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桃花难画(随笔)
所谓云水,在我的理解自然不离云不离水,白云溪山,一个僻静的乡野。宋词有无名氏“一溪云水平生足”句,一种人生态度的取向吧。那个时代云水的生活应该是常见的,只要心思简贞都易得,只因学而优则仕,使读书人在显与隐之间有所徘徊而已。却道这一个徘徊竟然创造了多少诗文的妙意有在。凡心思简贞者谁不愿望生于斯长于斯,简简静静一辈子便这样的活法,其实桃花源又何处不在呢。
暮春时节,驱车赣粤道上,过英红细雨正黄昏。这种天气这个时候特别使人心生萧瑟的颓唐的情绪了,想停下来。据我旅途的经验,有些服务区是必须停下打打尖的,人世有人情物意之美,成了习惯了,比如景德镇月亮湖服务区,因它山水的佳好及名字的好听,比如吉安南服务区因它饭菜的可口。亦因为英红九号,每经过英红服务区都停下趁一杯茶吃,品到中自己口味也买一两斤带回家享用。坐在服务区英红茶专卖店,看茶博士烧水泡茶,对于旅途劳顿的人们也是一种消遣的享福了。若还愿意放眼远望则多是好山,平地突兀而起的青翠简直漓江的韵味,逢上烟雨的天气,宛然眼前的水墨。总对茶博士玩笑英红九号不好听,若改名英九红便有民国艺人的味儿了。
“人困马乏,是打尖还是住店?”与妻商量。
“找一个山水的佳处,住下吧。”妻亦因趁茶的经验,相信英红的山水。
网上搜索方便,三、五分钟得信息有云水谣者,简介与图片都中肯,距服务区半小时车程。没有犹豫,我们导航驱车前往。
是蜿蜒的僻野山路,两旁高树成荫,每转弯处总有几树芭蕉,隐约几户人家,细雨黄昏天色,陌生的地方,尤其令人迷离。便讪笑妻说:“感觉往十字坡去也。”
妻未加思索,即笑说:“做一回孙二娘,岂不更好。逢上武二拦他不上梁山,更劝他不应有恨,做个游方的头陀,好生快活。”她的反应好快。话题转在孙二娘,说说笑笑到云水谣了。
投栈时天色已晚,细雨依旧蒙蒙,环顾四周只有模糊的轮廓,有山有水有鸟声有蛙鸣,大概是极僻野的所在,要一幢傍溪的小木屋住下了。客栈食堂没有了晚餐,可能只有我们的入住,所以未备吧。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便也情有可原。经指点,经寻觅,终于在离客栈二里许返程的路边进去,山林里有微微灯火的地方一个土菜馆,年轻的店主与年轻的店伙憨笑着向我们招呼。
我自言自语:“简直十字坡。”与妻相视而笑。细雨仍旧蒙蒙,在这僻野的所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有被宰的可能,至于蒙汗药之类的传说大概是江湖的神秘,想来与我辈无关。饥肠辘辘的,便也不多想,坦然进店。偌大的竹棚子,很多的饭桌,却只有我们两个人客。店主说话随意,他说客栈已来电话教他照顾要好饭菜口味要好,未经许可径自作主替我们点了客家塘鲺鱼、客家豆腐和清炒苦麦菜,还给我们煮茶。见煮茶壶里茶叶有半个巴掌大小,皮嫩肉厚的,很是好奇。店主说海拔千米以上的后山顶上的老茶树摘来阴干的,树龄在四五百年,并用手比画茶树的粗大,说是真正的高山茶。信他或者不信他其实沒有意义,浅呷一口茶汤异常清芬才是意思。其中亦有人客来用餐,都跟我们招呼,又礼数又温情,想是客家人依然保存的旧风,诗教的温柔敦厚吧。我们很满意地将离去的时候,店主说:“你若能再来就是我的满意。”店主的话我是懂得的,茫茫人海很多都是误打误撞的偶然遇上,随缘随喜即好,至于能不能再遇上谁也说不清楚。
也许是倦累吧,醒来即已天明,雨声鸟声在耳,仿佛清寂的热闹。走出小木屋,深深浅浅印入我眼的是倚山十几人家的旧村,临溪十几幢小木屋就是客栈了,远的山近的山,连同门前的清溪,都笼罩在细雨蒙蒙里,不甚分明。清溪有涧水响,若不在雨季,夜里梦里都会猜疑又是落雨了,这感觉与诚斋诗《宿灵鹫禅寺》:“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有相类的境况吧。凭栏坐下,慢慢地感受这一方的云水,享受这一类清福亦有益处的。古语云:“徒歌曰谣”,我竟然不自觉地吟得一歌:“一溪云水雨霏微,隐隐青山白鹭飞。谁谓主人留客住,滩声入梦不思归。”算作我来这云水的僻野的饶有兴味的一谣吧,不知可否。而坐的时间一长,那些所谓的感受都沉匿不见了,最后剩下的只有实在的话:近自然的时候,与自然同体的过程,欲望亦渐渐不见了。
我想这云水的所在,就是桃花源的一类了。试想“云水”一词的延深处,漫游与僧道,人们似乎重在行云流水的行脚,但如果没有云水一般的所在又去哪里落脚呢?
孟子见梁惠王曾两次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曾与《桃花源记》反复的比对着读,发现孟子是政治的,陶渊明是文学的,而两个人所表述都是人世的桃花源。《桃花源记》的结尾“后遂无问津者”大好,乱世的年代哪里存在桃花源呢?所以寻而不可能有得。治世又何处不是桃花的风景?
所以桃花是人世的。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世的根本在家,从而注定桃花的宿命了。人世是简静的,桃花亦简静,即使人面桃花亦在简静的刹那,故此思无邪。
现代的城镇何处不高楼林立。每当夜色,楼下路灯如昼,车灯川流,楼上万家灯火,装饰了一个个的不夜城。竟不知灯火阑珊在何处,我的蓦然回首,哪里还会有诗意呢?
那回我重读胡兰成先生《今生今世》,开篇即说的“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句,豁然有开朗的意思。如果有哪位丹青妙笔要画桃花,不妨读一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真能读懂,画桃花便不难了。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