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雨后登青城山(随笔)
十年前就常见“问道青城山”的广告,直至日前才有幸游览道家名山——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区西南68公里处,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那日,适逢大雨初霁,四周高山皆半掩身于云雾之中,山顶完全消失,山腰树木或隐或现,恰如李白诗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浓淡而无章画。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我登的是前山,穿过古木参天、浓阴覆地的林荫小道,径直来到山门前。山门上下三层,木质结构,飞檐回纹,略事雕琢,每层横梁上都雕刻有各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和虫草鸟兽,具有道家建筑的特色,尽显古朴自然之貌。山门牌匾上书“西蜀第一山”,两旁的楹联为:“看三十六峰,雨晴浓淡无章画;有百零八景,行吟顾步少陵诗。”
沿着右行道路拾阶而上,穿梭前行,两侧古木遮蔽,谷壑幽深,踩青石,躲积水,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路过一些桥、亭、牌坊,其中亭子很有特色,取材自然,大都以树干为柱,以树皮盖顶,配以树根凳椅,不假雕饰,简单俭朴,与道教清静无为、崇尚自然之意相契合。其中缘由,大概是因为青城山是道教名山,道教又以老子为尊,老子崇尚“自然无为”之故罢。这些亭子虽然显得原始粗犷,但造型却有一番考究,它因地势而建,高矮、大小也比较应景,与山林岩泉很好地融为一体,即便取山石或树木为主景,它也堪以入画,很好地体现了崇尚自然之意,也显示出了道家朴素朴实的风格。
再往上是月城湖。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因丈人峰下的月城山得名。周围青山环抱,云遮雾罩中的山影倒映水中,山姿水色交相辉映,山青水碧亦幻亦真。相传为鬼谷子隐居之处,此人十分了得,其学生许多赫赫有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故事,如苏秦和张仪的“合纵”“连横”、孙膑和庞涓的“增兵减灶”、还有商鞅变法、“奇货可居”的吕不韦等故事闻名遐迩。
沿着木栈道环湖步行到缆车点,乘上缆车,穿过云雾,短暂感受“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就到了上清宫。上清宫门为石砌券洞,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榜书大字听说为蒋介石所书。右侧为“玄圃门”,左侧为“瑶台阙”。两旁联文为:“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过了山门,径直进入三清大殿。这里供奉三清神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还有弟子十二金仙。
最高处是老君阁。阁高三十余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天、地、人三才。阁内矗立太上老君骑青牛的巨像,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站在阁外基座边,远眺四周景色。此时,山顶云霞明暗可睹,峰峦似波连天穹,浓雾青烟袅袅绕山腰,清静且安谧,顿生一种身在仙境的错觉,果然是“盘空树色凌云绿,豆古烟霞在眼中。”
上山下山,畅快呼吸自然赐予的新鲜空气,感受被祖国大好河山拥抱的感觉,在国外疫情仍未有效控制的当下,能体会游览青山绿水的自在人生,真的倍感幸福!
跟着您的文字,游览了道教名山——青城山。您游览得真详细。描写得也很详实。移步换景,精彩纷呈。(?ò ∀ ó?)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