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玉】文艺心动恶(杂文随笔)
我的一本读书笔记的首页写着廖阅鹏的这段话:每一个人当下的身心状况,就是他生命历程上最合适的位置。有时候该生个病,有时候该碰点横祸,有时候,即使思想周密,也该出些差错,因为生命需要各种不同的教训与经验来充实。这一切,不论现实上的好与坏,从更高的观点看,都是通往“成熟灵魂”的好。
确实如这话所说,我生了个病,两年了,还没有彻底治愈,也碰了个自我酿造的横祸,心沉寂得无底,可我的灵魂却没有成熟。这个病与这个横祸四面围攻,把我置于不能好活的状态,日日撑持,夜夜挣扎,没滑进深水,也上不了岸。
一切都是文艺心使坏。写得了几个字,就任同情心作俑,悲悯心作祟,把那点美其名曰“超凡脱俗”的习性发挥到泛滥,以为自己不在乎,以为自己能抚人磨难,慰人沧桑,就实心实意地全部交付,忘了回看自己的不堪,忘了客观地估量自己,忘了对自己严格地审视与约束,最终自取其辱,给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锁。
这副枷锁是文字所赐,是性情有过,理性不足,是爱心泛滥,放纵心性所致,得到的都是教训,而非经验。
人说,这一生无非两件事,好好做事营养肉身,好好做人丰满灵魂……活到这样年纪,一直都在努力营养肉身,竭力丰满灵魂,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妥,蔑视了一切引诱,任何时候都敢挺直腰板,对着太阳月亮说硬气话。可现在,自恨难消,自悔不灭,再也不敢仰头看太阳月亮了,总怕什么时候就被它们劈了去。其实,并非是怕,是有比了结更深重的惩罚,那就是活着,忏悔,赎罪,一生不得解脱。
人在做,天在看。上天对一个人恶人的惩罚,就是让她以一个恶人的样子活着,日里夜里经受煎熬,不得好过。我是人的恶人,更是自己的恶人。
爱文艺无罪,参与文艺无罪,把握不住一颗文艺的心,才是有罪。文艺心总是把一个人拖到世俗之外,用哀愁与悲悯来武装人,让人具有了一点愚笨拙劣的善良气质,具有了一点傻里傻气的天真,然后蛊惑人用这点超凡脱俗的气质来对抗世俗。孰知,这点气质在世俗里一文不值,在尘埃里斯文扫地,远比尘埃还轻飘,还不堪一击。文艺心破碎,是那么丑陋。
是的,是丑陋,丑不忍睹,连镜子都不敢照了。脸上像覆着众人的唾沫,心上像爬着密密麻麻的蚂蚁。内心早已溃烂,外表也光鲜不起来。整个人肮脏生霉了,散发着恶臭。憎恶自己,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可是,还得活着。吃了以前戒掉的药,加大了药量。人,放过自己,说来容易,做来难。人是放不过自己的,唯有时间。
文字原本干净简单,是恶魔操纵的文艺心,扰乱了这一切。如果还能回到从前,一定只许自己拿一种颜料,唯有白色,才是一生甘愿的。
一个落水的人,寻找堤岸是为活着。上岸还带一身腥臭,也是躲避不了的了。唯有把自己扒光、洗净、消毒,臭气才不会熏及他人,而自己,一生都逃不掉污秽的阴影,是为实实在在的惩罚。
不知是背着病做的事,还是做的事背了病。怎么想都理不出头绪,唯有羞辱撕咬着心。憎恨自己,是摆不开的魔影。与人聊,人只是凭经验,好心地说,是多年失眠引起身体功能异常,转而影响情绪,情绪又影响身体功能,如此反复循环,扰乱了生物功能和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受损,更是难以调适,需要一个漫长的调理过程。医者,自医,若知道用药,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了。
很佩服那些经历过非人苦难,还能心平气和的人,不知道他们如何熬过漫漫长夜,如何在每一寸时间里忍受痛苦与折磨,若何抚平灾难带来的创伤。那些痛不欲生的时日,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
文艺心受创,是要滋生情绪的。被情绪包围着,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每日灿烂的阳光,似乎都带了一种嘲讽与藐视,让你不敢与之对视。躲在宽檐帽下,穿梭在阳光中,匆匆之间,有种被驱逐的感觉。驱逐是很残忍的事情,剥人脸面,不留余地。其实,很不喜欢这样的天气。它就像一个人的脾性,容忍不得一点阴暗,而这世间事,总是阴晴不定的。还有风忽大忽小,猎猎来去,带走多少尘埃,就会洒下多少尘埃。
文字是最容易蛊惑人心的东西。陷于文字,就会被惶惶不安的情绪包围。于那些字中的诺言,选择了相信,便接受了伤害。如果一个人真懂感情,就不仅只是文字游戏;如果一个人真懂感情,就不会爆出绝情寡义,不记情分的话来,更不会把往昔一抹而光,说出绝然相悖的话。真的感情会有怜惜,会有心疼,又怎么舍得伤害。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每个人都是事后诸葛,都是被伤得遍体鳞伤了才醒悟。
那些捆绑人的诺言,原是一时的激情,它只是背叛与疏离的帮凶,是莫须有的遮羞布,是信诺人的牢笼。这世间,要有多幸运才能找到一个人,心无隔膜地相处下去呢。
所以,我总是被一些至情至性的爱情故事感动。那日,无意间听到一首歌,曲调与《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样,心立刻就被揪住了,赶紧找了来,原是《心上人,我在伊犁想你》。看到了下面的说明:《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确是近年歌坛难得出现的佳品。此番填词并非存心恶搞,只是想以音乐的方式,探讨一个年轻劳动女性面对一份执着爱情时的别样情怀。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朴实的人们总是带给我们最多的感动。牧羊人的痴情和养蜂女的绝情,都是基于真爱和善意,他们的爱情带着水草和花儿的芬芳,总比红尘染缸里那些充满铜臭味的两性关系更加纯洁美好。
这个说明,让人看得心颤,内心柔软的弦,瞬间就被拨动了。多少美好的心都是向往纯洁的爱情的,都是告诉人们,美好的爱情是存在的。歌声里,曾经唯美的甜蜜藏在心田深处,似汪汪的泉水碧波荡漾,那份渴望与憧憬也许是对未来一份期许,这正是这首叙事诗似的歌曲触动人心灵的地方!
两个原本就相爱的人都在为对方考虑,他们最终选择了放手,选择了成全。这也许就是命运,就是人生。这是两位拥有高尚人格的人,相爱不是为了占有,不是为了获得,而是希望对方能过得更好,活得更充实,活得更自在。这种成全需要隐忍和承受,隐忍的是煎熬,承受的是无奈!
文艺里,总有掘人心魄的故事,令人悲伤不已。文艺心里,总认为爱情是英雄似的,可以为爱奔赴,为爱牺牲,不计后果。而现实,爱是没有光环照耀的,更多的不幸总是赤裸裸地撕裂着,交绕着太多的爱恨情仇。一个人的无所谓,甚而决然而别,甚而背叛,另一个人却执着得失魂落魄,人生绝望,是多么痛惜的事情。现实的苦,在于要分分秒秒地度。陷入泥潭的人,总是听着别人的歌,留着自己的泪,日常生活灰白无边。
有人说,爱情这件事,若果最开始没在一起,之后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重情重义的人,也只有跳了坑才知道,在漫长的人生里,没有结果的感情不能去涉足,说了再见就永远别再见。那些说过的漂亮话,那一刻听见就足够了,别带进回忆里。
心有文艺,最好捂住,否则一动就会生恶。
打死我也写不出来,但我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