们有理由相信,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抗战文学作品。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2 楼        文友:远近        2021-04-08 20:54:22
  历史永远铭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4-08 21:15:54
  抗日战场首战故事意义深远,不可忘记。文章据史实发挥,写得县体生动!好文!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04-10 17:02:51
  颜老师,编按里的观点你有何见解,交流交流。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5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04-16 17:34:21
  这是新中国诞生的苦难辉煌中同一主题的另类大战场
6 楼        文友:颜永柏        2021-04-30 01:07:04
  第一次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战的开始,为中国的抗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英勇抗战的事迹彪炳千古!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