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收获(散文)
“稻海翻腾金色浪,高粱风涌赤红帆”。在这丰收的时节,我带着一群快乐的小天使,走进金色的乡间田野。刹那间,原本就喧闹的田野沸腾起来,孩子们像一群飞出笼的鸟儿,欢呼雀跃着。远处正忙着收割的农民直起腰板回头友好地望着我们,我们只一个招手的动作,他们立即会意,微笑着点头,然后继续他们的劳动。是啊,“割收唯恐慢乡邻,秋动声声感物新”。春种秋收,在这农忙时节,他们急着让自己辛苦劳作一年的粮食颗粒归仓。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成熟的稻子低垂羞涩的头,散发着甜丝丝的清香。收割机“突突突”地响着,恰似在演唱金秋的赞歌。收割完稻穗的稻草一捆捆整齐地码在田里,被孩子们称之为“碉堡”。然而此时的他们并没有陶醉在这丰收的景象之中,最让他们心驰神往的捕捉田里的蚂蚱(蝗虫)。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孩子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九月份开学的一次班会上,我向孩子们提出本学期班里要开展每天课外阅读一小时的活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他们却向我提出一个请求:如能完成任务,老师就要在国庆节带他们去郊外的田野里捉蚂蚱,因为他们在一本美食书上看到过油炸蚂蚱是上好的美味,总想一饱口福。我没有理由拒绝孩子们。近些年,教育部严令禁止中小学校搞大型旅游活动,除了学校的实验基地活动外,孩子们集体出游的机会少之又少。孩子们果然表现出色,每天打卡课外阅读一小时,一个月来,从未间断。这让我欣慰,即使再忙,也要利用国庆长假个人时间,陪他们玩一次。这也是一次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走向田间,感受乡野之惬,教他们认识各种农作物,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还可以零距离观察蝗虫,这样,孩子们也不会在每次作文时,愁眉苦脸地面对雪白墙壁,挖空心思去编造一篇篇索然无味、老气横秋的文章了。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喽!看,满地的蚂蚱被突如其来的“大扫荡”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逃遁,但哪里还有安身立命之处呢?一只蚂蚱费了好大的力气,连跳了四次才逃离了一个女孩的视线,跳到田埂上还惊魂未定,忽又被一只肉嫩嫩的小手罩住。哎,“可怜”的蚂蚱,如今只能眼睁睁地束手就擒,放进早已准备好的瓶子里,等待进油锅炸出来,让孩子们一品美味吧!
“我打死你!”“我打死你!”喊叫声是从吴昊那里传来的,我的目光已停留在他身上好一会了,因为只有他的瓶子里好像还没有什么“战果”,只见他每发现一个目标,都蹑手蹑脚走上去,然后蹲下,举起手中的饮料瓶狠命地朝蚂蚱打去,且边打边叫“我打死你,我打死你”!但几乎每次都是徒劳,因为没有几只蚂蚱会等待死亡的降临,没等砸下去,早已逃之夭夭。有时一跳,反而把吴昊吓得一个趔趄。但他也绝非一无所获,终于见他打死了一只,用早已准备好的一张面巾纸垫在手中,小心翼翼地捏住那死去的战利品,放在瓶子里,脸上露出胜利者凯旋的笑容。原来,他是不敢直接用手捉啊!
眼前的情景让我内心泛起一丝酸楚。这孩子是新学期从外地转来的。父母离异,是由奶奶一手把他养大的。虽说他所处的各项条件还算优越,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在他身上从没有表现出一个男孩子应有的特性来。沉默寡言,一说话脸就红,言谈举止都有些女孩相。刚来的第二天,就因为一名同学不小心碰掉他的笔袋把铅笔尖摔断了,他就不依不饶地哭起来。这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一定要帮他把这种性格改变过来。为了让他很快融入这个班集体中,我特意安排了班里的几个男孩主动接近他,可是他还是不易近人,拒人千里之外,下课的时候总喜欢坐在教室里看书,放学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弄得那几个男孩总唉声叹气的。
一次作文课上他问我,“怀疑”怎么写?由于说话声音小,我错听成了“我爱你”怎么写。我心生疑惑:三年级的学生不应该不会写这三个字。于是追问一遍:“你说什么?”他还是小声不大,又说一遍。这一次我听明白了,但是为了能让这孩子改掉说话声小,内向腼腆的习惯,也给全班孩子们制造一个开心的笑料,我故意拔高了音量,哎呀,“我爱你”都不会写呀?然后拿起粉笔佯装要去黑板写这三个字。他急了,白皙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一字一顿地说:“我说的是——怀疑!”哈哈——哈哈——教室里一片哗然:“老师,你的听力有问题了!”吴昊红红的脸上也绽开了前所未有的可爱的笑容。从那件事以后,他与我和同学们之间的那条沟壑似乎变浅了,我看向他的时候,目光不再游移躲避,可以和我正面对话了。有一次我不在教室,班里的额温枪变成华氏度,同学们束手无策,竟然是吴昊不到一分钟时间给转换过来,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课间游戏的时候不再孤立他。
“老师,吴昊不敢捉蚂蚱。”一个孩子来到我身边,把我拉回眼前的情景中来。呦,看来对他表示“关心”的已经不是我一人了。“他的瓶子里连一只活的都没有。”那孩子继续说道。“真是比女生还女生!”另一个女孩也随声附和。此时,吴昊的身旁已经聚集一群同学看热闹了。一个调皮的男孩竟然抢过他的瓶子举起来让大家看。再看吴昊,白皙的脸早已红到耳根,两眼直直地盯在地上,就像犯了什么错,不敢正视大家。
绝不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一旦受伤,会很难修复。一定要维护他的尊严,此时再不给他解围,那噙在眼眶里的泪水就要流下来。
“同学们,是你们误会了,蚂蚱是害虫,吴昊是因为痛恨蚂蚱危害庄稼,才要先将它打死以解心头之恨。”
“不会吧?”一个孩子看看我又看看吴昊,一脸的狐疑。
“如果你们不信,就让他捉几只活的来给你们看看!”
听我这样一说,孩子们又各自分散开,各忙各的了。只有几个鬼机灵将信将疑地摇头晃脑走开了,还时不时地回头看上一眼。
一定要让他捉只活的来,否则他是难逃这些调皮孩子的笑料的。
田埂上的草丛里,躲藏着几只“亡命徒”。很快,我捉到了两只肥肥胖胖的土黄色蚂蚱,逃过那几双敏锐的机灵鬼的眼睛,来到吴昊身边,飞快地把蚂蚱装进瓶子。然后若无其事地,又来到刚才那个表示怀疑的小调皮身边。
“你去看看,吴昊有没有捉到?”他乐不可支跑过去。
“哎呀,捉到活的了,还很大的!大家快来看啊!”
其他孩子闻声跑来,尤其是刚才那几个“刺头”跑得最快。见到瓶子里两只活蹦乱跳的蚂蚱,不好意思地用手搔了搔头说:嗨,还真是误会了!”
……
告别喧闹的田野,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实的步伐,踏着夕阳晚归。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带着幸福的满足感,手捧沉甸甸的蚂蚱瓶子,这是他们辛勤的收获。我和吴昊走在队伍的最后边,他拉住我的手,满脸的自豪,举着自己只覆盖住瓶底的蚂蚱,对我耳语两个人的秘密:“老师,其实捉蚂蚱也没什么可怕的,算你给我的,我这里有六只活的。”
看着其他同学即将装满的瓶子,我轻轻抚摸吴昊的头:“嗯,你是勇敢的,今天你的收获是最大的!”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