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凤凰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凤凰】散养的孩子易成人(随笔)

编辑推荐 【凤凰】散养的孩子易成人(随笔)


作者:仇育富 秀才,114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9发表时间:2021-05-08 00:31:11

现在人吃鸡大都吃的是圈养喂饲料的,很少能吃到在野外散养的鸡,都知道野生的好,原生态的。其实人的成长跟我们吃鸡是一个道理,过去我们常听过一句老话:“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说的就是一个在父母严厉管教下的孩子将来可能是有出息的,而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到头来却没有当初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龙成凤。孟子说,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解释了一个能成大器的人应该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话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但中国这几千年来的历史传承却有无数可借鉴的经验可寻。
   一、要让一个人懂得知足,必先让他心意苦恼
   养尊处优的孩子是没有心意上的苦恼的,他们不知道愁心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让他们真正面临一些事的时候才知道解决问题是需要付出劳动和智慧的。温室是浇灌不出能历经严寒的花朵的,大树也不是用温水浇大的,而是历经了四个季节的酷暑寒冬、风吹雨打。
   人首先要学会生存的法则再去学习其他的技能,如果把你送到一所学校,什么事都要你自己来完成,包括洗衣服、自己去处理生活中所有繁锁之事,甚至要按学校的要求将你自己的寝室每天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相信一定是那些平常在家庭中被父母管教严厉的孩子能很快适应环境,那些在家中养尊处优惯了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不太适应而哭鼻子。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自以为满肚子学问的人去乘船,他问艄公:“你懂文学吗?”艄公摇摇头。接着又问:“你懂哲学吗?”艄公又摇了摇头。上了船他再问艄公:“你懂数学吗?”艄公一脸的迷茫。船行至河中央,突起一阵大风,船身开始了剧烈的摇晃,这个满肚子学问的人一下子就掉到了河里,在上上下下反反复复拼命折腾的过程中喝了一肚子水,艄公站在船头问他:“你懂游泳吗?”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启发,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你首先得具备一些自救的能力,如果没有,那你的小命就会玩完,再多的学问也只能跟随你进了黄土。
   人要知足,不能好高骛远,我喜爱这样的一句话:无论你能跳到多高,记得把你的脚还放回地上。我父亲没有文化,文革中参加扫盲学了些字,算是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在他的面前我从不敢卖弄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他虽没文化,但每回到家我都要面临着他的考核提问,来检验我所学到了哪些,因而我在他的面前永远都是一名小学生。他们这一辈人本身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教科书,言行举止间无不深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幼小的记忆中父亲永远是我现实版的传统文化教材,他教会我尊重家长邻里,处事有度,诚信待人,忠诚自律,恪守道德准则。我八岁时就被寄宿到爷爷那上学,课后的一切都得自己来料理,还要帮年迈的爷爷分担好多事。初中的时候寄宿到水上学校,那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等不到下一顿早早就饿了。初中毕业我就准备参加工作,但后来还是上了初三,又是一个人寄宿在乡下的学校,条件极其简陋,甚至远不如在水上学校寄宿的条件,到了高中又是寄宿了二年,接着便做了教师,从小到大的一切事务都是自己去处理,碰到问题都得自己去解决,哭鼻子也没人理你。这些年来遇事都会有一种满足心理,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释然,因为我时常会将人生中遇到的一些事和我以前面临无助时去进行比较,便会觉得眼前的事并不算个事,没有过不去的坎,凡事都不会太纠结,遇事不慌,知足常乐。
   有一次在单位上班,办公室的同事伸了个懒腰,问我:“老仇,你看我们这样上班是不是有点混阳寿的味道啊?”我不置可否,其实我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我上班有事做事,没公事的时候我就在网上学习、写作,每天都觉得很忙,很充实。后来随着一篇篇文章的发表,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每天我都习惯于打开百度输入自己的名字去查询,看到一条又一条有关于我的信息,那时候我的心情就非常开心,我认为我每天活得是有意义的,有滋味的,每天都有一些成就感。成功是别人对你的认定,而成就是一种自我的感觉,我这种每天都有的成就感又有多少人能具备呢?我觉得这就是我个人的幸福所在,难怪总有人评介说我的幸福指数很高,生活再怎么不如意,个人处境再不怎么顺人心,但我每天这种成就感却是别人所没有的,因而我觉得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因为我知足。我不跟别人比财富,我所拥有的是别人花多少财富也得不到的。我也不跟别去比地位,他们身上所拥有的我都没有,比如三高,比如其他疾病,因为我懂一些中医,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健康。有人说,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就不要跟别人比“有”了,而是要去比谁“没有”,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是自豪的、骄傲的。我出门没有名包,那些拎着名包的人包里可能装着的还有每天、甚至每顿都离不开的药,而这些我都不需要,你觉得自己跟别人比是不是幸福指数高了呢?
   二、要让一个人能够成长,必先让他筋骨劳累
   部队里训练战士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自古到今的真理。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浓厚的宠爱习惯,正是这些宠爱会影响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孩子被凳子碰了一下摔倒了,家长抱起哇哇大哭的孩子会不自觉地安慰孩子,他们习惯这样做:拍一下凳子,然后说:“都是它不好,是它让宝宝摔跟头的。”接下来我们会发现这些负面的教育给了孩子犯错就找理由的习惯“因为什么什么的原因我才怎么怎么样的…”把自己的过错归于他人、他物,不从自身找原因。聪明的家长不会如此,他会教育孩子:“凳子在这你看不到吗?你自己跑路为什么不看清楚眼前的障碍呢?”同样是教育,结果大不一样。两个孩子打架,家长总要找到别人门上去说理,打架的孩子吃了苦你正好有了教育孩子的范例:“你为什么打不过人家?因为你还不够强大,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你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当然,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去跟别的孩子打架,但我们正是要用这些为契机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孩子摔了个跟头受了点小伤,过去我们的家长习惯说这样一句话:“跌跌肯长”,从小必须要摔打,身体都承受不了摔打,你的心理还能有抗压能力吗?
   我有一个牙医朋友,他跟我说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他十岁的时候爬树从树上跳下来,正好踩在一根柴桩上,穿的是布鞋,结果脚板被刺穿了个洞,他咬着牙把柴桩子拔下来,鲜血直流,回家也不敢说,过几天又好了,碰到这些事从不会当大事。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许多不如意,尽管生活过得很平凡,但始终笑对生活,处世不惊,在他的身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我非常欣赏他这种坚忍的性格,按他的话说:“遇到事的时候,不管你是哭还是笑,事情可能都会过去,但你的态度不同就会让别人对你有不同的评价,他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故,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过去很少会上医院去打破抗,现在的孩子身上受了一个点伤就要求医生打破抗,生怕留下病根,此等骄气跟过去已是天壤之别。
   现在的大学生入校首先是军训,每一次的军训都会有救护车跟随,随时把那些在训练中晕倒在操场的学生拉去救治,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是人脆弱了,还是我们的孩子本身就缺少锻炼了?相信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初中时我因为在一次百米跑比赛中被人甩下了十多米,不服气,大冷的天我一个人在学校操场上玩命地跑,每天规定自己要全力冲刺10次60米,一个冬天跑下来,第二年春天再去县里参加运动会我得了全县中学生百米第一,把第二名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当时穿的是钉鞋,跑在后面的选手只好吃前面运动员鞋子上带起的泥土。这就是学生时期所悟出的真理:如果你不想在运动场上吃别人的泥土,那你得跑在别人的前面让他去吃你的泥土。但要想得到这样的结果必定要付出常人不能承受的数倍努力,只有让自己的筋骨强壮起来,你才有可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天下绝无白吃的午餐。
   让孩子得到最好锻炼的方式就是送他到军营,在保证生命不受危害的基础上锤炼他的意志,这是许多家长的共同愿望,事实上部队就是一个大熔炉,很多孩子当兵回来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自己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到部队让别人去训练他。
   在美国,有一个富豪因病躺在自己的豪宅里,那价格不菲的床并没有能够减轻他丝毫的病痛。透过洁白的纱窗,他看到远处有一个年轻人正赤裸着胳膊,挥动着斧头在伐木,身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像是粒粒晶莹的珍珠。他感慨道:“我愿意用自己所有的财富去换取年轻人那一身的肌肉。”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人总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锤炼好自己,这样才能要今天的日子里抗击种种可能的灾害降临,正如那个乘船的秀才一样,纵使你有满腹的经伦,你缺少了这一项生存的技能或许生命就会玩完。不让自己在年少的时候吃点苦,成年之后走上社会成家立业之时你如何能应对这个社会为你所出的种种难题?
   三、要让一个人追求进取,必先让他忍饥挨饿
   饱汉不知饿汉饥,每日三餐不愁,如何又能体会到那种饿极了的滋味呢。《朱子家训》中说:“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些从饥饿年代过来的人大多都知道对食物的珍惜,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是不会珍惜眼下的生活的。天主教徒在饭前祷告“感谢主赐予我美食。”佛家弟子饭前念一段经“感谢万能的菩萨。”不管对谁感恩,他们都认为食物是来之不易的。事物都有两面性,经历饥饿要么沉沦,要么崛起。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贪玩不吃饭的时候你干脆就让他玩过饭点,等他感觉肚子饿的时候你不给他饭吃,我相信到他饿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不再会挑食了,不是有“饥不择食”这个成语吗?
   我出生在水上,都说天下有三行最苦,行船、打铁、磨豆腐,而行船又排在首位,因为行船的人一船一家,浮家泛宅,没有田地,与岁月抗争,与风雨为伴,与风险相随。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家中子女多,七八张嘴要吃饭,肚中没油水,吃起饭来通常一大锅还不够,据姐姐们说,那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吃好饭妈妈经常是一个人在舔锅子,饭好了都会抢着往自己碗里盛,慢一步就有可能吃不饱,而父母也会因此经常挨饿。记得有一次船到无锡,父母说要带我到无锡的锡山附近去走亲戚,父亲的一个堂兄早年到这里讨生活,后来解放后就定居在这,只是在盐城老家听族人们说起过他的大概住址,顺着这个信息找了一整天,要到傍晚的时候总算是找到了二爷家,进门前父亲就交代我说:“到人家别露个穷相给人家看,有多少饭吃多少饭,吃不饱回家再吃,大人不伸筷子你不许先伸筷子。”父亲是要面子的人,不希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家教。二爷和父母见了面自然是非常的开心,都是一个庄子出来的,也都是穷苦出生,只是现在的条件较以往大有改善了,到他家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城市的气息。晚上二爷自然是要留我们吃饭的,父亲也不客气,对二爷说:“你多煮点饭,我们全是大肚皮。”二爷笑着回应:“知道呢,不会让你们饿着的,管饱。”我们在家晚上都是喝粥,苏南人晚上习惯吃饭,煮了一大锅子饭,二爷家的碗只有我们家的一半大,他们一家人都只吃了一小碗就好了,我连吃了三碗还没觉得饱,毕竟不在自己家里,况且父亲事先有过交待,怎么也不好意思再去盛饭了。父亲对二爷苦笑道:“让你见笑了,我们这个小怂子是饿死鬼投的胎。”
   临别,二爷让家人收拾了好多他们不穿的衣服,足足装了一麻袋,父母轮流扛了回来,在这之后的几年中我们还一直穿着二爷送的这些旧衣服。
   里下河地区的船民行船靠拉纤,遇到人家的庄稼收上来之后家人总是要到人家田地里拾点粮食,玉米、小麦、豆子、山芋,田里的野菜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东西,河里的鱼、路边的地衣、沟边上的葵花芋,包括树上的槐花,都成了我们的食物,这些食物伴着我们渡过了那段吃不饱饭的年代,我们一家人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随意去浪费粮食,就因为我们是从那个艰苦的年代过来的,对挨饿有着深入骨髓的记忆。
   人在缺少食物的时候就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得以饱腹,这就是一种进取,生在福中的人不知粮食的珍贵,记得母亲常说:“一粒米七斤四两水。”这个数据如何得来的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母亲为何将粮食看得如此重要,简直到了神圣的地步。正因为从那个年代走过,才养成了我们家人无论到什么工作岗位都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因为我们会跟过去比,现在所吃的这些苦与过去简单就不值一提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然倒不一定都会成为人上人,但这些人你随便将他们放在何处也难饿着他们,他们已养成了强烈的生存信念,积累了较多的生存技能,这些技能都是难以磨灭的艰苦记忆中累积起来的生存之道。

共 66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养的孩子易成人》本篇以总分总的写法,首尾呼应,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讨论。杂文文章开篇便直奔主题,而后分四个小题,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一、要让一个人懂得知足,必先让他心意苦恼。二、要让一个人能够成长,必先让他筋骨劳累。三、要让一个人追求进取,必先让他忍饥挨饿。四、要让一个人更加坚强,必先让他空虚乏力。每一小题中作者皆举生活中的实倒来细叙,让人备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语言皆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的智慧,读起来不枯燥乏味,而且会饶有兴致地阅读下去,想探个究竟。文中引古论今,征旁博引,经典语录比比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等引用贴切,说服力强,而且直动人心,让人叹服!最后作者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总结,并提出自然即“自化”,让孩子们归于自然,让他们多多地寄情山水,回归自然,奔走于天地之间,让他们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一篇精彩的杂文!推荐共赏。【编辑:浅影淡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影淡烟        2021-05-08 11:53:50
  引经据典,一篇精彩的杂文!为仇老师点赞!
三月花解语,陌上人如玉
2 楼        文友:凌凤凰        2021-05-09 02:39:31
  鞭辟入里,细致入微,徐徐渐进,娓娓道来!思想高,境界高,好文章,好作家!赞!
凌凤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