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渡门(散文) ——渡门
岁尾年末,兄弟学校对调监考之故,再次涉足湖沟中学。
院内那片小小的广场上,由赖少其先生亲笔题写“固镇湖沟中学”的一道残门,赫然屹立。
沐甚雨,栉疾风,经六十年风雨沧桑,却并不落寞。在她身旁,你可以流连,可以瞻仰,可以追思,可以展望。她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见证……
古镇湖沟,依水而居。不息的浍水是小镇不竭的滋养。涛声桨影里,码头林立,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自古就是经济重镇。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湖沟子民们,谁不爱这天赐的皇天厚土,这久远的传说和遥远的未来。
经济发展,催生了湖沟人对教育的渴求。湖沟中学应运而生,与共和国同龄。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旧貌新顔。
白墙黑瓦的校舍早被林立的高楼悄悄取代。而那道老校门,师生怎么也舍不得拆掉,她是湖沟中学乃至湖沟地区最具慧眼的老人,她见证了湖沟中学的荣辱兴衰。这里的每一位师生,路过她的身旁,都是安慰,都是监督,都是激励,都是温暖。
楚汉相争,刀剑的丁当之声已息;淮海大战,滚滚硝烟也已散去,文革的批斗打砸早已沉寂。浍水河畔,春潮涌动之声早被哗哗的书页之声淹没。
这声音是湖沟人心底最美的韵律。而这道门,最爱听的,还是莘莘学子晨读时的琅琅书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奋发时。多少个早上的晨曦扑面,多少个灯下的奋笔疾书,你见证了一个个孱弱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四面八方,服务国家社会,建功立业。
残门亦是监督。
当你学业懈怠,当你事业倦怠,路经此门,便有作贼的感觉,心虚得怎么也放不下,她严厉的目光,如芒在背。
残门更是渡门。
将懒惰渡向勤奋,将蒙昧渡向文明,将心胸狭窄渡向志在四方,将心存一已之私,渡向忧国忧民。
残门,她是湖沟的一张名片,她是湖沟人不折不扣的渡门!
在这道门下行走过的人,都不会忘记下面这些小小的,同时又是伟大的名字。他们都曾是这里的摆渡人,每每想起,记忆深处便会泛起点点星光,虽不璀璨耀眼,却也光芒四射,划破长夜,给你目标和方向。
他们是:晁世运,朱世杰,马万里,周林,陶延达,张同锦,王珏,黄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