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金中都寻遗(散文)

编辑推荐 【摆渡】金中都寻遗(散文)


作者:寂寞看风 秀才,102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0发表时间:2021-04-16 17:06:55

【摆渡】金中都寻遗(散文)
   仲秋时节,因公赴京。晚上在酒店百无聊赖,搜索“百度地图”。忽然发现附近标记一处古迹——金中都遗址公园。
   从3000年前开始,北京先后被称为蓟城、燕都、幽州、南京、燕京,从先秦时期的燕昭王城垣宫室已颇具规模,直到辽国把这里当做陪都,都只是区域性政治中心。公元1153年,金朝将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开创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都城史,为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距今已经860多年了。
   每到一座城市,我最爱寻访的总是那些名人故居和旧时茅店里的风尘过往,这次又心向往之。第二天下午公事结束较早,正好借机去追寻金中都的遗迹。沿着笔直的护城河绿道西行大约2公里,蓦然发现三座一人高的砖雕石柱,上面的文字却不知是何体例,根据大概字形推测可能是“金中都”。继续走到尽头,却仍然没有发现太多历史的痕迹,也没有太多外地的游人。左边的南二环北转弯变成西二环,右边的护城河随之也转了个弯,才发现一座灰色台型建筑建筑物映入眼帘,这就是了公园南门了。公园并不起眼,也没有门票,建筑物名为宣阳台,约两层楼高,青砖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九脊歇山式屋顶不同于寻常宫殿的黄色琉璃瓦。建筑明显为后来新建,但造型仍延续了金代的风格:坐西朝东,黑色屋瓦立柱和飞檐之间的斗拱也是以前从未见过的黑色饰以白边,整体古朴肃穆。门上边的匾额写着“建都之始”四个大字,是前几年《建都之始——北京建都860周年纪念展》留下的痕迹。遗憾的是,展览已经闭馆,但门外仍有简介和图片,介绍了从金国建立到迁都后的中都风貌和经济、文化状况,展示的遗迹和文物别具一格。
   宣阳台北侧连接着一座长长的游廊,叫做“百步长廊”。廊前是一座喷水池,水面以下凹凸不平的宋金辽疆域示意图已经斑驳,池前的几块石头也许是当年建筑遗物,上面满是深深的沟状痕迹。长廊一侧被密密实实的竹林紧紧包裹,另一侧的小广场倒是热闹一些,很多住在附近的老人、小孩在这里游玩,如泣如诉的古埙曲调令人追忆从前,三两位老友对弈拼杀使人驻足留恋,公园里有了一些生机。
   出长廊,向前走,是一组雕塑——“营城建都”,不由得令人回想当年金国的迁都故事。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灭辽称帝,国号金,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其弟太宗灭掉北宋,到第三代熙宗时国力已经日渐强盛。熙宗的弟弟海陵王完颜亮弑君篡位后,在血光中取得皇位的他知道,都城上京会宁府的市井街巷到处都有金熙宗留下的的痕迹,皇族睹物思人,人心浮动,威胁皇位。更主要的原因是金灭北宋后,所辖地域广袤,而首都却偏于东北一隅,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为了避免守旧贵族形成联合势力,也为了实现自己励精图的梦想,完颜亮将交通发达、物产丰富、进可攻退可守的燕京选做心中理想的国都。1151年,完颜亮不顾群臣反对,发布了《议迁都燕京诏》,任命左丞相张浩等人负责营建都城,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并新建宫城。役使民夫80万人、士兵40万人,工期迫促,盛暑疾疫流行,役夫深受其苦。
   面前的这组雕塑,还原的就是当年的建设场景。据说这里原为金代宫殿一角,雕塑主体是一方台基、几个石柱组成的榫卯框架结构。几个工匠模样的人拿着测量工具比量着水平高低,不远处另一个工匠手拿工具,卖力地凿着条石,或许是累了,脱下的衣物和草鞋摆在旁边,惟妙惟肖。还有一人身穿官服,手执图纸,与身边人人交头低语,也许正在讨论工程建设中的某些问题,这大概就是迁都工程总设计师张浩了。
   1153年4月21日,完颜亮率领大批女真贵族官僚离开白山黑水,在万民欢呼声中登上崭新的金銮宝座开朝问政,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改天德五年为贞元元年,完成了从上京迁都到燕京的伟业。为了断绝退路,海陵王取消旧都上京称号,并将宫殿豪宅彻底夷毁,甚至将太祖和太宗等先帝尸骨送往中都郊外重新安葬,使今天北京房山区的云峰山成为北京地区年代最早的帝王陵。完颜亮听从从张浩的建议,鼓励四方之民到城中居住,居住者免除十年劳役。迁都后,又在城东开通潞河,金世宗时又在西面建成卢沟桥(时称广利桥),使西南陆路各种货物直达中都,同时通过水路向中都漕运运送粮食。随着皇族贵戚和女真猛安、谋克人大举南迁,金中都人口一度超过百万,商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
   “营城建都”前面还有一座框架,镂空镶嵌着北京城历史沿革图。图分金黑两色,金色部分是金中都,黑色是经历几百年变迁之后的清代北京城,再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脚步。金中都在原辽国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皇城最初设计位于燕京城的西南角,但完颜亮不喜欢这样的城市布局。为了突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下令在燕京城的东南西三面向外拓展,使皇城十分巧妙地移到了全城的中央位置,形成了仿宋都汴京的中轴线,南起丰宜门,经皇宫正殿大安殿到拱辰门,中间贯穿整个皇城的各组宫殿,全长约4.5公里。
   从今天的北京来看中都城的大致方位,西南角为右安门以西凤凰嘴村,西北角是复兴门外军事博物馆皇亭子,东北角在宣武门内翠花街,东南角到永定门火车站附近,城周37里,近正方形,共有13个城门,南面居中为丰宜门,左右各为端礼、景风门,东面是阳春、宣耀、施仁门,西面为丽泽、灏华、彰义门,北面有通玄、会城、崇智、光泰门。据考古证明,原属于辽南京城范围内的街道仍保存着唐代街坊,而金代新扩展的部分则改为沿大街两侧平行排列的街巷,两种不同形式的城市街道共处于一个城市之中,是中都城的规划特点。但如今这一切早已不风光不再,只留下因丽泽门而起的丽泽桥、丽泽路、丽泽商务区和会城门这些地名,其它的一切都只成为史书上的记忆。
   今天的公园位置,就是当年的皇宫宫城。沿小路继续前行,两边的花草已经有些零零落落,每一件设施上都有“金中都”的字迹。前面一条用条石砌起的弧形矮墙,上面刻有拱辰门、大安殿等字样。这段矮墙既可以当做条凳坐下休息上面休息,还可以了解有关金中都皇城的宫门和宫殿知识。刻有文字的地方就是当年宫殿的所在位置。中都宫城,东有宣华门,西有玉华门,南有应天门,北有拱辰门,南部为官衙,北部为宫殿。正殿为大安殿,北为仁政殿,共有殿宇36座。时人记载金中都“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南面为宫城正门应天门,应天门往南还有一座宣阳门,就是刚才的宣阳台所在地。两门之间为御路,御路两侧各建250间“千步廊”。廊外东侧从南到北为建文楼、太庙,西侧依次为为武楼会同馆、三省、六部。这种左侧设太庙,右侧设政府官署的布局,明显接近中国传统都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是金国迁都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明证。读着文字,想像金中都当年的繁华,叹息惜一切都已成为这座矮墙上的一个词语。
   在如荫的枫树、银杏等树木掩映下继续前行。忽然前面出现一片没膝的荒草。几匹石马静卧在枯黄的草丛中,一位金代战将的青铜雕像轻抚马头,雕塑脸上表情逼真,目光中满是对战马的爱恋。马背上的马鞍被磨得熠熠生光,想来一定有很多游客坐在上面模仿疆场上的彪悍雄姿。金朝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征服王朝之一,离不开马背上女真族。女真族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尧、舜、禹时代被称作肃慎,魏晋时候改称作勿吉,唐朝初年自称靺鞨,契丹兴起后,黑水靺鞨臣服辽国,改称女真,分为七个部落,以捕鱼、狩猎为生。辽宁境内的被称为熟女真,吉林以以北的是建立金国的生女真。
   在臣服辽国期间,女真人忍辱负重,始终不敢跟辽国正面对抗,暗中却收集铁器制作火器,训练强悍的重装骑兵,终于在完颜阿骨打带领下吞并女真各部。建立金国。正是凭借强悍的马上功夫,金国打得辽国70万军队一败涂地,仅用10年时间消灭辽国,又马不停蹄继续南下,用2年的时间灭亡北宋,使这两个庞大帝国烟消云散,自己一步步逆袭成北方大国。宋朝文人形容金国“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我朝如累卵”。靖康之耻后,金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南宋、西夏和高丽等国奉表称臣。这些武士雕像、石马,和这些凄凄的衰草一起当做一个王朝的记忆。
   迁都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女真的封建化,也加强了与汉族的融合。金人在历史上不像古代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那样以掠夺中原为目的,他们把优于自己民族文化视为宝贵财富,在接受中原文化的自觉性上大大超过了同时期的契丹人和蒙古人,因此很多遗留下来的器物兼具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点。公园里摆放的三个仿制金代铜坐龙就是二者互相结合的产物。龙身踞坐,眉宇清晰,身体各部位相互呼应映衬,与女真图腾神鹰海东青神韵想通,也标志着他们在青铜雕塑造型上已经足见功力。
   接下来就到了北京建都纪念阙广场。上世纪90年代,北京拓宽二环路,在此处挖出石碑,经考证为金宫殿的主殿大安殿遗址。纪念阙为2003年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时建造。阙,最早是建筑在城门、宫门前的瞭望楼,后来演化为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两个对称的装饰建筑。这个纪念阙,由座基、柱身、顶盖三部分组成,阙高12米,花岗岩基座四角之上为四根高850厘米的青铜柱,寓意建都850周年。基座正中面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只青铜辟邪,阙顶部为青铜斗拱造型,象征金中都宫殿。阙身南北两面刻有“金宫殿故址”标识,基底四边斜坡,南北分别铭有《金大事记》《北京建都记》,记载着金国及其都城的历史变迁。纪念阙,也可以看成是对那段历史历史的总结。
   纪念阙北侧是一堵短墙,上面三个一人高的神龛里,是三个金代文物复制品,可以从中领略到当时的风土人情。过了纪念阙广场,是,被改成“第二书房”的宣阳驿站,门前绿树掩映,格外静谧。回想当年驿站门前车马往来,与现在安静空间形成强烈反差。公园的北出外面是横架在护城河上的廊桥,精雕细琢的红色栏杆,古朴庄严的黑瓦桥顶,远远望去颇有气势。西面是车辆疾驰的二环路高架桥,东边隔着护城河是现代化的摩天大厦,斜倚廊柱,望着静静的河水从遥远的北方走来,又向远方流去,仿佛望见了金国都城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古代的游牧民族有一个共性,入主中原之后,很快会被文明同化。完颜亮在位十二年,毁誉参半,既残暴狂傲又励精图治,他淫恶不堪,杀人无数,他鼓励农业,厉行革新,他极度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政,进一步巩固奠定了金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地位。完颜亮积极推行科举制度,重用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由畜牧业向农业积极发展,金国的政治制度由奴隶制快速过渡为封建制。继任的金世宗史时期金国经济文化发展到顶峰,金国迅速汉化,史称“大定盛世”。但顶峰也意味着衰退的开始,经济长足发展,国家体制的转换却没能及时跟进,随之而来的,却是金军战斗力迅速下降以及天灾影响下的经济衰退。
   中都的繁华和高度的商业化,刺激了帝王贵族赏心乐事对于风景区的需要。在完善都城的同时,大建宫殿、苑囿,城东北琼华岛(即今北京北海公园)建有离宫,今天北京西站北侧的莲花池等等景苑遍布城厢,以供皇家游幸玩赏,为我们留下了今天的燕京八景太液秋风、琼岛春荫、西山晴雪、卢沟晓月、玉泉垂虹。但这些美景也同时在消弭着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迁都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金国自上而下迅速腐化堕落,尤其是军队,颓废的速度非常惊人。金人在游牧社会没有太大的阶级分化,但进入封建社会的女真人渐渐封为三六九等,面对空前的物欲享受和权力诱惑,政变频发,统治者皇位难保,上流社会只知享乐,不顾人民,渐渐失去了民心。金章宗时期,各部落之间的扩张兼并愈演愈烈,造成金军实力内耗,战斗力下滑。消灭辽国和北宋后,金国得到了大量土地,金国人不善耕种,将土地租给汉人,养尊处优,荒废骑射战术,不愿再上战场。但在这时,蒙古草原上曾经备受金国欺凌的部落却在一点点壮大,乘机崛起,对金国发动征战。迫于蒙古的威力,金国都城几经迁徙。1214年,新上位的金宣宗选择南迁汴京,向蒙古求和,蒙古暂时退兵。但极恶穷凶的金国以最后的国力攻打南宋,导致南宋彻底倒向蒙古,在蒙宋联军夹击下,金哀宗时期又被迫从开封迁都商丘,随后到蔡州,在蔡州城被攻陷前一个时辰,金哀宗传位于金末帝,使金末帝成为了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金哀宗在乱军中被杀,尸体被蒙宋一分为二,一份带回蒙古,一份带回南宋,曾经辉煌的金国就此灭亡,皇家宗室一如当年靖康之耻的徽钦二帝被流放异乡,历史就是这样风水轮流!
   沧海桑田,历史的痕迹随风而逝,北京城几经翻天覆地,不断刷新容颜。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攻破金中都,这个做了62年都城的城市,在一把大火中荡然无存。1264年,新生的元朝在中都东北方向另建都城,1275年改成大都,金中都北墙东段成为元大都南墙,其余逐渐废弃,但都城的很多规划仍然沿袭金中都的设计。明朝营建北京,沿袭元大都中轴线,金中都西部废为村野。如今,大金国的影子早已不在,宫阙街坊不知几度荒芜,仅留下南城墙万泉寺、凤凰嘴和西城墙高楼村等三处短短的城墙供人凭吊当日的辉煌。
   旧时王侯亭台楼阁,今日百姓休闲之所。这座金中都遗址遗址公园始建于2013年,是营城建都滨水绿道的组成部分公园沿水而建,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不足1公里,面积不大,其实里边也没有多少真正的金代文物,从寻访古迹角度似乎未能尽兴。但公园补齐了北京作为都城的古遗址公园,保持了古时都城南北狭长的特点和原来的地形地貌,为历史留下了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公园见证了我们的首都从历史走来,风尘仆仆,底蕴深厚。
   所有的凶顽强悍,所有的勾心斗角,所有的奢靡无度,在历史面前最终都会最终如烟而逝,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这些亭台步道,这些草绿花娇,寻常百姓才是它们最后的拥有者。我们的首都、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江山,只有此时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

共 555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出差之余,作者有幸造访了金朝中都遗址,我们这些读者也有幸跟随作者的文笔游览了那片遗迹。千年逝去,我们仿佛从那些幸存的建筑中,看到那些曾经的历史,金朝统治者将都城迁徙,修建新都的那段历史仿佛就在昨天。金朝,一个灭了北宋的王朝,一个第一个敢将都城建立于北京的王朝,它开创了北京近千年都城历史,但是它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结尾作者点睛,那些混乱斗争最终会被历史淘汰,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会长久安康。一篇不错的游记,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烽火十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烽火十三        2021-04-16 17:08:33
  这篇游记不错,点赞。
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不惧分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即为长生。
回复1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4-16 19:44:59
  多谢精彩点评。
回复1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4-16 21:45:01
  多谢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4-16 20:04:54
  详尽、细致地介绍金朝中都,带读者走进历史,也走出历史。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4-16 21:45:38
  多谢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4-18 06:45:21
  谢谢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梅楚酒        2021-04-17 21:24:23
  正因为走过的地方少,反而更喜欢看老师写的游记,从言语里去揣摩未见之景
在校学生。平生醉心古典文化,喜爱踏雪寻梅,愿铺地为桥,隐于烟雨青山;愿栽雪种字,匿于古籍诗词。
回复3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4-18 06:44:52
  多谢留评
4 楼        文友:静净        2021-04-18 20:03:53
  看历史沧桑,品兴衰。欣赏点赞!
5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1-04-30 21:53:55
  百无聊赖中,找一块净土,让思想泛起涟漪,非常深厚,有文化底蕴的游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