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雨荷(散文)
一
雨荷是属于多情的夏天,多情的夏天因雨荷而生出诗意。
雨荷也属于浪漫的,我因雨荷而生浪漫。细雨霏霏,雨滴似乎是有意地敲打着荷叶,弹奏着夏之荷曲,无论是贪眠,还是闲坐,这种境界都是最佳的设置,诗意和惬意都会一起涌来,人在其中,可以尽情,可以恣肆,这就是雨荷的美妙。我是一个轻易就可以满足的女人,有人说我是很浪漫的,我说我就像雨荷,一丝丝雨,一缕缕风,我就沉醉,我就摇曳,我就生姿,生活的环境里,夏日的夜色里,不能没有雨荷,否则诗意就很淡很淡了,就像有了香殒玉碎的苦恼和失意。所以,母亲和我欣赏雨荷就说,我是属于南方的。我不理解母亲的意思,现在我懂得了,因为我不能离开雨荷,母亲还有别的想法?或许,但不管怎么样,母亲把我与雨荷联系在一起,于是,我在她的心中就是荷叶,就是荷花。
距离赏荷时间还有两个月,我已按捺不住相思之苦。在淘宝买回八颗藕种,分五个盆种下。我这固执的行为,是要把荷囿于阳台,是小家子气了。我这样做,只是为了缓解对荷的相思之苦,并无亵渎荷之意。我喜欢据为己有的满足感,为此常常要和家人辩解一番。
“小盆分藕养新荷,泛绿浮圆可爱么?待到夏天风乍起,阳台也唱采莲歌……”对着刚种下不久的几盆“小荷”,我情不自禁地开始唱起采莲歌了。圈养荷,只想亲眼目睹它的成长过程。我始终认为,荷是属于驿外开无主的,展示的是狂野之美,自在之美。碧波万顷,风情万种。我多么羡慕古代的李清照,荡一叶扁舟,误入藕花深处,喊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这才是最自然畅快于心的美事。
荷,是夏天的节序使者,也是南国水乡的寄情之物。只要到了夏天,大大小小的公园,目之所及,皆是荷影。游人为了追寻淡淡的荷香,消消炎热的暑气,或一亲荷花仙子的芳泽,总是蜂拥而至,公园人满,皆因一园的荷。一个个长枪短炮,对着荷花勾魂摄魄;或穿着古色古香的汉服,搔首弄姿,热闹非凡,不管有没有吓得荷花容失色。有人说,这是一帮俗不可耐的人,放任自己的热情去惊扰荷花仙子的美梦。应该如周敦颐的那样“远观而不可亵玩”。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大众喜爱荷花,无不为一己私欲,垂涎它的美色,有的甚至偷偷折上一朵,把花瓣掰掉,吃里面嫩嫩的莲子。小时候,我也曾做过如此俗不可耐的事,一是因为太馋,二是小孩子心理,把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因为那时候种的是食用莲,开花少,见一朵便如获至宝,必折之,少不更事啊!随着年岁渐长,便明白,若爱,请手下留情。我爱的是荷的灵魂,它的出污泥而不染,它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并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这样的人生信念,因荷而立,能不令我生敬生爱么。
往日入公园,似乎就是给眼睛一份花色的濡染,还真的忽略了对赏花人的理解。赶上可以随心浪漫的时代,赏荷成为表达对岁月安好的郑重情感,是欣赏别的花卉无法有的境界,我老公就对“荷”字有着别解,他说,荷就和,和才贵。和为贵是劝人的,而和才贵是一种不可置辩的人生理念。
四月清风拂过芙渠,我脑海里已不停地出现荷的仙姿了。这个时候,刚好是荷娇柔无力之时,像二八姑娘身如酥。最美妙的一刻,是趁着春雷滚滚,淅淅小雨去看驿外开无主的荷。野外的荷,没有圈养的痕迹,一望无际,活得恣意徜徉。娇嫩的荷叶,如一张张婴儿的脸,泛绿浮圆。密密麻麻的小雨点,落在娇柔无力的叶上,如一颗颗小珍珠被捧住滚动着,似落下又未落下。风一吹,便有万斛珍珠倒下池塘的美妙。那一刻,嫩蕊凝珠,盈盈欲滴的欢喜充斥心间,自己也任由小雨轻轻地往脸上爬,酥痒的不仅仅是我的脸蛋,还有荷飘动的裙幅,也弄醉了我的心池。
二
几度易居,对荷的执念未放下一丝一毫。尤其是雨中的荷,从小便情根深种。
小时候,我家屋后有几十亩荷塘,不是观赏荷,是食用荷。那时候的夏天,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妈妈在荷塘上搭了一个竹楼。每年六月,我们兄妹便争相去竹楼睡觉,因为天气炎热,我睡在竹床上呼风唤雨,口中念着高尔基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从此,那座竹楼在我的心中便成了诗意的栖居。果然天遂我愿,那么多大雨滂沱的夜晚,我与荷相依相偎。一缕缕幽香,悄悄地钻进我鼻孔,一颗颗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天籁之音,我睡得比婴儿还甜。夜雨中的荷,虽然看不到它的美态,但可感受到它的柔情。独特的荷香,引领着我的梦,去往最诗意最浪漫的地方。
这片荷塘,一直保留了十几年,之后被填平了,有人把它用作了停车场,毎个月收取几仟元停车。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惋惜,很多次,我回到娘家撑着雨伞在门口,看着一排排的外来车辆,却无法再寻回旧日的碧波荡漾,翠盖亭亭,满怀的惆怅无人能懂!
2005年,一次邂逅,我在番禺金海岸花园大门口看到了一大片荷塘,便挪不开脚步。循香漫步,原来这是一个新楼盘。主题和卖点就是荷塘,一地的荷香,醉人的荷影,都是我无法拒绝的居住要素。每一个池虽不大,但遍种荷,迎风摇曳,池水若醉了一般,漾着荷的影子,也将高楼的水影扭曲成花的柔曲的样子。我内心乐不可支,我们像小别重逢的情人,深情对望,有着不可言说的深意。我跑着去售楼部,只用了一小时,便买下了一套90平方的楼花。那时候是卖楼花的,是看不着摸不到的房子,我愿意赌一把,既然缘分让我来到这里,就让我安营扎寨,与荷再续前缘吧。卖楼盘的小姐说,这里的环境将来是楼在荷中立,人于莲心座。我真服气了这些买楼的人的文学水平啊,这两句诗,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极大的卖点,就是让我每个平多付一二百,我都不觉得痛了。收楼后,楼如我所愿,所以就在这座房子里一气住了十年,每年夏天,蛙鼓齐鸣,荷香飘飘,我安然入梦。
往事如烟。因为某种原因,又一次搬了家后,我与荷不再相拥而眠了,失落,随着时间渐渐抚平。
每年六月,夏日花开,我唯荷不辜负。番禺大大小小有名的、无名的荷塘,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很多时候,趁天空乌云密布,我便发动车子前往,雀跃的心情,仿佛是去赴一个心有灵犀朋友的约会。
雨中观荷,心随雨水的欢快蔓延。在乌云笼罩下,整个荷池如一幅黑白的水墨画卷,向我缓缓铺开。暗香浮动,浸透了经年的念想。荷姿漫卷夏韵,这一刻,只感到尘埃涤尽,诗意满怀。
一朵朵硕大的白莲,像一个个遗世独立的高僧,任雨水如何喧哗,兀自闭目诵经。我久久伫立塘边,任风轻轻吹过,任雨点疾飞而过,心如莲花般自在。
辛丑年的六月,我期待着与荷相约。
我想起了诗人冯延巳的诗句:“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他的用词真有意思,这个“狼藉”,似乎是热烈繁盛的意思,折荷是心疼的,可那声音真醉人。我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不知我是喜欢雨荷,还是一个雨荷的恶作剧者了?
醉人颜色无需多,但绝对不能少了荷之艳。我内心有个想法,一直想活成雨荷的样子,绵绵细雨为荷吟诗,汩汩荷香为我装饰着诗意的栖居,打造着我生活的“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