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追】采收大腿蘑(散文)
一
这天,我正在站里值班,接到妻的电话。她说镇里来了个收蘑菇的老客,差不多把老少爷们都鼓动到山上去了。
嗯?这是什么情况?究竟是什么蘑菇,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让老少爷们都往山上奔?我有些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但是又不得不相信。以妻的秉性,说话从来都是实打实的。
我正在狐疑,她又发来了几张图片,那上面出现的情况,不免让人有些吃惊。她的这些图片,显然是在蘑菇售卖的现场拍来的,也就是说,这是现场直播。图片里的销售现场非常火爆,人群沸沸扬扬,如此热的卖点,真的是可以催促男女老少齐上阵啊!她特别拍了几张大腿蘑的图片,那土黄色的茎秆,真的够粗,她拿在手里一个,都有些“涨手”(方言,很大的意思)。真的是大腿,名副其实,一点儿都不虚。
我仔细端详着这种蘑菇,竟然没有一点儿印象。这是什么蘑菇呢?这许多年,没有采过,也没有看到过,就好像是天外飞仙一般神奇,对于我这个常年在山里走动的人来说,是够惊奇的。我还自诩是什么“山林通”呢,这么一个在眼皮底下生长的蘑菇,都没看见过,是不是有点眼大漏神呢?这林子里还藏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多少秘密需要去探索?大山的储藏是不可估量的,在森林面前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子,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我低头捋一下思绪。这种蘑菇的生长地点也很特别,一定与众不同,不然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才能碰到它,没有印象也就见怪不怪。
妻又打来电话。
“我去山上看看。”我告诉她。
大腿蘑是山里蘑菇的别称,这个名称透露出的是人们对蘑菇的喜爱。我所知道的大腿蘑,是秋季里生长出来的一茬榛蘑。它们都是生长在腐烂的树墩上,一堆堆,胖乎乎地挤在一起。它们与草丛里生长的蘑菇不一样,不管大小,都有一条粗壮的大腿。因此得名。图片上的大腿蘑叫牛肝菌,白净净的大腿,有些暗红的顶盖,非常漂亮,也非常完美。我在观赏的同时,脑子里在不停地翻腾着一些信息,它应该出现在云杉林里,还是柞木林里呢?
这两片林子其实是山里森林的总称,用它们来做针叶林和阔叶林的代言,是再合适不过的。我所知道的大腿蘑是在针叶林里,那里的郁闭度非常好,潮湿的环境,滋育着蘑菇,也让这里的蘑菇种类非常繁多。我决定先从这里着手,有图片在手,可以按图索骥,只要有就一定会找到它。
二
云杉林地是非常干净的,没有灌木丛,甚至连一些杂草都很少。走在其间,可以看出去很远,一个蘑菇影子都看不到。我左顾右盼,还差一点撞到树上,在一瞬间,我清醒了许多。
这种牛肝菌是非常出名的菌类。有关牛肝菌的信息,也仅仅从书本上看来的。这种蘑菇在我们这里,是绝对冷门,如果没有人来收购,谁都不会去想还有什么牛肝菌,而且还这么值钱。
我立即调整方向,去别处找一找,不应该在这样的地方转来转去钻牛角尖。对面山坡就是杂木林,山势有些陡峭,可以看见突兀而起的山崖,顶破树木的封盖,尖锐之气冲天而去。仅仅一沟之隔,阴阳两种做派便隔空相对。我参悟到的是两种做派的极端对立,而与自然之中的相融相合截然相反。这是人与自然的差别所在,美与丑、善与恶的中间也有一条沟壑横亘,也如这阴阳二山相对,在无言间消磨岁月,永远都无法消弭。
如我所想,刚刚爬上山坡,就看见一个胖乎乎的家伙,挺着溜圆的身躯,头顶着一片枯树叶,萌萌的,憨憨的,还有些忸怩的样子。嗬!这是什么造型啊!分明是一个富足人家的孩子嘛。现在的生活好了,日子过得美着呢,胖墩墩的孩子便多了起来。我就喜欢胖孩子,在街上看见谁家有胖孩子,就挪不动腿了,就想要抱一抱,使劲稀罕一下。
我轻轻地把它采到手里时,感觉太完美了,这么胖墩墩的蘑菇,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充实。转过一个小山包,不由地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是一群胖墩墩的孩子,无限自豪地昂首挺胸,正大踏步地向我走来。不对,我环顾四周,已经有一些胖孩子走了过去,它们好像正向山外走去,仿佛它们听到了不可抗拒的召唤,才让它们步伐整齐,英姿勃发。好讨喜的形象啊,不由你不爱上它,森林的创造性是如此的博大,随意创造的东西都是这么完美,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了。
三
当我背负着沉重的袋子,出现在妻的面前时,她不由地大吃一惊。当她知道所背负的是大腿蘑时,几乎要垮掉了。小市场的人很多,蘑菇的交易正在进行中。我的出现,立即就涌来许多人来看新鲜,当蘑菇从袋子里倒出来的一刻,引来了一阵长长的惋惜声,大家唏嘘不已。
原本光鲜亮丽的蘑菇,怎么都变成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了?那群胖孩子们被我给弄残废了。妻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沮丧一下子驱散了快乐的表情,像是一阵风吹来了乌云,迅速布满天空。
我的粗暴采收方式,让原本美好的开始,变成了不可预知。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时很近,有时却很遥远。我所背负的蘑菇里,挑选不出多少可以达到售卖标准的,一堆蘑菇堆在那里,变成了一堆错误的范例,供人参观,供人品评。
收蘑菇的老客是外地人,我们都不熟悉他的口音。他把自己的收购标准,拿在手上,把不合乎标准的蘑菇,就指向我的蘑菇堆,让我觉得自己的脖子挂上了一个大牌子,被游行示众。一些卖蘑菇的人,从中吸取着经验教训,引以为戒。这个经历是惨痛的,是让人刻骨铭心的。我怎么就觉得自己与一笔巨大的财富擦肩而过了呢?好像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财的机会,被我浪费了,以至于到现在都不富有,大概就是因为那次机会的错失,气得财神爷以背相对,不屑再看我一眼。
采收大腿蘑,是不能用袋子装的。这些蘑菇在山里的状态就是保持距离,让距离产生美。这个距离如果一直保持下去,就一定会让美发扬光大。这么多的蘑菇挤在一起,除了摩擦还是摩擦,它们在一起摩擦,产生不了火花,而是相互抵消。原本大家都有一个俊美的面容,因为摩擦而变得面目狰狞。
老客把我领到他所收购的成品前。一个个纸箱里,大大小小的蘑菇被分挑开来,每一个蘑菇都被收拾得利利索索,排列整齐,好像是一群正在熟睡着的胖孩子。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卖相,这一点很重要的,哪里如我平时所想象的那样呢?我们山里人采蘑菇都成了习惯,采到的蘑菇往地上一倒,阳光下晾晒好,挑去树叶和一些杂物,不管好不好,坏不坏,都能卖出去。这么严的要求,还是第一次遇到。
妻说,本来是提醒这件事了,可是再打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就知道我已经上山了,已经接收不到信号了。老客问我,山上是不是好多,弥补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再去采收。他提醒我,要用筐装蘑菇,而且,还要拿一把小刀,采一个收拾一个,才是最标准的方式。他很是同情,这个善意的提醒,让我失落的心,倍感温暖。
他的话,让我振奋了精神。只是此时已经是下午,不可能再去山里,要去也是明天。
我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妻打听到的收购信息,让我有些郁闷。那个老客走了,人家不收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有些扼腕叹息,好像浑身是劲没有释放出去,憋在心里难受。有时,机会就是瞬间的,一旦错失,不能再来。
人为的因素,让这些蘑菇砸到了手里。下大力气背回来的,不好扔掉,妻把这些蘑菇切成片,顺利地完成了晾晒,制成干品。自己吃不了这么多,就送一些给亲戚朋友。没多长时间,有信息反馈回来,蘑菇的味道真好!
听到这样的夸赞,不由地心里泛起一番美意,是这些蘑菇带给我的意外收获吧。蘑菇的天然味道是这片森林的精华集萃,这些味道的鲜美程度,也在佐证着我的汗水付出,永远都不会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