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我的父亲(散文)
我的父亲:孔凡树
我的父亲生于农历1923年8月18日,中共党员,48年参军,55年参加工作,任武城县第三棉厂司务长、保管班长,1984年离休,1992年四月初八病逝,享年69岁。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每当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我都热泪盈眶,爸爸的谆谆教导也时常在耳边萦回。
苦水里长的父亲从小身体孱弱,1936年奶奶把父亲送进了村小学,在曹洪德老师门下读了三年初小。1944年,父亲拖着病体跟孔宪田闯关东,在黑龙江北安县窑地里谋生。别人在窑地砙坯子、烧窑出苦力挣钱养家糊口,我父亲有病干不了累活只图吃饱饭。窑把头看着父亲机灵又有点文化,就让父亲当记工员,别人不以为我父亲懒。
解放战争时期,北安是黑龙江省政府所在地。1948年为保卫省机关成立警卫团开始招兵。窑把头给我父亲说:“在窑地里混也没出头之日,你也不图挣钱还不如当兵去呢”。父亲生怕人家不要,怀揣惶恐去报名。没想到招兵的首长说:“解放军就是穷苦人的军队,欢迎你啊!”我父亲就成了警卫团二营四连的一名战士。我父亲在部队吃得饱饭、心情舒畅、训练刻苦,身体好了起来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爸爸说:“是解放军拯救了我。”
1950年2月朝鲜战争爆发,5月父亲被调入东北军区军械部后勤部594库,编入了抗美援朝序列任副班长。军械库负责接收苏联军援,不分昼夜的擦拭子弹、上油、装箱,为抗美援朝做保障工作。1953年10月,升任上士事务长,1954年11月任副排级供给员。
1955年5月,我父亲复员已经是11年没回家了,奶奶高兴得哭成泪人。9月,我父亲被安排到旧城供销社工作任联络员,此时小叔已经结婚生子。1956年,不满周岁的洪昌哥哥被小叔留给奶奶身边抚养。那是困难时期,炼乳是紧俏品,饼干是高奢侈品。为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父亲总是千方百计买家来供养奶奶、抚养大哥,一直到1962年小叔把奶奶接走,爸爸孝顺是乡里院中公认的。
心安之处是吾乡。在父亲的心里把村里的事办好,是安身立命大事必须尽心尽力。记得六三年滞洪,整个恩县大洼被洪水淹没,二十几米的洪水风高浪急。父亲在第十棉厂用汽油桶扎起筏子,冒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连夜冲着筏子赶到家,第一筏把全西院的老人、小孩救出,然后抢运全村的人员物资……
六七十年代,每到过麦打下第一场麦子,队里总是装一大车去滕庄面粉厂换面。面粉厂大门前的马车早已排成一条长龙,队长早已安排人找到父亲,父亲从没让村里人失望过。车把式总是骄傲地摇着鞭子从车队边驶过,几个壮汉总是傲气的挣着口袋不用排队到面粉出口接面,回到村里还一脸春风得意成为美谈。
父亲对待亲人总想替他们谋划一生才算尽到义务。五弟从青冈回来后,爸爸坚持让他上学,为的是初中毕业后考中专,毕业后就能分配工作。若如此五弟跳出农门,大爷一家从此就告别了贫困。谁知五弟脸皮薄,同学笑话他说东北话死活不上学了,可惜爸爸的筹划落空了。
刘洪河是爸爸的叔伯表弟,爸爸安排他做临时工。碰巧的是这年有转正名额,就转正成为正式职工。祥栋哥农中毕业后,爸爸把他安排在单位干临时工,后来同样有这样的机会,后因祥栋哥参军放弃了。祥春哥就没有这运气了,以后就没有了转正的事了,只干了一季临时工。爸爸总觉得没给他安排好工作过意不去,请了棉厂的技师、带了设备教他制钉子,由于没有资金投入,用废铁丝制钉子质量低下而不了了之。
我的父母1956年结婚,生下了我和三个妹妹四人。娘生于1925年10月23日,老爷是一个富足的商人,家里开着皮货行,娘是老爷的掌上明珠。娘从小生性豪放,7岁敢骑劣马,长大后能谋善断。1944年入党出任村妇女主任,将要去泰安受训南下时被姥娘拦下,后因病多年没有参加组织生活而脱党。爸爸成家后一个月四十几块钱的工资,娘参加生产队劳动,养活我们一家人生活,供我们读书实在不容易。娘精打细算,做裁缝挣点针线钱添补家用,春粜秋籴一年的吃穿不用发愁。大爷一家要下东北,大爱姐姐饿得站不起来了,爸爸就和娘商量把姐姐留下。娘把姐姐接过来,优养了一个月姐姐才能走路。
爸爸对家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情有独钟。退休十年后不顾年高体衰、文化水平低,借来家谱全文抄录了三部,寄给大爷一部、小叔一部,留给我一部。从此,我们村的《孔子世家族谱》从收藏走向了传承。
爸爸同时是单位的功臣。1967年,第十屯棉站因运河改道而迁徙,新厂南迁至滕庄西一公里处。厂领导把新厂建设的重任交给了父亲。父亲不负众望,带领筹备组主持了新厂的建设,载入了第三棉厂的史册。
爸爸的一生总是先想着别人后想着自己,病魔怎么会光顾他的身上呢?1975年突发低血钾病四肢无力不医而愈,1992年罹患肺癌却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可爸爸的疼爱一直温暖着我的心,爸爸的笑容经常浮现我在眼前,爸爸的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间。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我们兄妹四人各有成就的根。我1986年被任命为分厂厂长,是当时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后在媒体工作多年,是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祥仙初任会计后任副厂长,会管理善经营,退休后创办了一所颇有声望会计学校,把娘接到县城生活,娘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祥玉在城市信用社工作,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祥凤初在棉纺厂工作,后是农行合同制会计,代理十多家企业的会计,勤勉认真精通会计业务……
眼前浮现的点点滴滴让我心痛,过早离世的父亲在天堂过得可好?小时候你给我买的古巴椰枣,我还记得它的甘甜。后因和古巴断交市场上再也没有了,妹妹们还没有吃过呢?这个遗憾我会补上的。
爸爸,我想给你说:
爷爷告诉你,
你是一棵树,
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木棉。
春风里你心底的柔情化为一团火焰,
在花飘的时节,
娘给我们做的棉衣就是采撷的木棉。
木棉无言温暖了我们的身,
你的柔情默默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那高大的木棉树接着天,
你的儿女们无忧无虑地在大树下——
戏耍!