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八一】精彩人生情意深(赏析)

编辑推荐 【八一】精彩人生情意深(赏析) ——读赵丹英回忆录感怀


作者:朱炳初 白丁,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53发表时间:2021-04-22 14:15:50

【八一】精彩人生情意深(赏析) 当老乡老战友黄进琪将其妻子赵丹英的回忆录《坎坷幸福》呈现在我面前时,眼睛陡然一亮,心头霎时一震,怀着好奇的眼光与心境,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尽管杂务缠身,惜时如金,我还是手不释卷,不时翻阅。当在逐句逐页过目之时,心灵被激荡了,情感被迸发了,兴趣也浓烈了,几乎是一气读完20万言,顿感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生回顾,是一部群英亲朋的汇聚,更是一部充满生活情趣的展示。一静思,脑海里充满了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景、繁复的场面,尤其那撞击心灵的诸多人生哲理与感悟。急于想说点感慨,做个评说,但一时还难以理清头绪,经直面书名、梳理思维、回复场景,清晰闪出:精彩人生情意深七个字,既精彩纷呈,又含浓浓的情意,于是探讨琢磨,按人物分类,用四句话概括全书,做个缩影,即:精明强干,精英荟萃,精当绝伦,精灵辈出。
   精明强干赵丹英。赵丹英——回忆录的作者,吉林市人,1954年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音乐,当过独唱演员,曾在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大连铁路司机学校、铁道部教育司专处驻勤、铁道部机关党委组织部、铁道部中铁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工作过,任过学校党总支书记、公司办公室主任、部门经理和党支部书记。连续多年被公司、铁路局、铁道部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2009年退休。看履历不一般,视表现更不凡。
   赵丹英,以其清晰的记忆、丰富的经历、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她走过的道路、经历的事件、尝过的滋味,加以原味的回顾、哲理的总结,以其女人——精明强干的女人,用深沉的笔触、细腻的描述,娓娓道来,讲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赵丹英,用其深爱的夫君黄进琪的话来说:丹英是一位有慈母爱心的优秀母亲,是一位尊敬长辈的孝顺女儿,是一位贤惠体贴入微的好妻子,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红”行家里手。她聪慧灵巧、兴趣广泛、知书达理、又具音乐天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俗话所说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妻良母。进琪赞语极是。细看回忆,可见评得到位,观点准确。
   赵丹英,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小小年纪就经常帮助父母干家务,学做饭炒菜;认真读书,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9岁时参加义务劳动的照片,登上了《长白山》报。“文革”期间,“走资派”的父母进了“学习班”,平时不让回家,她带着幼小的弟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相依为命,坚守在家,没丢一草一木。上小学读书,安静听话,心里充满阳光,二年级当上少先队大队文艺委员,显露出唱歌天赋,在学校晚会独唱《雷锋叔叔听我的回答》声情并茂,崭露头角。幸福又坎坷的童年,为成长和性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亲情和关爱使她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不断进取、不畏难事、心中涌动着奋进的志向。1970年初中毕业下乡插队,在艰苦的劳动中学会了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帮助他人,懂得了人间自有真情在、亲情和友情比什么都重要。1972年初,下乡结束,爱好唱歌的特长发挥了作用,考取了通化地区文工团,两年后被推荐考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但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留下了遗憾。后来到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工作,任党支部书记,又调到吉林铁路第一中学教音乐课;到大连铁路司机学校,待了三个月就被派到铁道部教育司中专处驻勤,不久又到铁道部机关党委组织部上班……每次调动,都是听从组织安排,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工作,特别善于发挥文艺特长,把单位的文化娱乐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得到领导与群众的赞赏。在频繁的与人交往中,也会出现分歧与矛盾,这也历练了修养与涵养,她以柔克刚、说道理调和化解矛盾;在挫折与困境中坚持原则,将磨难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心态调整得越来越好,客观地看待事物,谦和为人,完善人格,使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故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出色,屡获佳评与殊荣。
   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正当赵丹英事业有成之时,遇到了令人心酸心碎的婚姻与疾病的坎坷。
   有人说过:人们多半在狂热与仓促中结婚,到头来造成一生的懊悔。丹英回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恋爱婚姻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加之思想也不够成熟,禁不住长辈侧重个人情感的干预,以及种种诱惑,这就造成了一桩错误的婚姻,未经多方考察了解对方人品及家庭背景,仓促中酿成了糟糕透顶的不堪回首的梦魇。当进入婚姻殿堂之时,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一地鸡毛、荆棘丛生、明枪暗箭,一脚踩下就掉入深渊,遭遇对方百般欺负、万般凌辱、精神折磨,于是噩梦缠身,常常半夜惊醒,在凄凉和绝望中挣扎着,当难以容忍至极时,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伴着隆隆雷声,冲出门外,跑到一座有火车通过的立交桥上,欲跳桥自尽,正当要跨越栏杆的瞬间,突然在冥冥中仿佛听到弱小女儿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妈妈,妈妈、妈妈!”,心头一惊一犹豫,列车呼啸而过,她跪在桥上仰天嚎啕大哭,想到可爱可怜的女儿,脑子即时迸出:“不!不能死!”的意念,决定要咬牙坚守,忍着、抗着,不能以死了之作解脱,一定要活下去……自己不知道是怎样恍恍惚惚踉踉跄跄回家的。大概是在后半夜3点钟左右,浑身湿透地进了家门,经过厨房冤家那间小屋,他正鼾睡着。走进自己的房间,紧紧地抱起睡梦中的女儿,带着负疚的心情,抚摸她、亲她,真怕失去她,心里默念着:女儿呀!妈妈差一点对不起你呀!妈妈要坚强起来,用一生的力量来爱你保护你,天大的委屈由妈妈一人承受。赵丹英刻骨铭心地说:这一次,我把痛苦的眼泪都流光了,把悲愤的心境给荡涤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最漫长的一天,没有那一天比这一天更让我懊悔一生的婚姻。煎熬啊,煎熬!到了1988年,终于熬到头了,办理了离婚手续,跳出火坑,凤凰涅槃地从炼狱中爬了出来,带着女儿过单身生活,振作精神,照常投入工作,把全部的精力和热血献给神圣的事业,取得了慰藉心灵的可喜成绩。
   人生如戏,有悲有喜,悲喜交加。有位哲人说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支撑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赵丹英单身五年后,“牵手新生活”,由熟悉双方的铁道部的老领导扮月老、搭鹊桥,让赵丹英与丧偶的原为其部下的黄进琪(时任总政玉泉路干管处政治处主任)面叙结伴。真是上帝安排,有缘相会。当四目相对刹那间,双方都感受到了何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和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感觉告诉自己,幸福将要来临!经交往相处近一年,惺惺相惜,内心燃起热烈的爱的火焰,谈婚论嫁,成为终身伴侣。看到此处,不禁想起,曾多次在喜庆宴上,由我以《一剪梅》曲填词、现场演唱的《贺良缘》,不妨在此献给进琪丹英:“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开在有缘相会的年华;丹英进琪喜结良缘,心心相印,红火灿烂。爱情是友谊的升华,互敬互爱携手天下,进琪丹英喜结良缘,天造地设,白璧无瑕。衷心祝愿进琪丹英,百年好合美满;比翼齐飞,前程锦绣,共创事业辉煌。爱你所爱,无怨无悔,地久天长,情更长。”
   人生是欢乐与患难所组成的。正当恩爱夫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时候,赵丹英碰到第二次磨难坎坷,2001年体检发现患有乳腺癌,这真是晴天霹雳,心情跌至谷底。尽管可以手术,但心中无底,总有一种恐惧感,术前悄悄写下了遗嘱,为最不放心的事情做了善后安排。手术时丈夫黄进琪一直在门外守着,揪心地忐忑不安地默默流泪。我深有感受,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作为人生一半的伴侣,心里有多熬煎呀!这又不禁让我想起,10年前70岁的老伴在天坛医院做脑瘤切除手术的情境,真是度时如年啊!看到此处情感难抑,心颤抖,止不住潸然泪下。好在科学先进,丹英术后经过生不如死的化疗,加上心态配合,服中药,消除了病患,至今20年平安度过,正生活在幸福之中。我老伴虽术后不久又患脑梗塞、糖尿病、右手肘关节粉碎性骨折置换,时有下颚脱落、神经性磨牙、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在精心照料下,仍然奇迹般地活着,生活在伟大的新时代,活着多好啊!这是值得庆幸的幸福!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赵丹英用小结似的话语说:从艰辛、彷徨、痛苦、绝望到幸福、安定、希望、安康,想起来真是说不尽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但这也让自己历练了生活,获得了感悟、提升了认识。一生的坎坷,从来没有屈服,即使到了绝望的地步,也用希望作了抵抗与挽救,以坚强予以解脱;有了诸多的历练磨难就多了一份花去花落、云卷云舒的淡然,依靠韧性,一步步走过坎坷、苦难,迎来一片阳光灿烂。还好困惑中的觉醒来得不算太晚,还有时间能好好地享受生活,善待每一个亲人好友,情意深深,乐度人生,美满幸福。
   精英荟萃众亲朋。亲情和友谊之花是开在互相理解、互相依赖、互相生存的土地上的。《回忆录》里凡写到工作经历、生活情景、办事过程,都会提及相处过的人员,作者把他们一个个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大概计算了一下,书中涉及到的,除不愿再回眸者以外,密切接触过的有50多人,且几乎都有存照或合影,可谓意念深沉之情分、难以割舍之亲朋。其中父母、姥姥、老姨、二姨、三姨、母亲的同事“老妈”以及三位哥哥、一个弟弟、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共14人,写有专篇感慨感念。作者对诸多人物富有一往情深,或以亲切的感怀,或以深情的怀念,或以心痛的追思,倾情诉说衷肠,崇扬他们思想先进、工作勤奋、作风优良以及生活俭朴等等,精英般地跃然在情深意切的情景之中。
   父亲赵金龙,祖籍河北,1926年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1986年在吉林省铁道学会秘书长(正处级)岗位上离休。一生廉洁勤政,两袖清风,爱憎分明,作风正派,谦虚谨慎,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丹英感慨地说:“我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在工作上没有走弯路,算是事业有成,是得益于爸爸的谆谆教诲。”
   母亲刘文玲,1929年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1984年离休前为吉林铁路分局信访办主任。90大寿时,丹英三哥赵石曾以一首长诗表达儿女心声,现摘录几句:女中豪杰,品德高尚,为吾晚辈,做出榜样;巾帼志士,撼天动地,“文革”之中,屡遭冲击,不屈风骨,不把头低。工会工作,古道热肠,职工冷暖,常挂心坎;主管信访,敢于执言,侠肝义胆,为民仗义。离休数载,发挥余热,哺育晚辈,胸怀大气;晚霞夕阳,红遍天际。
   赵丹英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俗称四条汉子,各有优长,各具技能,当然也显示出差异,他们的第二代更有成就。俗话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们虽生长在一个家庭,但在性格上不尽相同,故而各有命运的轨迹。
   老大赵光,1949年出生,1968年11月初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生活节俭,对弟妹宽厚和善,从来都是默默无闻地干活,从不张扬。不幸的是遭遇车祸,身体造成很大损伤;后又患眼疾,几乎失明,一度精神分裂,经调理有所恢复。他歌唱得好,一首《涛声依旧》,不时在小妹耳旁荡漾,曾多次声泪俱下地与大哥交流,想抹去他的抑郁,启发他闯过难关,海阔天空。他是在铁路电务段岗位上退休的。值得骄傲的是,大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赵晓松,可能是继承了赵家的遗传基因,从小就喜欢唱歌。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亲人们的帮助,2004年9月考取吉林艺术学院,三年毕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应聘到湖北襄阳音乐学院任教,当上了音乐系主任,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13年10月在重庆西南大学参加珠江凯撒杯全国高校声乐比赛,获得教师组美声唱法三等奖。2015年5月,在湖北文理学院成功举办了“赵晓松独唱音乐会”,次年又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儿子的成就,使父亲十分欣慰,抑郁症大有好转,医生说,这是个奇迹。
   老二赵明,1951年出生,1968年到农村插队,1970年在通钢大栗子铁矿参加工作,1972年参军,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中央党校函授附属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专文化。退居二线前任通化铁路分局建筑段党委副书记。赵明从小就是兄妹中的核心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领袖”。他性格活泼,脑子聪明,点子多,能吃苦,心地善良,热情好客,关心他人,大公无私。经当兵磨炼,不惧艰险。不幸的是2018年元旦突发心脏病,撒手西去。他的女儿赵含茵大学毕业后,在长春铁路客运段教育科工作。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从不张扬,在单位人缘好,是那种邻家小妹妹式的可爱姑娘。其爱人刘鑫在长春工商银行工作,是分行的行长助理,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

共 1092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将赵丹英女士的回忆录《坎坷幸福》中的精华内容做了严谨而全面的总结,对赵丹英女士及其爱人黄进琪先生的励志拼搏的青年时代,奋斗进取的中年时代和退而不休的老年时代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可谓言简意赅,笔锋凝练,表达精准到位。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位具备高度总结能力,同时具备高度敏锐能力的优秀作者。该篇赏析,称得上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作品。【编辑:燕山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1-04-22 14:22:30
  文如红叶满山,越晚霜色愈浓。
燕山客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4-25 14:26:23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经历磨练意志,让人更坚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欣赏学习了,祝老师笔丰快乐!
淡淡的云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