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钟馗的悲剧故事(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钟馗的悲剧故事(随笔)


作者:小米一粒 布衣,43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10发表时间:2021-05-18 05:25:15

最近重读了一遍捉鬼大神钟馗的民间故事,钟馗明明是个考中了状元的人,却因为自己容貌丑陋,遭到了奸臣的中伤,因丑获罪,竟至自刎于朝堂之上了,有点可悲。在我固有的记忆中,常常听说的大多是红颜祸水、红颜薄命之类的故事。都说人长得太漂亮了,就容易招致是非,招致祸端,自己的一生往往是多灾多难,有的人甚至还因为自己的“红颜”而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这因丑而获罪的人,我还真是第一次留意到。先来说说钟馗赶考的小故事吧,相传钟馗是唐朝德宗年间一个家境贫寒的书生,他才华过人,文武双全,可就是相貌长得奇丑无比,一点也没有读书人的儒雅风流之气。这一年秋天,钟馗进京去赶考,进了考场之后,看完考题,他凝神思考后,一气呵成写了一篇文章交了上去。主考官对钟馗的文章十分赞赏,立刻就给他点了个第一名,并报给了皇帝。皇帝一听说新科状元才华出众,文笔了得,非常高兴,就下旨招钟馗上殿,想要见见他。钟馗接旨到了金殿,叩谢皇恩。皇帝抬眼一看,原来这钟馗长得如此丑陋啊,他不由得眉头一皱。皇帝这一皱眉不要紧,被他身边的一个奸臣看了个正着。这个人眼珠子一转,自以为是得揣摩出了皇上的心思,他立刻说道,“万岁,我朝人才济济,如此丑陋之人如果点为状元,恐怕世人会嘲笑我朝中无人啊!”主考官在一旁听了奸臣的话,连忙反驳道,“皇上,人才的优劣可不在于他的相貌啊,晏婴身高不足三尺,却成为了齐国的宰相,周昌虽然口吃,却能辅助大汉取得了天下,皇上还请三思啊,切莫以貌取人。”奸臣听了主考官的话,又反驳道,“新科状元应该内外兼修,如今考生众多,何不另外再选一个呢?”听完这话之后,站在一旁的钟馗被彻底激怒了,他指着奸臣当朝大骂,骂他是个昏官,不光是骂,钟馗向奸臣抡起了拳头。皇帝眼看着如此混乱的状况,自然是非常生气,他厉声说道,“大胆举子,竟敢在金殿上放肆,如此之人,不要也罢!”就这么说着,皇帝御笔一挥,便当朝取消了钟馗这个刚刚考中的状元。
   钟馗见如此,又伤心又生气,一怒之下,他就顺手拔起了身边侍卫的宝剑,自刎而死了。皇帝看到钟馗竟然自杀了,心里这才有了后悔之意,于是他又颁旨,封钟馗为驱魔大帝,掌管鬼神,降妖除魔。这就是传说中钟馗赶考的故事,看完这个小故事以后,我心里有点不平静,以现代人的直觉胡思乱想着。
   钟馗出身贫寒,看来他是个寒门子弟,苦学多年后,好不容易中了个状元,却因为貌丑,因为得不到皇帝的认可,最后竟然自杀身亡了,这实在是可叹可惜。好端端的一个人,好端端考中了一个状元,这状元没做成呢,反而轻而易举地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我觉得应该不是一个人的过错。有奸臣的过错。在这个故事中,奸臣应该是致使钟馗自杀的第一责任人吧。总有这样的奸臣,最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为了逢迎谄媚皇帝,总是不择手段,更不会失去任何可乘之机。表面上看,他是在为皇帝着想,是在谋国事,可实际上这样的人永远只把一己之私放在首要位置。在故事里虽然没有说得那么直白,但奸臣的本意是什么呢?我们试着稍微延伸一下想想吧。故事一开始就说了,钟馗家境贫寒,在奸臣眼里,让毫无家庭背景的钟馗当上状元,自然比不上找个他看中的人,能够和他官官相护的人做状元,更能给奸臣之流带来各种实惠和好处。所以,他及时抓住了皇帝看不上钟馗的容貌这样一个机会,极力反对钟馗当状元,还找了个那么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是影响朝堂形象,也难怪钟馗会被气到怒发冲冠。也有钟馗的过错。钟馗自杀,我觉得他自己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是因为他的脾气真是太急躁了。我们常说,看一个人始于颜值,终于才华和人品。这也说明在第一印象中,有的人难免会犯以貌取人这样的错误,但是,最终要征服一个人,认可一个人,却还是要看他的品德和才华。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好坏,也是他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也应该算作是才华的一部分。钟馗尽管才华出众,可是从故事中来看,他也确实是个急脾气,是个暴脾气。这脾气太急,是真性情不假,其实也是其品格中的一种缺憾。固然,奸臣的恶意满怀和执意构陷难以防备,但是钟馗如果能够保持沉着冷静应对当时的场面,争取一些为自己辩解的机会,也会给皇帝留下一些重新思考和认识他的机会,结果是不是也会有所不同呢?可是钟馗没有那么做,他不能或是根本不屑于忍辱负重,他一言不合就在朝堂上冲着反对自己的人,抡起了拳头,这样的行为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他完全没有把身在朝堂之上的皇帝放在眼里。所以钟馗任性的怒火,也惹恼了皇帝,这才让他迅速做出了取消钟馗状元的决定。皇帝也有过错。从故事来看,皇帝大笔一挥取消了钟馗的状元,也是在当时的一气之下,看到钟馗自杀了,他也很快就后悔了。钟馗之死,其实就是奸臣这个火种同时点燃了两个炮仗。在故事中,有奸臣的恶意,也有主考官在为钟馗有理有据的申辩。皇帝正在听,一定也正在分辨,可是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钟馗极为鲁莽的表现,一下子就拉低了在他心中本来就不高的颜值第一印象分。皇帝的过错除了至高权力的难以抗拒,主要还在于他不该“皱眉”,位高权重的人,本来就没有喜形于色的自由,更何况是在朝堂之上呢?果然,他一个皱眉,他的心思就被奸臣猜出来了大半,一场好端端招纳人才的面试,最终演绎成了一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悲惨场面。皇帝失去了一个状元,一个人才,同时也因为把控不住场面,失去了几分帝王应有的胸怀和风度。所以后来他也很快就后悔了,又封了钟馗为驱魔大帝,作为补偿。
   钟馗赶考的小故事其实挺简单,但细细想来,其中也蕴含着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琢磨琢磨也挺有意思。
  

共 22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写得入情入味,以一则民间故事引发下文。可以说是睹物谈看法,读书谈感想,就事一议,有感而发。作者将钟馗赶考,被点状元,入殿后因相貌奇丑,被奸人所害的经过做了详细描述,可以说是复苏了场景,起到了如临其境的效果。作者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注入其中,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文章篇幅虽小,但内容精干,语句凝练,层次分明,感悟精当深刻,读罢引人思考,给人启迪。好文,推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5-18 05:30:27
  文章写得很好,笔调朴实,随意漫谈,给人亲切,给人启迪!感谢赐稿东篱,辛苦了!遥握问好,谨祝夏祺笔健,精彩不断!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5-18 08:14:32
  拜读欣赏,钟馗赶考中状元的民间故事,讲得好,分析的好。在当今社会中,还存在以貌取人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在当今社会,钟馗故事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认真思考之。好文,点赞!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5-18 09:57:51
  喻古通今,钟馗的事情很有典型性,拿来参考是不错的话题。分析的够透彻,有条理,一篇好文!赞!
4 楼        文友:一抹枫叶红        2021-05-20 21:28:29
  读一些故事,让人懂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好评,赞一个!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