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新】黄河揽胜说龙门(随笔)

精品 【柳岸•新】黄河揽胜说龙门(随笔)


作者:樗散居士 布衣,29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70发表时间:2021-04-17 07:05:28

【柳岸•新】黄河揽胜说龙门(随笔) 今天的龙门旅游一般都是从下游而来逆流而上进行的。
   在陕西韩城凭吊太史公司马迁墓之后,沿黄河溯流而上,三十公里就到了龙门,对岸山西河津市的禹门口公园濒临龙门出口,作为第一站,这里是观赏休憩的良好场所。
   龙门口是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地方,称作禹门口,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高达壮观的群组雕像前是个热闹的去处,拍照留念自然是不可少的。
   在中国文化里,龙代表着权力与威仪,它善于腾云驾雾兴云布雨,权倾四海,威力无比,曾经是至高权力的象征。文明发展到今天,虽然神龙飞天的神话色彩已经淡化,但是龙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深深烙印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大家都以龙的传人为自豪,以龙为名的人不知有多少,单以属相论,十二生肖里有“大龙”“小龙”,至少有六分之一左右的中国人与龙终生相伴。
   中国社会曾经被“真龙天子”统治了几千年,这种垄断似乎牢不可破。可是偏偏有人不信邪,高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传统社会发出挑战,并且前仆后继,无怨无悔。他们坚信只要坚韧顽强,虔诚修炼,功到自然成,任何生命都可以修仙成佛幻化飞升,达到终极目标。要知道就是至高无上的神龙也是由鲤鱼蜕变而来的,治水的大禹就是榜样。鲤鱼跳龙门的“鱼”与大禹治水的“禹”,虽然字异但却音同,很容易使人产生诸般联想。
   龙门上游的龙门山区所在的梁山山系,是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水岭,山系两侧相对高度也差别很大,平均在一千米以上。高度的落差使穿越而过的黄河水流湍急,具有了很强的切削刨蚀能力。自从大禹开挖龙门黄河改道以来,虽然历经数千年的风雨侵蚀,龙门峡谷依然窥深悸魄蔚然壮观。
   穿行在大山之中的龙门峡谷,两岸峭壁耸峙,高程在百米以上,谷底幽深,河道狭窄,最窄处不足五十米宽。相较上游几百米宽的河道与下游近十公里宽的水面,峡谷中的黄河河道如同一根盘曲在地的麻绳显得柔弱不堪,激流从中穿越而过,犹如巨龙束身过门一般艰难。《名山记》曰: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由于“鲤鱼跳龙门”的美好寓意,在全国以龙门命名的地方难以计数,不说龙山、龙陵、龙口、老龙头、龙门客栈这些附会之词,打开百度地图略微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从北国边陲的黑龙江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从最先见到曙光的吉林延边到太阳最后落山的新疆喀什,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以龙门为名的乡镇以上行政区划就有五十多个,可见中国人对“龙门”这个名字的热追程度有多火。
   当然,热追程度再火爆,附会故事再精彩,也难以掩饰本源龙门的光辉。
   不过,与黄河龙门尚有一拼的是河南的洛阳龙门。
   洛阳龙门地处洛阳南郊,是伊河流经的一处山间峡谷,两侧双峰对峙,中间门户洞开,非常壮观,俨然就是古都洛阳的南大门。因为其间非凡的石窟造像艺术,洛阳龙门蜚声中外,名气非常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雀占鸠巢,盖过了黄河龙门的声誉。其实,洛阳龙门本名伊阙,也是大禹治水时期开凿的,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伊阙改称龙门始于隋朝,是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杨广的杰作,这时距离大禹时期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在禹门口公园凭栏环顾,右侧苍山如黛群峰似堵,左侧水天一色直览无余,俯瞰脚下,幽谷深邃壁立前仞。一般人尚未到达悬崖边缘,就会腿脚酥软不能自己,心惊肉跳之余更不敢探头下视。
   少顷,稳定心神再看,脚下谷底的黄河似从上游石缝中喷射而来,一路呼啸着奔涌下泻,在冲天巨浪笼罩下注入下游浩渺的水域。沉雷激荡,滚滚而至,直撞得耳鼓嗡嗡作响。“巨灵咆哮掰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流速之快当真匪夷所思,记得《慎子》上也说:“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这般激流,黄河鲤鱼要想逆流而上,没门,除非成精。
   龙门是大禹治水的标志性工程,现在作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是领略万里黄河雄奇壮观的理想之所,也是凭吊中华先贤丰功伟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古代,鲤鱼跳龙门是金榜题名的代名词,“早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至从实行科举考试一来,这里就是天下举子心目中的圣地,今天依然受到众多学生家长的热捧,每年高考前夕,无数大军就会前来顶礼膜拜,焚香祷告,祈求上苍开恩,期盼自己的考生如愿以偿梦想成真,也能够鲤鱼跳龙门,光大门楣光宗耀祖。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的诗道出了黄河鲤鱼追求梦想的苦难和艰辛。如诗所言,龙门是黄河鲤鱼千里寻梦的终极所在,是幻化成龙的理想圣地。因为水势迅猛下泻如注,据说每年只有七十二尾黄河鲤鱼能够飞跃龙门羽化成龙。相较不见首尾浩浩荡荡的黄河鲤鱼寻梦大军,能够跻身七十二名之列,实属万分侥幸,非常罕见,比今天彩民中彩票头奖的概率还要低不知多少倍。
   关于鲤鱼跳龙门,古代典籍也多有记载。《尔雅》上就说:鲤鱼“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水经注》也说:(出龙门),“河水又南得鲤鱼涧,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至于幻化成龙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这般劝世良言的必然回报。
   现代科学观察证明,鲤鱼跳龙门并非虚诞妄言,除去其中的神话色彩,还真是实有其事,就像黑龙江中的大马哈鱼漂洋过海,义无反顾回归故里产卵一样,是黄河鲤鱼的洄游天性使然。
   阳春三月,是万物生长繁育的高峰期,试想当时的龙门口外,黄河鲤鱼荟萃云集,浩浩荡荡铺天盖地,领头的鱼群率先冲进峡谷,狭窄河道顿时布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鲤鱼,它们挡住激流,压住巨浪,后继者攀附而上,继续挡激流,压巨浪,用身体为后来者搭桥铺路,如此前仆后继,日夜相继,无穷反复直到龙门终点,该是多么骇人听闻的壮观景象呀!
   龙门是黄河鲤鱼追求理想的圣地,也是伤心落泪之所,理想与梦靥、希望与绝望、伤心与不甘,在龙门口缠绕交织,循环上演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悲喜剧。
   也许折羽而返的黄河鲤鱼并不曾伤心绝望与不甘,为了理想和追求,义无反顾参加大兵团作战,敢于牺牲甘作铺路石,正是黄河鲤鱼共同的性格特征,是我们多虑了。念及于此,不仅概然叹息。
   从禹门口公园拾阶盘旋而上,不远处又能看到一处壮观的景象,“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也是今天龙门旅游的精彩剧目。
   前方约五公里,两岸陡峭壁立直刺霄汉,中间的峡谷形如两扇巨门微张的门缝,当地人称之为石门,据说石门仅仅五六十米宽。上述剧目就是从石门开始的。
   刚刚冲出石门的黄河本就水势迅猛,未及思量,突然又来了个急转弯,狂涛激浪猛然撞击在峭壁上,激起一层层凌空雪浪,调回头的水浪再次撞击对岸的巨石,又在狂怒中冲出一堆堆直射天空的浪花,猛回头,水浪旋即又与矗立在河床上的巨大礁石相遇,再次狂怒咆哮起来,激流翻滚,浪花冲天,伴随着阵阵晴天霹雳般的巨响,在阳光下云蒸霞蔚,如梦如幻,恰似巨龙翻滚龙鳞闪烁,璀璨夺目,煞是好看。
   瑰丽奇绝的胜景,千百年来激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激情与想象,“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成为其中的千古绝唱。
   龙门峡谷几十公里长,处处奇绝,样样壮观,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
   与龙门口一样,上口的孟门也是因山得名。只是孟门山早已名存实亡不复存在。在距离孟门口不远的激流中,至今还伫立的两块形似孤岛的巨大山岩,据说是大禹治水时期的孟门山残存。
   由于入口狭窄,水流不畅,上游来水在孟门口外滞留徘徊,水位居高不下,形成了黄河沿岸不可多得的天然渡口,几千年来,孟门津一直是连接晋陕两地的交通要冲,想当年,陕北红军东征山西从这里渡河而过,后来的八路军也是从这里渡过黄河开赴山西挺进抗日前线,《黄河在怒吼》的背景音乐就是取自这里的黄河波涛激流。
    龙门峡谷如同天堑,山河壮美,却也截断了东西联系,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沿河两岸隔绝的交通状况,当地政府先后于龙门口附近修建了铁索桥、公路桥和铁路桥,三桥并驾,凌空飞渡,天堑变通途,成为古老胜地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新近开通的侯禹高速公路也从这里跨越黄河,将两岸民众引进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黄河鲤鱼千里寻梦的壮丽景观,现在已经不见了,不能不说是天大的遗憾,究其原因,不外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岁月消磨,水流切割,龙门峡谷内外似乎不再像当初那么落差巨大,黄河流速也不再似当初那样激越澎湃,致使黄河鲤鱼可以轻松溯源,无须再抱团取暖,进行大兵团作战;另一方面,由于沿河大规模兴修水利,过度捕捞竭泽而渔以及水污染严重等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使黄河鲤鱼种群数量锐减,以致成为踪迹难寻的珍稀濒危物种。
   但是即使如此,仍然有个谜团笼罩眼前挥之不去,现下的龙门虽然激流汹涌,似乎也阻挡不了黄河鲤鱼前行的身姿,如果鲤鱼跳龙门的神话故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那么,当初令黄河鲤鱼视为畏途的龙门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黄河鲤鱼尚且能够千里寻梦,为了理想头破血流终不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裹足不前不去一探究竟呢?
   龙门游览,还有一处靓丽的景观不得不去,那就是上游的黄河壶口瀑布,到那里也许能够茅塞顿开,我们希冀着前行。

共 36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龙门口,是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地方,又称禹门口,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随笔《黄河揽胜说龙门》,以清新典雅的文字,借黄河之势,顺着历史的痕迹,逐步描述了在陕西韩城凭吊太史公司马迁墓之后,沿黄河溯流而上,三十公里就到了龙门。在中国文化里,龙代表着权力与威仪,它善于腾云驾雾兴云布雨,权倾四海,威力无比,曾经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十二生肖里有“大龙”“小龙”,至少有六分之一左右的中国人与龙终生相伴。如今龙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深深烙印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由于“鲤鱼跳龙门”的美好寓意,也以从古流传至今,人们都以龙的传人为自豪。除此之外,在全国以龙门命名的地方难以计数。文章以挥洒自如的笔墨,不仅讲述了黄河龙门的过往,还描摹了与黄河龙门尚有一拼的河南的洛阳龙门状况。作者作为龙的传入,怀着中国人极其深厚的感情,给予了抒发和熏染,优美的语言,营造出来了一幕幕辽阔、壮观的画面,文情并茂,谈古论今,令读者感佩不已,深受启发,拜读细品,受益匪浅。问候作者!热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1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1-04-17 07:07:36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早上好!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1-04-17 07:09:38
  底蕴丰富,文笔优美的作品必将引人入胜。
   祝福老师写作快乐,生活美好,佳作不断,尽情绽放柳岸,展示老师与众不同的文采与情怀。
3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21-04-17 09:05:23
  华夏龙文化源远流长,起于何时,尚难以定论,或许就始于大禹。大禹父亲鲧治水失败被杀,死后入水幻化黄龙;大禹治水功德圆满,鱼跳龙门,成就一代帝业;大禹的儿子启石缝降生,建立夏朝,身世如同孙悟空;孙悟空龙宫探宝,与老龙王之间如同祖孙相戏。笔者试图以大禹治水为契机,通过系列文章,揭示上古历史的种种迷团,从而展示中华文明的坚韧智慧与博大精深,敬请斧正,在此谢谢各位老师的厚爱!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4-17 10:54:09
  欣赏居士老师佳作,佩服老师优美的文笔和才思,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5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21-04-19 20:50:34
  学习佳作,恭贺摘精!放鞭炮!
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4-19 20:58:27
  文笔辉宏,言辞大气,描写动魂魄,落笔惊人心,寓意千万里,鲤鱼跃龙门。好文,赞。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