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五十九(随笔)
◎《黑人白话》
这是今年以来与老庄兄的十四首和诗。算来与老庄兄已有整整四十年的交情,相信还会有五十年、六十年甚至更多年的交情。我们不仅是团友、校友、球友、文友,还是一犀之友,三生之友。尽管黑人的“和诗”是典型的狗尾续貂,大有附庸风雅之嫌,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心心相印的,特别是此时此刻。老庄兄,敬佩你!
◎《黑人白话》
特别爱听刘齐讲故事,因为真实,因为生动。真实的常把你的身心带进去,常把你的记忆勾出来;生动的不是揪心,就是挠脚心,再不就是会心一笑。刘齐让我们更加相信,生活的本身就是好听的故事。
◎《黑人白话》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也可以把人分成忙人和闲人,还可以把人分成能人和怂人。如果世道好,好人大都是能人和忙人;如果世道坏,坏人就不会闲着和认怂。
◎《黑人白话》
致敬,
了不起的全体村民!
致敬,
不一般的二台子村!
平时你们是各自为战的劳动者,
今天你们是团结奋战的抗疫者,
更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你们为阻隔疫情站岗放哨,
你们为抗疫前线捐款捐物,
你们放下自家的农活一心想着国家和大家,
你们不顾自身的安危和疲惫连续作战。
你们是新时代最优秀的村民,
你们是新战场最勇敢的士兵,
你们是我最亲爱的兄弟姐妹,
你们是中国农民的最大光荣!
致敬,
不一般的二台子村,
致敬,
了不起的全体村民!
◎《黑人白话》
有人说辽河之源是内蒙的西辽河,有人说辽河之源是吉林的东辽河,其实,真正的辽河之源是河北境内的一千八百米高的光头山(老哈河)。
有人问,营口和盘锦谁是辽河之主?就辽河入海口而言,当然是营口在先,盘锦在后。但是就盘锦的水患(民生)和营口的水道(国计)而言,过去二者都重要,现在营口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有了大连港和鲅鱼圈港。
所以说,好多地理问题都是历史问题。正因如此,现在盘锦的河道叫辽河,营口的河道叫大辽河,也可以叫古辽河。没办法,尽管这对营口人的感情有些伤害,要怪就怪1861年的辽河决堤大水灾吧,另当别论。此外,还有个大概的数字要记住,辽河的长度将近一千三百公里。(0522)
◎《黑人白话》
一个好的指挥,给予乐手和歌者的信息,不仅是音准和节奏,还有感情和思想,还有艺术和文化,还有历史和宗教。这些都不仅仅在他的手臂上,还在他的眼睛里,还在他的肢体上,还在,音乐之外。窃以为,指挥与乐手和歌者最高级的沟通和交流,是心灵之契。
◎《黑人白话》
二十年前的一场大病险些夺走蒋勋的生命,却也让他凤凰涅槃——虽已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文学的少年,美学的少年,哲学的少年。
所以,蒋勋说“苦难是一个化了妆的祝福”。只要愿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到这样的祝福,我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这样的祝福,出院后每一个积极的向好的改变都是因祸得福。或许二十年后,我们也会归来仍是少年,因为健康的身心,因为健康的生活,因为健康的收益(SSS)。
喜欢蒋勋,首先是因为不喜欢当下的身边的人文环境和价值取向;喜欢蒋勋,特别是喜欢独属于他的画、话、化,那么美,那么安静,那么深邃高洁;喜欢蒋勋,当然是喜欢所有喜欢蒋勋的人,因为这种喜欢的道理就是我们的三观。
◎《黑水白沙》
他打了一个半小时的球,我歇了九十多分钟的乏。他余兴未消,我筋疲力竭。
◎《黑水白沙》
他的爸爸是辽歌时间最长的首席,他的妈妈是当年营口最靓的女孩。他爸他妈是我和月牙最好的朋友之一,他是如今年轻人最喜欢的青年音乐家。在这里,我们又找到了共同的精神光谱和灵魂旋律——请看《理想照耀中国之百炼成钢》。
◎《黑人白话》
能让易中天佩服的人不多,袁隆平是一个。然而佩服袁隆平的人却很多,因为所有的政治明星、经济明星、艺术明星都离不开粮食明星、水稻明星、高产明星。民以食为天,袁隆平就是天上最亮的那颗星,今天不是陨落,而是回归。袁老师一路走好,千古流香——是米香!
◎《黑人白话》
在黑人的大学同学里,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有出诗词集、写回忆录的“军座”,有练书法、习篆刻、学摄影、画国画的“师座”,有专攻格律诗、擅长长短句、出版散文集、弹奏钢琴曲、组织合唱团、参加旅行团的“团座”……也有除了开会写材料什么也不会或者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也别说什么也不会、什么都不感兴趣,有几件和官场伴生的事情还可以,甚至扔不下:喝酒、打麻将、看《辽宁新闻》。对于前面那种退休不退步的同学,我表示尊重;对于后面这种退休不退岗的同学,我表示同情。(下面这些精美的摄影和篆刻作品,出自一位前市委书记之手,这只手还会写诗词、写游记、开汽车、拍照片……而不仅仅抄抄写写、比比划划。即便从极其功利的角度看,若干年后,能够留给后人和这个世界的,一定是如此这般的个性化作品,而不是公文档案)。
◎《黑人白话》
唱袁隆平作词的歌,读袁隆平写给母亲的信,看袁隆平接受易中天的采访,听袁隆平临终前的最大心愿……都不如深思袁隆平曾多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巨大问号伤恸人心。道理很简单,袁公事业未竟,我们仍要继续前行。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